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風琴入門學習的知識(2)
手風琴入門學習的知識
四、對學習手風琴興趣的培養
(一)運用各種手段激發兒童對手風琴的興趣
1.模仿、游戲是兒童最喜歡的活動之一
在模仿游戲中給兒童創造音樂意境,有益于培養兒童對手風琴的興趣。這種音樂意境應是兒童身邊熟知的,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尤其是這樣。教師可以用琴模仿汽車喇叭、潺潺流水、火車轟鳴等聲響,由此讓孩子得出結論。對于年齡稍大的孩子,可以用錄音機播放幾種風格不同的手風琴樂曲,讓孩子分辨出什么是悲哀、什么是快樂、什么是寬廣等,這樣既能培養孩子的音樂感,又能激發他們學習手風琴的興趣。
2.利用榜樣來激發兒童學琴的欲望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可以多給孩子講一些音樂家怎樣成長的故事,特別是幼年苦練成才的故事,利用這些音樂家的故事來激發兒童學琴的興趣。還可以讓兒童多與手風琴成績好的小朋友接觸,借以誘發孩子們學琴的欲望。
(二)有針對性地培養兒童良好的樂感
音樂感是學好音樂的基礎。五彩繽紛的大自然能喚起孩子們的美感,能使兒童張開想象的翅膀。大自然中有著無限豐富的音響,如,急風暴雨聲、鳥兒啼叫聲等。可以結合兒童所學的樂曲來觀察和欣賞,通過音樂去與大自然的聲響對比并展開聯想。另外,選用形象性較強的教材教學,也有利于培養兒童良好的樂感。如樂曲《小白兔跳跳》既形象又生動地表現了小兔愉快玩耍的情形,《火車開啦》運用了“咔嚓咔嚓”的模擬火車開動的聲響等。我們可以通過選擇這些形象性較強、優美而動聽的標題音樂來啟發孩子們的音樂感覺。
(三)擬定良好的音樂環境
兒童學琴之初,應當經常讓他們聽著名的手風琴樂曲,帶他們多欣賞音樂會。在學習一首樂曲之前,要盡可能編排繪制一些音樂小品,以圖畫、舞蹈的形式來表現這首樂曲的內容,使兒童能借助于生動的藝術形象來感知和體驗樂曲的意義,激發他們學琴的興趣。如歌曲《娃哈哈》,可以采用圖畫形式誘發孩子們演奏這首曲子的興趣。可將維吾爾族兒童跳舞的畫展示給學生,采用誘導法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通過聽音樂讓學生思考和感受歌曲的內容、情調、節奏等特點。通過講解,在強烈的求知欲望驅使下,學生很快就體會到歌曲所表達的幸福和快樂的主題思想。
(四)通過鼓勵使孩子體驗到進步的喜悅
兒童有了成績,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讓孩子體驗到進步的喜悅。當孩子們學琴到一定程度時,可以組織一些小型音樂會,讓小伙伴們來欣賞他們的演出。這樣孩子們就會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成績,感到獲得成功的歡樂,從而進一步激發兒童學習手風琴的熱情。為了使兒童長久地保持學習手風琴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循序漸進
在教學過程中,一旦學生對某一要求基本做到時,就應該增加新的內容,迅速引向更進一步的技巧。有一定難度的曲目,對初學琴的兒童來說很難成功演奏出來,這樣會使學生感到難堪,挫傷自尊心,削弱學琴的興趣。
2.因材施教
對于不同的學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在訓練時,有的學生手形方面是重點,有的應解決觸鍵問題,有的則要在風箱運用上多下工夫。同時也應該注意學生的優點,哪怕是曇花一現的優點也要及時加以表揚,以激發學生的學琴熱情。
3.協調發展
教學中要注意技術和藝術的平衡、協調和發展,如果拉琴技術脫離了樂曲內容,就會使拉琴形成單純玩弄技巧的偏向,久而久之,會使學生感到乏味,也不利于學生今后的演奏發展。因此,要將純技巧性的訓練和音樂表現的培養結合起來,將提高技術的練習曲訓練與增強藝術表現力的中外優秀作品的練習結合起來,將模仿性的練習與創造性的練習結合起來,這樣才能使學習者在專業技巧和音樂修養兩方面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