•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勵志 > 勵志大全 > 勵志書籍 > 必讀的七部國學經典

    必讀的七部國學經典

    時間: 榮雪1109 分享

    必讀的七部國學經典

      中華民族承載著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國學教育是一種綜合素質的培養。下面是由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必讀的七部國學經典,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必讀的七部國學經典一、《論語》

      孔子思想的核心便是“仁”,什么叫“仁”,“仁者愛人”,說簡單明白點,“仁”的本意其實就是修身,就是修己,反省自身。

      “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如何實行“仁”,在于推己及人,換句話說,己之所欲,亦施于人。

      名句欣賞:

      1 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2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3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4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5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6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7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8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9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10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必讀的七部國學經典二、《孟子》

      孟子發展了孔子關于“仁”的學說,主張人“性本善”。

      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希望統治者能行“仁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主張實行“王道”。

      名句欣賞:

      1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2 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 人人皆可以為堯舜。

      5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7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必讀的七部國學經典三、《老子》

      老子思想核心是“道”。“道生萬物”的宇宙生成說。

      所謂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地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道的本質是“無為而無不為” ,主張“道法自然”。

      老子哲學的精髓是他的樸素辯證法思想,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相反相成的。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后相隨” ,矛盾雙方相互依存。

      他主張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認為“柔弱勝剛強”。

      老子主張“無為”,認為只有無為才能無不為。

      名句欣賞: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 上善如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矣。

      4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5 道隱無名,上德若谷,上善若水,大象無形,大器晚成,大成若缺,大知若愚。

      6 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

      7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8 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9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必讀的七部國學經典四、《莊子》

      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

      主張追求精神自由,而在現實生活中,則要講究“無用之用”。

      名句欣賞:

      1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2 人生在世,恍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3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4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5 相視而笑,莫逆于心。

      6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7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8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9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10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11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必讀的七部國學經典五、《六祖壇經》

      禪宗是中國文化最為徹底的佛教宗派,禪宗自謂教外別傳,據說在靈山法會上,如來拈花,迦葉微笑于是付法。

      迦葉成為印度禪宗初祖,到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傳法于萻提達摩,于梁武帝時來華,為中國禪宗初祖。

      晚年傳法少林寺,達摩傳慧可、傳僧璨、傳道信、傳弘忍、傳神秀、慧能。

      慧能世稱禪宗六祖,與神秀分別為南北二宗。北宗神秀深受武則天尊崇,九十歲時,被武則天召入長安,大弘禪法。

      南宗慧能生前講法,由弟子法海整理成書,即著名的《六祖壇經》,佛教史上,中士人的著述能稱為經的,唯慧能禪師一人。

      禪宗以“內在超越”為特征。既不要念經,也不要舉行儀式,更不要崇拜偶像,而認為要達到涅槃境界,只能靠自己一心的覺悟。

      《六祖壇經》全書只有12000字。中心思想是強調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覺悟解脫,其核心是: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名句欣賞:

      1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2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3 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慧能進曰:“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

      4 明心見性,直指本心。

      必讀的七部國學經典六、《近思錄》

      朱熹與學者呂祖謙,兩人在研讀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等著作時,感其“廣大閎博,若無津涯”,初學者不易把握其要義,于是精選622條,輯成《近思錄》,共分14卷。

      “近思”二字取自《論語》:“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朱熹取此書名的用意在于,把《近思錄》當作學習四子著作的階梯。

      國學大師錢穆說:“后人治宋代理學,無不首讀《近思錄》。”

      朱熹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認為“理”是世界的本質,“理在先,氣在后”,提出“存天理,滅人欲”。

      “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要用天理戰勝人欲。

      對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

      “格物致知”作了新的闡釋和定義即:

      “窮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達至極。”

      名句欣賞:

      1 讀書需用六法: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

      2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3 思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

      4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5 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6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必讀的七部國學經典七、《傳習錄》

      《傳習錄》是“心學”第一書,是了解王陽明,體悟其大智慧必讀的一本經典。

      王陽明心學思想的核心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四句話也叫“四句教”,是陽明先生哲學的核心思想。

      王陽明出身于世家,其父王華,是狀元。

      《明史》載, 他出生時取名為王云,但五歲不能說話,告訴他人,改名為王守仁,他才說話。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人。

      “龍場悟道”是其思想升華的一個標志,王陽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對宦官劉瑾,被廷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貴陽西北七十里,修文縣治)當驛丞。

      龍場地僻,萬山叢薄,在這既安靜又困難的環境里,王陽明結合歷年來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頓悟,認為心是感應萬事萬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題。

      悟得人的本性中就有“圣人之道”,而不必另外從外物上“求理”。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

      圣人之道是什么,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

      “致良知”是王陽明哲學的核心。什么是良知呢?王陽明自己曾說:“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的一個重要命題,他的學生們對此不能理解 ,他以《大學》“如好好色,如惡惡臭”為例說,人們喜歡美貌女子,厭惡不好的氣味。見到美貌女子就是知,喜歡美貌女子便是行,見到時自然便喜歡,而不是見了后再立個心去喜歡,這便知行合一。

      名句欣賞:

      1 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圣賢。

      2 謙虛其心,宏大其量。

      3 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4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工夫說閑話、管閑事。

      5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6 破山中之賊,易,破心中之賊,難。

      7 只要曉得,如何要記得?要曉得已是落第二義了。只要明得自家本體。若徒要記得,便不曉得;若徒要曉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體。

      有位朋友問王陽明:“讀書而硬記不住,該怎么辦呢?”

      王陽明回答說:“只要理解了,為什么非要記住?要知道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本體光明。若僅求記住,就不能理解;若只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體光明。”

      8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

      9 立志用功如種樹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葉,葉而后花。實。初種根時,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葉想。勿作花想。勿作實想。懸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沒有枝葉花實?

      10 千圣皆過影,良知乃吾師。

      11“常快活便是功夫。”

      12“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陽明年譜》記載了王陽明臨終時的情形。當時他召弟子周積進來,過了很久,才睜開眼睛看著他說:“我走了!”周積眼淚落了下來,問:“有什么話留下來嗎?”王陽明微微笑道:“此心光明,還用說什么?”片刻后,溘然長逝。

      王陽明“良知”的一則有趣故事:

      傳說王陽明的弟子捉到一個賊,王陽明對賊講了一番關于良知的道理,賊卻大笑問:“請告訴我,我的良知在哪里?”當時是熱天,王陽明讓賊脫了上身衣服,然后說:“還是太熱了,為什么不把褲子也脫了?”賊猶豫地說:“這,好象不太好吧?”王陽明便向賊大聲喝道:“這就是你的良知!”
    猜你喜歡:

    1.30部國學經典

    2.錢穆推薦的七本必讀書

    3.名家推薦的國學經典必讀書

    4.必讀的國學經典書籍

    5.必讀的40條國學經典名句

    6.此生必讀的國學經典

    36954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导航|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 一根巨茎走天下小说|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 欧美黄色一级在线| 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 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 亚洲精品电影在线| 97青青草视频| 欧美视频亚洲视频| 国产精品热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 2021光根影院理论片| 欧美日本一本线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1313苦瓜网在线播|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 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 九九精品国产99精品| 91抖音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综合网|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男男黄GAY片免费网站WWW| 好男人好视频手机在线|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首页| a色毛片免费视频| 欧美高清69hd| 国产精品v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麻豆国产在线观看免费| 日日夜夜天天干干| 八戒八戒www观看在线| AV片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大BBBBBBBBBBBB| 国产呦系列呦交|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差很痛视频| 在线国产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