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立秋下雨的說法
2023立秋下雨的說法(最新一覽)
2023立秋下雨的說法有哪些呢?立秋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它標志著陽氣逐漸收斂,陰氣逐漸生長。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3立秋下雨的說法(最新一覽),希望大家喜歡!
2023立秋下雨的說法
1.立秋下雨說法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諺語,叫“秋前秋后一場雨,白露前后一場風”,說的就是立秋下雨和白露吹風的事情,立秋后每下一次雨,溫度也會隨之下降。有一場秋雨一場寒,所以,立秋后下不下雨都不能輕視,要根據實時的天氣情況選擇應對之法。
2.立秋下雨說法二
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這里的意思是說立秋節氣這天若下雨,對于農作物的生長是有利的,到時候秋季就會迎來各種農作物的豐收。因為在立秋前后,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農作物還處于生長旺盛期,像中稻正處于開花結實期,而晚稻才剛栽種不久,玉米正在抽雄吐絲,大豆也開始結莢了,紅薯正處于快速膨大期間,可以說各種農作物生長旺盛,也是最需要水分的時候。
3.立秋下雨說法三
在有些地方還有著另外一種說法,那就是立秋節氣這天如果下雨了,就表示后面的雨水多。相反立秋節氣這天是晴天,那表示后面的雨水就少。
立秋的由來
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是指莊稼成熟的時期。立秋表示暑去涼來,秋天開始之意。是一個反映季節的節氣。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斂也”。立秋不僅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也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獲季節到了。此時我國中部地區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進入重要生長發育時期。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
據記載,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
古代立秋之日,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并下令武將開始操練士兵,以保家衛國。另外,不論朝廷還是民間,在立秋收成之后,會挑選一個黃道吉日,一方面祭拜感謝上蒼與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則嘗試新收成的米谷,以慶祝。
立秋是什么節氣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三個節氣,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整個自然界的變化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立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轉折。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瑟成熟。
立秋并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立秋還處在暑熱時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個節氣(處暑)才出暑,初秋期間天氣仍然很熱。所謂“熱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說,立秋后還有至少“一伏”的酷熱天氣。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這天往
往還處在中伏期間,也就是說,酷暑并沒有過完,真正有涼意一般要到白露節氣之后。酷熱與涼爽的分水嶺并不是在立秋節氣。
進入秋季后,由夏季的多雨濕熱過渡向秋季少雨干燥氣候。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萬物隨陽氣下沉而逐漸蕭落。秋季最明顯的變化草木的葉子從繁茂的綠色到發黃,并開始落葉,莊稼則開始成熟。立秋是古時“四時八節”之一,民間有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的習俗。還有“貼秋膘”“咬秋”等習俗。
秋季的宜居環境
無論立秋后的晚上是否涼快,秋季都是一個宜居的季節。在風水命理中,秋季被認為是金的季節,代表著收獲、富裕和穩定。因此,創造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對于秋季的人們來說非常重要。
首先,室內的布置和擺設要符合風水的原則。在秋季,可以適度增加金色和土黃色的裝飾品,以增添富貴和穩定的氛圍。同時,保持房間的整潔和通風也是至關重要的。
其次,合理利用陽光和自然光線是創造良好居住環境的關鍵。在立秋后的晚上,如果天氣涼爽而宜人,可以適當打開窗戶,讓自然的涼風和月光進入室內。這不僅有助于調節室內空氣,還能為居住者帶來舒適和寧靜的感覺。
此外,秋季也是收獲的季節,因此在家中設置一些代表豐收和富裕的植物和裝飾品也是一種良好的風水布置。例如,可以擺放一些綠色植物,如吉祥樹和富貴竹,以吸引財運和好運。
立秋有哪些禁忌
1、忌在田間行走
舊時,民間有在立秋之日不宜在田間行走的禁忌,認為對秋收不利。
2、忌洗澡
在山東萊西地區,立秋這天忌洗澡,否則身上會出秋狗子(即癢子)。而在黃縣一帶,則認為在立秋這天洗澡,秋后會拉肚子。
3、忌打雷
湖北孝感有民諺說:“立秋雷電,天收一半。”指立秋之日碰到雷電,老天會把農作物收回一半,意味著糧食要減產。
4、忌下雨
立秋日忌下雨。立秋下雨,此后會雨水不斷,妨礙收割。
5、忌出虹
在山東牟平、江西南昌、江蘇常熟等地,忌諱立秋日看見彩虹,認為糧食會減產。
6、忌行房
立秋過后,天氣燥熱,但溫差加大,氣溫逐漸降低。古人認為在秋冬行房會損耗體內陽氣,是需要養精蓄銳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