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軍節93周年思想匯報最新精選5篇
八一建軍節93周年思想匯報怎么寫?不論形勢如何變化、軍隊成員如何更新、改革建設如何發展、體制編制如何調整,我們都要始終不渝地堅持和維護這些根本制度,確保槍桿子牢牢掌握在忠誠黨的事業的人手里。一起來看看八一建軍節93周年思想匯報最新精選5篇,歡迎查閱!
八一建軍節93周年思想匯報1
敬愛的黨組織:
做為一名在校大學生,我想結合學校氛圍及近期思想狀況,做一次思想匯報。學校推崇“創新教育”,再次思想的引導之下,我發現“創新”不僅是對教育十分重要,乃至對國家對社會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以___為的黨中央,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綜合分析世界發展大勢和我國所處歷史階段,做出了推進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決策。這是繼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以來我們黨提出的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戰略決策。及反映了我們黨對世界經濟、科技發展趨勢和內在規律的準確把握,也反映了對我國基本國情和戰略需求的科學分析。
進入21世紀,在科學技術的引領和推動下,人類正經歷著從工業社會向知識社會的演進。科學技術的引領和推動下,人類正經歷著從工業社會向知識社會的演進。科學技術特別是戰略高技術正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焦點。面對世界科技發展的大勢,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必須把科學技術真正置于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加快自主創新步伐,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帶動我國社會生產力實現質的飛躍,努力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和保持發展的主動權。我們黨歷來十分重視科學技術的作用。
早在上世紀50年代,黨中央發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偉大號召。改革開放以來,___多次強調,實現現代化,科學技術是關鍵,基礎在教育。___也多次強調,科技創新越來越成為當今社會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的重要基礎與標志,越來越決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進程。有沒有創新能力,能不能進行創新,是當今世界范圍內經濟和科技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創新型國家,一般來說,是指將科技創新作為國家基礎戰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從而形成強大的國家競爭優勢。
建設創新型國家,核心就是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走出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推動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就是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的重要環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國名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就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貫穿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激發全民族創新精神,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不斷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必須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自主創新,不是意味著什么都自己干,完全有自己來創新,而是從增強國家創新能力出發,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重點跨越,就是堅持有所謂有所不為,選擇具有一定基礎優勢、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關鍵領域,集中力量,重點突破,實現跨越式發展。支撐發展,就是從現實的緊迫需求出發,著力突破重大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支撐經濟社會持續協調發展。
引領未來,就是著眼于長遠來看,超前部署前沿技術和基礎研究,創造新的市場需求,培育新興產業,引領未來經濟社會發展。這一方針,是我國半個多世紀科技事業發展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是全國經濟的經驗與總結,是面向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抉擇,必須貫穿于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全過程。誠然,建設創新型國家,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礎。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關鍵所在。要把創造良好環境和條件作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務,努力開創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局面,努力建設一支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高素質科技人才隊伍,為我國科學技術發展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證。
匯報人
年月日
八一建軍節93周年思想匯報2
敬愛的黨組織:
在上個學期即將結束的時候,我被選為入黨積極分子,成為發展對象,這是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是我成長的一個重要標志。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感到無比的自豪,同時也感到身上的責任。入黨積極分子,既不同于其他普通學生,也不同于正式黨員。積極分子在完成當前的學習任務的同時,還要積極學習馬克思主義思想,提高自身覺悟。積極分子要為成為一名黨員做準備,因此要注重思想上的學習。
對我個人來說要積極學習黨史、黨章,在思想上不斷的完善自己,爭取早日達到黨組織的要求,成為一名正式黨員。其次,在平時以黨員為榜樣,以一個黨員的的標準要求自己,積極彌補自身缺點。從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可以更快的向黨組織靠攏,在思想的道路可以少走一些彎路。
