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開學第一課》優秀觀后感800字20篇匯總(4)
2020《開學第一課》優秀觀后感800字20篇匯總
2020《開學第一課》優秀觀后感800字匯總1
每年的《開學第一課》,我都會如約守候在電視機前,等待上課鈴聲的敲響。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英雄不朽”,分為“愛國”“勇敢”“團結”“自強”四個篇章。節目在黃子韜清新動聽的《第一課》歌聲中緩緩地拉開了序幕。
愛國,就是為祖國與同胞奉獻自己的一切。抗戰期間,當殘酷的日軍打到長城腳下時,數百名戰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堵住了被日軍轟炸的長城缺口,筑起了新的長城。左權將軍,在隊尾指揮軍隊時不幸中彈身亡,留下了妻子和兩歲的女兒無盡的思念;東北抗日聯軍游擊女戰士趙一曼,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絕不透露出部隊的半點消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勇敢,在戰火中就是不怕犧牲的奉獻精神。王二小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抗日小英雄,他為了將敵人引進我軍的埋伏圈,犧牲自己年僅十三歲的寶貴生命。拉貝是一個普通的外國商人,在南京大屠殺時,他與十幾個歐美人士勇敢地堵在日本人的槍口前,保護了無數難民……
團結就是同心協力,并肩作戰,贏取勝利。日法西斯一次又一次的兵臨城下,讓一個泱泱大國岌岌可危!1941年,中國的同盟軍美軍駕駛著數百架戰斗機前來幫助中國與日軍周旋作戰。當五名美飛行員被迫跳到了離日軍只有五里地的地方,中國軍民盡最大的努力救了他們,并給予了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中美兩軍團結協作、眾志成城、奮勇殺敵,血灑疆場。以生死為彼岸,涅槃為彼岸!正是團結一心,才讓新四軍打了勝仗……
中國的抗戰勝利,也離不開自強的有識之士。“學霸”王伯惠在國家危難時刻,棄學從戎,奔赴沙場,做了工兵和翻譯官。他不忘國恥,自強不息,用知識回報祖國……
一個又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故事,向我們詮釋了英雄不朽的本色。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雖然早已遠離了烽火連天的戰爭歲月,但是我們不能塵封在歷史中,不能在安逸中迷失了方向,不能夢想著未來的輝煌,我們只有將英雄們的精神火炬傳承下去,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勇于擔當、團結一致、自強不息,為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進。
九月,又是一個新學年的開始,讓我們團結一致,用勇敢作槳,自強為帆,在學習的海洋中劈波斬浪,奮勇前進,為將來建設美麗中國積聚能量!
2020《開學第一課》優秀觀后感800字匯總2
“烽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側耳聽……”在這大地春回的三月,我的耳畔又響起了英雄的歌-----
這是一首勇敢的歌
王二小是一名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一天,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二小看著敵人向著村民們轉移的方向前進,便故意引起敵人的注意,鬼子見是個小孩,就讓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刺向了二小的胸膛,把二小摔在石頭上……
年僅13歲的王二小,用他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勇敢的歌,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傳唱至今,表達了人們對他永遠的思念。
這是一首偉大的歌
一位13歲的小女孩——劉胡蘭,她參加了婦女干部學習班,負責村里的工作。一天,劉胡蘭被敵人抓走了,想讓她“自白”,敵人怎么問她,打她,她都不說。還不行,鬼子就用刀刺死了6人,想嚇劉胡蘭,可劉胡蘭一點也不怕,她主動向鍘刀走去……。
她死了,為了人民!雖然她的一生只有_年,但的確像所說的,“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在中國,像王二小和劉胡蘭這樣的愛國英雄成千上萬:勇敢機智的小英雄雨來;用胸膛堵住敵人槍口的黃繼光;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敢于和敵人斗爭到底的小兵張嘎……為了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無數的革命先輩在戰爭中拋頭顱,灑熱血。
王二小和劉胡蘭和我們一樣,也還是個孩子,為了祖國為了人民寧死不屈,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而我們這一代孩子,從小就嬌生慣養,整天生活在父母的呵護之下,一旦遇到了麻煩,就束手無策,不能勇敢地去面對,很容易放棄,將來怎么走向社會啊!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作為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一個共產主義的接班人,我們應該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愛祖國,愛人民;我們應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我們應該時刻準備著,隨時為祖國的建設奉獻自己的一切!
