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生活課堂 > 節日知識 > 中國傳統節日 > 元宵節 >

    元宵節的教案

    時間: HT1 分享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元宵節的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元宵節的教案1

    教學設計背景

    剛過元宵節,兒童還沉浸在節日的歡快中。但是很少有兒童知道元宵節的來歷。通過這次的教學讓幼兒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并把傳統傳承下去。

    教學目標

    1、讓孩子了解元宵節的歷史,感知中國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

    2、讓孩子們深刻感觸到要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

    3、讓幼兒了解節日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元宵節的來歷

    教學過程

    一、教師設疑,元宵節是怎么來的呢?這里還有一個故事呢?

    二、教師講述故事并提問問題

    師:元宵節是怎么來的呢?

    幼:玉帝要燒毀民間,所以人們得知消息后提前掛燈籠放煙火,免去了這一難。

    教師講述第二遍故事

    師:元宵節的歷史悠久,人們從古至今,一代代的傳承下來,用同樣的方式來慶祝這一個節日,到了現在過元宵節意味著什么呢?

    幼:看花燈、吃湯圓等

    教師總結,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人們以掛燈籠的形勢,來表達自己的喜悅,歡慶一年的豐收,喜氣洋洋、快樂融融。

    三、讓幼兒把元宵節的來歷回家考考爸爸媽媽,給他們講故事《元宵節的來歷》。

    教學反思

    《元宵節的故事》是一個神話傳說,傳達的是一份濃濃的愛意,更是一份感恩的心情,為了感謝仙女救了人間的百姓,讓孩子們感觸到,懂得感恩,懂得回報。傳承熱愛、歌頌中國的傳統節日。

    元宵節的教案2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兒歌形式創編內容。

    2、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請幼兒帶一些燈籠來園。

    活動過程:

    1、復習兒歌《花燈謠》

    師:“上次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學的那首兒歌,你們還記得嗎?”(記得)

    “那兒歌的名字叫什么?”(花燈謠)

    “我們大家用好聽的聲音來念一念吧!”

    幼兒齊念兒歌。

    2、創編活動。

    ①提問:

    師:“元宵節你還見過什么樣的花燈?你喜歡什么燈?”

    ②幼兒相互討論。

    ③請幼兒大膽發言。

    ④將幼兒喜歡的花燈創編到兒歌里面,并一起念一念。

    ⑤把自己創編的兒歌念給好朋友聽。

    3、教師簡單小結,用小紅花鼓勵積極創編兒歌的幼兒。

    活動延伸:

    請幼兒試著用好朋友和自己的名字替代寶寶和浩浩。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幼兒知道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并體驗歡快的節日氛圍。本次活動的一個難點是感受兒歌押韻的特點,能準確地發出姥、鬧、搖、浩等音??赏ㄟ^活動也發現孩子們對兒歌的押韻始終比較難理解,對“鬧”這個讀音也始終有部分幼兒讀不準,使得這一難點沒有很好的掌握、理解。我想如果以后碰到這樣的教學情況,我覺得可以把詩歌中押韻的字“姥、鬧、浩、謠、寶”等用有顏色的筆畫出或做一標記,讓孩子自然而然地發現押韻這個特點,我想這樣效果會好些,從而有效地達成每一個教學目標。

    元宵節的教案3

    第一課時

    一、談話。請學生談談前一天晚上參加燈展活動的收獲。

    長見識,看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適當小結:農歷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全家人齊聚一堂,一起賞月、吃湯圓。還有元宵燈會,猜燈謎等傳統游藝活動。元宵節還叫燈節、上元節。(培養學生動手、動腦收集資料的能力;感悟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家人團聚的親情可貴;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忱)。

    讀課文,說說自己是怎么理解課文的,里面不認識的字是怎么學會的。

    二、學習生字。

    1 交流學習方法。認識新偏旁:方框兒。與團、圓二字相結合,說明其表示圍起來的意思。

    2 把自己認得不熟的字挑出來,記一記,再請同桌幫忙考一考,熟練識記。

    3 小組長當小老師,考考本組同學,搶答,抗稅認得熟練。

    4 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請學生快速認讀,然后練習組詞。

    5 多音字分辨。讀一讀這些話,注意帶點字的讀音。

    1)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2)他正在吃早飯。

    三、總結識字成就,激勵學生讀好兒歌,背誦兒歌。

    師:大家這么快就認了這么多字,還能組那么多詞,真了不起。我們再來比一比,看誰能把課文讀得特別好聽,有感情。

    1 自己試著讀一讀。再指名讀,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讀?讀的時候心情怎樣?想到了什么?(說一說元宵節全家團圓的情景)(教給學生邊讀邊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學習讀得繪聲繪色)