通過對黨史和中國近現代史的對照閱讀,我深刻的感受到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的執政黨,既是一種需要,也是人民的選擇。共產黨在成立之后,給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此無數仁人志士都在為如何使國家民主、獨立和富強而苦苦探索,但是他們都以失敗告終。而中國共產黨在國家危難的時候,肩負起了這一艱巨任務,并且一直帶領中國人民做到現在,并且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使中國在國際中占有一席之地。
馬上就要開學了,大二第二學期由于種.種原因,我的學習成績沒有跟上,希望在大三的最后的時間里努力沖刺爭取獲得優異成績,真正做到成為其他人的榜樣。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不僅要在學習上成為榜樣,在言行方面也要成為榜樣,如號召同學積極建設社會主義文明新社會,做一名文明的現代人,做一名有知識的現代人,做一名對祖國建設有用的青年人。這是祖國的發展對我們的要求,也是國際形勢的變化對我們的暗示。國際形勢的不同變化在考驗我們國家的綜合實力,而作為祖國的公民去增強自身能力是一個公民的責任,而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則是自身的使命。
共產黨作為中國的執政黨,在不斷的創新中將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社會情況相結合,推動中國的民族復興之路,其基層有著一批追求上進的基層黨員,這是共產黨永葆青春的原因之一。作為一個有志向的人,志向的正確與否決定了這個人的道路的順暢程度,而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應該是所有中國青年人的志向。
以入黨為榮,以為黨奉獻為榮,以建設祖國為榮,這是我們這一代的入黨積極分子的榮辱觀。積少成多,只要我們每個積極分子都能有這樣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黨就能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階段繼續領導中國人民走向新的輝煌。我們新時代青年,在面對新時代世界變化之中繼續保持自己對社會主義的信仰,將會比以前的各個時代都要艱難。改革開放,中國涌入了多種文化,有好的,也有壞的。
同時,由于物質文明的高速發展,使得青年人在成長過程中要經歷更多的_。而新的時代中,共產黨增強對青年的社會主義熏陶,幫助青年人堅定自己的信仰。回顧建國前的歷史,是共產黨帶領中國走向解放;回顧建國后的歷史,是共產黨將新中國恢復;環顧現狀,是共產黨將中國的繁榮推向新的高峰。正因此,我們更應該相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更應該為中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年人如此,社會上的其他人也應該堅定自己的支持方向,那就是支持共產黨在中國的領導核心地位。社會上所有的人都動員起來,我們的民族復興之路才會越來越平坦,而領導社會上的力量的核心就在于我們這一代知識青年。曾經我們是“祖國的花朵”,而今天,我們即將接過祖國建設的先鋒大旗。我們身上的責任很重,這就要求我們在加強思想上的信仰的同時,積極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并將其運用于自己現在和將來的工作中,積極推動新時代和諧社會的發展,將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推向新的高峰,將我們國家向共產主義的最終目標更加前進一步。
還有一件值得驕傲的是,本月的8月1日是我國的建軍節。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誕生還得從南昌起義那天說起。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凌晨二時,南昌起義的槍聲劃破了寧靜的夜空。在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的領導下,起義軍向反動軍隊發起猛烈攻擊。經過五個多小時的激戰,消滅敵軍1萬多人,繳槍1萬多支,勝利地占領了南昌城。這次起義引起了共產黨_的恐慌,他們從各地調兵瘋狂_。起義軍于是分批撤離南昌,但是卻在敵人的優勢兵力下,損傷慘重。
1928年4月,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部隊和湘南起義的農軍,由朱德,陳毅等同志率領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的部隊成功會合,這就是的“井岡山會師”。起義軍統一組成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1928年5月以后,各地起義部隊都該稱中國工農紅軍。抗日戰爭爆發后,改名為八路軍和新四軍。在解放戰爭中,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走過了輝煌但艱辛的建軍歷程之后,中國人民解放軍最終在黨的領導下,鞏固了實力并且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發展成為我國乃至是世界上極具戰斗力的軍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民軍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一向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運用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發揚英勇頑強,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受到全國人民的衷心擁護和愛戴。他們肩負著鞏固國防,抵御外來侵略,保衛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安全,維護世界和平等各種使命,是祖國的鋼鐵長城。
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打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國民黨的黑暗統治,無數戰士長眠在共和國的土地下。新中國成立后,他們又再次投入到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為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五、六十年代的“兩彈一星”,七、八十年代的力挽狂瀾,九十年代的“抗洪精神”,二十一世紀初的抗擊“非典”精神,他們用軍人的忠誠捍衛了共和國的尊嚴!他們用軍人的熱心幫助了共和國的人民!他們用軍人的一腔熱血保衛了共和國的安寧!他們用軍人的職責維護了世界和平。
八十多年過去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的年代中走來,經歷了革命戰爭、和平建設的洗禮,歲月的滄桑并沒有改變他們革命的本色,軍隊依然是人民軍隊,依然是人民的子弟兵。人民軍隊素有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犧牲且永恒不變的奉獻精神。這是什么?這就是八一軍魂,這就是永恒不變的八一軍魂,這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時刻準備報效祖國,保衛祖國的八一軍魂。不怕犧牲,不怕吃苦,不怕勞累,服務人民就是八一軍魂的最重要的內涵!
