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節氣的歷史淵源
小滿節氣的歷史淵源附相關知識
小滿,“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小滿,斗指甲,太陽達黃經60°,于每年公歷5月20—22日交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滿節氣歷史淵源,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小滿節氣歷史淵源
“二十四節氣”是古代農耕文明的產物,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先民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行,認知一年中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最終形成這個知識體系 。小滿之名,有兩層含義。第一,與氣候降水相關。小滿節氣期間南方的暴雨開始增多,降水頻繁。小滿中的“滿”,指雨水之盈。南方地區的農諺中小滿 是指氣候三大要素(光照、氣溫、降水)中的降水。諺語說:“小滿大滿江河滿。”第二, 與農業小麥相關。“在北方地區小滿節氣期間降雨很少或無雨,這個“滿”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麥飽滿程度。
元吳澄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四月中,小滿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滿。”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滿,它是一個表示物候變化的節氣。
南方地區的農諺小滿是指氣候上的降水:“小滿不滿,干斷田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滿時田里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
小滿節氣的氣象變化
南方地區:小滿節氣期間,我國南方地區一般會降雨多、雨量大。由于南方暖濕氣流活躍,與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在黃赤交角處的華南一帶交匯,這時華南地區往往會出現持續大范圍的強降水,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正如民諺云“小滿,江河漸滿”。江南地區往往也是江河湖滿,如果這個階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的副熱帶高壓勢力較弱,位置偏南了,意味著到了黃梅時節。對于長江以南地區來說,小滿節氣期間江南地區往往也是江河湖滿。“滿”,是指雨水之盈,小滿時節雨量大,江河至此小得盈滿。
北方地區:對于北方地區而言,小滿的降雨量很小或無雨,并不如溫度的上升更令人印象深刻。小滿節氣,往往是北方地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日照時間最長的時期。加熱北方的干空氣比加熱南方的濕空氣要容易得多,所以小滿時,北方一些地方的氣溫很容易異軍突起,上升得很快,與南方的溫差進一步縮小。北方地區是旱地農業,糧食作物以種植小麥為主。在北方流傳這樣的說法,小滿名稱是因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后期,因此叫做“小滿”。
有關小滿的節氣的詩句
農事詩
小滿小麥粒漸滿,收割還需十多天。
收前十天停澆水,防治麥蚜和黃疸。
去雜去劣選良種,及時套種糧油棉。
干旱風害和雹災,提早預防災情減。
芝麻黍稷種尚可,春棉播種為時晚。
早春作物勤松土,行間株間都鋤嚴。
五律。小滿
驚蟄烏鴉叫,小滿雀來全。
送走三春雪,迎來五月天。
江南頻落雨,塞北屢經寒。
節令輪流去,黎民望瑞年。
小滿
夏熟憑小滿,籽壯水周全。
未滿充足水,要張酷熱天。
三農收種管,四月雨來寒。
節令河騰浪,天然物阜年。
五律.小滿
小滿天逐熱,溫風沐麥圓。
園中桑樹壯,棚里菜瓜甜。
雨下雷聲震,鶯歌情語傳。
旱災能緩解,百姓盼豐年。
七律.小滿
小滿溫和夏意濃,麥仁滿粒量還輕。
稻田追糞催分孽,綿羊剪絨防冷風。
油菜收割莢角子,蚜蟲防治麥桿蠅。
聯合機械查修備,待戰農忙暫放松。
西江月.小滿
入夏迎來小滿,林中小鳥欣歡。
池蓮青翠柳含煙。
壟間麥穗飽,院里石榴妍。
氣溫漸升雷雨降,水塘蛙叫聲喧。
中耕除草在農田。
勤勞流熱汗,努力獲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