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敵后根據地
我們知道抗日戰爭革命根據地,那么知道抗日戰爭敵后根據地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抗日戰爭敵后根據地,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抗日戰爭敵后根據地簡介
敵后抗日根據地,指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建立的反抗日本占領軍的統治而建立的根據地。
1937年11月聶榮臻在山西五臺山創立了中國第一個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根據地,開辟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敵后戰場。抗日根據地主要包括晉察冀、晉綏、陜甘寧、晉冀豫、冀魯豫、山東、蘇南、皖東等。這些抗日根據地成為1938年以后很長一段時間的抗日主要戰場之一。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華南人民抗日游擊隊和其他抗日軍隊,在日本侵略軍占領的廣大地區內,廣泛的發動、組織和武裝群眾,開展游擊戰爭,組織抗日政權,使這些地區成為堅持敵后抗戰的根據地。到抗日戰爭后期,主要抗日根據地有:陜甘寧、晉綏、晉察冀、冀熱遼、晉冀豫、冀魯豫、山東、蘇北、湘鄂贛、鄂豫皖等19塊。根據地人口由150萬人發展到一億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由開始的4萬人發展到120萬人。這為爭取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敵后根據地的開辟
主要階段
太原失守之前,以游擊戰和游擊運動戰配合友軍:平型關大捷,夜襲陽明堡機場
太原失守后;在晉察冀、晉東南、晉西北和晉西南開展山地游擊戰
1938年4月后,向河北、山東等華北敵后區發展游擊戰
抗日戰爭大事記
1945年日本代表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簽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簽字,中、美、英、蘇等9國代表相繼簽字。
2014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全國人大會關于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決定,確定每年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201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2015年3月26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中國在2015年9月3日在北京舉行閱兵式,目的是為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開創未來。
抗日戰爭日本投降書面原文
一、日本帝國政府及日本帝國大本營已向聯合國最高統帥無條件投降。
二、聯合國最高統帥第一號令規定“在中華民國(東三省除外)臺灣與越南北緯十六度以北地區內之日本全部陸海空軍與輔助部隊應向蔣委員長投降。
三、吾等在上述區域內之全部日本陸海空軍及輔助部隊之將領愿率領所屬部隊向蔣委員長無條件投降。
四、本官當立即命令所有上第二款所述區域內之全部日本海陸空軍各級指揮官及其所屬部隊與所控制之部隊向蔣委員長特派受降代表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上將及何應欽上將指定之各地區受降主官投降。
五、投降之全部日本陸海空軍立即停止敵對行動暫留原地待命所有武器彈藥裝具器材補給品情報資料地圖文獻檔案及其他一切資產等當暫時保管所有航空器及飛行場一切設備艦艇船舶車輛碼頭工廠倉庫及一切建筑物以及現在上第二款所述地區內日本陸海空軍或其控制之部隊所有或所控制之軍用或民用財產亦均保持完整全部繳于蔣委員長及其代表何應欽上將所指定之部隊長及政府機關代表接收。
六、上第二款所述區域內日本陸海空軍所俘聯合國戰俘及拘留之人民立予釋放并保護送至指定地點。
七、自此以后所有上第二款所述區域內之日本陸海空軍當即服從蔣委員長之節制并接受蔣委員長及其代表何應欽上將所頒發之命令。
八、本官對本降書所列各款及蔣委員長與其代表何應欽上將以后對投降日軍所頒發之命令當立即對各級軍官及士兵轉達遵照上第二款所述地區之所有日本軍官佐士兵均須負有完全履行此項命令之責。
九、投降之日本陸海空軍中任何人員對于本降書所列各款及蔣委員長與其代表何應欽上將嗣后所授之命令倘有未能履行或遲延情事各級負責官長及違犯命令者愿受懲罰奉日本帝國政府及日本帝國大本營命簽字人帝國派遣軍總司令官陸軍大將岡村寧次。
昭和二十年(公歷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午前九時 分簽字于中華民國南京。
代表中華民國美利堅合眾國大不列顛聯合王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并為對日本作戰之其他聯合之利益接受本降書于中華民國三十四年(公歷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午前九時分在中華民國南京。
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特級上將蔣中正特派代表中國陸軍總司令陸軍一級上將何應欽。
猜你感興趣:
2.抗日戰爭的啟示
10.抗日戰士唐延杰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