熱血兒女,時刻銘記;保家衛國,軍魂所系。歷史不可忘,華夏當自強!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八十四周年來臨之際,我再次向我們敬愛的解放軍官兵致敬,祝他們節日快樂!向遠在邊疆的哨所的官兵說一聲:多保重身體!
此致
敬禮!
匯報人:
八一建軍節93周年思想匯報3
敬愛的黨支部:
今年是八一建軍節_周年。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來為首的前敵委員會和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的軍隊,在江西南昌舉行了武裝起義。南昌城里的一聲槍響震醒了神州大地,為中國歷史書寫了新的篇章。
從此我們有了自己的軍隊。革命的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紅軍、八路軍、新四軍、到解放軍,志愿軍從根據地反圍剿,到二萬五千里長征,打敗了日本鬼子,_了蔣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國,抗美援朝這一幕幕,都說明了這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沒有他們爬雪山過草地,沒有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就沒有我們今天的美滿生活,就沒有今天的和平環境,就不能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讀書。
無數先烈的鮮血,洗染了勝利的軍旗,浩蕩的鐵流里,我看見了長輩偉岸的身驅,是他們,在為民族爭解放,為人民爭自由的戰斗里,創造了偉大的功勛。
主席曾深情地對我們說:我們深切緬懷人民軍隊成千上萬的革命烈士,他們為人民革命戰爭勝利和人民共和國安寧強盛而英勇獻身的光輝業績,永遠鐫刻在人民解放軍和中華民族的歷史豐碑。我們不能忘記那段歷史,更不能忘記戰爭中犧牲的先烈,解放軍的豐功偉績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
現在雖然沒有硝煙彌漫的戰場去沖鋒陷陣,但平凡的崗位也可做出不平凡的成績,同樣也可成為新時代的英雄,像雷鋒,楊立偉以及許許多多解放軍戰士,他們都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我每次從新聞里看到戰士們為祖國的高科技奉獻力量,在危險環境中舍生忘死地搶救人,在抗洪搶險中_流汗奮力拚搏,心中的敬佩之情就會油然而起。
我們雖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我們不能忘記過去,我們的國防力量還需不斷加強。
今天,我們還要同各種不良思想作斗爭,還要發揚人民子弟兵的拼搏戰斗精神和他們的光榮傳統。我在學習上也曾有過徘徊彷徨,然而,站立在八一軍旗下;,最終使我堅定了信心。那染滿烈士鮮血的紅旗,那滿是征塵的戎裝,就足以激勵我在學習上斬關奪隘,克難制勝!
