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記憶的生理本質介紹(2)
人腦內存在多種不同活性的神經細胞,分別負責短期、中期、長期記憶。
活潑細胞負責短期記憶,數量較少,決定人的短期反應能力 。這種細胞在受到神經信號刺激時,會短暫地出現感應閾下降的現象,但其突觸一般不會發生增生,而且感應閾下降只能維持數秒至數分鐘,然后就會回復到正常水平。
中性細胞負責中期記憶,數量居中,決定人的學習適應能力 。這種細胞在受到適量的神經信號刺激時,就會發生突觸增生,但這種突觸增生較緩慢,需要多次刺激才能形成顯著的改變,而且增生狀態只能維持數天至數周,較容易發生退化。
惰性細胞負責長期記憶,數量較多,決定人的知識積累能力。 這種細胞在受到大量反復的神經信號刺激時,才會發生突觸增生,這種突觸增生極緩慢,需要很多次反復刺激才能形成顯著的改變,但增生狀態能維持數月至數十年,不易退化。
以上三種細胞的區分是相對的,腦細胞的活性分布并沒有明確的界線,相對而言是連續分布的,例如活潑細胞的活性也不是都一樣的,有些活潑細胞的突觸變化周其只有幾秒種,而有些則達到幾分種。
記住的本質:
記住 = 可回憶 = 細胞聯系路徑的通暢 = (細胞間的聯系強度 > = 有效閾)= 細胞間顯性聯系。
現在記住=神經細胞間現時存在顯性聯系 # 以后永遠保持顯性聯系(永久記住)
為什么要反復學習才能記住:
神經細胞并不會對所有接受到的刺激作出反應,只有當刺激的強度超過神經細胞的感應閾時才會激發神經細胞作出反應,通常少量的信號刺激,只能使活性細胞的感應閾下降一點,而不能使中性或惰性細胞的突觸增生,因而難以保持較長的時間。
要形成有效持久的記憶,必須通過反復的學習刺激,直至相應的惰性腦細胞發生充分的突觸增生而形成有效的相互呼叫作用。
為什么有時能回憶有時不能:
當刺激強度接近神經細胞的感應閾時,有時能夠激發神經細胞,但有時則不能激發,這是因為神經細胞的感應閾具有不穩定性(受多種因素影響而忽高忽低)。
為什么有時能回憶起很多年前的細節:
大腦內存在數以天文數字計算的隱性聯系,這種聯系構成人的潛意識,隱性聯系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變成顯性聯系,那就是當神經細胞的敏感性提高(有效作用閾降低)時,所以有時人們會能夠忽然想起幾十年前的陳年小事的細節。
為什么情緒不好時記憶力差:
記憶形成過程中的獎勵能夠降低細胞的感受閾從而提高記憶效率相反,記憶形成過程中的懲罰或不愉快感受則會提高細胞的感應閾從而降低記憶效率,甚至不能形成有效的記憶。所以記憶時保持良好的情緒有利于提高記憶效率反之,心神不寧或身體不適時記憶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