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立春起居和養生方法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節律不一,“立春”對于很多地區來講只是入春天的前奏,萬物尚未復蘇,還處于萬物閉藏的冬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2立春起居和養生方法,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立春生活起居
春季氣候變化較大,天氣乍寒乍暖,由于人體腠理開始變得疏松,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減弱,所以,初春時節年老體弱者換裝尤應審慎,不能突然減少服裝。在起居方面,人體氣血如自然界一樣,需要舒展暢達。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易發時期,包括感冒、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等。注意居室空氣的流通,適度開窗通風換氣。
在立春時節,很多人都會因為接觸外界的過敏源而導致肌體出現一些過敏反應,從而誘發哮喘、鼻炎等季節性過敏疾病。立春前后,春風拂面,此時正是人們到戶外走一走的好時節,但是不少人都會對花粉過敏,因此在外出時要避免近距離接觸花粉。
關于立春的養生保健
立春過后,天氣逐漸變暖,萬物復蘇,自然界的各種生物萌生發育,此時人體內的陽氣也隨著春天的到來而向上向外升發,因此,我們在精神、起居、飲食、運動、補養等方面都要順應春陽升發這一特點,在調攝養生中注意保護陽氣。春夏養陽,應早睡早起,以適應春季陽氣初升的特點。春季人體新陳代謝開始旺盛,飲食宜選用辛、甘、微溫之品。
春季養生的另一方面,就是要防病保健。俗語說“百草回芽,百病引發”,春天萬物萌動,也滋生細菌,所以春天應特別注意講衛生。春季的氣候特點是以風氣為主令。在早春,主要是風寒邪氣致病,而到了晚春以后,是以風溫邪氣致病。《黃帝內經》說:“風者,百病之始。”因為其他幾種邪氣是借助于風氣侵入人體的,像寒邪、熱邪、濕邪等。
有關立春的歷法融合
二十四節氣,是干支歷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一歲四時,春夏秋冬各三個月,每月兩個節氣,每個節氣均有其獨特的含義。廿四節氣準確的反映了自然節律變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在歷史發展中,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農歷,成為農歷一個重要部分。通常用“歲首”來稱呼歷法的首月首日,其實嚴格來講,“歲”是干支歷特有的概念,歲即“攝提”,又名太歲,“歲首”原始含義是攝提(太歲)的首月首日,即立春。陰歷是以月相朔望變化為一個月,陰歷的首月首日多稱為“元朔”。“歲”和“年”,在古時是有嚴格區別的:從立春到下一個立春,謂之一歲;從一月一日到下一個一月一日,謂之“一年”。十二生肖對應十二地支,生肖轉換是以立春為界。
農歷,是根據月相的變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變化為一個月,參考太陽回歸年為一年的長度,并加入二十四節氣與設置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農歷是在陰歷(夏歷)基礎上融合了陽歷成分的一種陰陽合歷,因加入了陽歷成分,故農歷是兼顧太陽、月亮與地球關系的一種歷法,屬陰陽合歷。純陰歷由于不考慮地球繞太陽的運行,因而使得四季的變化在陰歷上就沒有固定的時間,不能反映季節變化。與陽歷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陰歷年相比陽歷年在天數上有時會相差一個月;為了協調陰歷年與陽歷年之間的天數,于是農歷便通過“置閏法”進行調整使兩者年總天數相適應。太陽歷是用來標度太陽視運動的,就是一個回歸年。農歷中稱作:歲實。立春總在公歷2月4號左右。因為公歷屬于陽歷之一,但是因為公歷是平均太陽歷,所以只能是基本上和節氣日對應,前后有時會波動一兩日的。
2022立春起居和養生方法相關文章:
2022立春起居和養生方法





上一篇:2022年立春躲春時間
下一篇:立春養生知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