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國產最新抗日戰爭電影好看
我國國產好看的抗日電影有很多,今年又增加了哪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2017最新的國產抗日戰爭電影,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2017國產最新抗日戰爭電影推薦
血色烽煙之龍出江湖
小小飛虎隊
我是中國人
抗日兒童團
奇襲胡家臺
塵封的抗戰記憶
鐵道飛虎
各地如何紀念抗日戰爭勝利
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70號《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1949年12月23日政務院發布,1999年9月18日國務院修訂發布)中發布的有關抗日的紀念日有“七七”抗戰紀念日、“九三”抗戰勝利紀念日、“九一八”紀念日。這是中國政府以法規的形式確定了“抗日戰爭紀念日”。
臺灣方面
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代表、外務大臣重光葵及軍方代表、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在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海軍戰列艦密蘇里號的甲板上,簽字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同盟國無條件投降,徐永昌代表中華民國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確認。9月9日,日本于南京向中華民國政府遞交投降書。國民政府旋規定自9月3日起放假三天,舉國歡慶。并通過決議,規定從次年開始,每年的9月3日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后來臺灣當局為了統一各軍種節日,于1955年起將對日抗戰勝利日作為陸海空三軍的軍人節。
1945年9月9日上午9時,時任中國軍隊陸軍總司令的何應欽接下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的佩刀,在中國戰區的日軍正式投降。不過后來國民黨當局是以日本向盟軍投降的次日(9月3日)為抗戰勝利紀念日。1945年10月25日,在臺灣舉行了莊嚴的日本投降儀式。中國代表鄭重宣布,自即日起臺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頓時,會場上掌聲、歌聲、歡呼聲匯成一片歡樂的海洋;臺灣全島上下鑼鼓齊鳴、張燈結彩、舞獅戲龍,人們以萬分激動的心情慶祝臺灣重新回到祖國懷抱。自《馬關條約》簽訂以來,臺灣人民遭受日本帝國主義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終于結束。這對全國人民來說,是一個值得永遠紀念的日子,因此被定為“臺灣光復日”。
日本方面
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雖然兩岸都以9月3日作為抗戰勝利紀念日,但是日本正式對中華民國遞交降書的日期時間為民國34年(西元1945年)9月9日上午9時,中國代表為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代表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日本代表為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代表日本天皇裕仁(昭和天皇),地點在南京市陸軍總司令部,是日八年抗戰正式結束;而9月3日實為日本對同盟國各國遞交降書,是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結束了長達了8年的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紀念日的意義
全國人大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以立法的形式確定紀念日,充分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聲:表示歷史越來越遠,但記憶應該保鮮,中國人要擰成一股繩,實現中國夢。
全國人大會以立法形式確立紀念日,集中反映了中國人民的共同意志,表明了中國人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立場,表明了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依照全國人大會的決定,隆重地舉行法定的、國家層面的紀念和悼念活動,目的是要牢記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意義,充分認識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貢獻,充分認識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的重要基礎,永遠銘記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艱苦卓絕斗爭;牢記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警醒全世界人民時刻警惕日本為軍國主義侵略歷史翻案,維護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成果和確立的戰后國際秩序;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而共同奮斗
在中華民族的復興征程上,這是兩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一個是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簽訂投降書,9月3日舉國同慶,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也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完全勝利。一個是1937年12月13日,三十多萬同胞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全國人大會首次以立法形式將這兩個日子分別確定和設立為國家層面的紀念日。這一將重大紀念活動制度化、規范化的國家行動,集中反映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心聲。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策動“九一八事變”,進而侵占中國的東北,并于1937年7月7日,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犯下了屠殺、奸淫、焚燒、掠奪等一系列慘絕人寰的罪行,南京大屠殺是其無數暴行中最集中、最突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一起,是人類文明史上泯滅良知、滅絕人性和踐踏文明的殘忍暴行。在中華民族的危難之際,中國人民徹底覺醒和頑強奮起,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共赴國難,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14年的艱苦卓絕的斗爭,最終取得了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的民族解放戰爭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開啟了中華民族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
忘記歷史就等于背叛,銘記歷史才能開創未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是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進步戰勝反動的偉大勝利,值得我們永遠紀念。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不屈不撓斗爭,值得人們永遠銘記。在這一戰爭中,所有英勇獻身的英烈和為之作出貢獻的人們,值得人們永遠緬懷。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期間,南京大屠殺慘案及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其他滅絕人性的慘案,值得人們永遠牢記。
通過立法確立紀念日和公祭日,并舉行紀念和悼念活動,是國際通行做法。讓中國人民緬懷先烈,紀念為抗戰作出貢獻的人們,為的就是要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表明中國人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為的就是要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同時,也是為了警醒全世界人民時刻警惕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更好地維護世界和平。
中國人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越是在這樣的時候,越是要銘記歷史,越不能忘記我們所走過的艱辛曲折的道路,越不能忘記無數英烈先輩所作出的貢獻和付出的犧牲。在銘記歷史中砥礪民族復興的堅強信念,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13億人民就必定能完成幾代中國人的夙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下一頁更多精彩“抗日戰爭的社會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