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的來歷和意義
時間:
麗菲0由 分享
植樹節是為保護樹木、植樹造林而設立的一個節日,那么你知道植樹節的來歷是什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植樹節的來歷和意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植樹節的來歷
清明時節插柳植樹的是我國古代的傳統,而現代植樹節種植樹木最早則是由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發起的。內布拉斯加州在19世紀以前還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原,因為土地干燥,樹木稀少,每當大風一起就黃沙漫天,人民因此深受痛苦。在1872年的時候,美國著名的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定了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當時內布拉斯加州的農業局通過決議采納了這個提議,并且由州長親自規定在今后每年的4月份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
中國的植樹節最初是由凌道揚和韓安、裴義理等林學家在1915年提倡設立的。林學家們當時感覺到國家林業不振,“重山復嶺,濯濯不毛”,于是上報農商部長,倡導每年清明節為“中國植樹節”。
1915年7月,當時的北洋政府通過了孫中山的倡議,正式下令規定了每年的清明節為植樹節,舉行植樹典禮并開展植樹活動,中國自此有了植樹節。
孫中山先生在1925年3月12日逝世。國民政府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舉行了植樹式。后來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便將他逝世的那天也就是3月12日定為植樹節了。
1979年2月,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在鄧小平提議下正式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中國植樹節。
植樹節的意義
植樹造林可以調節氣候、涵養水源、減輕污染;
植樹節植樹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達到防風固沙的作用;
植樹節植樹造林也可以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改善森林的生態環境,減輕洪澇災害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