我想,以后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是說一聲“不會”就過去了,也不是一聲不吭就隨它而去,而是要動一動腦子把它解決,一定要堅持到最后,決不向困難低頭!我想,以后當他人需要幫助時,不是撒手不管,也不是不聞不問,而是要伸出援助之手,挺身而出;當國家需要時,我也會向革命先烈一樣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祖國,而是千千萬萬的老百姓。
“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 。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讓我們唱著英雄的贊歌,沿著英雄的足跡堅定的走下去!
2020《開學第一課》優秀觀后感800字匯總3
美就在你身邊,藝術家羅丹曾說過一句話: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會發現美的眼睛。
說到美,大家都會想到許多美的地方,也有許多最美人士,那么美是什么呢?其實只要用心去觀察,我們就會發現:美是一種探索、美是一種堅持、美是一種傳遞、美更是一種和諧。
宇航員劉洋,她是中國第一個登上航天飛船的女宇航員。當劉洋老師到了太空時,她被太空的美深深震撼了。劉洋老師到了太空中覺得自己像一條遨游太空的魚,十分自由。劉洋老師對我們說,當我們遠離了地球,才更能體會到地球的美麗和珍貴。
韓美林老師筆下的動物都十分可愛,栩栩如生。那是因為他發現動物是有靈性的,是美麗的。
只要我們保持一顆好奇和求知心,邁出自己的腳步,探索大自然的千姿百態,就會發現美是那樣的生機勃勃、獨特奇妙!
奧運會冠軍葉詩文和焦劉洋,她們每次練習游泳都需要意志力。葉詩文說每次練習游泳時都躲在游泳池里哭。但到了決賽,她們為國爭光贏得了冠軍,取得了金牌。正是因為她們的堅持,才有機會站在世界的最高領獎臺。
我們要創造美,聽從內心的,跟隨自己的興趣,做最喜歡的事,面對困難勇敢說不,心懷夢想堅持到底,世界會因你而更美。
最美司機吳斌叔叔用自己一個人的生命換取了其它24個人的生命安全,他無私的精神讓整個城市都為他而哭泣、感動,因為他的心是亮的。
美是一種光明,只要有光明,世界就不會黑暗。把愛傳播出去,用光照亮別人,讓美在接力中傳遞。
體操男團隊長陳一冰在回憶參賽過程時,其實預賽的結果很不令人滿意,當從最低谷絕地反彈的那一刻,他們堅信:要相信隊友,互相鼓勵,團結搏擊才是最有可能獲冠的法寶。當他們擁有了至高無尚的榮譽時,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個聲音在吶喊:團結能夠創造一個團隊的力量。
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融入到班級,融入到團體,學會團結協作,才能克服自我的不是,創造集體的和諧美。
從這一刻起,讓我們從珍惜發現小美開始,滋養一個大美的生命。美需要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其實只要你處處留意,美就在你身邊!
