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好是小滿的寓意
人生最好是小滿的寓意是什么
小滿時,農民的忙碌是喜悅的,每年小滿之后,麥子逐漸成熟。在陜西的廣大農村中,出嫁的女兒要到娘家去探望問候夏忙的準備情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生最好是小滿的寓意,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人生最好是小滿的寓意
人生最好是小滿意味著將滿未滿,還有向上的空間,也不至于盈滿而虧,人生最好便是如此。俗話說: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一切達到極致后必然走下坡路。大滿并不是古人所追求的完美境界,而“小得盈滿”,是將熟未熟還有向上的空間,還可以“繼長增高”,這恰好也是人生最好的狀態(tài)。
中國古代將小滿分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是說小滿節(jié)氣后,苦菜已經枝葉繁茂;之后,喜陰的一些枝條細軟的草類在強烈的陽光下開始枯死;在小滿的最后一個時段,麥子開始成熟。這時全國北方地區(qū)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滿。
小滿表示的意思
小滿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第八個節(jié)氣,代表的意義自然和其他節(jié)氣不同。南方地區(qū)的農諺賦予小滿以新的寓意:“小滿不滿,干斷思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滿時田里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因為“立夏小滿正栽秧”,“秧奔小滿谷奔秋”,小滿正是適宜水稻栽插的季節(jié)。所以我們在這段時間會看到很多農民伯伯在種植。
小滿的傳統(tǒng)習俗
祭車神
祭車神是一些農村地區(qū)古老的小滿習俗。在相關的傳說里二車神,是一條白龍在小滿時節(jié),人們在水車驀上放上魚肉、香燭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會有一杯白水,祭拜時將白水潑人田中,有祝福水硯涌旺的意思。
祭蠶
相傳小滿為蠶神誕辰,因此江浙一帶在小滿節(jié)氣期間有一個祈蠶節(jié)。我國農耕文化以“男耕女織”為典型。女織的原料北方以棉花為主,南方以蠶理為主。蠶絲需靠養(yǎng)蠶結繭抽絲而得,所以我國南方農村養(yǎng)蠶極為興盛,尤其是江浙一帶。
蠶是嬌養(yǎng)的“寵物”,很難養(yǎng)活。氣沮、濕度,桑葉的冷、熟、干、濕等均影響蠶的生存。由于蠶難養(yǎng),古代把蠶視作"天物"。為了祈求"天物。的寬怒和養(yǎng)蠶有個好的收成,因此人們在四月放蠶時節(jié)舉行祈蠶節(jié)。
看麥梢黃
在關中地區(qū),每年麥子快要成熟的時候,出嫁的女兒都要到娘家去探望,問候夏收的準備情況。這一風俗叫做“看麥梢黃”,極富詩意。女婿、女兒如同過節(jié)一樣,攜帶禮品如油旋模、黃杏、黃瓜等。去慰問娘家人。
農諺云:“麥梢黃。女看娘,卸了杠枷,娘看冤家”。愈為更忙前,女兒去詢問娘家的麥收準備情況,而忙罷后,母親再探望女兒,關心女兒的操勞情況。而小滿叫起來,也像極了一個鄉(xiāng)村女孩的名字。
每年小滿之后,麥子逐漸成熟。在陜西的廣大農村中,出嫁的女兒要到娘家去探望問候夏忙的準備情況。有的地方,把它定為一個節(jié)日,叫“看忙罷”。
屆時,女婿、女兒攜帶禮品:油旋膜、油糕、綠豆糕、豬肉、黃杏、蒜蔓等食品或蔬菜水果,去丈人家慰問,并受其熱情款待。農諺云”麥梢黃,女看娘;卸了撥枷,娘看冤家。“意思是說,夏忙前女兒過問娘家的麥收準備工作;麥收后母親又去看望女兒,關心女兒家的收成和在麥收中的操勞情況。體現了生產勞動中的心心相連,母女情長。在關中地區(qū)。
每年麥子快要成熟的時候,女兒同女婿要如同過節(jié)一樣,攜帶禮品如油旋摸、黃杏、黃瓜去探望娘家人,問候夏收的準備情況。等娘家的麥收忙完后,母親再探望女兒,關心女兒的操勞情況。
夏忙會
有些地方還會舉辦夏忙會,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交流和購買生產工其、買賣牧畜、集雜糧食等,會期一般3-5天,屆時還會唱大戲以助興。
祭三神
小滿有“動三車”之說,這三車指的是叫水車、牛車、絲車。 “祭三神”則指的是,在小滿時節(jié),祭祀掌管這三車的神靈,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有個好收成。
相傳,“車神”為白龍。農家在車水前,要舉行祭祀儀式。在車基上放置魚肉、香燭等供品祭拜,而且還要特地準備白水一杯作為祭品,祭時將水潑入田中,祝水源涌旺。
賣新絲
小滿時節(jié)等蠶絲都線制完畢,各家將其背到城里,賣給收絲的客商。吳地一般每年農歷四月開始買賣蠶絲的集市,到晚市建立后方散,稱之為賣新絲。江南各地,大多如此。
忙收種
