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端午節高速公路免費嗎
2023年端午節高速公路免費嗎
端午少不了插艾條的習俗,自古俗話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這里的“艾”是指艾蒿,它的莖葉有揮發性精油,獨特的香味可以驅蚊避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端午節高速公路免費嗎,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023端午節高速公路免費嗎
不免費,按正常收費。
2023年高速免費節日有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共有21天高速免費通行時間。
2023端午節放假時間
6月22日至24日放假調休,共3天。6月25日(星期日)上班。
端午節介紹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傳播至華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盡皆知,追懷華夏民族的高潔情懷。但有例外,東吳一帶的端午節歷來不紀念屈原,而是紀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吳越地區以龍舟競渡在此日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岸宋绻潯睘閲曳ǘü澕偃罩唬⒈涣腥胧澜绶俏镔|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的節日由來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于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信仰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余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中山端午節習俗一:龍舟競渡
石岐的龍舟,以緊鄰河涌的張溪、南下、基邊、員峰、西廠、上基、大墩、岐頭、厚興最為盛行。每年的四月下旬,各鄉選好吉日,在宗祠、廟宇拜祭龍舟頭、龍舟尾后,由村內最年長的老人率眾將上年埋藏在龍舟塢里起出龍舟,洗凈修補上油。然后由村中德高望重者用碌柚葉等為龍舟凈身,在龍舟插上龍頭龍尾,并在龍頭龍尾上簪花戴紅進行龍舟下水儀式。村中年輕力壯的近80名男子就會將龍舟扒到河涌上演練,謂之"出龍"。到了五月初五,石岐各鄉的龍舟就會在岐江河上進行賽龍奪錦,勝出者獎勵大埕燒酒和大只燒豬。當晚,在鄉中大擺"龍舟飯"。參加龍舟競渡和為龍舟賽出力的人士都可以吃龍舟飯,吃完龍舟飯后,一番拜祭儀式后,將龍舟重新埋到河涌的龍舟塢里,謂之"收龍"。
中山端午節習俗二:特色粽子
中山的粽另有自己的特色,蘆兜粽的特點是圓棒形、粗如手臂。因為中山人比較喜歡改良、研究,特別擅長制作適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古時,村民覺得郊野多蘆兜,認為這種百合科野生植物別無用途,不妨用以試作裹粽。果然,蘆兜葉味融入于粽,別有風味。故此,日久成為家鄉特色的蘆兜粽。歷數百年而至今天,賓館酒樓的茶市,每到農歷四五月,仍有保留著切件蘆兜棕供應給茶客,甚至在酒樓門前裝飾宣傳,色紙飄飄,大量銷售蘆兜粽。
蘆兜粽,配料也分甜咸兩種。甜的有蓮蓉、豆沙、栗蓉、棗泥;咸的有咸肉、燒雞、蛋黃、甘貝、冬菇、綠豆、叉燒等。
典型做法:糯米洗凈,用微量精鹽、生油、拌勻,夾以燒腩肉、咸蛋黃,用圓水草綁扎;粽呈圓筒狀,兩頭交錯一字平口,一般直徑12厘米,長30厘米。先燒滾水,放入粽,文火煮4小時,中間添些開水,收火浸于湯內4小時,食之味香膩韌滑。
據說,其所用的燒腩肉,還加上微量五香粉,粽的香味更濃郁。有些家庭主婦,在煲蘆兜粽的水中,放些菖蒲以增加"香"味。茶樓、餅店、小商販紛紛做蘆兜粽出售,供應給消費者及送禮者。
蘆兜粽,一向外銷港澳,但港澳稱它為中山蘆兜粽。港澳人認為中山人利用蘆兜,即是屬于物盡其用,又能創造了別有風味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