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洪澇災害分布在哪些地方
2023洪澇災害分布在哪些地方-洪澇災害分布
2023洪澇災害分布在哪些地方推薦給大家采納。而洪澇, 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續降雨使低洼地區淹沒、漬水的現象。危及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影響國家的長治久安等,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3洪澇災害分布在哪些地方,歡迎查閱。
2023洪澇災害分布在哪些地方
就全球范圍來說,洪澇災害主要發生在多臺風暴雨的地區。這些地區主要包括:孟加拉北部及沿海地區;中國東南沿海;日本和東南亞國家;加勒比海地區和美國東部近海岸地區。此外,在一些國家的內陸大江大河流域,也容易出現洪澇災害。
根據歷史雨澇統計資料,雨澇最嚴重的地區主要為東南沿海地區、湘贛地區、淮河流域,次多雨澇區有長江中下游地區、南嶺、武夷山地區、海河和黃河下游地區、四川盆地、遼河、松花江地區。全國雨澇最少的地區是西北、內蒙和青藏高原,次為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和東北地區。概括而言,雨澇分布總的特點是東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內陸少;平原湖區多,高原山地少;山脈東、南坡多,西、北坡少。
洪澇災害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1、土壤與地質情況。當地的土層質地粘重,通透性差,垂直下滲弱,土壤有機質含量高且蓄水量多。
2、地貌特征。當所處的地域存在低山丘陵區地表起伏、溝谷縱橫、地形復雜、排水遲緩等情況,受洪水頂托倒灌影響,使內水無法排除。
3、氣候原因。因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造成短歷時高強度暴雨或受北上臺風影響而形成的長時間連續降水。
4、人類活動的密集情況。一些地區因人類過分集中,人們為了生活而不惜嚴重破壞生態環境。
5、防洪工程不達標。由于一些防洪工程年久失修,當河水泛濫時,不能有效的及時排除內水。
洪澇的類型有哪些?
洪澇可分為河流洪水.湖泊湖泊洪水和風暴洪水等。其中河流洪水依照成因不同,又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暴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和潰壩洪水。影響最大、最常見的洪澇是河流洪水,尤其是流域內長時間暴雨造成河流水位居高不下而引發堤壩決口,對地區發展損害最大,甚至會造成大量人口死亡。
洪澇災害的特點有哪些?
從洪澇災害的發生機制來看,洪澇具有明顯的季節季節性、區域性和可重復性。如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洪澇幾乎全部都發生在夏季,并且成因也基本上相同,而在黃河流域則有不同的特點。
同時,洪澇災害具有很大的破壞性和普遍性。洪澇災害不僅對社會有害,甚至能夠嚴重危害相鄰流域,造成水系變遷。并且,在不同地區均有可能發生洪澇災害,包括山區、濱海、河流入海口海口、河流中下游以及冰川周邊地區等。
但是,洪澇仍具有可防御性。人類不可能徹底根治洪水災害,但通過各種努力,可以盡可能地縮小災害的影響。
怎么樣應對洪澇的防治
洪澇災害的防治工作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減少洪澇災害發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盡可能使已發生的洪澇災害的損失降到最低。
加強堤防建設、河道整治以及水庫工程建設是避免洪澇災害的直接措施,長期持久地推行水土保持可以從根本上減少發生洪澇的機會。
切實做好洪水、天氣的科學預報與滯洪區的合理規劃可以減輕洪澇災害的損失。建立防汛搶險的應急體系,是減輕災害損失的最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