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有感【5篇】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了,深圳經濟特區位于深圳市南部,東起大鵬灣,西至珠江口,北靠梧桐山、陽臺山脈,南鄰香港,以深圳河為界。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觀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有感,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觀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有感1
有這樣一座城市,在南海邊上,是一位老人在地圖上畫的一個圈兒,她有著“經濟特區”的稱號,這是哪里?這就是美麗的深圳。
深圳的景色是最迷人的。早晨,走過林蔭小道,呼吸著新鮮的空氣,陽光透過樹葉照射下來,星星點點的,好似金色的花瓣散落在小路上;有的還輕柔地撫過人們的臉龐,滑落到肩上,就像母親溫暖的手。穿過林蔭道,登上蓮花山,站在山頂上俯看深圳。眼前的市民中心,如大鵬一樣正待展翅起飛,翱翔天空;不遠處的立交橋,縱橫交錯,好似給深圳披上了一件白格子衣裳,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金色的光芒;遠處的平安大廈,高聳入云,像巨人一樣頂立在天地之間,看著深圳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
深圳人是最勤勞盡責的。清晨起來,聽見“唰、唰、唰”的聲音,就知道是環衛工人已經開始打掃城市的衛生了??刹灰】戳怂麄?,在臺風過后的那一個夜晚,是他們清除了主干道倒下的樹木,散落在路上的垃圾。清理一條路上的樹木和垃圾,也許并不困難,可深圳有多少條主干道需要清理啊?是環衛工人們,不辭辛勞,加班加點,奮戰一夜,讓第二天的的公交系統才可以正常運行,不至于癱瘓。在后續的幾天,也是他們夜以繼日地工作,逐漸把人行道的樹木、樹葉也清理干凈,讓上班人們,上學的我們,避免在叢林里穿越。不止是他們,還有很多堅守自己崗位的人,比如水務、電力工作人員,在臺風天氣仍然搶修臨時出現的供水、供電故障,力求通過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市民提供最好的生活服務。不出半個月,大災之后的深圳又恢復了元氣,不管是大街小巷,還是公園景區,又重新變得干凈整潔。她像一位年輕時尚的少女,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青春美麗、活力四射的。
深圳人的心靈是最美的。記得深圳新洲路上有一條河,叫新洲河。十多年前,這條河是一條又臟又臭的污水河。在人們發現河水污染十分嚴重時,政府下令停止對新洲河排放污水,并開始治理新洲河。挖去了河里的淤泥,在河道旁種植了植被,綠樹;人們也不再隨意往河里倒垃圾。經過幾年的努力,新洲河的水不臭了,河道兩旁綠樹環繞,新洲河變成了現在的景觀河?,F在的深圳,越來越多的市民們主動把垃圾分類后才丟進垃圾筒里,愛護這個城市的一草一木。還有更多的志愿者,他們不求回報,善良友好,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在“U”站為來來往往的人義務咨詢,免費服務。每當各地發生災難時,深圳人民總是積極捐款捐物,奉獻愛心。
觀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有感2
過去40年里,深圳一路乘風破浪,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傲人的成績
· 由貧窮落后的小漁村成為年均GDP增長最快一線城市,城市綜合競爭力全國第一;
· 曾經人煙稀少,現在成為年均新增人口全國第一,年輕人比例全國居首;
· 從科技荒漠變成一個孕育出了華為、騰訊、大疆等高新技術企業的綠洲;
· 成為了中國第一個「國際花園城市」,100%實現城市化;
· 全國營商環境最好的城市,中國最具創新力的城市,城市競爭力全球第五,世界一線城市……
一路走來,深圳創造了無數的輝煌和許多令世界矚目的奇跡。
而在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軌跡里,其中有一抹生動的縮影是屬于通信行業的。
40多年來,從“有事call我”到5G引領,從“見字如面”到“萬物互聯”,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通信技術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在我們已步入5G時代,作為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速度比4G快了數十倍。5G網絡下,一部藍光高清電影,喝口水的功夫就可以下載完成;VR/AR技術也變得更逼真和日常,即使身處家中只要戴上AR眼鏡,各地美景近在眼前;更令人興奮的是萬物互聯,未來不僅是電子設備之間,家具、汽車、建筑等可以互聯對話…..