    2 同桌互相聽對方朗讀,評價,說說哪里讀得好,哪里還需要改進。(學習用心傾聽別人的朗誦、正確評價別人。)

    3 試著背誦兒歌,同樣要有感情。分小組、男女生背誦。

    四、質疑:

    學完課文,你還想知道些什么?你想知道世界上還有那些國家的人過元宵節嗎?你還知道那些節日?回家在日歷上找一找,和同學交流。

    第二課時(主要任務:學寫生字)

    一、詞語接龍游戲。

    如:團團圓圓球皮球------

    二、說說自己了解到的節日及其含義。

    三、認讀生字,主要針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加強復習。

    四、指導學生寫生字。

    五、作業 :收集燈謎、對聯,小組合作,辦一份手抄報。

    元宵節的教案4

    師:天上一輪滿 人間萬里明 一年初望明月生輝 三五良宵花燈吐艷 萬

    家燈火同秋月 大地光明不夜天,同學們,知道老師說的是什么節嗎?

    五(一)班元宵節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男:每年春節一過,隨之而來的又是一個傳統節日——元宵節,請問, 元宵節是我國農歷幾月幾日?

    農歷正十五

    女:元宵節也和春節一樣,有很多習俗,有同學對此有一些了解嗎?

    觀燈,吃元宵,耍獅子,舞龍燈,猜燈謎

    男:說到吃元宵,大家想吃不,那我們今天一起來吃元宵怎么樣:

    (吃元宵游戲 規則:嘴銜碗通過布滿繩子的場地,身體任何部位不許碰到繩子,第一次嘗試,第二次正式開始,誰得到的元宵最多為勝。)

    女:元宵好吃,也需要努力才能吃到,其實這告訴我們在美好的東西都需要努力才能得到。 元宵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關于元宵節習俗的來歷,民間還有幾種有趣的傳說: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個燈的傳說:

    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 起來去打它們, 有一只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 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于正月十 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 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 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云來到人間, 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 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 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張燈結彩、點響爆 竹、 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 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 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 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 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

    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猜燈謎也是這個時候開始出現的,今天又一個元宵節我們也一起來玩猜燈謎怎么樣?

    (猜燈謎游戲 游戲規則:游戲者從燈籠中選擇一個燈籠拿出其中的燈謎,讀出題目讓下面同學來猜,如果猜不出,需要用自己的姿體語言來給大家做提示。)

    男:元宵樂,樂元宵,猜燈謎真好玩,不過同學們可能還不知道元宵節這天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活動----觀燈。為了讓大家再一次感受一下元宵的快樂,就讓我們一起來觀燈吧!

    (游戲觀燈 游戲規則:一個大燈籠在所有同學中依次傳遞,每傳到一位同學手中,該同學必須用一個形容詞,或則是動詞來修飾這個燈籠。說不出來的同學需要讀一條繞口令作為懲罰。)

    男:“元宵樂,樂元宵!”讓我們跟著歌曲結束今天的主題班會吧!

    師:星月花燈 笙簫歌舞 綠草如茵開春景 花燈龍鼓鬧元宵 城鄉同歌清平樂 和諧班級滿庭芳,同學們今天的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元宵節的教案5

    活動目標:

    1.知道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了解一些元宵習俗。

    2.進行猜謎游戲,體驗快樂。

    3.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感受節日的歡快氣氛。

    材料準備:

    1.花燈的圖片。

    2.謎語若干。

    活動過程:

    一、看花燈,引出主題

    小朋友今天陳老師帶來了很多花燈,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圖片)

    二、知道元宵節及一些習俗

    1.什么時候我們看花燈?——正月十五是元宵節。

    2.除了看花燈,元宵節還要干什么?——吃湯圓、猜燈謎、舞龍舞獅。

    3.教師講解這些習俗的意義。

    三、猜燈謎

    師:我們也來猜猜燈謎吧,看看誰最厲害!

    師幼猜燈謎,猜對的`獎勵一個紙折的小兔燈籠!

    反思和建議:

    正月十五元宵節,在小班孩子的印象中只有吃湯圓,為什么要吃湯圓?元宵節還有哪些習俗呢?我們的`孩子很少接觸,知之甚少。我們的傳統節日正被大家所忽略,所以在本周周末活動開展了一個遲來的元宵節活動。根據小班孩子直觀形象的思維特點,我利用正月十五拍來的花燈照片和圖片給孩子直接的感官沖擊,并讓他們在看一看、說一說中了解元宵節的習俗,并知道是“團團圓圓”“期盼來年順利”的意義。

    在猜燈謎的游戲中達到高潮,孩子們積極踴躍,因為猜對了可以得到一個兔子花燈,他們非常喜歡!通過本次活動相信孩子們對元宵節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后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燈的習俗與佛教東傳有關。唐朝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于是遍布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并逐漸成為民間習俗。

