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多地已明確可放煙花
“隨著春節的腳步日益臨近,關于能否燃放煙花爆竹的討論再次成為社會熱點。近期,多地相繼發布官方公告,明確春節期間允許在特定時段和區域內燃放煙花爆竹,這一消息無疑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增添了幾分喜慶與期待。”
今年春節多地已明確可放煙花
近年來,對于春節是否可以燃放煙花爆竹,社會各界一直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在佛山、鄭州等地逐漸放開之后,后續會否有更多城市加入放開的步伐?
12月23日,廣東佛山市順德區政府官網發布《關于2025年有序燃放煙花爆竹的通告》,該通告明確,允許燃放煙花爆竹的時間段包括:農歷春節(農歷十二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元旦、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其中,農歷除夕、正月初一全天,春節期間的8時至23時,其他法定節日的10時至22時。
該通知還劃定了具體的燃放區域以及允許燃放煙花爆竹的種類。市民僅限燃放C、D級個人燃放類煙花爆竹[產品外包裝注明“個人燃放”“C(D)”字樣],嚴禁燃放A、B類煙花爆竹。煙花爆竹類別以產品包裝標識為準。
該通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河南鄭州:
2025年春節期間煙花爆竹限時燃放
11月29日,鄭州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印發鄭州市2025年春節期間煙花爆竹限放實施方案的通知,對2025年春節期間煙花爆竹的燃放時間、燃放區域,以及禁止銷售、燃放煙花爆竹種類等作出相應規定。
煙花爆竹零售店(點)許可時間為2025年1月21日(臘月二十二)至2月12日(正月十五)。
煙花爆竹限定燃放時間為2025年1月22日(臘月二十三)早7時至23時;1月28日(除夕)早7時至1月29日(正月初一)凌晨1時;1月29日(正月初一)至2月2日(正月初五)每日早7時至23時;2月12日(正月十五)早7時至23時。重污染天氣期間禁止燃放。
在限定地點中,除了禁止在養老機構、兒童福利院、幼兒園、學校等12種場所燃放外,鄭州市人民政府還表示:不鼓勵在小區內燃放;不得在居民住宅樓樓道、陽臺、窗臺、樓頂燃放或向外拋擲煙花爆竹;如確需在小區內燃放,必須在空曠區域劃定安全燃放點,由街道辦事處統籌,社區、物業等單位預備管理人員、救援力量和消防器材,確保燃放安全。
河南濮陽:
2025年春節期間煙花爆竹燃放“禁改限”
12月6日,濮陽市發布《濮陽市人民政府關于2025年春節期間煙花爆竹燃放“禁改限”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就2025年春節期間對煙花爆竹燃放的時間、地點、禁止銷售、燃放煙花爆竹的種類、燃放時應當遵守的規定,以及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等相關事項予以說明。
《通告》表明,2025年春節期間可燃放煙花爆竹的時間為:龍年的小年(2025年1月22日)全天;龍年的除夕(2025年1月28日)至蛇年的正月初五(2025年2月2日)全天;蛇年的元宵節(2025年2月12日)全天。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和上述規定時間以外的時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市城區內可燃放區域包括:西至大廣高速、北至臺輝高速、東至京廣大道、南至晉豫魯鐵路以外的區域。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駐地、文物保護單位、車站等區域還被列為禁放點。
河南南陽:
明確可燃放時間和區域
12月12日,南陽發布加強2025年春節期間煙花爆竹安全管理的通告。
通告顯示,可燃放煙花爆竹的時間為:
(一)2025年1月22日(臘月二十三)17時至1月23日(臘月二十四)凌晨1時;
(二)2025年1月28日(除夕)17時至1月29日(正月初一)凌晨1時;
(三)2025年1月29日(正月初一)至2月2日(正月初五)每日早6時至23時;
(四)2025年2月12日(正月十五)早6時至23時。
重污染天氣期間和上述規定以外的時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可燃放煙花爆竹的區域為:
在本市臥龍區、宛城區、高新區、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官莊工區、臥龍綜合保稅區區域內的下列場所以外的區域燃放煙花爆竹:國家機關駐地;化工園區和易燃易爆物品生產、經營、儲存單位;重要軍事設施;文物保護單位;學校、幼兒園、醫院、敬老院、福利院、療養院;商場、集貿市場、公共文化設施、宗教活動場所等人員密集場所;車站(含車站廣場)、碼頭、機場、鐵路沿線安全保護區內、過街天橋、橋梁、隧道等交通樞紐區域;輸變電、燃氣、燃油等能源設施安全保護區內;使用易燃可燃外保溫材料的高層建筑、耐火等級較低的建筑物和在建工程施工工地60米范圍內(相關單位設置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警示標志);南水北調干渠兩側1100米以內、山林、森林公園、苗圃等重點防火區;居民住宅樓樓道、陽臺、窗臺、樓頂以及周邊建筑物小于10米的狹小空間等可能影響公共安全和群眾切身利益的區域;市政府確定并公布的其他場所和區域。
