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節氣的習俗活動有哪些
2023年處暑節氣的習俗活動有哪些
處暑”的意思是炎熱的暑天結束了。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二十四節氣的處暑。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處暑節氣的習俗活動有哪些,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處暑節氣的習俗活動有哪些
出游迎秋
祭祖、迎秋處暑節氣前后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后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布施活動。據說普度活動由開鬼門開始,然后豎燈篙,放河燈招致孤魂;而主體則在搭建普度壇,架設孤棚,穿插搶孤等行事,最后以關鬼門結束。至今,已成為祭祖的重大活動時段。此外,處暑之后,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游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云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云成塊[2]。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說,其間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注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纏綿在地獄里非???,想托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就得托生?!?/p>
開漁節
對于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以后漁業收獲的時節,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省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2006年第九屆中國開漁節,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縣舉行。因為;這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還是會停留在海域周圍,魚蝦貝類發育成熟。因此,從這一時間開始,人們往往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海鮮。
處暑為啥在立秋后面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立秋之后,代表由炎熱的夏天進入涼爽的秋天。但是南方和北方有很大的區別,一般北方立秋之后,早晚天氣會轉涼。
而南方的天氣,即使是立秋之后,仍然持續炎熱的感覺。對于南方大部分地區而言,常年8月暑氣猶重。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處”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的來臨才標志著炎熱的夏天正式結束了,所以處暑才會在立秋的后面。
處暑過了還會熱嗎
會熱,受每年的秋老虎影響,處暑過后還會再熱上一段時間,處暑節氣代表著暑氣散去的意思,但是天氣從炎熱到涼爽也是需要一個過渡時間。
大多數情況也有人認為處暑是出暑,認為這個時間是暑氣的結束時間,確實這個時候代表夏天即將過去,天氣也漸漸的轉涼,但是這個階段還是三伏天的末尾,所以天氣還是比較炎熱的時候,處暑節氣后天氣還熱的,處暑它只是溫度下降的一個轉折點。是氣候變涼的象征,表示暑天終止。此期間仍然會出現短期回熱天氣,而但并未真正進入涼爽天氣,真正涼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后?!对铝钇呤蚣狻氛f:“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薄疤帯笔墙K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于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較大。
處暑是什么意思
處暑(chǔ shǔ)一詞中,“處”是躲藏、終止的意思?!疤幨睢北硎狙谉崾钐旖Y束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薄疤帯笔墙K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于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交節時間點在公歷8月23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150°。處暑的到來同時意味著進入干支歷申月的下半月。
處暑是什么季節的節氣
處暑屬于秋季,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不是夏季的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但是實際上,處暑步入秋季的還是只有北方地區,南方的地區仍然是非常的悶熱;處暑期間,真正進入秋季的只是東北和西北地區。但每當冷空氣影響我國時,若空氣干燥,往往帶來刮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濕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每每風雨過后,特別是下雨過后,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