黃河流域各省份,農歷四月剛剛忙著收麥打場。珠江流域播種秋稻,東北則正是棉花、小麥以及大豆下種的時期,高粱剛剛長出,又必須鋤去雜草,剪除劣苗,小滿節(jié)氣正是農忙之時。
吃苦菜
《周書》曰:小滿之日苦菜秀。做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苦苦菜遍布全國,在雖然在各地的稱呼有所不同,但其營養(yǎng)成分、藥用價值卻是一致的。
苦菜的營養(yǎng)豐富,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膽堿、糖類、核黃素和甘露醇等,并具有清熱、涼血和解毒的功能。久服可安心益氣,輕身、耐老。醫(yī)學上多用來治療熱癥,古時人們還用苦菜醒酒。
所以,在小滿時節(jié)吃人們喜歡吃苦菜,將苦中帶澀、澀中帶甜的苦菜,用各種烹飪方法處理,或涼拌、或腌制、或熱炒,調劑口味的同時,也對夏季的熱癥有一定的應對作用。
搶水
農作物生長離不開水,南北方都一樣。除非是天然條件所限沒有灌溉的條件,農人不得已才只能靠天吃飯。
而只要江河、湖泊的地方,可以灌溉,農人是一定會充分利用水源,為農作物的生長創(chuàng)造條件。夏季氣溫升高、日曬時間長,水分消耗大,又是大多數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所以灌溉的重要性也就顯著超過其他季節(jié)。
小滿時間的“搶水”習俗,實際是上農人真實生活的寫照。舊時,人們以水車車水排灌,農諺有:“小滿動三車”之說,水車一般都于小滿時啟動。
農人以村為單位,在小滿時舉行“搶水”儀式。由年長執(zhí)事者約集人,提前準備,小滿之日黎明一起出動,燃起火把于水車基上,待執(zhí)事者以鼓鑼為號,眾人一起應和,開始踏動水車,把河水引灌入田。
繞三靈
“繞三靈”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是白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據清《滇中瑣紀》載:”大理有繞三靈會,每歲季春下烷,男婦成集,殆千萬人,十百各為群,群各有巫現領之,相傳起于南詔,數千百年不能禁止,蓋惑于巫言,祈子嗣,攘災病“。此節(jié)日即是繁忙的水稻農事之前的歌舞活動。也是祈祝豐收的禱告儀式。此節(jié)歷時三天,每天活動各不相同。第一天。身著節(jié)日盛裝的男女老少以村社為單位,排成長蛇陣,聚集到蒼山五臺峰下喜州圣源寺附近繞“佛”。第二天到喜洲慶洞(神都)繞“神”。第三天沿洱海到大理三塔附近的馬久邑繞“仙”。這三天內,人們曉行夜宿,吹吹打打,邊歌邊舞。每支隊伍均由盛裝男女歌者領隊,兩人均手持楊柳一支,上懸葫蘆和彩花。一人右手持柳枝,左手執(zhí)繩拂;一人左手持柳枝,右手甩毛巾,邊舞邊唱白族調。每到一地,有的手持金錢鼓或翎王鞭,吹起木葉,邊歌邊舞;有的用瑣吶、鑼鼓伴奏,邊走邊唱;有的則手搭花肩,唱起民族歌曲。一派熱鬧愉快的場面。
小滿節(jié)氣的簡介
小滿,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八個節(jié)氣,夏季的第二個節(jié)氣。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間視太陽到達黃經60°時為小滿。小滿后,天氣漸漸由暖變熱,并且降水也會逐漸增多,民諺有“小滿大滿江河滿”的說法。小滿,標志著炎夏登場。物至于此,小得盈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飽滿但未成熟,故稱小滿。
對于北方地區(qū)而言,小滿往往是二十四個節(jié)氣中日照時間最長的,“給點兒陽光就燦爛”,加上空氣干燥,北方一些地方的氣溫很容易超越南方。小滿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小滿時節(jié),小春作物即將收獲,中稻全面栽插,農事繁忙,晴天搶收,雨天搶栽。
小滿節(jié)氣氣候特征
小滿節(jié)氣雨水比較多,是農耕春種的好時節(jié),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jié)律息息相關,我國古代農耕作物水分補充依托于天上降水與地上河流,江河水充盈是水利排灌的前決條件,農耕主要集中在降水充沛與江河水網發(fā)達的地區(qū)。
我國的降水主要是由東南季風帶來的,東南季風為我國帶來海洋的水汽,我國東南沿海地區(qū)會最先得到東南季風帶來的水汽,形成豐富的降水。西南季風也為我國帶來降水,可影響到我國華南一帶;當西南季風發(fā)展強盛時,也可深入到江南一帶。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我國南方地區(qū)普遍高溫潮濕多雨。
秦嶺-淮河是南方多雨和北方少雨之間的過渡地區(qū),從秦嶺、淮河附近向北,降雨量急劇減少。從降水的季節(jié)分布狀況來看,我國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也就是東南季風盛行的時候,所以我國的氣候特征表現為“雨熱同期”。小滿前后的主要天氣特點就是高溫高濕多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