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節氣的氣候特征
春分通常指太陽視黃經位于0°的時刻,在每年農歷二月十五日前后。在時間段上也指太陽位于黃經0°和15°度之間的位置,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分節氣的氣候特征,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分節氣的氣候特征
春分時,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此后太陽直射點繼續北移,故春分也稱升分。春分按理論上說,全球晝夜等長。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晝漸長夜漸短,南半球各地夜漸長晝漸短。春分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春分之后,北極附近開始極晝,范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結束,極夜開始,范圍漸大。
陽光光線
春分這一天標志著春季的正式開始,陽光直射赤道,使得晝夜幾乎相等,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開始晝長夜短。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征,春分時節,我國除了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大部分地區都迎來了明媚的春天。在這個季節里,大地上一片生機勃勃,楊柳吐翠、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展現出春天的美好景象。
氣壓狀況
在春分節氣,東亞大槽趨于減弱,而西風帶槽脊活動則增多,這導致了蒙古到東北地區經常出現低壓活動和氣旋的發展。低壓移動引導冷空氣南下,北方地區多大風和揚沙天氣。隨著長波槽的東移,冷暖氣團交匯的影響加劇,會出現連續陰雨和倒春寒等天氣現象。
氣溫降水
在春分時節,除了高寒山區和北緯45°以北的地區,中國各地的日平均氣溫都開始穩步上升,超過了攝氏零度以上。寒冷的嚴冬已經逐漸離去,氣溫迅速回升,尤其是在華北地區和黃淮平原,每天的平均氣溫幾乎與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區同時升至10℃以上,迎來了明媚的春季。在遼闊的大地上,岸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桃紅李白迎春黃,而華南地區更是一派暮春景象。從氣候規律說,這時江南地區,春雨迅速增多,標志著“桃花汛”季節的到來;而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則依然面臨著春旱的威脅,抗御春旱的威脅是農業生產上的主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