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國慶節放假時間具體安排
2023年國慶節放假時間具體安排公布
今年中秋國慶的調休節前不調休,連放8天假,但節后至少要連上7天班。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3年國慶節放假時間具體安排公布,希望大家喜歡!
2023年國慶節放假時間具體安排
放假時間: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調休,共8天。
上班時間:10月7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日)上班。
中秋和國慶假期再次“合體”,形成8天超級黃金周。不過,超級黃金周過完,需要連上7天班。但是如果你在國慶假期后的這7天請假,再連上后面的周末,就能拼出17天長假了,也就是可以從9月29日中秋節一直休到10月15日。
中秋國慶可以拼出17天長假
中秋和國慶假期再次“合體”,形成8天超級黃金周。不過,超級黃金周過完,需要連上7天班。但是如果你在國慶假期后的這7天請假,再連上后面的周末,就能拼出17天長假了,也就是可以從9月29日中秋節一直休到10月15日。
正確的拼假“姿勢”
需要注意的是,拼假姿勢一定要正確,盡量使用帶薪年休假,這樣既能享受更長假期,也能避免影響工資收入。
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中秋國慶出行安全注意事項
在車站遇到擁擠踩踏應該如何保護自己?
1.發現有大批人群朝自己過來,應盡量避開,躲在一旁,或蹲在附近的墻角下,等人群離開。
2.一旦進入人群,不要在人流中停下;不要逆人流行進,否則易被推倒;不要貿然提鞋、彎腰撿東西、系鞋帶,要保持鎮定并穩住重心防止摔倒。
3.人群異常擁擠時,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雙肘撐開平放胸前,以形成一定空間保證呼吸。
4.一旦摔倒,雙膝盡量前屈,護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臟器,側躺在地;兩手十指交叉相扣、護住后腦和頸部。兩肘向前,護住雙側太陽穴;設法靠近墻角。看到別人摔倒,不再前行,大聲呼救,告訴后面的人不要靠近。
乘坐火車、高鐵等交通工具應該注意什么?
1.上車后要全面熟悉列車消防設施和通道,清楚自己所處位置,知曉列車乘警聯系方式,做到意外發生時“求救有門”。自覺提高消防意識。如果發現自己所在車廂存在安全隱患,要積極向列車工作人員反映。
2.乘車中如發生火災,千萬不要驚慌,更不要堵塞車廂通道,要積極配合列車工作人員開展撲救火災、運轉傷員等工作。
3.不乘坐超員的列車,并按照規定使用列車上的各種設備。乘坐高鐵動車時嚴禁吸煙(包括洗手間),如吸煙將引發列車降速和臨時停車,違法行為人將被處以治安拘留、罰款等措施。
4.如遇列車出現急剎、晃動、顛簸或向一側傾倒時,做好防護措施,不要亂跑,雙手抱頭,屈肘護好頭,當心可能掉下來的行李;面朝車頭的乘客,趴到前面的椅背上;背朝車頭的乘客,屈膝抬腿護住胸腹;挨著桌子的乘客蹲到桌子下面,防止撞擊;廁所里的乘客,背朝車頭、靠墻、抱頭屈膝坐在地上。
5.車廂中的緊急逃生窗(帶紅圈的玻璃窗)旁邊配備了安全錘,發生意外時,可使用安全錘敲擊緊急逃生窗紅色圓圈提示位置,將窗戶擊碎后快速疏散。
國慶節的由來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即開國盛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
“最早提出‘國慶日’的,是馬敘倫先生。”
1949年10月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許廣平委員發言:“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林伯渠委員也發言附議,要求討論決定。當天會議通過《請政府明定十月一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舊國慶日》的建議案,送請中央人民政府采擇施行。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決議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茲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
這就是把“10月1日”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日”,即“國慶日”的來歷。
從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為了中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
國慶節別稱
1.十一
從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為了中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
2.國慶節
它們通常是這個國家的獨立、憲法的簽署、元首誕辰或其他有重大紀念意義的周年紀念日;也有些是這個國家守護神的圣人節。
3.國慶日
把“10月1日”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日”,即“國慶日”的來歷。
4.中國國慶節
“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故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也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為“中國國慶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