    元宵節的教案6

    全園主題會:

    歡歡喜喜鬧元宵

    活動目標:

    1.通過全園主題會,進一步了解元宵節的來歷、意義以及主要的風俗習慣,感受元宵節的熱鬧、喜慶氣氛。

    2.積極參與主題會的準備和慶?;顒樱竽懕磉_自己的情感與體驗。

    3.大、中班幼兒樂于與弟弟、妹妹交往并關心弟弟、妹妹,小班幼兒樂意與同伴分享食品和快樂。

    4.愿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5.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顒印?/p>

    活動準備:

    1.張貼海報,邀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

    2.舉辦幼兒自制花燈展,開展自制花燈評比活動。

    3.展出能反映幼兒不斷豐富元宵節經驗的資料和照片。

    4.排練舞龍、踩高蹺、劃旱船等節目。

    5.自制、品嘗元宵的各種材料和工具。

    活動程序:

    1.鑼鼓隊、腰鼓隊進場,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2.在《金蛇狂舞》的伴奏下,師幼進行舞龍、劃旱船、踩高蹺、扭秧歌表演。

    3.知識競答活動。

    4.宣布制作花燈的評比結果,為獲獎幼兒頒獎。

    5.文藝表演與游戲、猜謎活動穿插進行。

    6.親子元宵美食活動。

    資料鏈接

    1.知識資料。

    元宵節是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又稱燈節、上元節。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稱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稱為下元節)。每逢上元,民間有張燈觀賞的風俗。元宵之夜,小孩子們紛紛提著燈籠,四處游走玩耍。元宵佳節,不少地方都要舉行彩燈展、花燈會。元宵的燈,有掛花燈、滾龍燈、迎轎燈、走馬燈、放水燈、展冰燈像北京的宮燈、天津的寶蓮燈、上海的金龍戲珠燈、東北的冰燈,都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過去燈內點蠟燭,現在用電,使燈更加奇幻多姿,五彩繽紛。元宵節有許多傳統風俗和節目,如:鬧社火、耍龍燈、舞獅子、劃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猜燈謎、吃元宵等。元宵大多是用糯米面包糖餡做成的,它象征著全家團圓和睦、生活幸福甜美。

    2.教學資料

    (1)音樂。

    ①歌曲。

    ②歌曲《賣湯圓》參見印小青主編:《兒童民間歌曲》,沈陽,遼寧文化藝術音像出版社,1999年,第235頁。

    ③歌曲《鬧花燈》參見虞永平主編:《幼兒教育活動大全(小班下)》,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0頁。

    (2)小班活動《漂亮的燈籠》的制作步驟圖

    小百科: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8]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在國外,元宵也以TheLanternFestival而為人所知。正月十五這一天晚上,中國人素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

    元宵節的教案7

    活動目標:

    1.感受牙齒健康的快樂。

    2.初步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

    3.知道保護牙齒的方法,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

    4.教育幼兒養成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故事《沒有牙齒的大老虎》牙刷、牙杯、牙膏、圖片、視頻、音頻

    活動過程:

    一、故事《沒有牙齒的大老虎》導入活動主題

    小朋友,你們知道森林的百獸之王是誰嗎?兇猛的大老虎最近呀一點兒都不兇猛,為什么呢?想出了什么辦法,大老虎的牙齒怎么了?

    二、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保護牙齒的方法,預防齲齒

    1.出示圖片,讓幼兒了解不保護牙齒的后果?

    2.請小朋友用鏡子找找自己有沒有齲齒,老師和幼兒一起討論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3.出示圖片讓幼兒判斷哪些行為是保護牙齒?哪些不是,而且會造成齲齒。

    4.討論如何保護牙齒,教師小結,并出示正確保護牙齒的圖片。

    三、教師引導幼兒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1.教師出示圖片通過圖片引導幼兒正確的刷牙步驟。

    2.教師播放視頻,通過兒歌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3.幼兒用準備好的牙具,跟著視頻學刷牙,體驗刷牙的快樂。

