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泉之戰是不是歷史事實
對于上古的傳說故事,各個民族之間都有不同的界定。有的認為確有其事,有的則認為是后人編造。對于著名的阪泉之戰也有這樣兩方爭辯的人,然而阪泉之戰真的發生過嗎?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阪泉之戰是不是歷史事實,希望你喜歡。
阪泉之戰發生地點
史載:黃帝戰炎帝于“阪泉之野”。由于歷史久遠,史料匱乏,后人又有附會與誤解,這“阪泉之野”在何處?竟也成了一個古史之謎。從地名學研究的角度而言,所謂阪泉必發源于山坡。在黃帝戰蚩尤、戰炎帝的遺址上共有三個泉水:黃帝城邊平地涌出者,是人們自古相稱的“黃帝泉”;蚩尤城遺址上平地涌出的,是古籍明確記載的“蚩尤泉”,只有發源上七旗涿鹿山下之泉,才是“阪泉”。因為,“阪”就是山坡。依歷史學研究的角度說,各種古籍所載,都是黃帝戰蚩尤,而不是炎帝戰蚩尤。如果像《魏土地記》、《晉太康地理記》、《水經注》那樣,將黃帝都城旁的黃帝泉稱作“阪泉”,則成了炎帝戰蚩尤。因為此泉就在軒轅之丘的東南角城墻外,是黃帝與蚩尤兩軍對壘的中間。那么阪泉可能就是一個確切存在的地點了。
阪泉之戰的邏輯疑點
炎、黃兩大族群都是從少典部落分離出來的。他們如有沖突,戰爭也只能在炎、黃兩部落的結合點上去打,即在新鄭附近或姬水流域、姜水流域去打,為什么要跑到河北涿鹿附近的阪泉去打呢?要知道阪泉是蚩尤的勢力范圍。帝與蚩尤涿鹿之戰后,兩者成為死對頭,為什么黃帝與炎帝阪泉之戰后,就沒留下一點仇恨的痕跡呢?相反后世的華人都承認是炎黃子孫,而不說是蚩黃子孫呢?南朝著名史學家沈約在《宋書符瑞志上》中,就把《史記五帝本紀》所記黃帝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阪泉之事,就認為是黃帝戰蚩尤。說“應龍攻蚩尤,戰虎、豹、熊、羆,四獸之力”。把阪泉之戰的“六獸”,說成是“四獸”,可能是因傳說的不同所致,但其所指是黃帝戰蚩尤應無疑問。所以可能炎黃阪泉之戰乃是黃帝與蚩尤戰阪泉之誤傳。
炎帝和黃帝在阪泉相爭很有可能只是一個傳說,只是漢族人民為了給自己的祖先附上傳奇色彩而編造出來的雄偉傳說而已。
阪泉之戰的詳情
由于參戰的兩個部落都有很強的實力,戰爭的規模頗為壯觀。漢代賈誼《新書》云:“炎帝者,黃帝同母異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黃帝行道而炎帝不聽,故戰于涿鹿之野,血流漂杵。”《呂氏春秋·蕩兵》也記述云:“兵所自來者久矣,黃、炎故用水火矣。”《列子·黃帝》曰:“黃帝與炎帝戰于阪泉之野,帥熊、羆、狼、豹、貙、虎為前驅,雕、鶡、鷹、鳶為旗幟。”《大戴禮·五帝德》則云:“(黃帝)與赤帝(炎帝)戰于阪泉之野,三戰,然后得行其志。”從上述文獻記載來看,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為了取得這次戰爭勝利,做了相當充分的準備,他們不僅調動了本部落的全部力量,而且也聯合了其他部落作為盟軍,在這方面黃帝表現得更為出色。文獻中所記述的熊、羆、豹、貙、虎和雕、鶡、鷹、鳶并非猛獸飛禽,而是各部落圖騰的名稱。大規模的戰役一共三次,廝殺地非常激烈。
開戰后,黃帝率領“熊、羆、狼、豹、貙、虎”六部軍隊在阪泉之野與炎帝擺開戰場,六部軍隊各持自己的崇拜物為標志的大旗,黃帝作為六部統帥也持一面類似“大纛”之旗,列開了陣勢。首先,炎帝在黃帝沒有防范的情況下,先發制人,以火圍攻,使得軒轅城外經常濃煙滾滾,遮天蔽日,應龍用水熄滅火焰,黃帝帥兵將炎帝趕回阪泉之谷,囑手下士兵只和炎帝斗智斗勇,不傷其性命。在阪泉河谷中,豎起七面大旗,擺開了星斗七旗戰法。炎帝火戰失利后,面對星斗七旗戰法,無計可使,一敗涂地,躲回營內不敢挑釁。黃帝仰慕炎帝的醫藥和農耕技術,決心與他攜手創建文明國家。他在炎帝營外擺陣練兵,千變萬化的陣法層出不窮,星斗七旗陣,讓炎帝的士兵看的眼花繚亂,在長達三年多的操練中,使各部的戰斗力逐漸增強,而炎帝利用崖頭作屏障,只能觀望陣勢。然而,黃帝在這三年多的時間內,一邊以星斗七旗戰法練兵做掩護,一邊派人兵日夜掘進,早將洞穴挖到炎帝營的后方。忽一日,黃帝兵將突然竄出,偷襲了炎帝陣營,活捉了炎帝。
阪泉之戰是不是歷史事實相關文章:
2.文化的含義作文
4.炎黃子孫的傳說
阪泉之戰是不是歷史事實





上一篇:夏朝與良渚文化的關系
下一篇:氏族制度是什么_氏族制度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