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大學生關于脫貧攻堅感想作文5篇
2020大學生關于脫貧攻堅感想作文5篇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始終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工程,小編整理了2020大學生關于脫貧攻堅感想作文5篇,歡迎參考借鑒。
2020大學生關于脫貧攻堅感想作文一
扶貧工作就是一項解決民生實際問題,聯系群眾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開展扶貧工作,實現貧困地區脫貧奔小康,離不開黨的關心與支持,更離不開地方自身凝心聚力,不懈奮斗。做好扶貧工作,最需要走群眾路線,最應持之以恒踐行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
推進精準脫貧攻堅、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戰略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在脫貧攻堅戰中,大多數貧困群眾嘗到了勤勞脫貧的甜頭,真切感受到了黨和國家扶貧政策帶來的實惠,他們走上了脫貧奔小康之路,越干越有勁頭。但也有一部分貧困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甚至把黨的扶貧好政策錯誤地當成了養懶人的政策,爭著當貧困戶、低保戶。
脫貧攻堅是一項是長期而重大的任務。第一,我國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水平不高,貧困地區仍存在經濟發展矛盾,扶貧攻堅任務仍十分艱巨。第二,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綜合國力明顯增強,為扶貧開發創造了有利環境和條件。現在要從解決溫飽成為鞏固溫飽,要將扶貧全新定位,從改善生活環境和提高發展經濟能力來縮小貧富差距。
按照實現共同富裕的定義,脫貧攻堅不僅是貧困群眾生存發展的個人問題,而且是整個民族勠力同心的國家行動。我們黨以愚公移山志向貧困發起的宣戰,是新時期我們黨帶領中華民族開啟的新征程。以設立全國脫貧攻堅獎為契機,激勵動員更多的力量投身于國家的脫貧攻堅事業,將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進一步開花結果,奏響攜手奔小康的時代強音。
2020大學生關于脫貧攻堅感想作文二
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當“以點帶面”齊心聚力抓好收入、住房、醫療三大點,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抓好收入關鍵點,擴大就業增收面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解決貧困群眾的收入問題是確保群眾“真”脫的關鍵點。抓好收入關鍵點,應當立足實際看問題,依據現狀定措施。就業扶貧做好“點對點”、“一站式”服務助力穩崗復工,產業發展落實“獎勵獎補”激發生產積極性;
消費扶貧助銷農產品,確保產得出銷得完,擴大貧困戶的就業增收面,讓群眾勞有所得,共享社會經濟發展成果。攻克住房重難點,保障群眾安居面扶貧工作一看房,二看糧。保障貧困群眾的住房安全是脫貧攻堅的重難點。攻克住房難題,要有針對性,要早部署、早謀劃、早行動。開展全面摸排工作,深入到貧困戶的家中去,詳細了解貧困戶情況,制定“一村一方案”“一戶一策”的作戰方略。全方位落實危房改造政策,動員全社會力量通過捐贈資金、建房材料等靈活助力貧困群眾建房,參與到脫貧攻堅戰役中來,全面解決貧困人口的住房問題,共圓百姓安居夢。抓牢醫療參保點,覆蓋大病救助面因病是當前許多建檔立卡貧困戶致貧,可能返貧的一大重要因素。解決這一難題,要持續開展慢性病認定工作,嚴格落實各項醫療兜底保障政策。保持現有的脫貧攻堅的政策的穩定,對因病致貧、可能因病返貧的貧困戶要扶上馬送一程,動員其做好基本醫療參保,做到全方位無死角解決看病難,難看病的問題。“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脫貧攻堅不是輕輕松松一沖鋒就能打贏的,要緊盯收入、住房、醫療三大點,抓牢政策落實,力破突出問題,修復薄弱環節,以點帶面,全面決勝脫貧攻堅!
