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疫錄第三集《中國速度》最新觀后感五篇
中國戰疫錄第三集《中國速度》最新觀后感五篇
2020中國戰疫錄第三集《中國速度》講述了疫情下的中國速度令世界驚嘆。基建狂魔、星夜馳援、轉產復工、應急科研,中國速度背后是國家的令出如山和14億人民的萬眾一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中國戰疫錄第三集《中國速度》最新觀后感五篇,希望你喜歡。
中國戰疫錄第三集《中國速度》最新觀后感【篇1】
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舉行交付儀式。火神山醫院從1月23日宣布籌建以來,到2日完工整整10天。10天時間,一座總建筑面積3.39萬平方米,可容納1000張床位的醫院正式落成。這是令人驚嘆的中國速度!
火神山醫院的建設速度不是憑空而來的。大部分參與建設火神山醫院的人,平均一天工作20個小時左右,除了睡覺吃飯,都在工作。為了搶時間,建設者們吃飯都吃出了“火神山速度”,一頓飯5分鐘不到就吃完了。高峰期,4000余建設者在現場,大型機械設備、車輛近千臺,24小時不間斷施工。有人用航拍的方式記錄了火神山醫院的建設。在視頻中可以看到,現場有上百臺五顏六色的挖掘機同時開工,數不清的渣土車進進出出,場面令人震撼,宛如大片。有外國網友看完視頻后評價說:“現代工程奇跡,只有中國才行。”
當前,正處于疫情防控關鍵期。時間不等人,病毒不等人,我們用中國速度,進行著一場與時間持續賽跑的戰“疫”!
中國速度背后,是強大的國家實力,展現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泰山壓頂不彎腰,危機來臨有定力。越是在艱難困苦和重大斗爭之時,越是能充分理解社會主義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深刻道理。不僅是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建設,短短數日,全國各條戰線、各個領域,東西南北中,都緊急動員起來。這樣的組織力、動員力,世所罕見,史所罕見!
“疫情是魔鬼,我們不能讓魔鬼藏匿。”1月28日,中央領導在會見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時這樣表示,簡潔平實的話語充滿信心、充滿力量。他強調,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快蔓延的嚴重形勢,黨中央成立了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分類指導各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放眼中國大地,31個省區市已根據各自實際,依法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各項防控措施在法治的保障下迅速有力地得到貫徹落實。
人民解放軍、醫療馳援隊、抗疫物資、醫用防護設備從全國各地奔赴疫區,鐵路、公路、航空等公共交通及時響應部署,為救援打開“綠色通道”,一場全民大動員在神州大地生動上演。
多地工廠迅速恢復醫用物資生產、全力保證供應,加班加點生產急需的藥品以及口罩、防護服等,確保診療方案中的相關藥物儲備量充足,給前線送去更多“彈藥”。
成立新型肺炎科研攻關專家組,迅速啟動應急科技攻關項目,著重在病毒溯源、傳播途徑、動物模型建立、感染與致病機理、快速免疫學檢測方法、基因組變異與進化、重癥病人優化治療方案、應急保護抗體研發、快速疫苗研發、中醫藥防治等10個方面進行部署。
如果奇跡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
奇跡的創造,黨員、黨組織發揮著重要作用。浙江寧波公交集團修理工胡再學帶領“黨員突擊隊”,對運營車輛空調濾網進行徹底清洗消毒;安徽合肥高貝斯醫療衛生用品有限公司為保障防疫物資供應,提前5天開工,6名黨員全部返崗……從省市區縣到社區村鎮,從檢測排查到預警防控,從城市管理到生產運輸,處處有共產黨員履職盡責的身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召開組織生活會,黨支部書記張文宏說:“最困難的工作,最辛苦的崗位,黨員必須先上,沒有商量”。在這場戰“疫”中,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發揮著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以沖一線、站前沿、當先鋒、作表率的姿態,畫下一抹閃亮的中國紅。
今日之中國,一個號召,數千名白衣天使急奔重災區。
今日之中國,一聲令下,上千張床位的醫院數日建成。
今日之中國,一句重托,十四億人民眾志成城。
這就是制度的偉力,是共產黨人的偉力,也是我們打贏這場戰“疫”的底氣。
這就是中國速度!
有了這樣的速度,就沒有越不過去的坡!沒有邁不過去的坎!沒有跨不過去的山!
中國戰疫錄第三集《中國速度》最新觀后感【篇2】
原本應該是家家戶戶歡度春節的時候,誰也不曾想到,一場疫情,瞬間席卷了中國大地。湖北新冠疫情發生后,在黨和國家政府高度重視和領導下,在習近平總書記“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講話中,我們明確了一個目標和方向:時間就是生命,必須始終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
一場與疫情賽跑的較量,開始了!全民戰“疫”,與病毒較量,中國速度,必須跑贏!
