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校慶大會上的講話
六十年,養正毓德,早已是桃李芬芳,美譽四海。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60周年校慶大會上的講話,僅供參考。
60周年校慶大會上的講話篇1
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親愛的校友、同志們、同學們:
在這美好的金秋九月,遼寧石油化工大學迎來了60華誕。歡樂的石化大學校園展開熱情的臂膀,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賓朋和校友,共同見證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首先,我代表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向光臨大會的各位領導、嘉賓、校友和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向海內外所有的石化大學人致以節日的祝賀!
六十載歲月如歌,春華秋實。六十年前,為了恢復和發展新中國成立后的國民經濟,培養我國急需的石油工業人才,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的親自關懷下,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的前身“大連石油工業學?!庇?950年11月1日在大連誕生,是新中國第一所石油工業學校。1953年中央燃料工業部根據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確定的發展石油工業的方針和任務,將學校北遷撫順辦學,更名為“撫順石油學?!薄?958年擴建為“撫順石油學院”,其間幾經變遷,先后隸屬石油工業部和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__年2月學校劃歸遼寧省人民政府領導,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體制。__年10月原國家重點中專、有著51年辦學歷史的“撫順煤炭工業學?!闭w并入,開設高職教育,為我校壯大了實力。__年2月經教育部批準,學校正式更名為遼寧石油化工大學。60年來,從風華正茂的大連石油工業學校,到歷經風雨的撫順石油學院,再到展翅騰飛的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我們與國家能源工業同發展,與時代社會共進步。遼寧石油化工大學艱苦創業的奮斗歷程,見證了新中國能源工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發展軌跡,是中國石油、煤炭教育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篇章。
六十載英才濟濟,桃李芬芳。學校六十年的辦學成就銘記著廣大校友的功勛。從渤海之濱到沙漠邊陲,從松遼平原到南海邊疆,從中亞中東到南美非洲,到處都有石化大學人的身影。8萬多名校友活躍在石油石化和煤炭等各行各業,他們當中不少人,包括在座的許多校友,已經成為勤政為民的政界領導,叱咤風云的企業精英,甘為人梯的學界名師,成就顯赫的科技專家,馳騁市場的創業英才,以自己的突出貢獻響譽世人。還有更多的校友,他們在石油石化、煤炭等各條戰線上默默無聞、艱苦創業、永不服輸、發奮圖強,展示了扎實的基礎、充足的后勁、全面的素質、卓越的才華,創造出了驕人的業績,贏得了各方的認同和社會的贊譽。校友們,無論你們身在何處,位居何職,都是母校的學子;無論你們成就大小,貢獻多少,都是母校的榮耀。母校為你們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母校衷心地祝福你們! 六十載薪火傳承,嘔心瀝血。一代又一代石化大學人為了國家繁榮、民族昌盛、社會進步、能源發展,以默默耕耘、樸實無華的高尚品格,與學校風雨同舟,患難與共,把一生最美好的年華留在這片熱土上,為學校的建設和發展獻出了畢生的精力和心血。他們不僅傳道授業,教書育人,而且致力科研,創新科技,走出了一條產學研相結合的成功辦學之路,為石油石化和煤炭等行業創造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石化大學不斷前進的道路上,活躍著廣大教職工追求探索的身影,留下了他們敬業奉獻的足跡,記載著他們永不磨滅的功勛。 響譽省內外高教戰線的師德楷模路永潔,就是他們當中的杰出代表。回首一路風雨,我們永遠銘記為石化大學的事業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的先賢和前輩,永遠不會忘記甘苦備嘗、矢志不渝的離退休老同志,永遠不會忘記立足崗位、奮力拼搏的全體教職工,我們向所有為學校建設和發展付出艱辛勞動的同志們表示最崇高的敬意!石化大學的歷史上永遠銘刻著你們不朽的豐碑!
