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臘八節蘊含的意義
我國的傳統節日當中臘八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在臘八節的時候人們也會去了解一下這個節日的知識,那么2021年臘八節蘊含的意義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于2021年臘八節蘊含的意義,歡迎大家來閱讀。
2021年臘八節蘊含的意義
1、養生
華夏飲食文化中有秋冬進補的風俗,秋冬季節的節日食品,很多都與養生和滋補有關。中國人認為,粥是第一養人之物,以粥養生已經成為民族的重要飲食傳統。臘八節正值數九寒冬,食粥就成為了一種很好的節日飲食方式。
2、節儉
臘八節成為一個“節儉日”,這是一種很好的節日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思路。有文化研究者曾提出建議,將臘八設為節儉日。首先,臘八節的所有傳說,都反映一個問題,不要小看一碗粥的作用,在關鍵時刻,能夠救人一命或成全大事,可見節約每一粒糧食的重要;其次,從做臘八粥習俗本身,也是讓人節儉生活,清理倉庫里的谷子,煮到一起吃,不浪費一粒糧食,避免大吃大喝;再次,只有節儉,才能減少人類對資源需求的壓力,保護大自然,繼承我國傳統的生態保護理念。
3、儺文化
臘八前一日或當日舉行驅儺儀式,這就給儺文化這一華夏多元文化遺產的保護提供了契機。利用臘八節保存和展示豐富多彩的中國儺文化,對這一世界級的人類文化遺產的有效存續是很有益的。
4、宗教文化
臘八節最著名的傳說,聯系著佛這一宗教文化現象。因此,臘八節也完全可以成為一個文化的感受日。忙碌疲憊的人們可以在節日食粥之余,借此參觀各種宗教文化場所,感受和體驗宗教文化歷史的久遠和內涵的豐富。
2021年臘八節這天有什么活動
1、祭祖敬神
臘八節是農歷十二月八日,臘八節在古代屬于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而且除了祭祖敬神外,臘月初八被佛家奉為佛成道日,因此寺院都要舉行紀念法會,并以常以糯米、芝麻、苡仁、桂元、紅棗、香菇、蓮子等8種食物合煮粥供佛,并邀請周圍山民共進圣餐,并施舍給民家老幼分食,以示對佛祖的敬奉。
2、喝臘八粥
在古時候,每逢陰歷十二月初八,中國間就流傳著喝“臘八粥”,或者吃 “臘八飯”的風俗。古文記載,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穣、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
3、泡制臘八蒜
北京、華北大部分地區還有在這天泡制臘八蒜的習俗,臘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裝入小壇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直到蒜變成綠色。舊時商號在臘八這天攏賬,把這一年的賬目盤點出來,算清楚這一年的收支盈虧。債主還會在臘八這天提醒欠錢人家準備還錢。臘月里人們講究忌諱,所以就用與“算”字同音的“蒜”,來代替算賬的“算”。也因此,臘八蒜雖然好吃,市面上卻沒有賣的。都是家家戶戶自己動手泡臘八蒜,并且也給自家算算賬,看看這一年的開支,有多少積余,盤算該花多少錢置辦年貨等。
4、吃臘八面
除了甜口或咸口的臘八粥,以及臘八蒜、臘八豆腐之外,當然也少不了陜西的臘八面。在每年農歷臘月初八早上太陽出來之前,陜西人家家戶戶都要吃碗熱氣騰騰、四溢飄香的臘八面。
臘八嫁出去的女兒能否回娘家
嫁出去的女兒臘八是不能回娘家過的,中國人把傳統節日看的很重要,傳統節日也有很多習俗和講究,臘八作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如此。臘八這天回娘家會對婆婆不吉利,婆婆百年以后會趴著死。而在有些地方是另外一種說法:“臘八不吃娘家米,祖祖輩輩還不起”,意思是會窮自己的家。說法不一樣,意思卻是相同的,這天就是不能回娘家!
2021年臘八節蘊含的意義相關文章:
2021年臘八節蘊含的意義





上一篇:2021年臘八節起源由來
下一篇:2021年農歷臘月初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