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班級心得
班主任班級心得篇1
在炎熱知了齊叫的五月末,我作為一個在偏遠小島教學的普通教師,竟被有幸地推薦參加_市班主任骨干培訓。作為新晉的一名年輕教師,驚喜之余,也在思考著自己入行以來的兩年班主任工作經歷——痛,并繼續痛著。
回想自己的入行經歷,其實頗具心酸和曲折。當初大學畢業適逢教師隊伍的學歷要求硬性條件提高,沒能參加教師招聘考試,于是流落街頭,在社會上帶領著一支小銷售團隊穿梭于上級和下級之間勉強賺兩頓填飽肚子。從再次進修到最終考上教師入行,我自己感覺做教師就是為了完成我媽對我的期待,從來沒考慮到自己當了教師,甚至當上了班主任,所付出的心血、精力甚至比當年自己帶的一支小團隊所花的還要多。無論是團隊的負責人也好,還是學生的班主任也好,無時無刻都在如何培養一個優秀的團隊,真是傷透了腦筋我歸結為想和做。想——如何培養?做——制定了計劃后如何實施?這就是一門管理學上的技巧和藝術。
我從2019年入行以來,我從來都沒有如此認真地聽一個講座,眾所周知,無論什么培訓都是了無生趣的,聽著聽著就困了,一大堆的理論劈頭而來,對于我們年輕教師來說,簡直就是窒息,這弱小的心靈一下子就被掐碎了。所以一直以來,對培訓和聽講座都在心里產生抵觸的情緒,以至于入行以來,學無所成,自己在黑暗中摸索前進。正當碰得頭破血流之時,有幸參加了這次培訓,而自己的堅持出席聽講也換來了自己的受益,聽到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講座——賈高見老師關于班主任班級管理的講座。
在德育工作上,賈老師的主張是要把學生培養成外顯有規、內涵有德、學而有成的人,我十分贊同這個觀點。無論是在社會上,還是在學校內,都必須有一套規章制度去約束和管理每一個人,這樣才形成一種秩序,在學校里面就形成了紀律。而培養一個學生甚至班集體,除了外顯有規外,還要培養學生的自身和群體中的修養,包括正確的輿論、價值觀的認可等,從內和外都培養成一個合格的人,然后再是學習。很多時候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往往只是單方面去培養他們的學習,而忽略了班級管理上的細節,要把學生培養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人。
在班級管理上,賈老師也給我上了一堂示范課。賈老師制定的班規,十分的詳細,充分考慮到各階層學生的特點,并能在民主的基礎上制定出符合本班管理的班規,最大的特色就是在培養能幫自己管理班級的核心班干部團體,并且通過班規中的加分扣分原則把每一個人都動員起來,讓學生都能為班級做貢獻,從而形成集體榮譽感和班級榮譽感。當然,這種方法,可能也只是適用于一些學生素質比較高的學校。我工作了兩年,在兩所農村的初中工作過,也很少見到有老師去定制自己班的班規,如果有,也因為各種問題而半途放棄,要么就是班規約束不了初中的學生,要么就是學生素質差形成不了核心的班干部團體,這樣就給班主任工作帶來巨大的工作量而放棄了。
在班級活動上,賈老師通過很多的課外活動或趣味活動,把學生的班級凝聚力再提升一個層次,這遠遠比我們在班會課上老套地講紀律、講衛生情況等要新穎得多,特別是課外的活動,在心靈上暖化學生,可以說,這樣的活動,其實也是圍繞一個目的,就是把學生培養成“外顯有規、內涵有德、學而有成的人”。賈老師的這種新穎的活動,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同時可以根據自己學生特點和實際工作環境去設計適合班級團隊活動的方案。
這次的骨干班主任培訓,讓我從一個通俗易懂的層面上學習了一個優秀班主任管理的經驗,獲益良多,但我知道,年輕既是我的資本,也是我的短板。現在的我,在班主任的道路上,繼續痛著,同時我也期待著哪天能止痛,并且能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享受到班主任工作中的快樂,那么,那一天,我也就真正地成長起來了!