火神山和雷神山的建設速度
疫情就是命令,全國各地的建設者緊急馳援武漢,鏖戰火神山!火神山醫院,2020年1月26日開工,2月5日建成,2月8日即交付使用。10天的不分晝夜,10天的頂風冒雨,10天的爭分奪秒,無數的“云監工”見證了這一“中國速度”。火神山醫院的建設,是中國乃至世界建設史上的一個奇跡!
各地醫護人員火速趕往一線
從84歲的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到解放軍部隊正月集結,來自全國各地的醫生、護士們,不顧個人安危,毅然赴鄂,與當地醫護人員并肩作戰,齊心協力戰疫情。他們中,有年邁的老者,也有略顯幼稚的90后,有幼兒的母親,也有懷孕9個月的孕婦,國難當頭,沒有人計較個人得失,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無私無畏,無一不讓我們贊嘆欽佩。被稱作“王炸”的醫療界四大天團的到來畫面,更是讓無數網友淚目,偌大的機場空空蕩蕩,只有這些醫護工作者,逆流而上。也正是由于這些可愛的逆行者,帶給了我們極大地信心和希望!
各地的支援物資緊急調配
急需的醫療物資,一批又一批陸續到達武漢,口罩、醫用帽子、乳膠手套、防護服、消毒液、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等等,優先運往最需要的地方;武漢封城了,各地迅速送來了生活物資,蔬菜、水果、肉蛋奶等等,必須保證武漢人民的正常生活。一箱箱、一捆捆、一車車、一批批,有條不紊而又迅速地運到疫情需要的地方!
各地防控措施緊急落地
春節期間,人員流動性極大,各地緊急出臺眾多措施:學校,暫不開學;工廠企業,暫不開工;城市里,各個小區嚴格控制出入人員,農村中,村村封路。很多地方,由各機關單位帶頭負責,由黨員帶頭負責,嚴格控制外來人員,生活場所定期消毒;電視里,網絡上,停止了一切娛樂節目,不間斷的播出人們關心的疫情實況和每天增減的人數,同時告訴人們,勤洗手,多通風,不聚集的重要,于是,我們都知道了,老老實實待在家里,就是為國家做貢獻。十四億人,萬眾一心,老老實實認認真真服從國家指令!
面對國家重大疫情問題,我們所展示出來的各方面速度,讓世界震驚,被稱為“中國速度”。同時,這次疫情也讓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更加認清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中國共產黨員領導下的中國,是一個充滿愛的國家,是一個始終把人民放在首位的國家,是一個無堅不摧的國家!
沒有一個冬天是不可逾越的,沒有一個春天是不會來的。
與疫情拼速度,中國,一定會贏!
中國戰疫錄第三集《中國速度》最新觀后感【篇3】
今年春節,我國突如其來爆發了一場新型冠狀病毒,尤其湖北省特別嚴重。通過新聞我才知道,全國現在都在和病毒做抗爭,我們的防護意識還是很強的,搶救突發事件的速度和效率是很高的。最讓我感動的是84歲高齡的鐘南山老爺爺和年輕的醫護人員們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他(她)們沖鋒在一線,保護著我們大家。
從新聞中,我知道了很多先鋒們。那些白衣天使們是先鋒,疫情發生后,他們第一時間奔赴現場,尤其是軍隊的軍醫們,他們服從命令,火速支援武漢醫療隊。醫生們每天都在醫院里忙來忙去,從來不叫累。每天一早首先給病人檢查,詢問病人有沒有不舒服,24小時嚴守崗位,從來不放過病人的細節,再疲倦也要讓病人過的舒服。早上有時候還帶著病人一起做操,為病人放松活動一下,這都是因為醫生們怕病人老在床上不動會把身體躺壞了。
他們工作一天要穿一件非常厚的能抵抗病毒的衣服。那衣服不僅厚,而且是把渾身上下都包在里面,頭也不外露,只能在衣服上寫上自己的名字,才能認出對方是誰。但他們從不叫熱,因為他們愿意堅持到疫情結束。
那些工程師、建筑工們是先鋒。他們做事速度一流。由于病患者太多,醫院床位不夠。于是工程師和建筑工們帶著工具來到武漢,只用了7天時間便修建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兩所醫院。運輸工們不停的從工廠運輸被子、床單、病床和枕頭,接著一個個地擺放在新醫院里。還有發明者在非常短的時間里制作了智能消毒機器人,2月14日武漢市已經首次應用了它,這可幫了醫生們的大忙呢!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先鋒,他們身上有多少好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啊!堅持不懈、認真負責、好好做事、堅強不屈、默默無聞……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必備的好品質。
我們都應該學習這些先鋒們遇難不怕的這種精神,他(她)們為了國家,為了治好病人,為了給我們解除病痛,連自己的家人也見不到了。家人們該多想念他(她)們呀!不過,相信很快疫情就會過去了!
