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事跡
心得體會事跡(通用8篇)
心得體會事跡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心得體會事跡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心得體會事跡(通用8篇)】,供你選擇借鑒。
心得體會事跡篇1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追夢路上,大學生們加強品德修養,踏踏實實修好品德,努力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保持勇于奮斗的精神狀態、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努力做到剛健有為、自強不息。
他們中,有見義勇為的崔譯文。2019年3月,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花江校區里,崔譯文晚自習后和同學小梁結伴回宿舍。經過操場時,一名男子企圖對小梁行兇,崔譯文用自己瘦弱的身軀緊緊護住小梁,自己卻身中8刀。
在醫院恢復期間,崔譯文總是堅強地說:“我不疼,真的,一點不疼”。她不忘學習,及時補習功課,還積極關心同學恢復情況,督促小梁進行康復訓練。2020年,崔譯文又拿出見義勇為的獎金為武漢捐款,雖然身體尚未完全康復,卻志愿到社區一線服務……“我希望帶給大家正能量?!彼届o地說。
他們中,有帶著病重養父上大學的于婷婷。養父患有肝硬化及布加氏綜合征等,十幾歲時,于婷婷就擔起照顧患病養父的重任。艱苦的環境,磨練了她堅強的性格和不屈的韌勁。
被重慶財經職業學院錄取后,她決定帶著養父一起上學,開始了學校、出租屋、醫院“三點一線”的生活。每天中午下課后,回家為養父做好午飯再趕去學校上課;下課后,照顧養父吃過晚飯,再趕回學校上課。盡管時間緊迫,于婷婷從沒耽誤過任何一節課,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還加入了公益社團?!敖洑v挫折后,挺立的樣子就是風骨。我會帶著斗志,迎接每一個挑戰。”她說。
他們中,有把青春定格在大山深處的李莎。李莎是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9屆本科畢業生、第二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生前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龍勝小學支教。她翻山越嶺,走兩個小時的崎嶇山路去家訪;關心班上每一個孩子,打開留守兒童的心扉……
李莎把生命留在了她深愛的土地上,而她的精神將一直延續下去。在她背后,成千上萬的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在這場青春接力中不斷奮進。
心得體會事跡篇2
觀看了《最美鐵路人事跡報告會》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最美鐵路人來自于基層,他們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了用心、盡力,為我做好今后的工作樹立了榜樣。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边@些“最美鐵路人”是新時代鐵路人前進路上的引領者。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張潤秋女士,她說:“工作的事,旅客的事,在我這兒還是要放在最前面的那件事兒”。樸素無華的言語道出了我們所有鐵路人的心聲。他們如同一粒石子、一根枕木、一節鋼軌,牢牢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最美鐵路人!我們都應該以他們為榜樣,向他們學習,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為鐵路,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自己的力量。
心得體會事跡篇3
思政工作創新永遠在路上
“11年來,從博客、BBS論壇到微博、微信、直播、短視頻,無論網絡育人的載體怎樣變遷,對我來說運用網絡創新思政工作是沒有變的?!比A中農業大學理學院黨委副書記祝鑫用這句話概括她在網絡育人實踐中的摸爬滾打。
2009年,祝鑫開通“鑫曰心語”輔導員博客,“鑫”式風格,清新、鮮明。2014年,祝鑫以微信公眾號、微博、QQ空間等多平臺共建成立“祝鑫工作室”。
“有學生在的地方,就是我工作的地方。”用11年的時間,祝鑫探索出了新媒體環境下以輔導員為主體引領學生成長的新媒體育人模式。
近3.5萬人次在網上得到祝鑫的回復和互動,“學生們的問題對我來說,就是動力之源,也是素材庫?!弊v握f。
這一觀點和杭州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黨委委員錢珊不謀而合。錢珊認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期望平等交流、有效互動、擁有獲得感?!斑@就需要我們在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上不斷創新,在網絡思政教育上不斷深耕?!?/p>
因為和學生年齡相仿,所以錢珊在上課時,“他們喜歡看什么,喜歡聽什么,就要把這些融入課程設計中,用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p>