    四、音樂游戲《洗刷刷》

    1.通過音樂游戲增強幼兒對保護牙齒的認識,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

    2.通過形象的角色扮演來表現音樂游戲的情節,讓幼兒在輕松快樂的環境中喜歡刷牙,樂于保護自己的牙齒。

    五、活動延伸

    教師在班級開展“牙牙選美大會”活動,每天選出“最美牙齒小明星”。

    本節教育活動通過圖片、視頻、實踐操作等形式,讓幼兒知道刷牙的好處,通過牙齒模型與牙刷拿握,向幼兒講解正確的刷牙方法,養成保護牙齒的良好習慣,并能堅持早晚刷牙?;顒又形覀兏幼⒅厝の缎院徒逃韵嘟Y合的原則,寓教于樂,讓幼兒在輕松的環境下,養成良好的習慣。活動采用了經驗交流、圖片觀察、親身體驗、了解原因、表述總結等教育方式。讓幼兒多方面的感知、感受,從而使知識內化為幼兒的主動行為?;顒又胁捎靡魳酚螒虻男问剑變喊缪萁巧珔⑴c其中,師幼共舞,幼兒在音樂游戲中模仿正確的刷牙動作,唱唱跳跳體驗著牙齒健康的快樂!活動后我們積極家園攜手,共同培養幼兒良好的刷牙習慣。通過“牙牙美”評選活動,激勵幼兒堅持每天主動刷牙,保持牙齒清潔衛生,為好習慣的養成奠定基礎。

    元宵節的教案8

    活動目標

    1、了解中國春節風俗及由來,加深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識和了解,體驗元宵廟會熱鬧吉祥的氛圍;

    2、通過親子游戲,感受溫馨親情,促進家園協作;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張貼對聯、福字、窗花、門神、中國結、彩帶、猴年生肖……凸顯中國年環境特色;

    2、材料準備:

    1、食材、炊具、餐具……;

    2、廟會活動方案、標牌、游戲器具、道具、游戲券;

    3、創設廟會場景、美食分享區、休息區;

    活動內容:

    一、新春廟會

    我們此次以新春鬧元宵廟會的形式展開,傳承中國年人們逛廟會、玩游樂、享美食的傳統習俗。我們的新春廟會上的內容以中國年各類傳統習俗為主,如:剪窗花、寫對聯、猜燈謎、做燈籠、搶紅包、貼門神。本次廟會的美食選擇的是中國年飲食風俗習慣中最具特色的內容,如:年糕、臘八粥、糖葫蘆、元宵、貢丸、餃子、發糕。希望孩子們在分享美食的同時,了解中國過年習俗和飲食文化特色,了解中國過年時節,各種美食甜甜蜜蜜、團團圓圓、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和美滿祝愿,感受中國年熱鬧吉祥的氣氛。

    1、各班級活動內容安排:

    小一班:貼門神、糖氽蛋

    小二班:猜燈謎、糖葫蘆

    小三班:剪窗花、發糕

    中一班:做湯圓、吃湯圓

    中二班:寫福字、貢丸

    中三班:搶紅包、吃年糕

    大一班:做燈籠、臘八粥

    大二班:包水餃、吃水餃

    2、游戲券內容、顏色:

    1、游戲券上寫明:憑此券可以到XX班領取XX美食一份;

    2、各班游戲券顏色:(各班游戲券顏色不同,可以方便教師在分發美食是收取相應的游戲券)

    具體活動過程:

    一、新春廟會:

    1、 8:30家長與幼兒到操場集合,園長、幼兒作新春賀詞。活動組織者講解活動程序和要求。

    2、 9:00—10:45,家長帶領幼兒逛廟會,到操場上各班場地參加廟會項目;

    3、每參加成功一項活動獲得一張獎券,獎券的顏色、內容與各班美食相符。(注明:憑此卷可到XX班級領取XX食品一份。)

    4、家長帶領幼兒到各班休整、洗手、領取餐具;

    5、11:00家長帶領幼兒到各班領取美食,分享美食。

    二、美食分享

    1、8:00—8:30教師與家長志愿者到各班報到,完成制作美食的準備工作。

    2、9:00—10:45教師與家長志愿者完成美食烹制;

    3、逛廟會的家長帶領幼兒到各班休整、洗手、領取餐具;教室內的教師家長負責分派食物、維持秩序、打掃衛生。

    4、11:00教師家長為全園幼兒、家長分派食物、維持秩序、打掃衛生。

    5、活動結束:各班教師、家長志愿者負責本班教室及包干區的物品整理清潔、環境打掃和整理。

    人員安排與分工:

    1、各班教師負責本班過年環境創設,食材準備、烹制、分發、就餐區布置,廟會項目的所有器具準備、方案設計、場地布置、游戲管理,衛生整理等(組長:XXX,組員:XXX,XXX,········)

    2、各年齡段教師集體負責各走廊的環境創設(組長:XXX,組員:XXX,XXX,········)

    3、校園環境創設(組長:XXX,組員:XXX,XXX,········)

    4、拍照、通訊報道(組長:XXX,組員:XXX,XXX,········)

    5、通知統一打印,各班分發,統計人數(組長:XXX,組員:XXX,XXX,········)

    元宵節的教案9

    一、活動目的:

    為了更好地營造中華民族傳統佳節的喜慶氛圍,進一步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與手工藝術,感受民俗文化。奉化實驗一幼“倡導父母‘陪養’孩子,幼兒歡樂過寒假,親子動手制作以“環?!睘橹黝}的燈籠活動,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也借此促進孩子多元能力的發展。

