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xué)習(xí)啦 > 勵(lì)志 > 名言大全 > 格言大全 > 佛教的經(jīng)典格言

    佛教的經(jīng)典格言

    時(shí)間: 嘉欣883 分享

    佛教的經(jīng)典格言

       佛言:當(dāng)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下面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你帶來佛教的經(jīng)典格言的內(nèi)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佛教的經(jīng)典格言

      1)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

      3) 知幻即離,不假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4)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

      5) 我觀是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dòng)念無不是罪。

      6) 復(fù)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種善根,或布施供養(yǎng),或修補(bǔ)塔寺,或裝理經(jīng)典,乃至一毛一塵、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如但回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舍一得萬報(bào)。是故地藏,布施因緣,其事如是。

      7) 復(fù)次地藏,若未來世,有諸國王,至婆羅門等,遇先佛塔廟,或至經(jīng)像,毀壞破落,乃能發(fā)心修補(bǔ)。是國王等,或自營辦,或勸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結(jié)緣。是國王等,百千生中,常為轉(zhuǎn)輪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為小國王身。更能于塔廟前,發(fā)回向心,如是國王,乃及諸人,盡成佛道。以此果報(bào),無量無邊。

      8)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yīng)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9) 人在愛欲之中獨(dú)生獨(dú)死,獨(dú)去獨(dú)來??鄻纷援?dāng),無有代者。

      10) 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

      11) 佛言:當(dāng)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

      12) 阿字十方三世佛,彌字一切諸菩薩。陀字八萬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句彌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一佛,即是總持總念諸佛、諸菩薩、諸經(jīng)咒、諸行門。所謂「八萬四千法門,六字全收?!挂嘀^「賅羅八教,圓攝五宗?!辜鹊门R終往生凈土,亦獲現(xiàn)世身心安樂。

      13) 念阿彌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薩百千萬倍。何以得知?準(zhǔn)《觀音經(jīng)》,有一人供養(yǎng)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乃至一時(shí),不如禮拜供養(yǎng)觀世音菩薩。《十輪經(jīng)》云:'一百劫念觀世音,不如一食頃念地藏菩薩。'《群疑論》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薩,不如一聲念阿彌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薩為法臣,如王出時(shí),臣必隨從,大能攝小。佛是覺滿果圓,超諸地位,所以積念者功德最多,過于地藏百千萬倍。菩薩未屬佛地,果未圓滿,故功德最少。"

      14) 心有所住,即為非住。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

      15) 諸行無常,一切皆苦。諸法無我,寂滅為樂。

      16)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tái)。本來無疑物,何處染塵埃。

      17)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wù)f阿彌陀佛,執(zhí)持名號(hào)。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shí),阿彌陀佛與諸圣眾,現(xiàn)在其前。是人終時(shí),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yīng)當(dāng)發(fā)愿,生彼國土。

      18) 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xù)。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v有多智禪定現(xiàn)前,若不斷淫,必落魔道。

      19)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

      20)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21) 佛言,愛欲莫甚于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22) 厭離未切終難去,欣愛非深豈易生。鐵圍山外蓮花國,掣斷情韁始放行。

      23) 報(bào)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須當(dāng)戒淫欲。淫欲斷時(shí)生死斷,便是如來親眷屬。

      24)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因緣生滅法,佛說皆是空。

      25) 緣起法身偈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26) 七佛通誡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佛教的經(jīng)典格言的精選

      1) 毗婆尸佛偈身從無相中受生,猶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shí)本來無,罪福皆空無所住。

      2) 迦葉佛偈 一切眾生性清凈,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3) 尸棄佛偈 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shí)性。

      4) 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5) 釋迦牟尼佛偈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shí),法法何曾法。

      6) 拘留孫佛偈見身無實(shí)是佛見,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

      7) 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見身知是佛,若實(shí)有知?jiǎng)e無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懼于生死。

      8) 時(shí)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諸佛誨敕。見迦旃延毗羅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斷滅,名為涅盤。我雖值佛,今猶狐疑。云何發(fā)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今此大眾,諸有漏者,咸皆愿聞。

      9) 阿難即從座起。禮佛合掌,長跪白佛。世尊,若此見聞,必不生滅,云何世尊,名我等輩,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愿興慈悲,洗我塵垢。

      10) 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原無生滅,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11) 聲在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

      12) 三界輪回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13) 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林中,心不動(dòng)則人不妄動(dòng),不動(dòng)則不傷;如心動(dòng)則人妄動(dòng),則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huì)到世間諸般痛苦。

      14) 自恐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怕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fù)如來不負(fù)卿.

      15) 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fā)大乘心,普濟(jì)一切,愿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16)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復(fù)盡形供養(yǎng)飲食衣服臥具醫(yī)藥,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復(fù)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hào),乃至一時(shí)禮拜供養(yǎng),是二人福,正等無異,于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hào),得如是無邊福德之利。

      17) 當(dāng)知虛空生汝心中,猶如片云點(diǎn)太清里,況諸世界在虛空耶?

      18)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fā)。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復(fù)諸三有。

      19) 得生與否,全由信愿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20) 華嚴(yán)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廣嘆述,窮劫莫盡,智者自當(dāng)知之。

      21) 嗟乎!凡夫例登補(bǔ)處,奇倡極談,不可測度。華嚴(yán)所稟,卻在此經(jīng)。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辭繁義蝕,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

      22) 若信愿堅(jiān)固,臨終一念十念,亦決得生。若無信愿,縱將名號(hào)持之風(fēng)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墻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

      23)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逆風(fēng)揚(yáng)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己。

      24)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yuǎn)離之念。情愛于色,豈憚驅(qū)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25)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于濁世,當(dāng)如蓮華,不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26)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佛為說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

      27) 佛言:沙門行道,無如磨牛,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看了佛教的經(jīng)典格言還會(huì)看:

    1.佛說人生經(jīng)典格言大全

    2.經(jīng)典佛教名言格言

    3.佛教名人勵(lì)志格言

    4.經(jīng)典佛家禪語名言100句

    5.佛經(jīng)經(jīng)典勵(lì)志名句大全

    16890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极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爽的流水毛片|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 两个人日本WWW免费版| 草莓视频在线观看18| 最好看的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真实乱系列2孕妇| 国产精品国产免费无码专区不卡|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7亚洲午夜a| 成人看片黄a在线观看|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在线电影| 国产浮力影院第一页| 五月天久久婷婷| 高潮插的我好爽再干噢在线欢看| 日韩在线免费电影| 国产区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第38页永久乱码| 色哟哟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免费播放|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 katsumi精品作品在线播放| 男人天堂官方网站| 国产麻豆成人传媒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二厂| 在线www中文在线| 旧番拯救精灵森林第四集| 国产免费观看视频| 中国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天天综合网网欲色| 亚洲欧美日韩第一页| jealousvue熟睡入侵中| 激情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模欢欢炮交啪啪150|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 欧美bbbbb|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人妇英文 |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拍无码|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