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記憶的大腦功能定位
時間:
若木631由 分享
學習記憶的大腦功能定位
在細胞水平,長期功能改變的能力存在于中樞神經系統。但腦損傷對認知功能的影響的分析表明,在某些方面記憶不單純是一個神經組織的彌散特性,而是腦內一定解剖結構的特化功能。
1 間腦與記憶加工
間腦與顳葉之間有大量的纖維連接,丘腦前核,丘腦背內側核,下丘腦乳頭體等間腦結構并在記憶中發揮作用。
2 內側顳葉與記憶加工
腦損傷的病人或動物所導致的記憶障礙,均有內側顳葉,尤其是海馬結構的參與。
3 前額皮質與記憶加工
前額皮質是情節記憶的另一個重要腦區,人的前額皮質比其他動物相對發達,特別是額葉前端的前額皮質尤為發達。前額皮質參與復雜問題的解決,對未來的行為的規劃等神經活動,而且執行這些活動需要工作記憶的參與。此外由于聯絡纖維將前額皮質與皮質的其他區域相互聯系在一起,使得前額皮質能夠接受視覺,聽覺和軀體感覺的信息;前額皮質還與內側顳葉和丘腦背側內核有密切聯系,從而增強前額皮質在學習與記憶中的重要作用
4 小腦和基底神經節與記憶的加工
許多研究表明小腦及基底神經節與記憶功能有關系,長時程抑制(long - term depression,LTD) 最早是在小腦中發現的,并且提出了小腦LTD 的Marr - Albers - Ito 模式,在該模式中LTD 在小腦運動學習中起到不斷糾正錯誤信號的重要作用。基底神經節中的杏仁核通過海馬環路影響長時程陳述性記憶的儲存,也可以與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應激激素等一起參加與情緒有關的長時程陳述性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