六十載勵精圖治,鑄就輝煌。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奮斗,石化大學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從建校初的二三百畝地、三四個專業、四五百名學生,發展到今天占地1906畝,建筑面積64萬平方米,辦學規模23000余人,擁有2個聯合培養博士點、26個碩士點、11個工程碩士領域和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49個本科專業、26個高職專業和包括民辦教育、成人教育、民族教育、國際教育在內的多層次教育體系,成為以石油石化為特色,工、理、經、管、文、法、教等七大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學校始終把面向行業、立足地方的“頂天立地”戰略作為長期發展戰略,緊跟石油石化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需求,積極調整學科布局,建成了化學工程與技術和石油天然氣工程兩個遼寧省高水平一級重點學科;建成了13個覆蓋石油石化主要領域的遼寧省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建成了4個省級石油石化科技創新團隊;建成了遼寧省雷鋒研究會、遼寧省維護社會穩定學會兩個省級研究會。近五年來學校共承攬國家和省市科研項目550余項,獲國家和省市科技成果獎46項,為行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學校大力實施人才戰略,全力推進教育改革與創新,__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成績,__年4月學校作為全國唯一一所高校榮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和“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標兵單位”的光榮稱號。學校大力實施外向戰略,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后與10多個國家的20多個學術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今年3月學校成功實現了遼寧省人民政府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集團公司四方共建我校,為我校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提供了新的平臺。更為寶貴的是,學校形成了雷鋒“五個一”精神的育人特色,形成了“團結、求實、嚴謹、創新”的優良校風和“問學穿石、修身誠化”的校訓,成為推動學校發展永不枯竭的動力,將永遠激勵著所有的石化大學人以事業為重,以奉獻為榮,開拓進取,不懈追求。學校取得今天的發展和成就,承載著教育部、遼寧省等主管部門,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集團公司及所屬企業,撫順市政府和社會各界,以及廣大校友的關心、支持和厚望。在這一莊嚴神圣的時刻,我們向長期關注和支持學校發展的各級領導、各界朋友們,向所有對母校赤子情深、關愛備至的校友們,表示最真誠的謝意!
六十載甲子輪回,繼往開來。今天,石化大學又站在新的起點,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我們有幸處在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時代,本世紀頭20年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我校謀求更大更快發展的重要階段?;仡櫄v史,我們深感欣慰和自豪;展望未來,我們更是信心滿懷。我們將繼續秉承先人的優良傳統,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以遼寧省與中國三大石油公司四方共建我校為契機,以服務石油石化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大力實施人才戰略和外向戰略,深化體制改革,搭建創新平臺,匯聚學術團隊,構筑學科高地,放大優勢特色,精心打造石油石化高水平的產學研人才培養、應用基礎研究和高層次學術交流的基地,力爭用五至十年時間,將我校建設成為優勢突出,特色明顯,省內一流,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高水平行業特色教學研究型大學,為石油石化、煤炭工業發展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最后,再次感謝大家的光臨,祝大家事業順達,闔家歡樂,萬事如意!