在通信技術不斷更新發展的征程中,深圳電信作為通信行業的領跑者,以“敢為天下先”的魄力,不斷超前發展,完善網絡、技術、服務等綜合信息服務能力,不斷深化通信行業在政務民生、企業發展、城市建設中的作用。
深圳電信提前在7月份完成1.5萬個5G基站建設任務,基本建成一張室外全覆蓋、重點區域室內深度覆蓋,具有競爭力的5G網絡,全網實現獨立組網(SA)制式。同時持續完善機場、高鐵、地鐵等交通樞紐,南山雙創園、福田CBD、坂田科技園區、寶安大空港、深汕合作區、前海自貿區等示范區域的5G精品網絡覆蓋。
在5G應用創新方面,已涌現出全國首個5G智慧政務大廳、全國首個5G辦稅服務廳、全國首個5G智慧庭審等一大批5G應用,“5G立體巡防智慧警務”收獲2019年度世界移動通信大會“移動互聯創新先鋒獎”。目前,深圳電信在全市擁有58個5G應用精品體驗廳,可供廣大市民隨時到體驗廳近距離體驗最新5G應用。
深圳電信加速以5G領銜的“新基建”,進一步賦能深圳經濟發展,豐富各類產業應用及服務,為加快“數字深圳”、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作貢獻。我們有理由相信5G賦能,未來可期!
觀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有感3
近期,“擴容”正成為熱點詞匯。
其實,“擴容”對特區來說,并不陌生。從最初的2.14平方公里的試驗田,到最新的11區、2465平方公里。
起步:蛇口2.14平方公里
一開始的深圳特區,發端于2.14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
熟悉深圳歷史的人都知道,先有蛇口工業區,后有深圳經濟特區!
1979年年初,交通部駐香港的商業機構“香港招商局”副董事長袁庚向中央提交了一個報告,建議在靠近香港的深圳蛇口建立一個碼頭,發展招商局與香港的貿易,引進利用香港的資金和技術。
隨后,當時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與谷牧約見了袁庚,聽完匯報后,李先念決定給袁庚“一個半島”去實驗。
袁庚先生后來回憶說,他當時“思想不夠解放”,不敢要個半島,而只要了2.14平方公里。
于是,“香港招商局蛇口工業區”先于深圳特區在1979年年初掛牌成立了。建設蛇口工業區炸響的第一聲開山炮,也成為了拉開改革開放序幕的標志性事件。
在當時計劃經濟時代,吃大鍋飯、職務終身制的時代,蛇口工業區成為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驗田,闖出了一條“蛇口模式”。下面列舉幾個改革片段:
蛇口模式
在建筑工程方面,蛇口工業區最早嘗試引進公開招標制度和承包制,極大地提升了建設效率。高層建筑從原來的25天一層,迅速提高到了3-5天建一層樓。
人事制度改革,最早試驗聘任制度,取消職務終身制。蛇口工業區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政府部門主管的任命都從過去的直接委派改革成聘任制。
勞動就業制度改革,蛇口工業區最先打破“大鍋飯”和“鐵飯碗”,試驗勞動就業制度,簽訂勞動合同,之后推廣到了整個深圳特區。
改革工資決定機制,蛇口工業區最高進行工資體系改革,率先試驗基本工資+補貼+崗位工資+浮動工資的體系。
那句“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就是蛇口工業區引入市場經濟,提高生產效率的一系列改革的集中體現。
盡管2.14平方公里的范圍并不是很大,但是蛇口工業區闖出來的“蛇口模式”,極大地影響了深圳經濟特區,后來整個中國推進的體制改革,很大程度上都跟“蛇口模式”有聯系,甚至可以說是從“蛇口模式”擴散出去的。
隨著“蛇口模式”在體制改革和吸引外資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進展,中央決定將改革開放的范圍擴大。
觀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有感4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漸近,一大波政策利好來了!