    二、活動時間:

    親子制作時間:20xx年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懸掛燈籠時間:20xx年xx月xx日

    懸掛燈籠地點:奉化銀泰1—3樓(滿記、服務臺位置)

    燈籠展示時間:20xx年xx月xx日(正月十五元宵節)。

    三、活動要求:

    1.各班級懸掛燈籠具體分配如下:一樓(滿記長廊)大班段5個班級;

    正上方二樓:中班段5個班級;三樓:小班段5個班級。每個鐵架都有班級指示牌提示。

    2.正月十三當天,各班(自己商量一位老師)選擇具體時間段組織本班幼兒前來懸掛燈籠,(因各班選擇的具體時間段不一,園部不統一發短信,辛苦各班主任定時間以短信方式通知家長)懸掛前將預備好的編號與燈謎紙粘貼好,在保證本班幼兒的燈籠懸掛完后方可離開。

    3.正月十五元宵節(園部會以短信的形式邀請家長帶著孩子來銀泰參加猜燈謎賞燈籠活動),商場并為前來參加活動的孩子分發圓子湯,圓子提供時間為上午10:00—12:00和下午的17:00—19:00)

    4.要求本次制作燈籠時家長及時以照片的形式記錄孩子參與的過程,并做本次評比的重要的依據。班主任建立以班級為人數的文件夾,并用孩子的學號命名,將孩子參與過程的照片以電子文稿的形式于3月4日之前打包發送到xxx郵箱。

    5.燈籠制作材料必須是環保、立體的。

    四、活動攝影:

    園外:事先聯系奉化電臺進行宣傳報道。

    園內:xxx

    報道:xxx

    五、活動評比:

    1.本次活動以年段為單位推選“創意獎”2個班級(數量加質量),另外則按班級參與的燈籠數百分比推選“組織獎”若干班級。(獎品由銀泰商城提供)該評選以微信投票形式投票,微信投票時間為3月5日—3月7日截止,具體關注當日銀泰宣傳海報。

    2.園部將評選:“創意燈籠”20名,另外按每班參賽數60%再評一、二、三等獎。

    評價人員:教師(園班子成員、藝術組老師)

    3.園部會以獎品或獎狀的形式分發參與活動的幼兒

    元宵節的教案10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了解元宵節的意義及民俗習慣,共享集體活動的快樂。

    2、形成幼兒互相關系、友愛相處的良好品質。

    二、活動準備:

    1、將幼兒事先收集的花燈布置在教室內,老師準備一些新式的燈。

    2、準備若干簡單的有關燈的謎語。

    三、活動過程:

    1、請幼兒欣賞下我們一起布置的教室,請幼兒說說看:誰知道這樣的布置是什么節日的特色呢?

    A、幼兒回答

    B、教師總結:元宵節是家人團聚的意思,是中國特有的傳統節日。有它獨特的傳統節日氣息。

    2、請幼兒回憶過去過元宵節的時候,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

    四、做元宵、吃元宵、賞花燈等。

    1、教師出示花燈,提出請幼兒觀賞燈的要求:觀察燈的種類、顏色、形態等。

    A、可與同伴自由結伴觀賞花燈,并向同伴介紹自己所帶的花燈的名稱及主要特點。

    B、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的花燈的名稱、外姓特征等,也可講述買燈時的情景,注意引導幼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進行表述。

    C、教師總結,幫助幼兒了解花燈的特點,并且告訴幼兒:扎燈是一們民間藝術,是中國人特有的本領。

    五、活動結束及延伸:

    小游戲:出示關于燈的謎語,請小朋友們猜猜看。

    在天氣晴好的時候,可帶幼兒到湖外玩燈,在玩的過程中提醒幼兒愛惜燈,注意安全,鼓勵幼兒用禮貌用語同伙伴進行交往。

    活動目標:

    1、知道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了解一些元宵習俗。

    2、進行猜謎游戲,體驗快樂。

    3、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感受節日的歡快氣氛。

    材料準備:

    1、花燈的圖片。

    2、謎語若干。

    活動過程:

    一、看花燈,引出主題

    小朋友今天陳老師帶來了很多花燈,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圖片)

    二、知道元宵節及一些習俗

    1、什么時候我們看花燈?——正月十五是元宵節

    2、除了看花燈,元宵節還要干什么?——吃湯圓、猜燈謎、舞龍舞獅

    3、教師講解這些習俗的意義。

    三、猜燈謎

    師:我們也來猜猜燈謎吧,看看誰最厲害!

    師幼猜燈謎,猜對的獎勵一個紙折的小兔燈籠!