為了讓課程更有親和力和吸引力,錢珊開創了“網絡+實踐”式的思政課堂。在課堂上,以慕課、直播為載體,組織學生參觀井岡山、西柏坡、韶山等紅色革命基地;在課堂外,通過暑期實踐行動、“公益實踐坊”等生動的實踐體驗讓學生浸潤中華優秀文化和紅色文化,切身感受其中的意蘊。
“要讓學生成為網絡文化建設的主人,讓網絡成為傳播核心價值觀的高地?!卞X珊始終堅持以此理念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天津師范大學輔導員張家瑋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將思政教育與專業學習更好結合,探索藝術類學生的“課程思政”。
他從形式上設計“微視頻”拍攝、翻轉課堂、實地調研等引發思考、學生喜愛的實踐活動,在工作中把“大道理”轉化為“小故事”,把有意義的思想變成有意思的文化創意產品?!八颊逃肋h在路上!”張家瑋說。
心得體會事跡篇4
據介紹,“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以總臺機構融合、媒體融合為契機,充分利用央視頻、央視新聞新媒體、央視網及小喇叭等自主傳播平臺的優勢,在新媒體端發力。在前期尋訪過程中,活動通過移動端新媒體直播的形式,充分展示記者走基層拍攝孝心少年的真實過程的同時,深度開掘短視頻產品矩陣和關聯話題,力求真正實現大小屏與廣播之間的有機聯動。
作為“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的主要環節,本屆頒獎典禮邀請的頒獎嘉賓也涉及各個領域,既有航天英雄楊利偉、藍圖公益基金會創辦人龍永圖、著名表演藝術家呂中、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著名詞作家任衛新,也有奧運冠軍楊揚、本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形象大使、主持人于嘉和“月亮姐姐”等觀眾熟識的知名人士。同時,節目組特意邀請到了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風濕免疫學組組長、首都兒科研究所風濕免疫科主任吳鳳岐教授來到現場,后期她將為“最美孝心少年”楊峻熙提供切實醫療幫助。
在文藝呈現方面,《眾里尋你——20_“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中不僅有總臺央視少兒頻道主持人小鹿姐姐和月亮姐姐帶來的開場主題曲《眾里尋你》,還有土豆王國小樂隊表演歌舞《加油!同學》,并且邀請曾頗受關注的《聽我說謝謝你》的歌曲原唱者李昕融現場演繹這段原創手勢舞。文藝元素與事跡短片、現場采訪、頒獎相融,著力展現青少年天真爛漫與陽光勵志,讓觀眾有笑有淚,營造溫暖的頒獎氛圍。
節目形式上,《眾里尋你——20_“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更強調儀式感。據悉,現場的每位“最美孝心少年”出場均由6位小演員簇擁而來,在同伴的陪同下,站到舞臺上講述自己的孝親故事。除此之外,今年頒獎典禮舞臺還進行了創新式設計,環繞式大屏幕如何讓觀眾在觀看典禮時沉浸其中,更真切地感受“孝心少年”以及嘉賓們的真情實感值得期待。
從“孝心少年”人物事跡短片到頒獎嘉賓頒獎,從“孝心少年”現場采訪到文藝歌舞演出,20_“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從媒體傳播的視點出發,以少年兒童為表現主體,通過繼承和揚棄,為傳統孝親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其為構建文明和諧的現代社會貢獻新的價值。
心得體會事跡篇5
對人寬對己嚴
他住的宿舍很逼仄,9年沒有添置一件新家具
9年來,黃詩燕翻山越嶺,腳步遍布全縣120個村莊、3900余戶貧困群眾家里。
果農張福明說:“書記在我家住,臨走要給餐費,他說這是紅軍的傳統?!?/p>
張福明手機里存著不少與黃詩燕聯系的短信。得知他家的橘子口感不好,黃詩燕請專家引進新品種。得知老張要來縣委坐一坐,黃詩燕站在樓梯口迎接。
“你不像個當官的。”張福明說。
“我本來就是農民!”黃詩燕回答。
2018年春節,張福明去給黃詩燕拜年,帶了五六斤花生和一條煙。沒想到遭到黃詩燕的“一頓罵”,“老張,你買煙干什么,拿回去退了?!?/p>
溫和的黃詩燕,偶爾也發火。2016年,炎帝陵景區里,一位叫賣土特產的大娘被保安攔下推搡。
黃詩燕撞見,急忙叫人上前制止?!鞍l展旅游要平衡好景區管理與周邊貧困群眾的關系,要優先吸收他們在景區工作?!秉S詩燕批評負責人。
于是,30多位貧困農民經過培訓后在景區上崗。
對人寬,對己嚴。炎陵縣委辦副主任劉明華至今談起黃詩燕書記,還有些哽咽:他住的宿舍很逼仄,9年沒有添置一件新家具,宿舍里的東西,連熱水器、床、暖壺等,都是之前留下來的。
如今,炎陵縣貧困戶已全部脫貧。今年10月,黃詩燕被追授為“全國脫貧攻堅模范”。
心得體會事跡篇6
黃詩燕擔任縣委書記之初,炎陵縣頂著深度貧困縣 經濟薄弱縣 產業滯后縣等一堆“落后帽子”。全縣貧困發生率達19.5%,農民人均收入2970元,是典型的老少邊窮地區。
炎陵縣委辦副主任劉明華介紹,上任伊始,黃詩燕抱定“山高不如腳背高,路長沒有腳板長”的信念搞“大走訪”——自帶食材進村入戶,與群眾一起生火做飯,同桌吃飯,同干農活,傾聽群眾掏心窩子的話;跑無電村,鉆土坯房,進“杉皮屋”,訪貧問苦……黃詩燕調查后痛感,炎陵縣交通閉塞是痛點,資源匱乏是難題,貧困落后是大敵。
“共產黨是為無產階級飯吃衣穿屋住的黨”,這是1929年紅軍在炎陵縣留下的標語?!拔覀児伯a黨人干革命,就是為了讓老百姓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我們要弘揚紅軍作風,讓農村一天比一天美,讓農民一天比一天富!”黃詩燕一席話,讓全縣黨員干部深受觸動。
他提出,大力發展綠色農業 生態工業 文化旅游三大產業。他給自己立“軍令狀”,梳理群眾最難最憂最盼的事,解決一項銷一個號。
心得體會事跡篇7
