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氣氣候特點變化
白露時候的氣候變化比較明顯,但最明顯的一個特點是露水,在早晨陽光剛剛照入大地的時候,可以觀察到地面有一層薄薄的像霧一樣的水珠,密集的排在一起,就是晝夜溫差變化的一個表現。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白露節氣氣候特點變化有哪些,以供大家參考!
白露節氣氣候特點變化
白露時節,氣候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溫差比較大,晝夜的溫差十分的大,夜晚非常的寒冷,白天地表溫度卻又比較高,所以在這個時候,人是非常容易生病的,容易受涼,又容易受得燥熱,需要我們非常仔細的吃一些養生的食品和潤肺的食物。“春旱不算旱,秋旱減一半。春旱蓋倉房,秋旱斷種糧。”秋旱不僅影響秋季作物收成,還延誤秋播作物的播種和出苗生長,影響來年收成。白露節氣當冷空氣南下到長江中下游地區,這時的秋老虎變成了紙老虎,或者說老虎歸山了。
白露節氣天氣還熱嗎
白露時節的氣候并不是十分的炎熱,因為這個時候天氣是逐漸的開始降溫的,何況冷空氣的到來已經逐漸使空氣中的暖風消失,這個時候的氣候比較干燥,可能會出現秋旱的情況,雖然可能引發森林大火或者是土地的干裂,但這一段時期溫度依舊是比較低,只是秋雨減少,會使地面比較干燥。“八月十五雁門開,雁兒頭上帶霜來。”霜凍是由于冷空氣的入侵,日平均氣溫在0℃以上,地表溫度驟降到0℃以下,農作物細胞之間的水分結冰,并不斷吸收細胞內部的水分,形成細胞脫水,導致農作物枯萎或死亡的災害。
白露節氣是什么意思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每年八月中(西歷9月7日到9日)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天氣漸轉涼,會在清晨時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故名。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進入“白露”之后,在晚上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處暑仍熱,每天須用一盆水洗澡,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體了,以免著涼。還有句俗話:“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意思是說,白露前后若有露,則晚稻將有好收成。
白露是九月的頭一個節氣。露是由于溫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實際上是表征天氣已經轉涼。這時,人們就會明顯地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過,而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了。
白露節氣氣候特點變化相關文章:
★ 白露節氣各地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