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如何養生最好
雨水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其中之一,在這個節氣時期天氣氣溫依然不高,生活中也需要好好調理才能養好身體。那么雨水如何養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雨水養生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如何養生
1、做好春捂工作
雨水節氣雖然是春天的第二個節氣,但是在這一時間段,氣溫并沒有上升太多。因此,我們在穿衣上,仍然需要注意保暖。另外,在飲食上,也要注意避免寒涼的食物,避免脾胃因此而受到損傷。小編建議大家吃一點溫軟的甜食,對身體很有好處。
2、注重調解飲食
雨水節氣,飲食調節是根據春季氣候轉暖,早晚較冷,風邪漸增,常見口舌干燥現象,為此,我們宜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少食油膩之品。
可多食大棗、蓮子、山藥、韭菜、菠菜等。北方人食療多以粥為好,可做成山藥粥、蓮子粥、紅棗粥等。此季節,我們應少吃羊肉等溫熱之品。
3、正確運動
雨水仍然是早春節氣,特別是北方,仍然較為寒冷,因此,不宜于做過于激烈運動,以便讓肝氣慢慢和緩的上升,避免因為體內能量(中氣)消耗太過而失去對肝氣的控制,導致肝氣一下子往外跑得太多而出現發熱、上火等癥狀。可以做些散步、打太極拳等較輕松的運動。
4、心平氣和
靜心則氣血平穩,既不會擾亂心血,也不會損傷心氣。心氣充沛,方能滋養脾臟,養脾得以健胃。春天的天氣多變,一定要保持心境的平和常態。同時還要清心寡欲,不妄勞作,以養元氣。
吃什么食物
1、小米
古人認為:“小米湯賽參湯”,可見小米的營養價值之高,對于老弱病人和產婦來說,小米可以說是最理想不過的滋補佳品。同等重量的小米中含鐵量比大米高一倍,維生素B1比大米高1.5-3.5倍、維B2高1倍,而纖維素更比大米高出2~7倍。
2、薺菜
薺菜的營養價值很高,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物、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維生素C,還含有黃酮苷、膽堿、乙酰膽堿等。薺菜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還能降低血壓、健胃消食,治療胃痙攣、胃潰瘍、痢疾、腸炎等病。
3、豆苗
豆苗是豌豆萌發出2~4個子葉時的幼苗,鮮嫩清香,最適宜做湯。豆苗的營養價值與豌豆大致相同。中醫認為,豆苗性涼微寒,具清熱作用,春天吃可清熱祛火,還助于使皮膚光滑柔軟。另外,豆苗還有利于消除水腫。
4、大蒜
春季多吃蔥蒜不但有利于生發的需要,還能幫助身體抵抗更多外部的侵害。春季多感冒和病毒,大蒜卻含有抗菌成分--蒜氨酸和蒜酶這兩種有效物質。蒜氨酸和蒜酶存在新鮮大蒜的細胞里,一旦把大蒜碾碎,它們就會互相接觸,從而形成一種沒有顏色的油滑液體---大蒜素。大蒜素有很強的殺菌作用,可以幫助人體免疫外部的“菌群”侵害。
5、蝦
蝦營養價值豐富,脂肪、微量元素(磷、鋅、鈣、鐵等)和氨基酸含量甚多,現代營養學家一致認為,不管何種蝦,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其中維生素A、胡蘿卜素和無機鹽含量比較高,而脂肪含量不但低,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
養生食療方
1、仙人粥
配方:制何首烏30-60克,粳米100克,紅棗3-5枚。紅糖做法:將制首烏煎取濃汁,去渣,同粳米、紅棗同入砂鍋內煮粥,粥將成時,放入紅糖或冰糖少許以調味,再煮一會兒,沸即可。
此粥有補氣血,益肝腎之功效。通用于肝腎虧損,發須早白,血虛頭昏耳鳴,腰膝軟弱,大便于結,以及高血脂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癇,神經衰弱,高血壓等病癥。
2、銀耳粥
配方:銀耳3克,大米50-100克,冰糖(或白糖)適量。
做法:摘凈洗好銀耳,淘洗干凈大米,放入鍋內同煮粥。熟時加入冰糖(或白糖)。每天一次。
此方具有滋陰補腎之功效。適用于自汗盜汗,遺精腰痛,婦女帶下等癥。
3、菊槐綠茶飲
潔凈的菊花、槐花、綠茶各5克,放入瓷杯。用滾開水沖泡,加蓋后浸泡10分鐘,不時代茶飲用。可清熱去火。
猜你感興趣:
2.雨水節氣養生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