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日本不參加蘇德戰爭
1941年,德國聯合其仆從國實施巴巴羅薩計劃,兵分三路閃電襲擊蘇聯。希特勒夸下海口要在三個月內滅掉蘇聯,然而僅僅在中部戰線的合圍上,德軍就花了整整兩個月。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的為什么日本不參加蘇德戰爭,一起來看看吧。
日本不參加蘇德戰爭的原因
蘇德戰爭爆發時,日本外交部長建議關東軍北上進攻蘇軍。但是,最終日本選擇了在南線和東線與美英開戰,并未向蘇聯開戰,那么為什么日本不參加蘇德戰爭?原因有三:首先日本沒有與蘇聯開戰的必要,并且南面有更大的利益吸引:西伯利亞荒原對日本毫無吸引力。東南亞豐富的戰略資源得天獨厚,擁有島國最缺乏的資源使其攻占意圖強烈。
第二條理由是關東軍實力不濟:諾門坎戰役給日本陸軍上了生動的一課。朱可夫讓日本人知道了現代戰爭的真正涵含義。蘇德戰爭時期,雖然蘇聯從亞洲調離了大批部隊,但是在東北與日軍對峙的蘇軍人數卻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蘇軍裝甲部隊、空軍均強于日軍,其作戰飛機3178架,其數量是關東軍的近四倍。如此強大的遠東紅軍,也難怪關東軍會如此的提心吊膽。
為什么日本不參加蘇德戰爭的原因之三可以分為兩個立場,一是為了遏止美國,雖然美國的立場是中立的,但是利益決定了兩方敵對的位置。二是德國并不需要日本幫助:蘇德開戰前三個月的態勢極其明了,蘇軍一潰千里,德軍長驅直入,日本并沒有加入戰爭的必要,而且德日之間貌合神離,日本對于法西斯主義的接受度并不算高,因此日本海軍也提出放棄蘇德戰場的建議。
蘇德戰爭打了幾年
由于戰爭初期,蘇聯紅軍沒有做好嚴密防守,被打擊得慌不擇路,德軍得以長驅直入,在基輔會戰和明斯克戰役中屢次獲得勝利,在西南戰線可謂開門紅。而后蘇聯中部防線又被突破,軸心國部隊在這時更是壯志滿滿,卻想不到連蘇德戰爭打了幾年都成為了未知,因為在接著的莫斯科保衛戰等一系列戰役中,德軍不僅突破失敗,還開始損失大量兵力。尤其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軍事先大規模轟炸了市區,沒想到進入的時候,遭遇蘇軍不屈不撓的巷戰,并被成功合圍,軸心國150萬士兵從此便再也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他們不知道蘇德戰爭打了幾年,更不知道蘇維埃的紅旗會插在柏林國會大廈的樓頂。
德軍自恃軍事實力強厚,沒想到3個月的征服計劃變成了長達4年的戰爭,長時間的耗費讓德軍開始暴露缺陷,相比兵力眾多的蘇聯,德軍缺乏足夠的兵力補給,在后續的敗退中也缺乏足夠軍用物資的補給,軍心不穩。而蘇聯人民的戰斗精神愈加強烈,有越來越多的人投入保家衛國的行列中,英美兩國也為其提供了大量的物資援助。除此以外,德軍在廣闊嚴寒的蘇聯土地上也吃了大虧。
蘇德戰爭的意義
蘇德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中規模最龐大、戰況最激烈、傷亡最慘重的蘇德戰場。因此蘇德戰爭的意義非凡,為了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蘇聯人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據統計,蘇聯共有約兩千七百萬人死亡,大概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是平民百姓,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人員傷亡。除了死傷慘重,蘇聯還遭受了巨大的物質損失。
蘇德戰爭的意義可以分為兩方面:首先是政治方面,蘇德戰爭蘇軍的勝利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以及全世界人民的士氣,讓處在水深火熱的戰爭中的人民從這場戰爭中看到了勝利的希望,并打破了法西斯軍隊不可戰勝的言論;其次是軍事方面,蘇德戰爭蘇聯軍隊牽制并消滅了德軍一半以上的兵力,打擊了德軍的軍事實力,使得德軍沒有辦法繼續組織有規模的戰略戰役,還幫助緩解了盟軍的軍事壓力。
蘇德戰爭的意義還在于德國舉行了無條件投降儀式,標志著蘇德戰爭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主要戰事告終。世界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戰前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如德國、日本、意大利等國被徹底打垮,英國和法國也大傷元氣。美國和蘇聯成為了與歐洲制衡的大國。美國與蘇聯為了爭奪歐洲乃至世界的控制權,從盟友走向了對抗: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對西歐進行了大規模的經濟援助以爭取西歐諸國與蘇聯冷戰。
猜你感興趣:
3.二戰蘇德戰役
6.中國二戰歷史資料
為什么日本不參加蘇德戰爭





上一篇:如何客觀評價中印戰爭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