今天下午,我按照區教育局政治理論學習內容的安排,組織學校教師學習了三位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從中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具有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是--省教育廳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黨支部書記,在教育戰線工作20年來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山區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九進涼山州布拖縣麻風康復村,關心幫助村民,并在家庭經濟不富裕的情況下捐資7萬余元,辦起了--小學,使村里的孩子們接受到了教育,被當地群眾譽為好黨員、好干部。
李--,是重慶市某小學一位退休教師,任教28年,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在今年夏天,在面對突如其來的洪水,在生死關頭,她挺身而出,奮不顧身,組織家人營救出32名被洪水圍困的群眾,關鍵時刻表現出一位優秀黨員、人民教師的大無畏精神和高尚品德。
--小學的一名黨員教師,任教14年來他愛崗敬業、好學上進,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積極改革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今年夏天,他在近7公里的渾濁湍急的河流中救出了落水的學生,自己卻獻出了年僅33歲的生命。他用舍己為人的英雄壯舉詮釋了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
認真學習了三位優秀教師的事跡后,感到他們具有共同的特點:都是共產黨員,并且對黨和人民、對教育事業都充滿了無限的忠誠,對學生都奉獻出了無私的愛,他們都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養和業務能力水平,并且時刻銘記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體現了優秀共產黨員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每一次學習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對自己的心靈都是一次深刻的洗禮,同時也對照先進查找自己各方面的不足。我也是一名人民教師,也是一名共產黨員,而且還是學校領導班子的成員,我要在每時每刻都以較高的標準嚴格地要求自己,扎扎實實地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積極營造教師研究的氛圍,帶領教師共同鉆研業務,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辦好人民滿意學校的目的。
心得體會事跡篇8
1月9日,湖南日報刊發長篇通訊——《待到山花爛漫》,追記“最美扶貧書記”黃詩燕。字里行間,訴說著黃詩燕勤勞、務實、敬業、奉獻的一生,也飽含著群眾百姓對失去這位好干部的不舍與悲痛。
“政聲人去后,閑談民意中。”人們之所以感動、懷念、深思,皆因黃詩燕身上有很多優秀的品質。他的赤子初心、忘我奉獻,他的實干有成、銳意創新,他的公仆情懷、俯仰無愧,他的簡單樸素、一身正氣……這些,讓我們肅然起敬。
今天的“朋友圈”被這位好書記刷屏,不少網友在探討,黃詩燕的哪些品質最打動人心。有人說勤奮敬業,有人說實干擔當,也有人說堅毅果敢……而最讓我感動的是他的為民情懷,心中裝著百姓、一心為了百姓,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為了群眾,不惜犧牲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心中有信仰,把帶領群眾脫貧作為最大的政治忠誠。從株洲市委副秘書長、市委辦主任履新炎陵縣委書記,不少人認為他是“鍍金”。面對這些閑言粹語,黃詩燕沒有理會,下定決心要在這里干出一番成績。炎陵縣貧困發生率很高,他謀劃“四老四地”,布局綠色農業、生態工業、文化旅游,壯大黃桃產業……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2017年,炎陵縣成為全省第一批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實現高質量脫貧?!扒嗌教幪幝裰夜牵雾汃R革裹尸還?!睘檠琢昝撠毝鴣?,為炎陵脫貧而去。黃詩燕用生命詮釋忠誠,也將自己永遠定格在這一方山水。
肩上有擔當,為脫貧“站臺”,為群眾吆喝。有人常把領導干部掃大街、坐公交等當作一場“秀”,不少群眾對此一笑了之。但黃詩燕的“站臺”得到了群眾百姓的贊揚。作為縣委書記,每年的桃花節、黃桃大會,黃詩燕都出面“站臺”吆喝;北京、廣州等地的供銷對接會,黃詩燕現場促銷;央視推廣炎陵黃桃,黃詩燕琢磨出推廣語,“炎陵黃桃,‘桃’醉天下”。每到黃桃成熟季節,黃詩燕還會到路邊水果店轉一轉,要求有關部門兩天報告一次全縣黃桃銷售信息?!盀槔习傩彰撠殹九_’,我怕什么?”言為心聲,民心可鑒。坦率、真誠的背后,映照的是為民服務寬廣胸襟和沉甸甸的責任擔當。
為民“站臺”的書記值得點贊。相信,在這股力量有感召下,全省上下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定能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闊步邁入全面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