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陽節會放假嗎
2023年重陽節會放假嗎_是國家法定節日嗎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重陽節,亦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農歷九月九日。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3年重陽節會放假嗎_是國家法定節日嗎,希望大家喜歡!
2023年重陽節會放假嗎
不會。
在中國的法律法規中,重陽節不是國家法定節日。重陽節,也被稱為老年人節。這是一個法定的節日,但不是一個法定的節日,畢竟,這不是所有人的節日,而是一些人(老年人)的節日。他們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不需要放假。因此,重陽節并沒有被指定為法定假日,如果你想旅行或拜訪老人,你需要提前安排。
重陽節起源
重陽源頭的一種說法可以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中的《季秋紀》記載:“(九月)殺家宰殺,農業備收,有五個要點。藏帝的收獲在神倉,所以我們必須尊重它。”“是日子,為皇帝服務,品嘗犧牲,告訴皇帝。”可見,當時秋九月農作物豐收時,已經有了祭祀皇帝和祖先的活動,以感謝皇帝和祖先的恩情。
另一種說法是,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儀式。然而,隨著人們謀生技術的進步,人們對時間有了新的認識,“火歷”讓位于一般歷法。
重陽節風俗
1.賞菊
重陽節的時候是是菊花開放的最佳時間,也是賞菊的好時候,在花團錦簇的菊花從中,去感知生活的美好。大概古人就是喜歡這樣的一份寧靜,現代生活十分的浮躁,所以人們紛紛效仿晉代世人陶淵明,隱世與菊為伴,而賞菊習俗也是從此刻流傳于世。
2登高
重陽節的時候不僅是菊花開放的好時候,而且此時秋高氣爽,最是適合登高遠望。 自古代起,民間就有重陽節登高的傳統,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篇也很多,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就是其中一篇名作。
3.插茱萸
茱萸味濃,有驅蟲的作用,古人認為在重陽節的時候插茱萸能夠祛除疾病、庇護身體。 很多人會在重陽節這天登高、采來茱萸,將茱萸插在門前,或者經過簡單的加工,做作成香囊,佩戴在身上。
4.喝菊花酒
重陽節在我國有悠久歷史文化積淀,從古代起我國就有賞菊花的習俗,因此重陽節又被稱為菊花節。 菊花的食用價值很高,不少人還會將菊花釀進酒里,做成香甜可口的菊花酒,重陽節的時候用自制的菊花酒來招待客人,也是別具一番風味。
5.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叫花糕、菊糕、五色糕,外形上沒有固定的形態,可以根據心意隨意變換,寬泛來說,各地吃的松軟糕類都可以稱之為重陽糕。 1、精致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 2、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用紙做的紅旗,并點上蠟燭,意寓著紅紅火火,熱鬧喜慶之意。
重陽節的有什么風俗講究
1、不能說節日快樂
九九重陽,九被認為是陽數,二陽相逢叫重陽。九又是數字之中最大的數字,所以這一天也是大兇日。按照中國傳統之中逢兇化吉的思維轉換模式,一系列節日活動是為了鎮壓住兇氣而設立。所以在這個原本是辟邪的日子里,說節日快樂似乎有些不妥,不如說身體健康或者全家平安更為恰當。
2、忌送菊花
雖然重陽節賞菊,飲菊花酒,可別以為重陽節就應該送菊花。菊花在老一輩心中是祭花,是贈給死者表達哀悼的鮮花。若送一束菊花給老人,很可能讓老人家很生氣,誤解你送花的意思。
3、忌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回娘家
民間俗話有:“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娘”的說法。比如魯西南地區的滕縣一帶,嫁出去三年之內的閨女這天不能回娘家,三年以后就可以回。當然這只是當地的風俗習慣,全國其他地區一般是沒有禁忌,可以回娘家的。
4、忌行房事
男女交合必以時,才能達到陰陽調和,否則陰陽不調,不利于后代的繁衍,還會生出許多禍患。“重九"是陽數之巔峰,過后則轉為陰數,所以禁忌一切冒失的行為,小心慎行,房事也在禁忌之列。
5、忌煮飯
傳說“重陽不蒸粑,老虎要咬媽”。重陽節是老人節,過節這天要讓老母休息,不能因做飯而勞累。當時沒能把這個道理講清楚,就拿這個俗語來嚇唬人。
重陽節的意義是什么
重陽節的意義有敬老、敬祖以及感恩等等,在很久之間,民間就有在重陽節登高祈福、插茱萸、拜神祭祖等習俗,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就說明了這一個團圓的日子,表達了詩人心中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并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除了祭祖的意義外,重陽節還代表著思念、團聚,現在也代表了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倡導全社會樹立敬老、孝老、愛老的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