遼寧鞍山:
設置8個煙花爆竹集中燃放點
12月10日,遼寧省鞍山市應急管理局發布消息,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時間敲定,2025年1月22日(農歷臘月二十三)至2月12日(農歷正月十五)可以燃放煙花爆竹,其他時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禁放區域(集中燃放點除外)內全時段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禁放區域外可以燃放。
南陽市明確了禁止燃放區域,包括:萬水河(勞動路橋至越嶺路橋段)以南、以西區域,越嶺路(越嶺路橋至鞍千路段)以北區域,鞍千路(越嶺路至火炬廣場段)以西區域等。
海城市參照市區規定執行,臺安縣、岫巖滿族自治縣根據實際情況自行決定。
為方便市民,在禁放區內預留出8個集中燃放地點,分別為:鐵東區站前廣場、人民公園;立山區孟泰公園正門、鞍鋼體育館正門、北方晨報北側空地(建國大道東、通山街北,光明街南);鐵西區永樂公園正門、鐵西九道街與千山西路路口西南側空地(江蘇大廈對面);高新區萬達廣場北側。
禁放區域外居民倡導集中燃放,可以選擇在西側運糧湖公園、奧體中心,東北側萬水河東北岸,南側南三環路南、楊柳河大橋至西鞍山地質公園等區域。臨時銷售點原則上設置在禁放區域外。為方便市民購買、燃放煙花爆竹,在8個集中燃放點就近設立16個臨時銷售點,并在允許燃放時間段內向廣大市民銷售。
煙花爆竹的“禁”與“放”爭議不斷
每年春節,煙花爆竹是“禁”還是“放”,都會成為公眾討論的熱門話題。
此前,在2023年12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向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報告2023年備案審查工作情況。備案審查報告公布多起典型案例,其中涉及“全面禁燃煙花爆竹不合法”這一案例。報告在談及該案例時稱:“有的地方性法規規定,全面禁止銷售、燃放煙花爆竹。有公民和企業對全面禁止性規定提出審查建議。”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審查認為,大氣污染防治法、國務院制定的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對于銷售、燃放符合質量標準的煙花爆竹未作全面禁止性規定。關于全面禁售、禁燃的問題,認識上有分歧,實踐中也較難執行,應當按照上位法規定的精神予以修改。經溝通,制定機關已同意對相關規定盡快作出修改。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張力介紹,全國人大法工委對全面禁燃令提出修改,是法工委履行自己備案審查職能的體現。需要注意的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所說的“不合法”,指的是“全面禁燃煙花爆竹”不合法,而非“全面放開”,不加任何限制。因為根據現有法律,在一些情況下是允許地方政府在煙花燃放的區域、時間、種類上作出限制性規定的。
公安部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共有444個城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764個城市限制燃放;2018年,全國803個縣級以上城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在過去的2023年和2024年,多地對“全面禁燃、禁售煙花爆竹”政策作出調整、松綁,河南、廣東、山東、遼寧等多地將“禁止”改為“限制”,規定民眾在特定時段和區域內可以燃放煙花。
春節為什么要放煙花?
1、驅邪祈福:傳統中國人認為煙花爆竹的聲音和火光可以驅散霉氣和邪惡的力量,以保家人平安和祈求好運。因此,在新年到來之際,放煙花可以把不好的事情趕走,帶來好運和吉祥。
2、歡慶節日: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人們團聚和歡慶的時刻。放煙花是為了增添節日氛圍和喜慶的氣氛。煙花綻放時的煙花雨和絢麗的火花是人們慶祝的象征,也讓人們感受到節日的歡樂和熱鬧。
3、祭祀祈福:煙花的燃放也是對祖先的一種紀念和表達敬意的方式。在春節期間,家庭會擺放祖先的神龕,而且燃放煙花也被認為是祭祀儀式的一部分,以祈求祖先的保佑和祝福。
4、春節放煙花的習俗源于中國古代的傳統,具有悠久的歷史。根據史書記載,這一習俗起源于南北朝時期,當時人們用火燒竹子發出聲音來驅逐瘟神。到了唐代,放鞭炮已成為春節期間普遍的慶祝方式。宋代以后,鞭炮逐漸發展成為火藥制品,并傳遍全國。
春節放煙花需要注意哪些?
1. 選擇合適的燃放地點:確保地點開闊,遠離人群、建筑物、易燃物品存放區以及任何可能引發火災的地點,如樹木和草叢。根據統計,因燃放位置選擇不當引發的火災占到了總數的80%。
2. 兒童燃放時的安全監護:兒童在燃放煙花爆竹時必須有成年人在場監督。點燃后,應迅速撤離到安全區域。如果出現任何異常情況,不要立即靠近,通常等待至少15分鐘后才返回處理。
3. 妥善存放煙花爆竹:家庭存放時,應減少數量并縮短存放時間,同時避免存放地點潮濕并遠離火源,以防發生意外。
4. 購買時的注意事項:選擇正規零售點購買,挑選藥量較小、無霉變、無破損且標識清晰的產品。避免購買危險性較高的禮花彈等大型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