60周年校慶大會上的講話篇2
光陰荏苒,物換星移。六十年滄桑巨變,六十年春華秋實。長春工業大學,伴隨著共和國建設發展的步伐,風雨兼程,書寫了一部開拓與奮斗、夢想與輝煌的歷史篇章。
六十年,艱苦創業,歷經滄桑。1952 年4 月,新中國大規模經濟建設急需人才之際,伴隨著中國第一汽車制造廠的籌建,長春工業大學的前身--長春汽車工業學校應運而生,作為國家培養汽車工業技術人才的搖籃,學校經過6 年的建設和發展,于1958 年升格定名為長春工業專科學校;1961年與長春理工學院和長春無線電工業學校合并,更名為吉林理工學院,成為本科高校;1962 年與吉林礦冶學院合并,定名為吉林工學院;1970 年受“”影響,學校并入原吉林工業大學;1978 年經國務院批準,吉林工學院恢復重建,學校白手起家、二次創業,經過30多年的艱苦奮斗,實現了長足的發展。1983 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92年成為吉林省政府確定的省屬三所重點高校之一;20__年長春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和吉林省工業設計學校并入,拓展了辦學空間;20__年更名為長春工業大學;20__ 年在國家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等級;20__年成為博士學位立項建設單位;20__年北湖新校區開工建設,為學校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空間。六十年的風雨歷程,既承載著篳路藍縷的艱辛、動蕩撤并的傷痛,更飽含著復校重建的碩果和健康發展的輝煌。
六十年,辛勤耕耘,碩果滿堂。60 年來,學校在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由一所單科性工科院校,發展成為以工為主,理、工、文、管、經、法、教育、藝術八大學科協調發展,集人才培養、科技研發、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于一體的省屬重點大學。目前,學校建有南湖、北湖、林園三個校區?,F有全日制在校生1 萬8千余名,教職員工1900余名,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研究生、本科生、留學生、高職生和繼續教育多層次的辦學格局。學校設有18 個學院和兩教研部,現有8 個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17 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涵蓋了68 個二級學科碩士點,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3 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51 個本科專業,6 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2 個省級特色專業。學校創建了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吉林省重點實驗室、省科技創新中心為代表的13 個省部級科研機構,6 個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長春工業大學在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優良傳統,積淀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學校凝煉出了“愛國敬業、求實創新”的校訓,培育了“自強不息、志在一流”的精神,“艱苦奮斗、嚴謹求實”的校風和“愛崗敬業、啟智育人”的教風與“崇真尚理、勤學篤行”的學風,樹立了“和諧進取、事業養生”的工作理念,營造了良好的辦學環境和育人氛圍。學校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形成了“三實、三結合”的辦學特色,即在服務吉林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人才培養面向“實際”、科研工作講求“實用”、社會服務注重“實效”;在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過程中,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社會需求相結合,以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為重點,一、二、三課堂相結合,以德育為首位,人格養成與智力發展相結合。
這些由一代代長春工大人創造和積淀的辦學精神和優良傳統,是師生員工的精神財富,是學校發展的動力源泉。
六十年,興學育人,桃李芬芳。學校堅持“為吉林省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學生健康成長服務”的“兩服務”辦學宗旨,注重更新教育理念,堅持深化教育改革,不斷提高培養質量。學校在教學中強調和踐行“四個更重要”的原則,即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強制學生學習更重要,重在提高學學習的內動力;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比教給知識更重要,今天的教是為了明天不需要教;養成學生科學精神比傳播科學更重要,努力培養嚴謹、求實、探索、創新的學術品格;引導學生學會應用知識比單純傳授知識更重要,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用。學習重在“習”,知識重在“識”,文化重在“化”。背會不算會,體會與做會才算會。
基于這樣的人才培養理念,學校高度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在數學建模競賽、電子設計競賽、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等各類全國性競賽中屢創佳績,居吉林省屬高校前列。20__年在全國“挑戰杯”競賽432 所參賽高校中以總分第12位的好成績,捧得競賽“優勝杯”,創歷屆吉林省內參賽高校最好成績,大學生實踐活動連年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的表彰。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學校的招生、就業情況連年看好,招生錄取平均分接近重點高校分數線,畢業生就業率穩居同類高校前列,20__年榮獲“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并成為20__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50 所典型經驗高校之一。
建校六十年來,學校共向社會輸送了13 萬名畢業生,并且大多數工作在吉林省經濟建設第一線。在中國一汽集團、長春軌道客車公司、吉化公司、通化鋼鐵集團等省內大型企業都有我校大批畢業生,此外還有更多的畢業生工作在地方企業,其中大多已成為企業的技術骨干和管理骨干,有相當一部分畢業生走上了省市縣和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崗位,同時還涌現出了一大批民營企業家和自主創業人才。這些畢業生以綜合素質高、適應能力強、工作踏實、作風樸實、基本功扎實等特點,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廣大校友的斐然業績,折射了學校六十年的輝煌歷程,彰顯了學校六十年的辦學成就。 親愛的校友們,母校為你們的成功而榮耀和自豪!你們對母校和老師最大的回報莫過于自己的成長進步和事業上的成就,它是一種跨越時間和空間,超越物質和金錢的回報,母校感謝你們的這種回報!