班主任班級心得篇2
在20_年x月x日至27日,通過在昆明參加“全國教育管理者予班主任隊伍建設高級研修班”的學習。我受益頗多。在培訓這幾天的學習活動中,我有幸聆聽了幾位教育專家的精彩學術報告。給我感受最深的是趙謙翔老師,他是一位詩人,其次,才是一名教師。教學之道,育人之法,甚至他自己的人生選擇,無一不浸潤著詩人的風格。
一、育人為本,管道雙贏。
在趙謙翔老師主講的兩個多小時的報告現場,趙謙翔老師回顧了自己的人生經歷,詮釋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展示了自己的教育成果,給在坐的老師們樹立了一位名師的形象,趙謙翔老師激情飛揚講述了他一生中不平凡的經歷和真摯的情感體驗,作為一名中小學教師對待每位學生要“傾大寫之愛,育大寫之人”。把無私的奉獻,傾注于對學生的尊重、理解和疏導之中。趙老師利用“東方時空”,“東方之子”打動了學生心靈,啟迪他們思考。目的就是通過寫作提升境界。他貫徹的綠色語文教育真正讓學生做到了“心動、筆動、再加行動”。特別是他的一言心得:“老師莫做偷夢賊,學生莫被賊偷夢”一句話引發了我的許多感慨和深思。
在培訓過程中,認識到一位合格的教師,必須做到心目中有人,一位合格的班主任,必須做到心中有愛。
二、加強班主任專業化的建設,做一名幸福、快樂、有成就的班主任
這位教育專家就說了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播本領,而在于激勵,在于喚醒、在于鼓舞他人。首先她歸納和總結了幸福、快樂、有成就的五部曲:“擇業、創業、樂業、敬業、愛業”,作為一名優秀教師,特別是一位優秀的班主任,你要學會苦中有樂,樂中施愛,愛中得福,用心才能有快樂,不求回報就能獲得幸福,成就在快樂和幸福中獲得。
其次,她分析了做專業化的班主任要先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設計好自己的與人藍圖,其次是了解學生的需要,按需施教。她重點的分析了要了解學生的需要,就是要用學生的大腦去思考問題;用學生的情感去體驗情感;用學生的興趣填補自己興趣的空白;把學生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
通過培訓學習之后,我認真做了總結和反思,我認為,在以后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提高自己。
一、用心關愛每一個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存在很大的發展潛能和意識。
二、倡導民主治班,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的愿望和能力。調動一切可利用的能量,為我所用。
三、努力培養自己的道德修養和自身素質的內涵,尊重學生的差異,用寬容的心理去接納和呵護學生,最后,我想說讓我們彼此跟隨著教育專家的步伐捧著一顆誠實的愛心,教好書育好人,做一位名符其實有成就的教師和班主任。
班主任班級心得篇3
20_年x月19-20日,我有幸參加了在深圳市鵬福大酒店全程參加了由中國教師繼續教育學會舉辦的“全國教育管理者與班主任隊伍建設高級研修班”的培訓,闊別學生生涯多年后,再次以學生的身份身無旁騖的坐在教室里聆聽教育專家的課,那種感覺實在是妙不可言。
7月x日上午,丁榕老師的報告《加強班主任專業化建設做幸福快樂有成就的班主任》,她說班級應該是有個性的,獨特的。一個好的班級評判標準,不光在成績的高低,名利的多少上,更應該是看在這個快樂成長的園地里,老師,學生是不是都感到幸福,快樂。作為班主任,擔任著如何營造寬松和諧的班級氛圍的任務。一個魅力班級的文化建設是重中之重。教會學生設計“家”,讓班級擁有家的溫馨。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引導班級中的每個成員都來為這個大家庭出謀獻策,培養班級主人翁意識。集體的力量,科學管理班級,共同開創寬松和諧的魅力班級。
7月x日下午,陳紀英作了《重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促進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講座。首先留給我最深記憶的是陳老師的開朗與樂觀,好學與執著:她52歲時在職讀研究生,在此次看到有丁榕的相關講座,她還專程趕來悄悄坐在教室后面學習。