2020大學生關于脫貧攻堅感想作文三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一個萬紫千紅、生機勃發的春天已經到來,一段波瀾壯闊、充滿希望的新征程已經開啟。猶記習近平總書記說:“脫貧攻堅是我心里最牽掛的一件大事。”“我最牽掛的還是困難眾。”他質樸話語,映照的是人民領袖的赤子之心,展現的是共產黨人的責任擔當。面對戰勝貧困這個世界性難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該如何吹響打贏脫貧攻堅的號角?貴州三都水族自治縣陽基村扶貧干部丁永華說,“沒有誰不惜命,唯有共產黨人不怕死”,的確如此,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最關鍵時期,黨員干部要敢于擔當、敢于斗爭,時刻保持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在脫貧攻堅決戰中去真刀真槍干。
事者,生于慮,成于務,失于傲。偉大中國夢想、即將畫上歷史性句號的脫貧事業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在百年大黨的周密謀劃和領導下,靠人民群眾的務實努力,拼出來、干出來的。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黨帶領著國家、人民攻堅克難,靠著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志氣,憑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不屈和智慧,兌現一句句豪情壯志的脫貧誓言,正如貴州邊遠大山里老支書黃大發所說,“水過不去、拿命來鋪”,他帶領群眾抹去了祖祖輩輩“一年四季包谷沙,過年才有米湯喝”饑餓艱苦的記憶。脫貧事業走過千山萬水,目前正處決勝關鍵時期,仍需跋山涉水,奮勇前行,我們絕不能有半丁點驕傲自滿、固步自封,也絕不能有絲毫猶豫不決、徘徊彷徨,歷史永遠選擇性的湮沒驕傲自滿、固步自封、猶豫不決、徘徊彷徨的失敗者,而時刻銘記勇立潮頭、奮勇搏擊的斗士,如廣西百色扶貧干部黃文秀、退伍老兵王新法千里扶貧的先進事跡和“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無私奉獻精神,他們所作所為悄無聲息的打上新時代的精神烙印,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使其斗志昂揚,拼搏前進,讓其明白統攬脫貧事業這一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意義所在——為世界貢獻我們的減貧脫貧的中國智慧,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
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不是靠個別因素或者單槍匹馬的力量,脫貧攻堅的勝利亦是如此,我們擁有無數個為脫貧事業默默奉獻的英雄,他們是退伍老兵、大學生村官、大學教授、鄉鎮干部、駐村第一書記、鄉村醫生、普通黨員干部、樸實無華的百姓……,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奏響脫貧事業勝利的樂章,鑄造了新時代共產黨人的價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歲月已逝,年輪如歌,一頁頁一篇篇刻骨銘心的畫面,一幅幅一幀幀不能忘卻的畫卷,激勵著我們不斷前行,他們高舉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大旗,矢志不渝的跟著黨的步伐,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前進、再前進,他們用生命譜寫著人世間的大愛無疆、大道無垠,他們造就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書寫了新時代共產黨人的雷鋒精神。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面對脫貧事業,不僅僅靠的是無私奉獻、忘我犧牲的擔當。正如習近平所說,中國要飛得高、跑得快,就要匯集和激發近14億人民的磅礴力量;
要戰勝前進道路上的種.種風險挑戰,順利實現十九大描繪的宏偉藍圖,必須緊緊依靠人民。
躬逢盛世,這是屬于我們的時與勢;
萬里路遙,這是賦予我們的擔與責。
2020大學生關于脫貧攻堅感想作文四
精準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各級政府卯足了勁加油干,一塊塊硬骨頭正在啃下來。但是,越是攻堅期,越要實打實,堅持問題導向,把好事辦好。近段時間以來,一些地區反映,頻繁填表報數、迎評迎檢、陪會參會等扶貧領域的一些做法,耗費了基層干部大量精力,干擾了基層脫貧攻堅工作。一些干部群眾呼吁,少一些形式主義扶貧,多一些走村串戶服務。(2017年12月06日,經濟參考報)
“確保我國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是黨和國家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十三五”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口號喊得再響,還得基層干部“認認真真”“踏踏實實”抓好落實才行。目前,全國已經到了脫貧攻堅最為關鍵的時刻,各級政府、黨員領干部需要實打實地為困難群眾辦點實事,擺不得半點“花架子”。最近,內蒙古自治區卻出現了一些怪現象:互相檢查變“互相拆臺”,無效評比勞民傷財。據《經濟參考報》刊文,稱“哪個地方‘迎檢’,都要做展板、拉橫幅、準備各種材料和辦公用品,還得好吃好住好招待”“一次‘迎檢’花掉20萬”。
脫貧攻堅不能靠“評比”“檢查”,要靠真抓實干,這種“巧算”式的博眼球只能是曇花一現,消耗的是基層干部的時間,損害的是貧困群眾的利益。“迎檢”若成頭等大事,誰還有心思去進村入戶走基層?誰還有心思去謀劃產業助發展??誰還有心思去結對幫扶促脫貧???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要堅決杜絕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要以“責任重于泰山”的崇高使命感,以“無功便是過”的理念,以“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昂揚斗志,干實事、見實效,莫陷入檢查評比的“怪圈”