進入8月,深圳逐漸走到聚光燈下。8月18日,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迎來一周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迎來成立40周年。
近日國家有關部委、廣東省有關部門開始陸續出臺政策,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深圳市政府層面也密集調研開會,一系列的政策“禮包”或將紛至沓來。
春江水暖鴨先知,近日深圳本地股頻頻異動,繼昨日多只深圳本地股漲停后,8月4日午后鹽田港繼續封漲停,近60日的累計漲幅已達128.64%;其它本地股盤中也出現拉升走勢。
國家發改委: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
8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同意在粵港澳大灣區有序實施一批城際鐵路項目。
大灣區將形成“軸帶支撐、極軸放射”的多層次鐵路網絡,構建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主要城市至廣東省內地級城市2小時通達、主要城市至相鄰省會城市3小時通達的交通圈,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
根據規劃,近期到2025年,大灣區鐵路網絡運營及在建里程達到4700公里,全面覆蓋大灣區中心城市、節點城市和廣州、深圳等重點都市圈;遠期到2035年,大灣區鐵路網絡運營及在建里程達到5700公里,覆蓋100%縣級以上城市。
根據批復,近期建設項目總投資約4741億元,資本金比例50%、計2371億元,由廣東省和項目沿線地方使用財政資金等出資,并按照市場化原則,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
分析人士認為,國家發改委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交通一體化,將給深圳未來發展提供強力支持。
土地空間不足成為深圳近年來越來越顯“窘迫”的發展之困,深圳近年來一直在諸多領域尋求與大灣區其他城市深度協作,而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交通網絡的融合銜接,是城市間協同合作的重要基礎和支撐。
觀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有感5
從邊陲農業小縣,深圳躍升為全球科技創新城市,創造世界經濟社會發展史上的“深圳奇跡”。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是一代又一代“拓荒?!备谊J敢試和辛勤付出的結果。
最初,發達國家轉移產能的同時,由于占據產業鏈高端,擁有絕對的產業話語權和定價權,深圳企業只能干“苦活”“累活”,生產低附加值的東西,產品要貼國際廠商的商標,才能賣到國際市場,掙取微薄的加工費。
袁庚、任正非、馬福元、馬蔚華、黃宏生、麥伯良、馬化騰……這些從艱辛而激情的歲月里摸爬滾打過來的改革者、企業家,親歷了這份來之不易的“深圳奇跡”。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總裁任正非44歲開始創業,3次瀕臨破產,但從未放棄,引領華為成為全球IT產業巨頭。他說,拼搏、奮斗、創造價值,是深圳這座城市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深圳這座城市的基因就是敢闖敢拼,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殺出一條血路?!眲摼S集團創始人黃宏生說,創維從誕生之日起,從設計電視機遙控器開始,經歷過多次失敗,但從不言棄,最終實現了成為中國彩電大王的夢想。
“要有夢想、敢闖敢拼,要有‘不安分’的心,要務實、實干?!敝屑瘓FCEO兼總裁麥伯良說,正是因為那些不怕吃苦、“不安分”、想創造美好未來的人,深圳才從一個農業小縣變成今天的大都市,也正是因為有敢闖敢拼的精神,中集才從一個小廠變成全球化跨國企業。
愈挫愈勇,這種積極向上的“草根精神”,是深圳企業和企業家特有的氣質。
事實上,深圳具有許多引人入勝的城市品質,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企業家精神在城市的每個角落“激蕩”——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深圳向世界發出時代最強音,眾多企業家實現了產業報國的夢想。
敢為天下先。在中國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深圳打開全球化畫卷,以敢闖務實、勇于創新贏得全球市場的認可和尊重。目前,深圳有8家企業成為世界500強,智能手機、電視、消費級無人機、機器人、集裝箱、登機橋等“深圳制造”的高質量產品,走俏全球市場。
今年年初,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形成“雙核+雙副中心”動力機制,雙核就是深圳與廣州,雙副中心則是汕頭、湛江,廣東明確提出探索推動廣州、深圳與湛江、汕頭深度協作。7月29日,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率深圳市黨政代表團到汕頭學習考察,期間深圳和汕頭兩市召開了深度協作座談會。
觀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有感【5篇】相關文章: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国产小视频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