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17年的語文高考試題(2)
16.在下面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5分)
島國薩摩亞位于太平洋南部,傳說中頗為神奇的面包樹就生長在這里,薩摩亞人把這種樹上結出的“面包”切成片,再烤一烤就成了他們盤中的美食。因為面包樹易成活,又是食用植物中產量最高的一種,所以 。18世紀中葉時,西印度群島生活苦,特別是糧食不夠,英國殖民者不得不采取措施, ,并成功地解決了當時的饑荒。不僅如此, ,面包樹建的房子可以住50年,面包樹做的小船是薩摩亞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17.下面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的標識,請寫出其構圖要素,并說明其寓意,要求語言簡明,句子通順,不超過150個字。(6分)
六、寫作(6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一條在微信圈流傳的“稻草定律”說,路邊的一根稻草如果沒人搭理,它永遠只是一根稻草。賣白菜的人用它捆綁了白菜,它的價值就與白菜一樣了;賣螃蟹的人拿去捆綁螃蟹,它就與螃蟹的價值一樣了。人的價值有時也像一根稻草,與自身無關,就看你與誰在一起。但也有人覺得“稻草定律”并非人生寶典,稻草什么時候都是稻草,螃蟹什么時候都是螃蟹,螃蟹的美味是稻草永遠不會散發的,稻草不要以攀龍附鳳來提升自己的價值;稻草的價值在于它是稻米成長的母本,它孕育的米香也是螃蟹所不具備的。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山東省17年的語文高考試題參考答案
1.(3分)C(“藝術失去了曾擁有的表現人類思想和情感的作用和作為時代和民族精神的偉大象征的地位”有誤,原文是“藝術是表現人類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在現代的“棄神”運動中,藝術失去了它曾擁有的作用和地位”,強調失去的是“重要”作用。)
2.(3分)C(“可見”是強加因果。原文是“它證明了美學思維與現代技術本質一樣,乃是諸神隱匿和對象化思維的產物。在此意義上,正是審美體驗的對象化,使藝術失去了內在的生命力”。)
3.(3分)D(錯誤有二,一是“就是充滿迷幻力的思想的作品”判斷錯誤,二是“影響力越來越低”文中并無根據。)
4 D(正確標點為:郭秀誠為失理,應且容之。若遂所忿,城內自潰,胡賊聞之,指來掩襲,諸君雖得殺秀,無解胡虜矣,累弱非一,宜深思之。)
5 B(“成帝”是帝號,而不是帝王年號。)
6 B(“王玄在褚矍勸說下放過了專權的耿奴”分析不當,王玄最終還是殺掉了耿奴。)
7.
(1)現在應當合力防備賊人,幸而沒有外部攻擊,可是內部自己人互相攻擊,這是躲開了大坑又掉落到了井里。(“戮力”“幸”“是”各1分,文意2分)
(2)(褚矍)于是就告誡他說:“您憑借自己的威勢殺人已經很多了,可是人心難以一致,您應該更加慎重地對待政事。”(“戒”“一”“深慎”各1分,文意2分)
8.奠定了全詞沉重壓抑的感情基調(或 “渲染了低沉壓抑的氣氛”/“烘托了詞人悲傷沉重的心情”)。(2分)詞句寫了詞人春日來到建康城外鐘山下,鐘山就在眼前,卻被云霧遮擋,遠望一片迷茫,大好春光不可觀賞,引致詞人心境迷茫惆悵、郁郁不樂。(3分)
9.表達了詞人思念故土卻收復無望,年華逝去卻壯志難酬的情感。(3分)“故鄉心事在天涯”表達了對遠在天涯的家鄉的思念,但故鄉卻已淪亡的無奈;“臨水整烏紗,兩鬢蒼華”“幾日不來春便老”表達詞人急切希望有所作為卻因朝廷腐敗無能,直至兩鬢花白愿望都難以實現的郁悶。(3分)
10.
⑴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⑵東船西舫悄無言 唯見江心秋月白
⑶金戈鐵馬 氣吞萬里如虎
11.
