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師節慶祝主題是什么
每一年教育部都會對教師節有一個安排,今年第34個教師節,要如何慶祝呢?請看通知。
2018年教師節慶祝主題是什么
日前,教育部印發《關于做好慶祝2018年教師節有關工作的通知》,對開展好第34個教師節宣傳慶祝工作作出部署。今年教師節的主題是:弘揚高尚師德,潛心立德樹人。教育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啟動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評選表彰教學成果,推選全國教書育人楷模,開展教師風采公益廣告展示,展播教師題材優秀影片,開展“尋找最美教師”活動。
教育部文件指出,今年的教師節,要從四個方面著手。一是大力弘揚尊師重教傳統,引領師生、家長和社會各界將尊師敬師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和關心、理解、支持教師的濃厚氛圍;二是大力宣傳和表彰優秀師德典型,弘揚崇高師德。同時,加大師德問題查處與懲治,對查實的師德失范問題公開通報曝光,堅決維護好風清氣正的教育生態。三是要不折不扣落實好國家關于教師地位待遇的各項惠師舉措,在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動引導、工作上創造條件、生活上關心照顧教師。四是各地各校要勤儉節約,隆重、簡樸開展教師節各項活動,讓廣大教師切身感受到新變化新成效,確保廣大教師過一個喜慶、祥和的節日。
優秀教師進入表彰大會會場
從今年的教師節主題看,師德是今年過節的重點。師德之所以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因為近幾年師德出現了滑坡現象,給全社會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一是相當一部分教師的事業心弱化了,把教師當成了一個普通職業,一種謀生手段,沒有把教育工作當成事業來做,因此工作激情、責任心弱化。
二是相當一部分教師缺失了奉獻精神,受社會大環境影響,很多教師功利心滋長,對學校安排的工作推三阻四拈輕怕重,一心求索取,不給報酬不干活,多給多干,少給少干。
三是相當一部分教師拜金主義思想嚴重,把教師這一職業當成了副業,有的把兼職當成了主業,有的亂辦班、亂補課,通過有償補課來獲得利益;有的在班內推銷教輔資料、學習用品;還有的在家長群、班級群推銷面膜、圖書、日用品等。
最好的禮物
四是相當一部分教師攀比思想嚴重,在校內比誰清閑,比誰課少;見同事比自己清閑了,自己也想清閑,見同事課安排得少了,也想課少點,看同事請長假,自己也想請長假。在校外比車子、比房子、比穿戴,見別人的車子好,就想買更好的,見別人有了多套房,自己也想有。
五是相當一部分教師抱怨心理特別嚴重。工作累了,抱怨。課多了,抱怨。學生鬧了,抱怨。領導批評了,抱怨。整天陷在抱怨里,抱怨晉稱評審不公平,抱怨課程安排不公平,抱怨工資低,整天唉聲嘆氣,滿腹牢騷。
六是個別教師師德敗壞。個別教師無視法紀,知法犯法,性侵學生,體罰學生等現象不斷有媒體報道。
嚴禁在職教師補課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特殊職業,就意味著選擇了奉獻,要有強烈的事業心,無私奉獻的精神,師德為高,身正為范,要率先垂范,作好學生的引路人。
今年教育部把“師德”作為教師的關鍵詞,會在師德上狠下功夫,一是通過先進典型進行引領,二是通過嚴厲懲治進行警示。通過兩項強有力的措施,扭轉教師中的不良作風,樹立高尚的師德。
措施是否得力,效果是否明顯,讓我們拭目以待!
教師節對社會有什么影響
正面影響
建立教師節,標志著教師在中國受到全社會的尊敬。這是因為教師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中國的未來。每年的教師節,中國各地的教師都以不同方式慶祝自己的節日。通過評選和獎勵,介紹經驗,幫助解決工資、住房、醫療等方面的實際困難,改善教學條件等,大大提高了廣大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積極性 。
負面影響
每到教師節,學生大都會以各種方式感謝恩師。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卻逐漸演變出給教師送金錢、禮品卡等情況,在大部分家長看來,為了孩子不吃虧,少不了必要的“人情世故”;大部分老師在收禮與不收禮之間,也有各自的為難和堅持。家長和老師都似乎有種“人在江湖,不得不送,不得不收”的無奈。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教師收禮同樣涉嫌受賄。教師作為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其利用工作便利,收受家長們的金錢或者禮品、禮品卡等“財產性利益”,為對方子女的學習、生活提供各種便利,數額較大,就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