六十年,繼往開來,乘勢而上。進入21 世紀,長春工業大學在新世紀的曙光中昂首闊步,揚帆遠航。十余年來,在百舸爭流的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大潮中,學校緊緊抓住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機遇,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的方略,開拓創新,爭先進位,走上了快速發展、特色發展、內涵發展、和諧發展的道路。
一是學科建設實現突破。20__年學校成為立項建設的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實現了我校幾代人的夙愿,目前已順利通過省學位辦組織的中期檢查。2011 年在“十一五”省重點學科驗收中九個省重點學科全都以“優秀”通過。
二是教學工作常抓不懈。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不僅評為優秀等級,而且專家組認定我校是“硬件做到、軟件做強,功夫下在了教學改革、教學建設和教學管理上”,應教育部之邀兩次在全國會議上介紹經驗。20__年質量工程建設開展以來,學校組織全校教師針對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梳理、申報課題,先后兩期確立316 項教學改革課題,這兩批課題的研究與實踐,大力度促進了教學改革,提高了教學質量,大面積提高了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和教學水平。
三是科技研發碩果累累。學校的科研堅持為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服務的方向,緊密結合吉林省支柱產業需求,產學研合作密切,科技研發與服務遍布全省各支柱產業和各地區。在省內汽車、化工、客車、油田、冶金、農產品深加工、新材料、制造業信息化和工業節能九大領域,都有一大批研究成果實現了轉化,為企業的技術創新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在近三年吉林省實施的十項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十項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的“雙十工程”中,我校獲得了4 項,在省屬高校名列前茅。在多年的校企合作中,學校贏得了企業的深度信任和真誠友情,在20__年學校申報博士學位立項建設單位時,一汽集團、吉化公司、長客集團、吉林油田、通鋼集團、大成集團、吉林化纖集團、吉林鐵合金公司、一汽大眾九大企業致信省學位辦,支持我校成為博士學位立項建設單位。我們對關鍵時刻九大企業的高度信任和大力支持永存感激,永不忘懷!
四是隊伍建設成效明顯。學校堅持外引與內培相結合,崗位提高與學術培養相結合,學術提高與實踐鍛煉相結合的方針,大力實施“人才強?!睉鹇?,師資規模穩步增長,整體層次大為提升。學校堅持教師隊伍的內涵建設,倡導和體現了“三愛、五互動”:“三愛”即愛學生,一見到學生就動情;愛崗位,一走上講臺就熱情;愛專業,一研究專業就癡情?!拔寤印奔唇虒W與教研互動,實施自覺的教育;教學與科研互動,實施有體會的教育;理論與實踐互動,實施能講背景的教育;教師與學生互動,實施教學相長的教育;教師與教師互動,實施團隊作用的教育。
五是基本建設成就顯著。占地80 萬平方米的北湖校區建設,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學校發展的辦學空間狹小的問題,北湖校區宏偉壯觀的幢幢高樓已經拔地而起,一期工程即將竣工,4000 多名20__級新生即將在北湖新校區開始大學生活。
六是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成績斐然。遵循“以生為本、德育為先、尊重個性、全面發展”的工作理念,認真履行“思想引領、行為規范、成長服務”的三大職能,作為唯一省屬高校表吉林省參加教育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預評估,取得優異成績。學校連續兩次獲得“全國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等學?!睒s譽稱號;20__年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20__ 年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20__年學校黨委榮獲“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七是文化建設深入發展。學校著眼于進一步提升辦學軟實力、優化文化育人環境,以“文化年”活動為載體,推進大學文化建設和大學精神的塑造,進一步強化特色、提升品位,逐步形成順應時代發展、具有鮮明特色和豐富內涵的大學文化體系,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多次受到教育部表彰。我們欣喜地看到,近幾年學校改革創新成效顯著,綜合實力快速提升,國際國內的綜合評價和關鍵辦學指標有明顯進步?!伴L風破浪會有時,直云帆濟滄?!?。長春工業
大學一定會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勵精圖治,奮發圖強,為國家和吉林省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作出更加突出的貢獻!