2020大學生關于脫貧攻堅感想作文五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小康路上,每個民族每位群眾都不能掉隊。”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始終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工程,是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全黨上下、各級各階層緊扣工作、明確目標,切實增強責任感,發揮組織優勢,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履職盡責。
脫貧攻堅戰首次入選十九大新表述,攻堅工作已全面步入決勝期,明確到二〇二〇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當前,脫貧攻堅工作離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及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有一定差距。大量項目、資金和政策投入基層,扶貧領域貪污受賄現象仍然存在,四風問題仍有反彈跡象。作為一名紀檢監察干部,擔負教育、監督、懲處、保護四項職能,要想履職盡責決勝脫貧、防微杜漸保護干群、保駕護航建成小康目標,應當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是要鞏固初心,牢記使命。紀檢干部時刻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明確扶貧使命,體現監督執紀的政治性;堅持實事求是,以黨規黨紀為準繩,銘記監督執紀宗旨,把握政策、寬嚴相濟,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健全制度,堅持雙重領導,關注“四風”,充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牢記監督使命,摒棄信任代替,真正讓 “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鍛煉出鐵一般執紀干部。
二是要強化教育,筑牢防線。紀檢機關要結合實際,明確成員責任,組織紀檢干部定期學習,形成領導“吹學”模式,“點對點、面對面、時不時”提醒干部監督執紀問責法規學習,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無形中提升干部素質;結合學教活動,制定學習計劃,把“兩準則三條例”、《監察法》等黨紀法規納入執紀干部必學內容,喚起全體黨員干部對法紀的高度敬畏,牢固樹立紀律規矩意識;組織鎮、村干部學習扶貧領域典型案例通報,堅持以案明紀、以案說法,充分發揮警示震懾教育作用,確保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取得實效;全體上下干部開展自我監督、自我凈化、自我提高、自我革新,做到“打鐵必須自身硬”。
三是要嚴肅執紀,嚴格問責。紀檢干部一定要敢碰釘子、敢啃骨頭,拿出“抓鐵有痕 踏石留印”的決心和韌勁,以“零容忍”的態度嚴肅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要充分運用黨紀法規,合理處置一般性問題線索,針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打招呼、早提醒,有效防止不正之風、腐敗問題發酵升溫,遏制釀造不良后果;建立扶貧領域違紀違法問題線索臺賬,列出廉政風險點,對照問題清單逐一實地察看,調查核實,立查立改立問責,全面做好受理信訪舉報登記,嚴格程序及時處置問題線索,對扶貧責任落實不力、突出問題整治不力等重點問題的實行“一案雙查”,嚴肅追究有關黨組織和負責人的責任,以儆效尤,切實轉變干部工作作風。
四是要宣傳引導,營造氛圍。黨委要明確脫貧攻堅主體責任,深入一線開展黨政法規知識宣傳,加大干部走訪調研排查力度,進村入戶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宣傳動員,提升群眾知曉率和參與率。落實好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加大扶貧領域惠民資金、重大項目和資金投入等重要事項公開力度,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接受陽光洗禮,杜絕“福利”變“腐利”;紀檢組織要暢通監督渠道,利用好現代媒介,加大曝光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的工作力度,強化壓力傳導,促進責任落實,注重曝光違紀細節,講好警示故事,用身邊人身邊事開展警示教育,在各領域真正形成“不敢腐不想腐、不越紅線不窺底線”新局面。
五是強化保障,充實組織。鑒于鄉鎮紀委書記一般分管聯系工作眾多,基層人力物力財力有限,監督執紀層面較廣。紀檢組織堅持按照德才兼備原則,選任政治素質過硬、思想作風正派、能堅持原則并且具備一定的紀檢監察專業知識和有一定基層工作經驗的同志擔任紀檢工作;壯大紀檢干部隊伍,配齊配強基層領域執紀能手,徹底改變“外行監督內行”尷尬局面,便于高效率開展監督執紀工作;加大對鄉鎮紀檢監察干部的培訓和交流力度,定期組織舉辦綜合基層業務知識培訓,提高鄉鎮紀檢干部的履職能力。
小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致富不致富,關鍵看干部。全面小康社會,離不開每位老鄉,更離不開我們每位紀檢干部不辭勞作。
縱觀我國五個階段扶貧歷程,習近平總書記六次脫貧攻堅座談,黨中央、國務院心系每個民族每位群眾,人民群眾生活顯著變化,階段目標步步逼近,社會矛盾轉變從低級走向高級,種.種情況呈現良好事態,我們的工作得到了肯定和鼓舞。
同志們,脫貧攻堅號角已響,小康社會勢在必行。各級紀檢組織更要堅定信心、敢于擔當,把脫貧職責扛在肩上,把脫貧任務抓在手上,讓我們拿出“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氣概、鼓起“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攻堅查難,為挺近全面小康保駕護航。
2020大學生關于脫貧攻堅感想作文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