她首先指出:做教師門檻不高,但做好很難。教師是社會上唯一一種直接與人的全面本性打交道的職業,既要關心人的生理方面,也要關心人的心理方面。教師不同于其他職業者,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在于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這也是學校這個精神特區的特殊之處。接著,陳教授從教師心理健康、教師壓力及原因分析與心理解壓、教育工作中的幸福感—師愛教育愛、學會調適情緒、教師促進心理健康的意義五個方面,結合親身經歷和教育教學中的實例,激情昂揚、聲情并茂、循循善誘、娓娓道來:教師要自我成長,用心學習,不斷思考;有思路才有出路、有眼界才有境界、有作為才有地位、有實力才有魅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責任教做不好教育工作;心中有愛,眼中有人,明明白白做教師,就有機會成為名師;師愛是教師班主任精神關懷的永恒主題,要偏愛后進生、厚愛特殊生、博愛中間生、嚴愛高才生,從心理角度,用不同的方式給不同學生心理支持和關愛;人性最本質的東西就是渴望被欣賞,教育最本質的作用就是發現一個人的長處,教育的秘訣就是一條:往死里夸他(她)……
陳老師對“教師班主任在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進行了專題講座。主要講述了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特點、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可實施的做法、教育活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班主任教師心理健康水平與工作的關系等五個方面的問題。她指出:“以人為本”的實質就是“以心為本”,真正的教育應該是“以心為本”的教育,時時處處考慮學生的感受才
能與學生心心相通;教師的職責不僅在于傳授知識和提高成績,而且在于呵護和哺育學生的心靈。若一位教師從早到晚都忙于教學工作,乃至于抽不出一點時間,或舍不得抽出一點時間來認真了解和分析學生問題行為的心理成因,那么,“以人為本”也就成了一句空話;班主任、教師專業化成長歷程是:累并快樂著;教師班主任的工作是科學,又是藝術。班級是一個小團體,班主任是核心、領導者,做班主任工作要用心、動情。班級氣氛像空氣一樣,看不見摸不著,但卻影響每一個人,班級氣氛會塑造人格;快樂是一種美德,微笑是一種力量,優秀是一種習慣,成功是一種心態;每個教師都是學校形象的代言人,人人要爭做學生喜歡、家長滿意、領導信任、同事佩服、自我欣賞的人。在教育過程中,人的生存、成長、發展最重要;德育與心育的關系是:德育解決“方向、靈魂”問題,心理解決“成長、需要”問題。教育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是一個師生共同成長的過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適應學生成長客觀規律的需要,是現代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師自身成長的需要、學校全面快速發展的需要和保障。
最后,陳老師語重心長地與廣大學員共勉:忙是營養,不忙是營養不良;要有平常心,更要有上進心;我們來到世界上是爭氣的,不是生氣的;有事做、認真做、趕快做;用心說話、用心做事、用心做人;幸福是一種體驗,更是一種能力;基本底線是做一個會上課的教師;教師,永遠的學習者;學習要加,驕傲要減,機會要乘,懶惰要除;人生從來是現場直播,從來無彩排,要自我定位:在為誰工作、
為什么要努力工作、究竟怎樣努力工作;對每一個人來說,做不愿做的事叫改變,做不敢做的事叫突破,做不能做的事叫成長;工作是用生命去做的事情,教育工作是要用良心、愛心、責任心、事業心和能力去做的事業;教師的勤奮、關愛、信任、鼓勵,學生都會用心中的天平給予衡量。
陳老師的講座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聲: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全員、全程、全方位進行,以德育人、以心護人,才能使青少年健康成長。
7月x日上午,《關愛學生需要教育智慧》,這是華林飛老師的報告主題,在自己從教這段時間,我深切地感受到教育智慧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所以,報告的`過程中,我聽得甚是仔細,也希望能夠從華老師這里得到些啟發,為自己未來的工作提供些幫助。
為了讓我們這些聽報告的老師對教育有更為深刻的認識,特別是對班主任工作的智慧認識,華老師給我們提供了十條建議。
一、學會了解學生,了解學生實際,教育回歸生活;
二、學會創設教育情境,引導學生在體驗的基礎上進行道德建構;
三、學會關愛生命,提升師生生命質量和幸福指數;
四、學會互動技巧,互惠共生,促進師生共同成長;
五、學會改變自己,不斷調整心態,懂得寬容與忍耐;
六、學會勵志,掌握有效勵志方式,改變學生的人生態度;
七、掌握關愛技巧,用行動表達對學生的關愛;
八、學會以善致善,盡量減少“反教育現象”;
九、學會捕捉教育時機,走進學生心靈深處;
十、學會制度創新,變人治、法治為自治。
以上是我在培訓學習期間的幾點心得體會。雖然時間短暫,機會難求,但相信本次培訓對我今后教育教學工作中會有所幫助。我將繼續努力學習,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