    反思和建議:

    正月十五元宵節,在大班孩子的印象中只有吃湯圓,為什么要吃湯圓?元宵節還有哪些習俗呢?我們的孩子很少接觸,知之甚少。我們的傳統節日正被大家所忽略,所以在本周周末活動開展了一個遲來的元宵節活動。根據大班孩子直觀形象的思維特點,我利用正月十五拍來的花燈照片和圖片給孩子直接的感官沖擊,并讓他們在看一看、說一說中了解元宵節的習俗,并知道是“團團圓圓”“期盼來年順利”的意義。

    在猜燈謎的游戲中達到高潮,孩子們積極踴躍,因為猜對了可以得到一個兔子花燈,他們非常喜歡!通過本次活動相信孩子們對元宵節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元宵節的教案11

    活動目標:

    1、能選取元宵節的典型情景,有目的地安排畫面。

    2、感知圖像大小、多少與畫面的關系。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支水彩筆、勾邊用的淺色油畫棒、大紅水粉顏料。

    2、欣賞作品“熱鬧的元宵節”。

    3、幼兒用書《熱鬧的元宵節》。

    活動過程:

    1、欣賞與討論:

    教師出示欣賞的作品,幼兒回憶過元宵節的情景:

    ——“這些畫面反映的是什么節日?大家在感什么?”

    “小朋友手里都有什么?”(各種形狀的燈籠:又拉的、有提的、有拖的)

    幼兒討論人和燈應該先畫哪一樣比較合適。(先畫人再畫燈)

    先畫哪個人。(中間的人)

    2、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啟發幼兒圍繞元宵節各種各樣的燈構想畫面。

    邊畫邊思考各種燈的造型和人物動態。

    注意圖像的大小、多少與畫面的關系。

    畫面完成后,用大紅的水粉顏料涂底色。

    3、觀賞作品:

    幼兒相互觀賞同伴的作品,分析思考怎樣使畫面節日氣氛濃厚。

    元宵節的教案12

    一、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感受節日的歡快氣氛。

    2、積極參與賞燈、玩燈、搓元宵等活動,體驗與同伴集體過節日的快樂。

    3、知道元宵節的時間是正月十五。

    4、通過禮物來對顏色感興趣。

    5、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樂意參加布置環境的活動。

    二、活動準備

    1、干米粉、小盤子每人兩份,花燈每人一盞

    2、鑼鼓音樂伴奏帶

    三、活動過程

    1、講講元宵節。

    (1)引導幼兒講述:我知道的元宵節。

    (2)教師在幼兒講述的基礎上,進一步介紹元宵節的來歷和中國人過元宵節的傳統習俗。

    2、做元宵。

    (1)談談說說:我吃過的各種元宵。

    (2)教師介紹做元宵的材料,并示范制作方法。

    ①將搓圓的元宵放入干米粉盤中來回滾動,直到四周全沾滿米粉。

    ②最后放在手心里搓圓即成。

    (3)幼兒分組制作,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掌握兩人合作滾米粉的技能。

    (4)將搓好的元宵放在每組的大盤中,分享集體合作的快樂。幼兒在等待元宵煮熟的同時玩花燈。

    3、玩花燈。

    (1)幼兒各提一盞花燈,同伴間相互欣賞,介紹自己所拿的花燈的名稱及主要特點,

    (2)幼兒在音樂聲中,提燈玩耍。

    4、品嘗小元宵。

    鼓勵幼兒有禮貌地邀請老師、阿姨一起吃元宵,學習與他人分享勞動成果,體驗勞動帶來的成功與喜悅。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中國傳統文化,并把傳統傳承下去。

    活動目標

    1、讓孩子了解元宵節的歷史,感知中國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

    2、讓孩子們深刻感觸到要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

    3、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4、愿意參加活動,感受元宵節的快樂。

    5、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顒?。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元宵節的來歷

    活動過程

    一、教師設疑,元宵節是怎么來的呢?這里還有一個故事呢?

    二、教師講述故事并提問問題

    師:元宵節是怎么來的呢?

    幼:玉帝要燒毀民間,所以人們得知消息后提前掛燈籠放煙火,免去了這一難。

    教師講述第二遍故事

    師:元宵節的歷史悠久,人們從古至今,一代代的傳承下來,用同樣的方式來慶祝這一個節日,到了現在過元宵節意味著什么呢?