(1)答C給3分,答B給2分,答E給1分,答A、D不給分。A項,“斯坦利的輝煌是通過戴夫的落魄來展示的,斯坦利的狡詐則是通過戴夫的誠實來襯托的”分析不當。“戴夫”的落魄只是出于打探情況、調查取證的需要;同時“戴夫的誠實”的說法也不完全恰當。D項,斯坦利是通過繼承父親的小作坊,耍詭計逃稅而成為富人的,且“興趣在成功的路上很關鍵”并不是文章想要告訴我們的。E項,應為“刻畫了他偽裝出的不思進取……形象”。
(2)
①“前途無量”是小說的暗線,全文圍繞“前途無量”敘述故事、刻畫人物;②“前途無量”語義雙關,既指戴夫真正的“前途無量”,也指斯坦利自認為的“前途無量”,兩者形成對比,具有諷刺性,凸顯了文章主旨。(每點3分)
(3)
①勤勉努力,奮發進取。學生時代是同學中的佼佼者,是前途無量的尖子生;步入職場后,是財政部最前途無量的探員。②韜略過人,沉著機智。為了獲取斯坦利稅收欺詐的有力證據,他化裝成流浪漢,在交談中利用斯坦利的得意心態,成功套出其逃稅的辦法。③忠于職守,不徇私情。戴夫在調查斯坦利的逃稅行為時,沒有因為自己與斯坦利的同學關系而徇情枉法。④為人卑鄙,冷酷無情。他假扮流浪漢,欺騙老朋友,并利用斯坦利對自己的信任調查取證。⑤急功近利,不擇手段。作為財政部最“前途無量”的探員,為了求得事業上的成功,他不惜欺騙老朋友。(每點2分,答滿三點得6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4)
答案示例一:我認為戴夫的做法是值得贊揚的。作為一名財政部探員,戴夫一心為公,履行職責,懲治犯罪。為了成功獲取斯坦利逃稅的犯罪證據,他采取特殊的方式,化裝成流浪漢,利用自己與斯坦利的同學關系和斯坦利的狂妄心理,成功獲取了有力的證據,將其繩之以法。他的這種做法從根本上說,是為了國家的利益著想,體現了他國家利益至上的精神品質,所以是值得贊揚的。
答案示例二:我認為戴夫的做法是令人不齒的。為了調查案件,他不惜隱瞞自己的身份,化妝為流浪漢,欺騙自己多年的同學,并從他口中套取其違法行為的證據。整個過程中,戴夫的“鎮靜自若”正是他奸詐、無情的體現;而斯坦利對他的信任、關照更與他對老同學的欺騙形成對比,他的做法令人鄙視。另外,從文末同事酸溜溜地評價他也可以推測,他成為“前途無量”的探員可能正與他辦案時不擇手段有關,同行們甚至都對其行為感到不齒。綜上所述,戴夫為人不厚道,其做法令人不齒。
(觀點明確得2分,具體分析體現層次得4分,總結得當得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2. (1)A B (答A 2分,答 B 3分,答D1分;答C E 不得分)
【解析】本題考查綜合分析理解實用類文本的能力。C項張冠李戴,文中倒數第二段說“屠呦呦……研發的抗瘧藥物青蒿素”起的作用和意義立竿見影,而不是“不可能在短期內看見顯著的價值和效益”。 D項“描寫細膩”有誤,記敘屠呦呦研發青蒿素的艱難歷程,是平實的語言,沒有細膩的描寫.故1分。E強加因果)。
(2)改進提取藥物的方法(2分)。①從東晉名醫葛洪的有關記載中受到啟發,認識到可能在高溫的情況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壞了(2分);②改用乙醇冷浸法(1分);又采用低沸點溶劑提取法。(1分)。
(3)①源于興趣理想的動力:自幼耳聞目睹中藥治病的奇特療效,立志探索它的奧秘。選擇了當時一般人缺乏興趣的生藥學專業。就職于中國中醫研究院。②克服困難的執著精神:屠呦呦在設備簡陋連基本通風設施都沒有的工作環境中,經常和各種化學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無旁騖,埋頭從事中藥研究,取得了許多驕人的成果。③研究操作的實踐能力:從整理歷代醫籍著手,四處走訪老中醫,搜集建院以來的有關群眾來信,進行大量實驗;④臨危受命領導團隊的才干:39歲的屠呦呦臨危受命,出任該項目的科研組長。(每點2分必須先概括再聯系原文分析,答出三點即可)
(4)