偉大的先鋒前輩們,加油!堅強的中國,加油!勝利就在眼前!沖過去!
中國戰疫錄第三集《中國速度》最新觀后感【篇4】
庚子鼠年,如期而至。然神州大地之上不見火樹銀花,卻聞“戰鼓”陣陣。新冠病毒橫掃九州,來勢洶洶,一時之間人人自危。但,“最美逆行者”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防疫長城”,全國乃至世界各地援鄂醫療隊傾情演繹“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雷神山火神山十日竣工、中國速度讓世界為之嘆服……
何為中國速度?這很難回答,但我想,只要經歷過這次的疫情,你的心里就會有答案。
時間回到1月18日,此時“新型冠狀病毒”已在武漢市小范圍爆發了。就在這個時候,我們的院士——鐘南山先生拖著年邁、疲憊的身軀,快馬加鞭地趕到了第一戰場——武漢。他到達了武漢后,不久便宣布了此次的病毒具有“人傳人”的特點。他的速度之快,讓人贊嘆不已。
時間來到1月23日,此時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的人已快達到上千人,事態已經稍微有點無法控制。此時,武漢市長迫于壓力將整個武漢城封住了。要知道,武漢可是有“九省通衢”,且是湖北省的省會,封住了,無疑是對經濟上的一次承重打擊。可是武漢市長還是頂下了壓力,宣布了封城。決策之快,真是讓人嘖嘖稱贊。
1月23日和1月25日,隨著感染人數越來越多,兩座偉大的雄偉的“高山”——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正從武漢城拔地而起,它們是最能凸顯“中國速度”的建筑,沒有之一。為什么這么說?先講火神山醫院,這座醫院總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床位有1000個,不僅如此,這座醫院從開始建造到交付只用了短短十天時間。十天,我也許連一本書都看不完,但政府卻能將一座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的醫院建好,這是多么高效啊!再講雷神山醫院,它的面積與床位都比火神山醫院要大、多。它總共建造了12天,于2月6日建成。這是多么得快速啊!
在火神山醫院的建造期間,官方全程開放直播,所以我有幸目睹了這一史詩型建筑的誕生:工人叔叔們戴著口罩,人數眾多,猶如一只只辛勤的螞蟻,密密麻麻的。但最神奇的,雖然工人叔叔們很多,但干起來活來,卻絲毫不會讓人感到雜亂無章,相反,他們干活是井然有序的。不僅如此,工地上沒有一個人在懈怠,都在辛勤地勞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段拍工地萬人食堂的視頻:每個人都在埋頭吃飯,這里沒有椅子,工人們吃飯速度很快,只為去換下一批人來吃飯并讓自己早點去干活。這里沒有人說話,不知是為了病毒傳染率還是為了讓自己吃飯吃得快,食堂的寂靜甚至可以用鴉雀無聲來形容。這種.種行為,都是為了加快建造速度。這是多么得勤勞且高效啊!
疫情期間。許多醫生都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第一戰場”——武漢;各大企業都已最快的速度向武漢捐贈物資;我們普通人則已最快的速度開始居家“隔離”,不出門……
現在,我再問:什么是中國速度?是院士極速趕往“第一戰場”?是市長極速封城?是兩座醫院極速建好?是工人們極速地建造?是各行人士極速地支援?這些都是。這些人都是中國人,所以我覺得中國速度就是——中國人團結一心時的速度!這種速度很快、很強,可以克服一切困難。此乃中國速度!
中國戰疫錄第三集《中國速度》最新觀后感【篇5】
我們如今能安然地待在家中,不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不畏懼危險的英雄嗎?正是有他們在前線沖鋒陷陣,我們才能在家中與家人團圓生活。讓我們心懷感恩,向英雄致敬!
魯迅先生曾說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梁。”他們是國之英雄,而正是這些英雄們在國難當頭時,用他們自己的脊梁挑起華夏民族的命運。“我們看不到黑暗,是因為有人把黑暗擋在了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如今,我們的“逆行者”中已有人感染了,但他們卻義無反顧仍堅持在前線。我們無法給予他們什么幫助,但我們以后去看病時,可以對醫生多說一句謝謝和感恩。
我們不給醫生添堵,不給國家添亂,就是給予最大的幫助。鐘南山院士勸大家能不出門就不出門,走親聚會能避免就避免,,而我們現實中總有人抱著僥幸的心理,繼續走街串巷,為病毒傳播制造機會,這樣做真的很不對。如果不是有他人在前線與病毒奮戰,你還能安穩生活嗎?既然他人為你營造了一片幸福的天地,你就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一份幸福!
我始終相信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我堅信,這次冠狀病毒攻堅戰爭必將以我們全面勝利而告終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同奮斗吧!
中國戰疫錄第三集《中國速度》最新觀后感五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