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內戰背景是什么
十年內戰,亦稱“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或“土地革命戰爭”, 是指1927至1937年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的國內革命戰爭。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的十年內戰背景是什么,一起來看看吧。
十年內戰的背景
十年內戰指的是蔣介石所領導的國名黨對共產黨的圍追堵截,而蔣介石的目的是為了統一全國。那么十年內戰背景是什么呢?是什么樣的情況才使得蔣介石開始對共產黨進行大范圍的圍剿呢?
十年內戰背景其實并沒有那么復雜,當時蔣介石之所以能打著統一全國的旗幟對共產黨進行圍剿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后國民政府的建立。國民政府建立之后便開始北伐,占領了首都北京,而張學良也在東北易幟表示加入國民政府,這樣國民政府在政治形勢上就算是統一了全國。
但是在軍閥的混戰卻讓普通百姓活在了水深火熱之中,四大家族也仗著有國家政權的支持,開始無限制的斂財。這一系列的矛盾就是十年內戰背景。
蔣介石統領的國民政府雖然在形式上統一了全國,但是卻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統一,當時中國共產黨在地方上的政權比較強大,也頗得民心,蔣介石想要統一全國就只能先從共產黨這里下手。這就是十年內戰的主要背景。
可以說,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必須要有一個政權統一,但是蔣介石采取的卻是投靠國外資本主義帝國,在國內進行血腥屠殺的統一方式,將中國的內亂徹底挑起,使得人民的生活越加困苦,從而也不得人心,所以縱使在十年期間,蔣介石不停的對共產黨進行圍剿,最終也是以失敗告終。
國共十年內戰的主要內容
國共十年內戰時間是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七年這十年之間。這場戰爭是國民黨對共產黨的圍剿,共產黨對國民黨的反抗為主導,主要是國民黨為了爭奪共產黨的地方政權而發起的戰爭。
國共十年內戰是蔣介石投降了帝國主義之后,對共產黨的一次大范圍的屠殺行為。在國共十年內戰中,蔣介石對共產黨一共進行了五次圍剿,前四次圍剿都被共產黨粉碎,但是第五次圍剿卻因為領導方面的左傾錯誤,而使得國民黨勝利,而也是這一次圍剿讓共產黨遭受了重創,不得以的情況下開始了長征。
長征途中,蔣介石依舊不放棄對共產黨的圍剿,直到紅軍長征到了遵義之后,確定了毛澤東在黨內的領導地位才慢慢的將錯誤的領導方式糾正了過來,共產黨也從此發生了轉機。
一九三五年和一九三六年,共產黨先后粉碎了國民黨的圍剿,全部人員在甘肅會師,長征結束。而一九三五年,日本方面開始侵華,共產黨發布宣言要結束內戰,共同抗日,但是蔣介石卻堅持要圍剿共產黨,直到國內外形勢越來越嚴峻,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份的時候,蔣介石手下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這才迫使蔣介石答應先結束內戰,共同抗日。
而這并不意味著內戰真正結束,直到一九三七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全國抗日統一戰線才算正式形成,國共十年內戰也才算真正結束。
十年內戰開始的標志
十年內戰給當時的中國帶來了不好的影響,阻礙了社會生產力,造成了民不聊生的局面。那么十年內戰開始的標志是什么呢?
其實十年內戰開始的標志是八一南昌起義,那么為什么八一南昌起義可以作為十年內戰開始的標志呢?原因是八一南昌起義是共產黨開始反抗國民黨武裝的開始,這也意味著國共兩黨的戰爭正式開始,所以說南昌起義是十年內戰開始的標志。
八一南昌起義顧名思義也就是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在江西南昌發動的中國共產黨獨立的起義,這意味著共產黨創立革命軍隊的開始,所以八月一日成為解放軍的建軍節。人們在這一天紀念紅軍的正式成立。其實八一南昌起義一開始的目的不過是為了反抗國民黨的屠殺,堅決不和帝國主義勾結的立場。
之后,隨著戰爭的逐步升級,共產黨也意識到建立政權的重要性,所以開始建立自己的革命根據地。八一南昌起義是由周恩來、賀龍、葉挺等領導的,起義爆發的非常突然,打了國民黨一個措手不及,起義時間非常短,不過次日,南昌起義便取得了勝利,起義軍在南昌市開始慶祝勝利。八一南昌起義的成功標志著革命軍的成立,之后正式的和國名黨開始了圍剿與反圍剿的戰爭。
可以說南昌起義作為十年內戰開始的標志,給了革命軍一個良好的開端,雖然之后的戰爭中困難重重,但是革命軍依舊憑借著意志力成功走到了最后。
猜你感興趣:
1.近現代歷史戰爭
4.國共合作經驗教訓
5.華北事變簡介
6.西安事變簡介
十年內戰背景是什么





上一篇:蒯通說韓信的故事是怎樣的
下一篇:苗劉兵變的結果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