①“各種膚色的人表達敬意”的原因是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發展中國家,屠呦呦研發的青蒿素挽救了數以百萬計瘧疾患者的生命。
②“向這位耄耋老人表達敬意”意味著85歲的老人屠呦呦以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在中華科技史上譜寫了一部精彩的人生傳奇。
③這種“敬意”源于:瘧疾這個肆意摧殘人類生命健康的惡魔,被一位中國的女性科學家制服了。[]
④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有著像屠呦呦一樣為理想克服困難、執著奮斗的堅強毅力,不為名利、潛心研究的科研精神,即使獲獎依然不忘團隊的合作精神;難能可貴的是屠呦呦查閱中國古老的醫藥典籍,利用現代的科研方法提取的青蒿素是具有中國醫藥特色的科研成果,為中醫藥學增光,更為中華文化添彩,她激勵著國人、華人為世界人民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13. B(高瞻遠矚:站得高,看得遠,比喻眼光遠大。居高臨下:處在高處俯視下面,多形容處于有利的地位。高屋建瓴:對事物把握全面,了解得非常透徹,對問題闡述清楚到位。)
14.A(B. “臺次”不能統領“維修人員”。C.“游歷秀美風光”搭配不當,應為“游歷名山大川、飽覽秀美風光”。“投擲紙幣,有的甚至扔硬幣”改為“投擲硬幣,有的甚至扔紙幣”。D.偷換主語,在“也是”前加“此塊金牌”。)
15.B(按照“形式——內容——危害”的遞進關系進行排列)
16.參考答案:①常用來解決饑荒。②大量種植面包樹。③面包樹還是重要的原材料。
評分細則:5分,答對1空,給1分;答對2空,給3分;答對3空,給5分。)
17.參考答案:6分,要素:數字“70”,時間“1945-2015”,和平鴿,“V”字型長城圖案。寓意:象征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五大洲人民團結一心,共建和平,共創美好未來。
評分細則:6分,要素4分,1個1分;寓意2分。大意對即可。
18.一類卷48分以上,二類卷41-47分,三類卷31-40分,四類卷21-30分,五類卷20分以下,平均分控制在43-44分。
立意參考:
【從綜合的角度】
(1)從文中關于稻草價值的不同觀點出發,探討:何為“價值”/人(事物)的價值由什么決定/人(事物)的價值應怎樣體現。
(2)從稻草賣了螃蟹價卻并不具備螃蟹的價值這一點出發,①論述看問題不能只看表象,而應深入本質(看問題不能看表象)。②聯系社會現實(如奢侈品消費、過度包裝等)探討“價格”與“價值”倒置的現象。
【從“有人”角度】
①依附他人可能會抬高自己的身價,卻不一定能提升自己的社會價值。
②人(事物)的價值取決于自我的品質(質量、作用等)。
【從“稻草定律”的角度】
①環境可以影響/決定事物的價值。②聯系現實探討如何增加人(事物)的附加值。
學生只要能從以上角度立意,均“符合題意”,“內容”項可確定為一類或二類。
一類卷(≥48分) 構思好或結構嚴謹/論據充分/材料新鮮/語言流暢。
二類卷(41-47分) “符合題意”+結構/論據/材料/語言一般。
三類卷(31-40分) “基本符合題意”或“符合題意”+結構/論據/材料/語言一方面有缺陷。[]
但有的同學寫“多角度看問題”“換個角度看問題”等,易泛化。立意的角度與材料的內涵有一定的出入,說明沒有理解材料的內涵,屬基本符合題意,內容項在三等打分,其他項的得分視表達等而定,但不能跨類打分。(一般總分在31-40分之間打分,最高不應超過42分)
但要提醒大家,不要僅僅光看題目就判分。有的學生雖然作文題目不醒目,不恰當,但在行文過程中是圍繞材料寫的。所以要看全文,否則易誤判。
猜你喜歡:
5.歷年高考題語文
山東省17年的語文高考試題(2)





上一篇:山東高考語文試卷2017
下一篇:山東省17年春季高考語文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