    幼:看花燈、吃湯圓等

    教師總結,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人們以掛燈籠的形勢,來表達自己的喜悅,歡慶一年的豐收,喜氣洋洋、快樂融融。

    三、讓幼兒把元宵節的來歷回家考考爸爸媽媽,給他們講故事《元宵節的來歷》。

    教學反思

    《元宵節的故事》是一個神話傳說,傳達的是一份濃濃的愛意,更是一份感恩的心情,為了感謝仙女救了人間的百姓,讓孩子們感觸到,懂得感恩,懂得回報。傳承熱愛、歌頌中國的傳統節日。

    元宵節的教案13

    一、活動目標

    1.在猜謎、搓元宵等活動中,體驗與同伴集體過節的快樂。

    2.了解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元宵節,了解元宵節的起源和一些習俗。

    二、準備活動

    干米粉,小盤子,大盤子。

    三、活動過程

    1.猜猜-以猜燈謎的游戲形式導入此活動。

    一起猜謎:請孩子介紹謎題,讓同伴猜。

    2.說一說——體驗元宵節的熱鬧。

    ①你知道什么節日要猜謎嗎?(元宵節)

    ②元宵節還能做什么有趣的事?

    總結:每年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元宵節。和家人一起吃元宵,玩燈籠,猜燈謎,真的很有意思。

    做一做——通過自己的操作體驗做元宵的樂趣。

    ①你吃過的元宵節有什么味道?

    ②請老師介紹元宵節的做法。

    ③兒童分組制作,提醒兒童在制作過程中小心掉在地上,保持清潔。

    ④把搓好的元宵放在大盤子里,分享集體合作的快樂。

    4、做燈籠。

    自己做燈籠體驗元宵節的習俗。

    5.延伸活動(嘗一嘗)。

    品嘗自己做的餃子,體驗成功的喜悅。

    元宵節的教案14

    活動目標

    1、敢于大膽嘗試高蹺的不同玩法。

    2、能在有20cm間隔的曲線、十字型的高蹺上較平穩的行走,并保持身體的平衡和協調。

    3、感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有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自制高蹺(用“椰風擋不住”飲料瓶制做、粗煙花筒制做),每人一副。

    2、場地布置確保幼兒足夠安全的活動空間。

    3、錄音機,磁帶。音樂《和快樂在一起》、《運動員進行曲》。

    4、彩色綢帶若干、花環若干。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做熱身運動,激發興趣

    組織幼兒用自制的高蹺做“響筒”熱身操,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并將幼兒帶入快樂的運動狀態。

    二、自由探索,體驗玩法

    1、自由探索玩高蹺

    (1)幼兒自由探索高蹺的玩法,可以自己玩,也可以與幾個小朋友一塊玩。

    (2)鼓勵幼兒想出高蹺的多種玩法。

    (3)教師在觀察的過程,針對幼兒的不同情況請幼兒嘗試平衡走、節奏走、曲線走等不同的動作。

    (4)幼兒講述自己探索的高蹺玩法。

    2、講解玩法實踐要領

    (1)教師講解高蹺的玩法。

    a、兩只腳踩在高蹺上,兩手分別抓住固定在高蹺上的繩子,雙腳交替往前走。

    b、請個別走得穩的幼兒示范,引導其他幼兒發現并掌握動作要領:用腳底中心踩在高蹺上,雙手要拉直繩子,眼睛向前看。

    (2)請幼兒按照動作要領進行嘗試。

    三、游戲“向森林晚會出發”

    1、情境中提出直線走、曲線走的游戲規則,提問:

    a、通往森林的路有兩條用花環鋪成的路,一條是直線的小路;一條是曲線的小路,小朋友可以自由選擇走哪一條路。

    b、提醒幼兒一定要考慮好到底要選走哪一條路,交流走小路和大路的要領。

    2、幼兒探索直線、曲線走

    (1)教師針對幼兒情況提出不同的要求,讓平衡能力差的幼兒直線通過,讓能力強的幼兒曲線通過。

    (教師不時用眼神、手勢、語氣鼓勵幼兒:“試一試你能走過大路還是小路?遇到困難怎么辦?)

    (2)幼兒隨《和快樂在一起》音樂,跟著節奏直線走和曲線走、繞圈走、退步走、十字步走;體驗運動成功的快樂。

    (3)教師及時關注并鼓勵不同能力幼兒勇敢、順利的通過小路。說出走過大路或小路后的感受。

    元宵節的教案15

    一.教學內容:

    新課標實驗教材五年級上冊第15課《元宵節里掛彩燈》。

    二.設計思想:

    五年級的學生對美術基本知識和技能有了一定的掌握,能夠運用造型表現,設計應用等綜合能力制作彩燈。通過故事,影視作品,文學作品對我國傳統的節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元宵節的風俗習慣,利用廢舊材料制作彩燈增強學生變廢為寶的創造意識和環保意識。通過制作彩燈,猜燈謎等活動感受元宵節的熱烈氣氛,培養熱愛中華民族文化的情感。

    三.課業類別:

    綜合,探索

    四.課時:

    2課時

    五.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收集整理元宵節的相關資料,了解元宵節的風俗習慣。

    2.利用廢舊材料分組設計制作有特色的彩燈。

    3.通過講故事,做彩燈,猜燈謎等一系列活動感受元宵節的熱烈氣氛,培養熱愛中華民族文化的情感。

    六.教學重點:

    1.設計制作有特色的彩燈。

    2.組織猜燈謎活動感受節日的氣氛。

    七.教學難點:

    1.如何設計制作有特色的彩燈。

    2.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使學生保持濃厚的興趣。

    八.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

    A.有關元宵節來歷,活動的故事。

    B.制作彩燈的工具材料(剪刀,刀子,廢舊掛歷紙,雙面膠,塑料瓶,易拉罐,毛線等)。

    C.2---3條燈謎。

    2.教師準備:

    A.與元宵節相關的故事,文學作品。

    B.個人制作的2——3盞彩燈(附燈謎)。

    C.有關元宵節活動及彩燈的視頻,圖片等資料。

    D.有特色的小獎品。

    九.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設計教學情境導入新課:

    1.講臺前掛2—3盞自己制作的彩燈,同時運用多媒體播放能表現中國傳統節日歡快氣氛的音樂。

    2.進行猜燈謎活動(2—3條,并用小獎品鼓勵猜對的同學,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提問1:猜燈謎是什么節日的一項重要的活動?

    (由此引如本課課題——元宵節里掛彩燈)

    3.講授相關新知識:

    提問2:在元宵佳節里除掛彩燈,猜燈謎還有那些活動?

    (學生回答,教師加以肯定和補充。同時通過視頻,圖片,文學作品了解更多的活動,介紹陜西元宵是“滾”出來的特色。)

    提問3:大家都知道元宵佳節有那么多的活動,有誰知道元宵節的來歷?

    (學生和老師講2——3個關于元宵節的小故事,要求講故事語言精練,條理清晰)

    講授彩燈的設計與制作:

    A.過大量的視頻,圖片,實物了解彩燈的設計造型,使學生從中獲取靈感學生自己設計有特色的彩燈提供思路。

    B.通過觀看相關作品的欣賞分析制作彩燈所用的材料。

    (建議利用廢舊材料使其變廢為寶)

    C.展示教師的作品,運用分解,演示,講授,示意圖等方法介紹2---3種自己作品的制作方法,使學生從中獲取制作彩燈的方法(在此引用冰心的《小橘燈》作品中的制作小橘燈的文字)。建議其中一件運用中國傳統的制作彩燈的方法,使學生了解傳統的制燈方法。

    D.學生分組討論彩燈制作思路,并相互交流。(教師可做適當的評價,建議。分組時應注意各組的整體實力不能懸殊過大,以免影響能力較差的學生的積極性。)

    E.組織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制作彩燈。(在制作過程當中教師應在有難度的過程中給予適當幫助以降級作業的難度,提高作業的質量。)

    要求:

    1. 在制作過程當中保持環境整潔。

    2.在制作過程當中注意安全。

    第二課時

    A.幫助學生懸掛彩燈(教師,學生對大家的彩燈加以評價)并用一些廢舊材料制作裝飾物布置教室,營造節日的氣氛。

    B.組織學生進行猜燈謎活動(用小獎品作為獎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確保猜謎活動緊張有序進行。)

    十.課后拓展:

    1.利用音樂芯片使自己的彩燈發出聲音,利用瓶蓋等圓形材料使彩燈動起來使自己的作品更有特色。

    2.利用文學作品,影視劇,互聯網等了解古代元宵節豐富多彩的文化及活動。

    十一.教學反思:

    1.在評價作品時應突出作品的優點,使學生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2.在猜燈謎的過程中對有難度的燈謎給予相應的提示以增強活動的趣味性。

    3.此課內容可在整個五年級(甚至整個學校)搞一個彩燈制作大賽,猜燈謎大賽專題活動,給學生一個更大的展示舞臺。

    2247367 主站蜘蛛池模板: 4408私人影院| 黄色免费在线网址| 宅男噜66免费看网站| 九九九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波多野结衣最新电影|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激情五月亚洲色图|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国产| xxxxx做受大片视频免费| 无码国产色欲XXXXX视频|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欧美老人巨大xxxx做受视频|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高清| 老师办公室被吃奶好爽在线观看|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 2021国产成人精品国产| 天堂网www中文在线| 七次郎成人免费线路视频| 日本漫画大全无翼无彩全番|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 俺来也俺去啦久久综合网| 美国经典三级版在线播放| 国产亚av手机在线观看| 黄色成年人视频|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 2019国产情侣| 国产色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 澡人人澡人澡人人澡天天| 免费扒丝袜在线观看网站|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99精华液|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久久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第一页在线播放|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欧美| 李丽珍蜜桃成熟时电影在线播放观看| 亚洲日韩V无码中文字幕|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