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中雨水時節的飲食禁忌
雨水一到,也就意味著寒冷的冬季即將過去,生機盎然的春天隨之而來,那么這個時候的飲食有什么禁忌呢?這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雨水時節的飲食禁忌,供大家閱讀參考。
雨水時節空氣濕潤,又不燥熱,正是養生的好時機,當然首先要調養脾胃。人們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飲食調節、藥物調養和起居勞逸調攝。
飲食調節是根據春季氣候轉暖,早晚較冷,風邪漸增,常見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現象,故應多吃新鮮蔬菜、多汁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應少食油膩之物,可多食紅棗、淮山、蓮子、韭菜、菠菜、柑橘、蜂蜜、甘蔗等;北方人食療多以粥為好,可做成蓮子粥、山藥粥、紅棗粥等。
此季節應少食羊肉、狗肉等溫熱之品。藥物調養則要考慮脾胃功能的特點,用生發陽氣之法調補脾胃。可選用沙參、西洋參、決明子、白菊花等。精神上還應注意清心寡欲,不妄勞作,以養元氣。
雨水時節防濕寒的方法
1.勿過早減外衣?!霸锖畠鋈猓瑵窈牍??!庇捎诖簹庥縿?,身體偏熱的人從感覺上欲減外衣。體熱外泄,濕寒交換于內入骨,易傷骨關節致病。
2.年老體弱者勿用冷水。按中國五行學說,水對應腎,腎主骨。雨水時節年老體弱者用冷水洗臉、洗手,濕寒易侵入關節,又無充足的陽氣驅寒于外,濕寒滯留于手,指易酸痛,重則變形;濕寒滯留于頭,頭易疼痛。
3.洗頭及時吹干。洗頭之后應及時用熱風機吹干。否則,水濕留于發際中變涼,“同氣相求”使濕寒聚于頭,由表及里深入顱內,導致頭痛。如毛發未干又被冷風吹過,易出現“偏頭風”之癥。
4.吃食物以平性為宜。今年“倒春寒”容易使人內臟郁熱壅阻,因此不易吃燥熱食物“火上澆油”。郁熱令人“貪涼”,過于食涼,又會“同氣相求”使濕寒傷及臟腑,引起胃寒、胃涼、腹瀉之類的失衡癥狀。所以,飲食保持中庸,吃熱飯熱菜,但不吃慎吃辣椒、不喝少喝白酒等性溫、性熱的食物為宜。
雨水節氣到來之后,并不是說這一天一定要下雨,而是表示冬季少雨的現象結束,從這以后,降水將逐漸多起來了。春雨常在夜間降落,這是因為白日的濕熱空氣入夜變冷凝結的緣故。同時雨水多,太陽的光熱射到地面就較少了,雨水的蒸發也吸收地面空氣中大量的熱量,因此空氣的溫度亦會降低,這時還會造成春寒的天氣。
在廿四節氣的起源地黃河流域里,雨水之前天氣寒冷,但見雪花紛飛,難聞雨聲淅瀝。近年北方由于暖冬效應,此時很少下雨,而在南方雨日與雨量均有明顯增加,是名副其實的雨水時節了,但冷空氣在這節氣里也活動頻繁,俗話說的“料峭春寒”和“倒春寒”就是這個時候最多了。
24節氣中雨水時節的飲食禁忌相關文章:
24節氣中雨水時節的飲食禁忌





上一篇:24節氣中雨水時節應該如何養生
下一篇:24節氣中雨水時節行車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