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是活火山還是休眠火山
富士山是活火山還是休眠火山
富士山是活火山還是休眠火山?富士山是活火山,現處于休眠狀態,但仍被納入活火山行列。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位于本州島中南部,跨靜岡、山梨兩縣,東距東京約80千米,為富士箱根伊豆公園的一部分。
富士山是活火山還是休眠火山
1、富士山是活火山,現處于休眠狀態,但仍被地質學家納入活火山行列。雖說富士山已有好幾百年沒有噴發了,短時間內不大可能再度爆發,但在2000年秋和2001年春,富士山地下發生了大量人體感覺不到的低周波地震,由此可見富士山仍然是一座充滿活力的活火山。
2、所謂的活火山也可以理解為存活狀態的火山,并且一般還都處于周期性的噴發狀態中。自有文字記載以來,富士山也已經發生過十八次噴發。盡管專家研究表明富士山噴發幾率極小,但一旦噴發便是滅頂之災,不僅僅日本遭殃,連臨近的中國也同樣受到影響,并且這樣一來日本也將不適合人類居住。
富士山在日本哪里
富士山在日本本州島中南部。
富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目前處于休眠狀態,但地質學家仍然把它列入活火山之類,自781年有文字記載以來,共噴發了18次,最后一次噴發是在1707年,此后休眠至今,富士山是日本精神、文化的經典象征之一,在日本人的心中是一座蘊含著自然魅力,優美、莊嚴的神山。
富士山環境保護
作為日本的經典象征之一,景色秀麗的富士山世界聞名。但是近距離觀看富士山的森林內部,卻垃圾成堆。盡管如此,富士山的垃圾問題還是很嚴重,垃圾傾倒問題也很難完全禁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當地的政府特意安排了特別巡邏員、設置了監控鏡頭。但這顯然還是不足以從根本上完全的杜絕垃圾的產生。
富士山的歷史沿革
對古代的日本人來說,富士山是“遙拜”——從遠處瞻仰崇拜的對象,為了抑制富士山的噴發,在富士山麓建造了淺間神社。
平安時代后期以來,富士山噴發活動歸于沉靜的,成為由日本古來的山岳信仰與密教等融合而成的“修驗道”的道場,由“遙拜”的對象演變為“登拜”之山。12世紀前半期,末代上人在山頂建造了大日寺。再者,至室町時代后半期,不僅修驗者,一般庶民也開始“登拜”富士山,富士登山逐漸大眾化。
此后,日本戰國時代,長谷川角行將新的富士山信仰整理成教義,在江戶時代中期作為“富士講”在以關東為中心的地區廣為流行,許多人開始進行富士登山以及對白絲之瀧等圣地的巡禮。至明治時代,女性的山頂登山也被解禁。
富士山的形成演變
富士山的形成大約有1萬年,是非常典型的層狀火山,從形狀上來說,屬于標準的錐狀火山。基底是第三紀地層。第四紀初,火山熔巖沖破了第三紀地層,噴發堆積后從而形成了山體,后來又經過多次的噴發,火山噴發物層層堆積,就成為了錐狀成層火山。迄今為止,富士山在山體形成過程大致可以劃分為以下四個階段,分別是先小御岳、小御岳、古富士、新富士。其中,以先小御岳的年代最為久遠,那是在數十萬年前的更新代形成的火山。2004年4月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在小御岳下又發現了年代更為久遠的山體,便把這第四座山體命名為“先小御岳”。古富士則是從8萬年前左右開始直到1萬5千年前左右持續噴發的火山灰等物質沉降后所形成的,它的高度接近標高3000米。根據推測,當時的山頂應該位于現在的寶永火山口北側1千米—2千米處。
距離現在大約一萬一千年之前,古富士的山頂西側突然迸發出大量的熔巖。這些熔巖就形成了現有富士山的主體即新富士。從此以后,古富士與新富士的山頂開始東西并列。約2500~2800年前,古富士山頂的部分地方由于風化的作用,繼而引起了大規模的山崩,所以現在便只剩下新富士的山頂還屹立在天地間。在8000—4500BP之間,小型的爆炸性噴發主導了活動,而在4500—3000BP之間,又出現了另一段主要的熔巖流。隨后發生了間歇性的大爆發,伴有次級熔巖流和小的火山碎屑流。峰頂噴發在3000至2000BP之間占主導地位,之后兩側的噴口活躍。廣泛的玄武巖熔巖從山頂流出,100多個側面錐狀體和通風口中的一些堵住了通往火山北側三坂山脈的排水道,形成了富士五湖(Fuji Five Lakes),是受歡迎的旅游勝地。
寶永山是富士山周圍最為顯眼的寄生型火山,位于富士山的東南斜面,它的形成是在日本歷寶永四年,標高2693米,而在寶永山的西側,也有一個巨大的火山口。并且在富士山域降下的雨雪都會在其地表下形成地下水脈繼而蜂擁而出,主要的景點有四個,即忍野八海、白線瀑布、柿田川、涌玉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