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藥物及理療的方法
頸椎病藥物及理療的方法
頸椎病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就是理療,理療能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環、放松痙攣肌肉,對緩解頸椎病患者的疼痛、頭疼、頭暈、失眠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那么,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下頸椎病藥物及理療吧。
治療頸椎病的藥物及理療
1、磁療:具有消炎、鎮痛、降壓、止瀉、止癢等,在生物磁場的作用下,改善血液循環,使毛細血管同透性降低,緩解疼痛,加強肩周圍韌帶的保護效應,抑制了髓核脫出,達到頸椎病治療的效應。
2、藥物治療:止痛劑、鎮靜劑、維生素(如B1、B12),對癥狀的緩解有一定的效果。
3、運動療法:癥狀性發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運動刺激。特別明顯或進行脊髓受壓癥狀時禁忌運動,特別是頸椎后仰運動禁忌。椎動脈型頸椎病時旋轉運動應該輕柔緩慢,運動幅度適當。
4、牽引治療:通過牽引力和反牽引力之間的相互平衡,使頭頸部相對固定于生理曲線狀態,使頸椎曲線不正的現象逐漸改變,且在急性期禁止做牽引,防止局部炎癥、水腫加重;牽引期活動受限。
5、推拿法:醫生用雙手和簡單器械在身體的一定部位或穴位,沿經絡循行的路線,氣血運行的方向,施以不同的手法,達到治療目的。
6、理療法:物理療法的簡稱。應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子,如聲、光、電、熱、磁等作用于人體,以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促進人體生物電磁能增強,推動人體經氣運行,從而達到通經活絡有效止痛的作用。
7、外敷療法:起到修復骨病組織的作用,促進局部血液微循環,扶正固本、改善體質,從根本上對骨質增生病機特點而發揮療效,改善病變周圍組織營養。
頸椎病發作的原因
1、與頸椎的解剖和生理功能有關:
頸椎是脊柱中活動度很大而且結構很薄弱的節段,頸椎較胸、腰椎的活動度大增多,頸椎椎體、后關節等結構較胸、腰椎弱小,而且不像其它節段的脊柱,有胸廓、腹肌、髖骨等的輔助,因而穩定性較差。穩定性差和活動度大成為一對明顯的矛盾,無論頸部肌肉感受風寒所造成的肌肉痙攣,或是頸椎部扭傷、睡姿與枕頭不當都可以破壞頸椎的穩定性,引發新的錯位和癥狀復發。
2、與頸椎周圍結構有關:
頸椎周圍的結構較為復雜,分布有重要的神經、血管(其中推動脈穿過橫突孔是其它椎體沒有的)組織,加上頸椎橫突孔較小,且往往增生又很明顯,這也是易于發病的因素之一。
3、勞累和頭頸部外傷:
如上所述,頸椎病時,由于其穩定性較差,即使治好以后,其穩定性也需要—段時間去恢復、鞏固。在此期間,很多因素,如勞累過度、突然回頭、乘車時因突然停車而造成的頸部損傷,都容易造成頸椎病復發,給患者朋友們帶來很大危害。
頸椎病對患者的傷害
1、發病率比較高
目前,頸椎病在我國的發病率是比較高的。不管是哪個年齡段的朋友們都是會有可能出現這種疾病的。所以說在治療的時候必須要及時,否則就會延誤了病情,對患者的危害是很大的。
2、讓人感到暈眩
很多患有頸椎病的朋友們,在病癥發作的時候都是會感覺到明顯的暈眩感覺的,并且其自身的四肢會伴有麻木的感覺出現,胸部偶爾會隱隱的痛感,背部、肩部、頸部都有必然的不適癥狀。得了頸椎病,不但僅對頭部與肢體有影響,頸椎病的危害可以說遍布全身。
3、胃腸脹氣
頸椎病在出現的時候,患者朋友們都是會感覺到下肢無力,行走的時候也是不穩,雙腳都伴有麻木的感覺出現,并且在進行行走的時候就好像是踏棉花的感覺。當頸椎病累及交感神經時可出現頭暈,頭痛,視力模糊,兩眼發脹,發干,兩眼張不開,時常伴有耳鳴,以及耳堵等現象出現,有的甚至出現胃腸脹氣等癥狀。
猜你喜歡:
2.常見頸椎病及發癥
3.怎么治頸椎病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