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分的習俗及農事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秋天的最后一個節氣,關于秋分這個節氣你了解的有多少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2秋分的習俗及農事,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秋分相關內容推薦↓↓↓
秋分是什么意思
秋分釋義: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意味正式進入秋季。
我國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為“半”之意。“秋分”的意思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的含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見春分”。"分"示晝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樣,此日陽光直射地球赤道,晝夜相等。此后,陽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北半球漸趨晝短夜長,氣溫降低,在全國具有普遍意義。
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晝漸短夜漸長,南半球各地晝漸長夜漸短。
從冬至開始白天越來越長,但是從春分開始白天比晚上長,從夏至那天開始白天越來越短,但是從秋分開始才白天比晚上短。
秋分節氣的含義是什么
秋分(autumnal equinox),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24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地球絕大部分地區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在北極點(北緯90°)與南極點(南緯90°)附近,這一天可以觀測到“太陽整日在地平線上轉圈”的特殊現象。
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一日中白晝短于黑夜),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一日中白晝長于黑夜)。秋分之后,北極附近極夜范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范圍漸大。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節氣,不但北方,連南方大部分地區也開始進入秋天,暑熱迅速消退。所謂“陰陽相半也,”是指秋分時節天地之氣陰盛陽衰,正到勢均力敵的程度。與繁茂的夏季比起來,這時花木凋零、草枯葉落,人的情緒也容易產生凄涼、抑郁之感。這種“秋季抑郁癥”心態最典型的代表,是戰國宋玉的“悲哉秋之為氣也”。
秋分時節有哪些傳統習俗
1、秋祭月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這天是賞月的最佳時期。
不過由于這一天在農歷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后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
先民認為,日屬陽之精,月屬陰之精,“天地至尊,故用其始而祭以二至。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
2、吃秋菜
在嶺南地區,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
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野莧菜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實際上,嶺南習俗所謂的“秋湯”也是和現在中醫學提倡的秋天滋補是一致的,只不過嶺南習俗更加典型,有點土生土長的味道。
秋分的農事
秋季降溫快的特點,使得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大忙顯得格外緊張。秋分棉花吐絮,煙葉也由綠變黃,正是收獲的大好時機。華北地區已開始播種冬麥,長江流域及南部廣大地區正忙著晚稻的收割,搶晴耕翻土地,準備油菜播種。秋分時節的干旱少雨或連綿陰雨是影響“三秋”正常進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別是連陰雨會使即將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爛或發芽,造成嚴重損失。“三秋”大忙,貴在“早”字。及時搶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凍和連陰雨的危害,適時早播冬作物可爭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熱量資源,培育壯苗安全越冬,為來年奠定下豐產的基礎。
秋分飲食注意什么
飲食溫潤,宜食辛酸
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涼燥,而白露的“燥”是“溫燥”。“燥令傷肺”,因此,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
秋分時節還可適當多吃些辛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卜、胡蘿卜。但也不可吃得太飽太撐,以免造成腸胃積滯。
進補有度,切勿過量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現在正是秋季進補的好時節,但秋分時節進補,不可太過,要適量。忌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忌慕名進補,過量濫用滋補品反而可能會導致過度興奮、血壓升高等;進補應分清虛實,虛病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只有對癥服藥才能補益身體。
胃部保暖,防止寒涼
秋分以后,氣候漸涼,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護不當,就容易引發胃腸道疾病而出現反酸、腹脹、腹瀉、腹痛等癥,或使原來的胃病加重。
故此時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子。此外,還要注意忌口,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黏的食物,戒煙戒酒,忌暴飲暴食。
2022秋分的習俗及農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