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的發聲原理
音箱的發聲原理
音箱是整個音響系統的終端,其作用是把音頻電能轉換成相應的聲能,并把它輻射到空間去。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音箱的發聲原理的相關知識,歡迎閱讀!
音箱的發聲原理:
一、音箱的定義
音箱指可將音頻信號變換為聲音的一種設備。通俗的講就是指音箱主機箱體或低音炮箱體內自帶功率放大器,對音頻信號進行放大處理后由音箱本身回放出聲音,使其聲音變大。
二、音箱的發聲原理
發聲原理:振動器振動發聲(振動音響)+紙質鼓膜喇叭發聲
傳統(普通)音響與振動音響相結合的音響,既有振動音響的振動發聲,又有傳統音響的喇叭發聲。
介質混合音響主要是結合了振動音響的振動發聲技術原理和普通音響紙質鼓膜喇叭發聲原理,將二者融合;其實介質共振混合音響還是很好理解的,介質共振就是通過振動介質發聲,而混合則是結合了傳統音響喇叭發聲,總的來說就是傳統普通音響和振動音響的結合體,音質清澈不說,重低音效果更是顯著,全國主要城市應該都有得賣了,沒有見過此類音響的音樂發燒友們,可以去體驗下,應該不會讓你失望的!
揚聲器系統的性能指標
1)頻率響應(有效頻率范圍)
2)額定阻抗
3)功率
4)靈敏度
5)指向性
6)失真
諧波失真,是指在重放聲中增加了原信號中沒有的高次諧波成分。
互調失真,我們知道揚聲器是一個非線性器件,在重放聲源的過程中,由于磁隙的磁場不均勻性及支撐系統的非線性變形因素,會產生一種原信號中沒有的新的頻率成分,因此當新的頻率信號和原頻率信號一起加到揚聲器上時,又會調制產生另一種新的頻率。另外,音樂信號并不是單音頻的正弦波信號,而是多音頻信號。當兩個不同頻率的信號同時輸入揚聲器時,因非線性因素的存大,會使兩信號調制,產生新的頻率信號,故在揚聲器的放聲頻率里,除原信號外,還出現了兩個原信號里沒有的新頻率,這種失真為互調失真。其主要影響的是音高(亦稱音調)。
瞬態失真,音箱系統的瞬態失真,是指揚聲器震動系統的質量慣性引起的一種傳輸波形失真。由于揚聲器存在一定的質量慣性,因此紙盆震動跟不上瞬間變化的電信號,使重放聲產生傳輸波形的畸變,導致頻譜與音色的改變。這一指標的好壞,在音箱系統和揚聲器單元中是極為重要的,直接影響的是音質與音色的還原程度。
7.標準功率(單位:瓦W):音箱上所標注的功率,國際上流行兩種標注方法:
長期功率或額定功率,前者是指額定頻率范圍內給揚聲器輸入一個規定的模擬信號,信號持續時間為1分鐘,間隔2分鐘,重復10次,揚聲器不產生熱損壞和機械損壞的最大輸入電功率。后者是指在額定頻率范圍內給揚聲器輸入一個邊疆正弦波信號,信號持續時間為1小時,揚聲器不生產熱損壞和機械損壞的最大正弦功率。
最大承受功率即音樂功率(MPO),起源于德國工業標準(DIN),是指揚聲器所能承受的短時間最大功率。這是因為在播放音樂信號時,音頻信號的幅度變化極大,有時音樂功率的峰值在短時間內會超過額定功率的數倍。我國國家標準GB9396-88制定的功率標注標準有最大噪聲功率、長期最大功率、短期最大功率、額定正弦波功率。通常音箱生產廠家以長期功率或額定功率為音箱的標注功率。
8.標稱阻抗(單位:歐姆Ω):是指揚聲器輸入的信號電壓U與信號電流的比值(這個和高中物理中一樣,R=U/I)。因揚聲器的阻抗是頻率的函數,故阻抗數值的大小隨輸入信號的頻率變化也發生變化。我國國家標準規定的音箱阻抗優選值有4Ω、8Ω、16Ω(國際標準推薦值為8Ω),并規定揚聲器的標稱阻抗為:揚聲器諧振頻率的峰值F0至第二個共振峰F1之間的最低阻抗值。有些國外揚聲器生產廠家,以阻抗特性曲線趨于平坦的一段定為揚聲器的標稱阻抗。音箱的標稱阻抗與揚聲器的標稱阻抗有所不同,因為音箱內不止一個揚聲器單元,各單元的性質又不盡相同,另外還有串聯或并聯的分頻網絡,所以標準規定了最低阻抗不得低于標稱阻抗值的80%。
9.靈敏度(單位:分貝dB):音箱的靈敏度是指當給音箱系統中的揚聲器輸入電功率為1W時,在音箱正面各揚聲器單元的幾何中心1m距離處,所測得的聲壓級(聲壓與聲波的振幅及頻率成正比,聲壓級是表示聲壓相對大小的指標)。在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靈敏度雖然是音箱的一個指標,但是與音質、音色無關,它只影響音箱的響度,可用增加輸入功率來提高音箱的響度。
10.效率(用百分數來表示):音箱效率的定義是,音箱輸出的聲功率與輸入的電功率之比(即聲—電轉換的百分比)。日前,市場上銷售的音箱通常標注靈敏度,而有的音箱標注的是效率,卻用分貝值來表示。這種錯誤的標注方式,使一些消費者對靈敏度和效率這兩項指標產生混淆。音箱的靈敏度和效率這兩項指標與音質、音色無關,更不是考核品質的標準,但靈敏度和效率太低必須增加功放的輸入功率才能達到需要的聲壓級。
音箱的發聲原理相關文章:
1.喇叭的發聲原理
2.揚聲器發聲原理
3.發聲的原理
5.麥克風的發聲原理
6.蟈蟈的發聲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