我們要像當年我們的軍隊那樣去攻克學習上一座座堡壘,拿下一道道難關,擔負起我們的責任,為祖國爭光,為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不辜負先輩們對我們的期望。
此致
敬禮
匯報人:_
八一建軍節93周年思想匯報4
敬愛的黨組織:
每逢八一建軍節,人民軍隊的英姿就會浮現在我的眼前,我的心頓時就會倍感人民軍隊的親切,我就會有一種無比安全的感覺。我說的人民軍隊就是受到我們尊敬和愛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誕生還得從南昌起義那天說起。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凌晨二時,南昌起義的槍聲劃破了寧靜的夜空。在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的領導下,起義軍向反動軍隊發起猛烈攻擊。經過五個多小時的激戰,消滅敵軍1萬多人,繳槍1萬多支,勝利地占領了南昌城。這次起義引起了國民黨_的恐慌,他們從各地調兵瘋狂_。起義軍于是分批撤離南昌,但是卻在敵人的優勢兵力下,損傷慘重。
1928年4月,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部隊和湘南起義的農軍,由朱德,陳毅等同志率領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的部隊成功會合,這就是著名的“井岡山會師”。起義軍統一組成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1928年5月以后,各地起義部隊都該稱中國工農紅軍。抗日戰爭爆發后,改名為八路軍和新四軍。在解放戰爭中,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
在走過了輝煌但艱辛的建軍歷程之后,中國人民解放軍最終在黨的領導下,鞏固了實力并且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發展成為我國乃至是世界上極具戰斗力的軍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民軍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一向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運用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發揚英勇頑強,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受到全國人民的衷心擁護和愛戴。他們肩負著鞏固國防,抵御外來侵略,保衛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安全,維護世界和平等各種使命,是祖國的鋼鐵長城。
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打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國民黨的黑暗統治,無數戰士長眠在共和國的土地下。新中國成立后,他們又再次投入到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為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五、六十年代的“兩彈一星”,七、八十年代的力挽狂瀾,九十年代的“抗洪精神”,二十一世紀初的抗擊“非典”精神,他們用軍人的忠誠捍衛了共和國的尊嚴!他們用軍人的熱心幫助了共和國的人民!他們用軍人的一腔熱血保衛了共和國的安寧!他們用軍人的職責維護了世界和平。
八十多年過去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的年代中走來,經歷了革命戰爭、和平建設的洗禮,歲月的滄桑并沒有改變他們革命的本色,軍隊依然是人民軍隊,依然是人民的子弟兵。人民軍隊素有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犧牲且永恒不變的奉獻精神。這是什么?這就是八一軍魂,這就是永恒不變的八一軍魂,這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時刻準備報效祖國,保衛祖國的八一軍魂。不怕犧牲,不怕吃苦,不怕勞累,服務人民就是八一軍魂的最重要的內涵!
熱血兒女,時刻銘記;保家衛國,軍魂所系。歷史不可忘,華夏當自強!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_周年來臨之際,我再次向我們敬愛的解放軍官兵致敬,祝他們節日快樂!
