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腦形象記憶法的訓練方法(2)
右腦形象記憶法的訓練方法
科學界普遍認為,地球的歷史已有45億年,而地球上的生物的歷史也已有36億年,為了便于理解,我們把36億年壓縮成一年的長度。按這樣的比例壓縮,每天相當于歷史上的1000萬年,每小時相當于42萬年,每分鐘相當于7000年。照此類推,我們可以看到從原始生物產生到人類語言能力形成的進化,顯示為以下順序:如果1月1日在地球上產生原始生物,那么最早的真核細胞在9月20日出現;
恐龍到12月1日才出現,并在同一天滅絕;
12月25日出現靈長目動物;
12月30日出現猿類;
12月31日才出現會說話的人類;
12月31日晚上11時,北京猿人才學會用火;
而我們現在看到的原始文化遺跡和文字記錄,則都是在最后一分鐘形成和發展的。于是,我們就可以試著分析上面的兩個問題了。在從猿到人的幾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古人類最初是沒有語言的,那時思維也幾乎談不上,因為語言有思維的物質外殼之稱,沒有語言,也就不可能有較成熟的思維。因此,那時古人類的大腦左半球還沒有語言記憶功能,抽象思維的功能也是十分低下的。
但是,他們右腦的形象記憶功能卻十分發達,并始終在積極地工作,在古人類生存的各個環節上都發揮著主要的、重大的作用,可以說,如果當時的古人類沒有非凡的、遠遠超過其它動物的形象思維和形象記憶的能力,那么,古人類也就不可能在嚴酷的生存競爭中以其明顯的智力優勢成為優勝者。也許現在個別人表現出超凡的形象思維、直覺思維和記憶能力,甚至某種難以令人置信的特異功能,都與那時古人類右腦功能的高度發達有著某種淵源關系。后來,手的使用和勞動的產生并日益復雜化,使人的大腦與動物的大腦開始產生了本質的區別,手的發展對腦的發展影響特別巨大。手所進行的復雜的動作必然引起大腦兩半球皮層的迅速發展,直立行走不僅擴大了人的眼界,增加了人的感性認識材料,同時也促進了發音器官的發展、完善,這為語言的產生提供了物質的條件。而勞動則是人產生意識的最主要的條件,它使人們彼此間的交際形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語言活動也就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和發展而不斷發展起來。
這樣一來,語言和抽象思維、意義記憶在人類的長期實踐中相互依托,相互促進,共同得到長足的發展和進步,大腦左半球的機能在人類的實踐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這種突出的作用又反過來推動人的思維從低級到高級不斷進步,日趨完善。所以,人類就在不知不覺中犯了一個前面所說的本來不應該犯的錯誤??逐漸忽視了形象記憶和形象思維的重要作用。
搞清上述歷史的原因,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現在往往不被重視的右腦竟會有這么多潛在功能,才能理解在我們的記憶中形象信息比語言信息要多出許多倍的根本原因。您只要知道,“記憶就是一個東西和另一個東西之間的連結”,這就是右腦記憶的簡單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