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韻對聯基本規則(2)
馬蹄韻對聯基本規則
“一三五不論”變格處理應注意的問題:
1、忌孤仄/孤平
孤仄/孤平導致聯句平仄交替太少,讀起來缺乏音調變化。一般應在五言、六言、七言聯句中避免此問題。
如何避免孤仄/孤平?記住一句話:不能只對第三字作變格。請看:
五言:仄仄仄平仄(第四字孤平,下聯孤仄)
六言:仄仄仄平仄仄(第四字孤平,下聯孤仄)
七言:平平平仄平平仄(第四字孤仄,下聯孤平。注意:七言聯孤仄/孤平的概念是不含第七字)
糾正孤平/孤仄的辦法:將其他單數位置的字也酌情作變格處理(其依據正是“一三五不論”規則)。例:
明月幾時有(平仄仄平仄)
重見六朝名勝(平仄仄平平仄)
前途無限未來日(平平平仄仄平仄)
2、忌三仄尾/三平尾
忌三仄尾/三平尾的理由同樣是“平仄交替太少,讀起來缺乏音調變化”。
切記:五言第二種律詩格(平平平仄仄)第三字、七言第二種律詩格(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字不能作變格處理。否則就會在上聯出現“三仄尾”,下聯出現“三平尾”:
平平仄仄仄(下聯: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下聯:平平仄仄平平平)
因此,根據“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規則和三仄尾/三平尾的禁忌,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五言第二種律詩格只能對第一字作變格,七言第二種律詩格只能對第一、三字作變格。
句中平仄變格之二:特殊聯格
在很多特殊聯格中,其平仄運用可以視作馬蹄韻的變格,這些特殊聯格包括疊字、復字、回文、諧趣、音韻等等。另外,上聯全仄、下聯全平聯句也是很典型的變格。在這些變格聯句中,平仄安排幾乎沒有了任何規律。
舉例:
坐,請坐,請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復字格,上聯全仄)
風聲 雨聲 讀書聲 聲聲入耳
國事 家事 天下事 事事關心
(復字格)
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
山東落花生花落東山
(回文格)
管他三七二十一
醉我三百六十五
(諧趣、數字格。聯腳上平下仄,極為特殊)
羊年陽春揚州楊柳飏絮洋洋灑灑
燕樂艷日雁塔彥英宴賓嬿嬿姝姝
(同音異字格。2003中華世紀壇征聯一等獎。本來是變格出句,但是對句做到與出句平仄字字相反,整體對仗十分工整,給人一種物極而反的完美感)
句中平仄變格之三:成語、成句、專名入聯
有一部分成語、專名、三字詞組和部分成句中的詞組呈連平或連仄排列,在必需整體入聯時,必然破壞“平仄兩兩交替”的規則。此時需要考慮的是聯句整體的韻律感。可以按照語義節奏來安排平仄交替。
(例子略)
句中平仄變格之四:聯意需要
(以下兩聯及其評論引自有關文章)
臧克家先生題李白紀念館聯:
酒膽海樣大
詩才天比高
(上聯五字連仄而具矯健之美,下聯四平一仄而有清朗之風)
中國楹聯學會會長馬蕭蕭先生題楊妃墓的一聯:
花開三章清平調
葉落一曲長恨歌
(上聯前五字皆為高調(陰平),第六字為升調(陽平),末字為降調(去聲),整句先直后曲,于后半句形成升降搖曳之變化,頗富韻味;下聯前二字為降調,第三字"一"字變讀后仍為降調,第四字順勢變為低調字,第五字急轉為升,接下去又轉而先降后高,音調變化更見靈動;且上下聯之全句調勢一降一升,又構成明顯對比,整副聯語因此具備了音樂美。)
因聯意需要無法做到“兩兩交替”時,可結合語義節奏來安排平仄作適當交替。例:
四面花 / 果然好樣 (“花、樣”交替即可)
一肚草 / 格外大聲 (“草、聲”交替即可)
與 / 有肝膽人 / 共事 (“與、人、事”交替)
從 / 無字句處 / 讀書 (“從、處、書”交替)
小 結
本文結合“平仄桿”的概念對馬蹄韻“平仄兩兩交替”的基本規則作了簡要的闡述。
本文改寫了傳統聯律中句腳平仄“變格”的概念,加大了句腳平仄“正格”的范圍。
本文提出了句中平仄也存在“變格”的“新說”,對于孤仄/孤平、三仄尾/三平尾的概念在傳統聯律基礎上有所歸納和擴展。
筆者水平十分有限,錯漏之處請讀者及時指正。
限于篇幅,更多的問題有待今后繼續探討。還望聯屆前輩和方家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