此致
敬禮
八一建軍節93周年思想匯報5
敬愛的黨組織:
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為這場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民族危亡之際,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人民武裝力量,肩負起驅除強虜、復興中華的重任,同全國人民一道,用血肉之軀筑起了捍衛民族獨立和尊嚴的新的長城。血火交織的戰爭洗禮,使人民軍隊經受了考驗和鍛煉,得到了全面發展和壯大。抗日戰爭的偉大實踐,形成、培育和發展了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集中體現在:堅持黨在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確保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忠實履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廣泛開展人民戰爭;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敢于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等等。這些傳統和經驗,已成為建軍治軍的重要原則和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是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巨大精神財富,永遠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光大。
偉大的抗日戰爭,留給我們最寶貴的歷史昭示是,落后就要挨打,強軍才有國防。從鴉片戰爭到抗日戰爭的一百年間,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帝國主義列強都曾侵略和欺凌過中國。直到有了中國共產黨和黨所領導的人民軍隊,中國才得以一雪百年恥辱,從積貧積弱走向繁榮昌盛,中華民族才開始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世紀新階段,胡錦濤同志根據“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特別是_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全面分析時代發展的要求和我國安全形勢的變化,著眼實現黨的三大歷史任務、維護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深刻指出:我軍要肩負起為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證,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為國家利益的拓展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發揮重大作用的歷史使命。這一新的使命,抓住了新形勢下軍隊建設帶根本性、方向性和全局性的重大問題,進一步明確了我軍改革和建設的發展方向,極大地拓展了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戰略視野,實現了我軍歷史使命的又一次與時俱進。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認真汲取抗日戰爭勝利的寶貴歷史經驗,對于我軍履行好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使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一、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始終保持我軍強大的政治優勢
我軍是中國共產黨締造和領導的人民軍隊。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是我軍發展壯大、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保證。抗戰初期,在國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特殊歷史條件下,我們黨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同國民黨妄圖剝奪我黨對軍隊的領導權、改變我軍性質、限制我軍發展的行徑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黨中央向全黨全軍明確指示,紅軍改編后必須加強黨的領導,保持和發揚十年土地革命戰爭的傳統,堅決執行黨中央和_的命令。在部隊恢復實行政治委員和政治機關制度,加強和改進政治思想工作。部隊各級黨組織和廣大指戰員,自覺聽黨的話、跟黨走,在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毫不動搖,黨的政治路線、軍事戰略和一系列方針政策在人民軍隊中得到堅決貫徹落實,從而為勝利完成民族解放的神圣使命提供了根本保證。
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經過長期革命實踐包括抗日戰爭的實踐,培育和歷練的人民軍隊的軍魂。新世紀新階段,我軍要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新的歷史使命,必須始終堅持這個永遠不變的軍魂。我們要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錦濤同志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武裝官兵頭腦,堅決抵制“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等錯誤思潮,始終保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在堅持黨的絕對領導這個根本政治原則問題上,頭腦要十分清醒,立場要十分堅定,旗幟要十分鮮明。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決聽從黨中央、_和胡錦濤同志的指揮。在長期革命斗爭和建設實踐中,我們黨形成了一整套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行之有效的根本制度。這些根本制度,已經在全軍深深扎根,成為維系軍隊發展壯大的“生命工程”。不論形勢如何變化、軍隊成員如何更新、改革建設如何發展、體制編制如何調整,我們都要始終不渝地堅持和維護這些根本制度,確保槍桿子牢牢掌握在忠誠黨的事業的人手里。
二、適應世界軍事變革發展,不斷提高我軍現代化建設水平
60多年前,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侵華戰爭,踐踏了中國東北、華北、華中、華南大-片土地,強占了中國大部分重要城市,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人,經濟損失約6000億美元。這場人類歷最野蠻、最殘暴、最黑暗的戰爭,使中國人民遭受了巨大的民族災難。這一方面是由于舊中國政治衰朽腐-敗、經濟積貧積弱,另一方面是由于舊中國武備廢弛、軍事落后。歷史證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捍衛自己的獨立主權,維護自己的民族尊嚴,必須加強軍隊的現代化建設,建立強大的國防。
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世界新軍事變革蓬勃發展,對我軍現代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緊緊圍繞現代化這個中心,強力促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從我國的國情軍情出發,走以信息化帶動機械化、以機械化促進信息化的跨越式發展道路,通過深化改革,實現軍隊建設的整體轉型,建設一支能夠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的現代化革命軍隊,這是黨的要求和人民的期盼,也是迎接世界新軍事變革挑戰的必然抉擇。今后二十年,是我們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撫今追昔,我們一刻也不能忘記歷史的深刻昭示,一刻也不能忘記人民的殷切重托,一刻也不能忘記時代賦予的莊嚴使命。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_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振奮精神,扎實工作,求真務實,開拓進取,努力創造無愧于時代、無愧于祖國、無愧于人民的新業績,忠實履行好黨賦予我軍的歷史使命。
此致
敬禮
八一建軍節93周年思想匯報最新精選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