2020《開學第一課》優秀觀后感800字匯總4
美麗的九月有美麗的故事。9月1日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次的主題是“中華驕傲”。關于中華驕傲,可能會想到很多如:源遠流長的漢字、振奮人心的中華武術、逸韻悠揚的琴棋書畫、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但我覺得漢字更有代表性。
正如王寧教授說,漢字和漢字文化能夠綿延不絕,可以去直接跟最早的祖先對話。漢字是學習中國文化的基石,帶領我們穿越歷史,感受未來。
看完了《開學第一課》的“字以溯源”一節,我才深深地感覺到,原來我們平時從不在意的漢字里,竟然蘊藏著如此博大精深的學問,在它的一筆一劃間,一個偏旁部首、一個形狀中,都能追本溯源,找到它的根本意思。
在昨天的寫字課上,老師問我們:“為什么要寫好漢字?”“為什么要寫好中國字?”“為什么要寫好名字?有人回答:“這是傳承中華文明,增強對祖國的熱愛。對于中國人而言,寫好中國字是每一個中國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養之一。”還有人回答:“漢字書寫講究地是靜下心來,一筆一畫的認真書寫,增強人的文化素養有著很大的幫助,培養創新思維,增強創新能力。”我想說:“漢字是中華民族先民們智慧的結晶,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創造發明,這足以證明我們的先民具有突出的創新能力,也足以開啟人們的心智。”
人們常說,字如其人。同樣,美麗的方塊字,也是對我們自己性格的塑造。中國文化中的方塊字,不僅是我們的語言溝通工具,還塑造了我們的心性。就如同課堂上講到的“正”“直”兩個字,就是告訴我們,做人要像漢字一樣,做一個正直、端正的人。
漢字是中國悠久文化的源頭活水。一筆一畫,蘊含著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橫平豎道,承載著中華文明厚重的底蘊和價值。學好漢字,才能更好地領略博大情深、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
中華漢字,在歷史的流變中不斷發展革新,它凝結著先人智慧的結晶,透過它的一橫一豎,一撇一捺,在筆畫之間感受到的,不僅是漢字之美,更是它傳達給我們的中國精神和做人風骨。以后我要寫好每一個中國漢字,做中華民族經典文化的繼承人!
2020《開學第一課》優秀觀后感800字匯總5
金秋九月,又是一年開學季,央視的《開學第一課》也如期而至。
今年的主題是“中華驕傲”。當節目進行到第一節“字以溯源”時,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北京師范大學王教授向我們演示了中華漢字幾千年的變遷,讓我感受到了中華漢字的魅力!
從商代的甲骨文到現代白話文,漢字一脈相承,傳承至今,也正因為漢字生生不息的流傳,我們才能領略到明月美酒般的唐詩,香茗清風樣的宋詞,精妙絕倫的四大名著……
中國漢字每一個都有它的起源與故事。比如孝字的上半部是老字的一半,下面是孩子的子,形似孩子把老人背在身上,寓意父母老的時侯,孩子要承擔起贍養他們的責任,才能體現孝道的孝。炎是兩個火疊在一起,告訴我們如果人經常上火,就變成炎癥了。而淡字又告訴我們,吃得淡一點,看得淡一點,自然不生病……
沒想到漢字竟然告訴我們這么多有趣而有意義的故事。
通過漢字,我們可以和幾千年前的古人對話,漢字中積淀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體現了中華幾千年的傳統價值觀。這種魅力不僅吸引了我,也吸引了一位美國人——漢字叔叔。他傾盡畢生的財富與心血,歷時45年鉆研漢字。因為漢字,他結識了一生的摯友,他們對漢字的熱愛與付出是一切困難和疾病都無法阻擋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祖國的強大,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學習漢字,希望借此來了解中國文化。就像歌詞中唱到的那樣:“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我們說的話,讓世界都認真聽話……”
追根溯源,鑒古知今。中華漢字不僅歷史悠久,而且獨一無二。在一橫一豎一撇一捺的風韻中詮釋著中國人的風骨,中國人的智慧。我們更應該把漢字當作我們文化的一種驕傲,學習他、熱愛他、傳播他。讓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字能夠永遠保持一份旺盛的生命力!
在這一課里,我懂得更多的傳統文化,也知道了更多的人文理念和興家富國昌天下的文化精髓!
《開學第一課》給我上了這么生動精彩的一課,使我久久不能平靜,雖然夜深了,我還是無法入睡……
2020《開學第一課》優秀觀后感800字5篇匯總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