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大暑科普小知識,大暑時節怎么養心
大暑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太陽位于黃經120°。大暑期間,中國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喝羊肉湯等習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2019大暑科普小知識,大暑時節怎么養心。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大暑時節話養生:重在"養心"
睡覺“寧心”
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熱天睡好覺,勝吃西洋參”。睡眠好,心情好,有利于心神的寧靜。晚睡早起,可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而相對不足的睡眠則可以用午休做補償。
大笑“開心”
笑是夏天養生的良藥?!靶σ恍?,十年少”,不無道理。夏季氣候悶熱,易使血壓升高,心煩意亂,這時若能笑口常開,就能改善情緒,從而協調人體各臟器的功能。
飲茶“安心”
夏季天熱容易出汗,而中醫向來視汗為“心之液”,出汗過多易消耗心臟陰液。用金銀花、金蓮花、百合花這三種花一起泡茶喝,可以起到清心火、清熱解毒的作用,是非常簡單且實用的養心茶。
喝粥“健心”
喝粥養生是大暑時節比較好的選擇,暑天喝粥不但可以生津止渴,清涼解暑,還能補養身體。荷葉薄荷粥:鮮荷葉1張,薄荷30克,粳米100克。將荷葉洗凈、切碎,薄荷洗凈,兩物加適量清水用中火煮后取汁,倒入粳米煮粥,然后加冰糖,即可食用。
大暑節氣吃什么傳統食物
廣東吃仙草
廣東地區溫度一向炎熱,為了應對大暑節氣帶來的暑熱,家家戶戶會在大暑這天吃一些仙草避暑,仙草是涼草粉的加工產品,具有消暑解涼的作用,市面上常見的燒仙草就是仙草加工產品。
福建吃荔枝
福建是盛產荔枝的地區,大暑節氣時正逢荔枝成熟,在炎熱的天氣里,吃上一顆清甜可口的荔枝也是相當的解暑,而且當地人認為荔枝具有極佳的滋補作用,和東北地區的人參是一樣的,在大暑的時候吃些荔枝可以保健身體。
江南吃涼拌菜
大暑的時候氣溫很高,對于江南地區的人們來說,一整天都是懨懨的,胃口奇差,后來人們發現吃一些涼菜可以改善胃口,就有了大暑節氣吃涼拌菜的傳統。
中南喝老鴨湯
中南地區苦夏難捱,經常是大汗淋漓,所以這里的人們信奉大暑的時候要吃一些具有滋補作用的食物,老鴨無疑是最佳的補品。
老鴨長時間生活在水里,性質偏涼,有滋養五臟陽氣的作用,可以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有句諺語是“大暑老鴨賽補藥”,說的就是夏天喝老鴨湯的養生功效。
其他地區:
喝伏茶
大暑節氣時正逢三伏天,此時氣候炎熱,為了解暑,很多地區開始喝伏茶,伏茶的主要原料是當季的金銀花、荷葉、夏枯草、甘草等食物,具有清涼消暑的作用。
煎青草豆腐
溫州大暑習俗要煎青草豆腐。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甘草、夏枯草與菊花、金銀花等中草藥煎制成豆腐形狀、冷卻后即可食之,清涼解毒,生津止渴。過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喝姜茶
曬伏姜、喝姜茶、吃姜汁調蛋是臺州人大暑當日的食俗,因為姜汁能夠去除體內的濕氣,因此歷代傳承了下來。臺灣人民則十分流行在大暑這一天吃仙草與鳳梨,傳說這個時間的鳳梨最為好吃,仙草也是當地著名的小吃,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吃雞
南方人在大暑天有吃雞的習慣。民間有一傳統的進補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雞。童子雞體內含有一定的生長激素,對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有補益作用。做雞時加入適量生姜,調節人體在夏季內外溫差,使得人體適應外界環境,起到去濕強身的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