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運今日正式啟動
2023年春運今日正式啟動(1月7日)
春運,其實就是春節運輸,是中國在農歷春節期間發生的一種大規模的高交通運輸壓力的現象。以春節為中心,共40天左右。而2023年春運在今日(1月7日)正式啟動,一起來看看具體的情況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3年春運今日正式啟動,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2023年春運今日正式啟動
據中國鐵路微信公眾號1月7日消息,2023年春運今日正式啟動,自1月7日至2月15日,為期40天,春運首日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630萬人次。
今年春運是中央優化調整防疫政策后的首個春運,學生流、務工流、探親流、旅游流等基本出行需求保持一定規模,鐵路客流呈現回暖趨勢,總體上比較平穩。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春運工作的部署要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春運組織,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優化客車開行方案,精準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推出系列便民利民服務舉措,全力打造平安、有序、溫馨春運,努力讓旅客體驗更美好。
春運客流總量預計同比增長99.5%
今年春運從1月7日開始,到2月15日結束,一共40天。與往年相比,今年春運人流高峰與疫情高峰疊加,是近年來不確定性最多、情況最為復雜、困難挑戰最大的一次春運。
“綜合來看,今年春運具有‘三大一多’的特點,分別是客流大幅增長、貨運需求大幅增加、一線人員感染風險較大以及安全生產風險隱患增多。”春運工作專班副組長、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成光表示,隨著“乙類乙管”措施加快落地,跨區域人員流動加速釋放,加之疫情三年來人民群眾累積的回鄉過年、探親訪友、旅游觀光等出行需求集中釋放,春運客流將從長期低位運行到快速恢復攀升,交通運輸組織將從低負荷狀態到滿負荷運行狀態。
經交通運輸部門初步分析研判,今年春運期間客流總量約為20.95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99.5%,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70.3%。從客流構成看,預計探親流約占春運客流的55%,務工流約占24%,旅游和商旅出行分別約占10%,不少高校已在春運開始前放假,相比往年占比相對較小。
徐成光指出,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今年春運各種不確定因素疊加,很難依靠往年經驗和根據春運運行規律進行分析研判。目前客流總量、構成和流向等方面的預測,是基于當前形勢和情況作出的,以便充分做好春運疫情防控和運輸服務保障的各項準備工作。
徐成光表示,面對挑戰和壓力,各級交通運輸部門按照“最高標準、最嚴要求、最實舉措”的工作標準做了充足準備,以最大能力、最佳狀態、最優服務,努力打造平安春運、健康春運、便捷春運、舒暢春運,確保人民群眾順順利利出行、安安全全回家。
春運出行需要注意什么
勤洗手、少聚集,科學佩戴口罩,做好個人衛生。疫情流行期間減少聚集性活動。
出現發熱等癥狀時,及時進行抗原或核酸檢測。感染后或發熱等癥狀未消失前,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疫情流行期間或疫情嚴重時,倡導患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及孕婦、兒童等減少出行,降低自身及家人感染風險。
密切關注目的地疫情流行情況,科學制定出行計劃,合理選擇出行方式和出行時間,理性錯峰避峰出行,盡量減少聚集,降低感染風險。
進出站、購票、安檢、候乘、登乘、換乘期間盡量保持人際距離、減少聚集。出行全過程佩戴口罩,注意咳嗽禮儀,做好手衛生,具備條件的分散就坐。有慢性基礎病的乘客,根據需要隨身攜帶對癥藥品。
倡導優先通過互聯網、手機客戶端、小程序等方式購票,優先采用手機、掃碼等手段支付。
自覺抵制超員、超載、非法營運等行為,不乘坐農用車、貨車。
自駕出行:強化旅行途中防護
出行前密切關注自身和家人健康狀況,出現發熱等癥狀時及時進行抗原或核酸檢測。未排除感染風險前或出現發熱等癥狀時,倡導暫緩出行。疫情流行期間或疫情嚴重時,不建議老年人、孕婦和兒童等免疫力較弱的人群進行長途旅行。
做好出行物品準備。根據出行距離和天氣情況,提前準備必要的生活物資和防疫物資,慢性基礎病患者根據需要隨身攜帶對癥藥品。
出行途中做好全過程健康防護,加強車輛通風消毒,保持合理人際距離,做好手衛生。在服務區下車休息時,戴口罩,不聚集、不扎堆,減少逗留時間;到餐飲區就餐時進行手消毒,盡量保持人際距離,不能滿足間隔用餐條件時,倡導打包至室外用餐。在收費站通過人工窗口繳費時,戴好口罩。
營運駕駛人員:加強自我健康監測
堅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生活規律和充足睡眠。工作之外盡量少去人群密集和通風不良場所,減少參加聚會、聚餐等聚集性活動,倡導“兩點一線”生活方式。
密切關注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發熱等癥狀及時報告單位,開展抗原或核酸檢測。有發熱等癥狀或感染后不滿7天的,不建議上崗。
做好車輛船舶衛生管理,出現乘客嘔吐時及時清潔處理。車輛進入高速公路服務區休息時,及時開窗通風換氣。客運車船在行駛過程中,使用空調外循環模式;具備條件的車船,每趟次運營結束后全面開窗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