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元宵節是在什么時候
元宵節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2024年元宵節是哪一天卻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那么,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2024年元宵節是在什么時候,歡迎閱讀!
2024年元宵節是在什么時候
2024年元宵節陽歷時間:2024年2月24日
2024年元宵節農歷時間:二零二四年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元宵節介紹: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
元宵節傳統美食有哪些?
——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陜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食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水餃
北方地區在節日喜歡吃餃子,特別是河南人在元宵節有“十五扁、十六圓”的傳統,即正月十五吃餃子。餃子餡料的無窮變化帶來美味,也象征著金錢。吃餃子不僅期望來年發財,還有賀歲之意,寄托了人們對新一年的祈望。
——面條
江蘇、安徽等地在元宵節晚上會吃面條,寓意生活如面條一樣順順利利,健康長壽,帶來好運氣。
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起源于漢朝,起初是為了祭祀神靈,后來逐漸演變成了一個民間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歷史底蘊,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元宵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其中最有名的是關于“漢武帝”的故事。相傳漢武帝在位時,曾經聽說有一位美麗的仙女叫做“嫦娥”,她居住在月宮中。漢武帝非常想見到嫦娥,于是下令在正月十五這一天放上許多彩燈,以示對嫦娥的思念和祈禱。這就是元宵節放燈的起源。
元宵節還有一個重要的傳統活動,那就是猜燈謎。猜燈謎是元宵節最具特色的活動之一,也是一種娛樂方式。人們在元宵節晚上聚集在一起,猜燈謎既能增進友誼,又能鍛煉智力,因此深受人們喜愛。
正月十五吃什么傳統美食
第一種傳統美食:元宵
俗話說:正月十五鬧元宵,元宵是元宵節必不可少的美食,北方的人們大部分都是吃元宵的,它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就是根據自己的口味將餡料做好,然后切成塊沾上水,放在糯米粉中滾出來,元宵就做好了,如今元宵的餡料也越來越多了,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做自己喜歡吃的元宵。
第二種傳統美食:湯圓
俗話說:南湯圓北元宵,在元宵節這一天,南方那邊的人們都喜歡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一個個圓溜溜的湯圓象征著團團圓圓,湯圓的做法比元宵還要簡單,跟包餃子的手法差不多是一樣的,就是將糯米粉加水合成糯米面團,然后按壓成小餅,在里面放上適量的餡料,揉搓成圓團即可,做好的湯圓可以煮著吃,可以炸著吃都是非常不錯的。
第三種傳統美食:生菜
一般在元宵節這天,廣東那邊的人們都喜歡偷摘生菜,據說這種食物代表吉祥,所以那邊的人們為了討一個好彩頭都會在元宵節這天吃生菜。
第四種傳統美食:元宵茶
在我國是陜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風俗習慣,元宵茶就是在熱湯面中放各種蔬菜和水果,和古時候的元宵粥很像,元宵茶的營養是非常豐富的,富含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不像元宵湯圓似的那么油膩,是人們都比較喜歡吃的美食。
第五種傳統美食:餃子
元宵節為什么要吃湯圓
“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古時“元宵”價格比較貴,有一首詩說:“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路行,不得金錢不得回。”
元宵節吃湯圓,除了寓意喜慶合家團團圓圓,還有御寒、補脾胃、益肺氣之養生功效。元宵湯圓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綱目》中指出,糯米是補脾胃、益肺氣之谷。糯米味甘、性溫,吃后能補養人體氣血,滋養脾胃。冬季最冷是三九,目前雖然已過,但天氣乍暖還寒,寒冷天最容易虧損的就是胃氣。古人在正月十五鬧元宵時用糯米材料制作湯圓,除了糯米有粘性,包圓容易下鍋不會散開,還因糯米具有御寒方面的特性。
在我國北方地區有些地方也有吃餃子的習慣,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餃子是一種吉祥美食,無論是過節還是過年,或者是舉辦喜慶的節日,不少地方的偶有吃餃子的習慣,所以在元宵節這一天,餃子也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