回眸歷史,飲水思源,長春工業大學走過的六十年,是幾代人前赴后繼、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六十年,是與國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運、風雨并肩、榮辱與共的六十年。我們不會忘記,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黨和國家的親切關懷,吉林省委、省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兄弟高校和社會各界的鼎力相助;我們也不會忘記,一代代前輩先賢無私無悔的辛勞奉獻為我們的事業所奠定的堅實基礎,廣大海內外校友切身實踐,以自己的輝煌業績和喜人成就所彰顯的學校的亮麗品牌。
春暉寸草,恩承蔭庇。在這個莊嚴的時刻,讓我們滿懷感激之情,向六十年來為學校事業奮斗不息的前輩們致以最為崇高的敬意!向長期以來關心、幫助、支持學校辦學事業的各級領導、各界朋友、兄弟院校和廣大校友送上我們最為誠摯的感謝!
抒甲子情懷,謀百年大業。慶祝建校60 華誕是學校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新契機;也是開拓進取,再創輝煌的新起點。我們要牢記肩負的社會責任與歷史使命,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大力弘揚學校六十年來積淀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精神,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钡姆铰裕幼⒅匾匀藶楸?,更加注重提高質量,更加注重特色辦學,更加主動服務社會,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努力建設好有特色、高水平省屬重點大學,向著國內一流地方工業大學的目標闊步前進!
60周年校慶大會上的講話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九州桃李展萬千氣象,六十華誕慶無限風光。在這花團錦簇、丹桂飄香的季節里,我校迎來了建校60周年的隆重慶典。首先,我謹代表上倉中學全體教職工,向尊敬的領導們,向兢兢業業的老師們,向親愛的同學們,致以最衷心的祝賀與祝福。
上倉中學位于美麗的州河岸邊,環境優美,獨具風韻。幾乎與共和國同齡的歷史,更是使其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大家知道,我們的倉中有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正是凝聚了世世代代倉中人的辛勤汗水與無私奉獻。60年的同舟共濟,60年的風雨兼程,倉中逐漸成為了一個承載著希望與理想的校園,我們在這里學習,在這里工作。就這樣,我們的夢想在倉中揚帆,在倉中起航。假如生命可以按季節輪回,那么倉中就是我們的春天,她為了夏的繁茂,為了秋的收獲,為了冬的珍藏,一路風雨播下了希望,一世凱歌見證了輝煌!
六十年,是一段情。飽經風霜真情永昌。感謝校領導,沒有他們就沒有學校的今天。校長是掌門人,主任便是幾位長老。他們組成了學校的精英團隊,培養出了一代代的優秀人才。與其說他們在管理著學校,不如說他們在守護著學校。因為他們,我們的校園才如此美麗,我們的師資才如此雄厚,我們的學生才如此乖巧。在此,請容許我代表全體師生,對辛勤工作的領導們說一聲:您辛苦了!
六十年,是一杯酒。度盡寒暑濃厚醇香。感謝所有的老師們。人們都說傳播知識就是播種幸福、播種希望。多么幸運,現在的我也成了一名幸福與希望的播種者。但,我清楚的知道,60年里,無數可敬可愛的前輩們、恩師們在這里奉獻了青春,踐行了諾言。歲月滄桑了人世,風雨堅定了心靈,幾十年如一日的辛勞,多少青絲變白發,但不變的仍是你們甘做人梯的高尚情懷。我想,自己在以后的教學生涯中,一定會心存感激,努力向前輩們看齊,真真正正的做一名優秀的人們教師!
六十年,是一本書。青春年華桃李芬芳。感謝所有的同學們。你們的朝氣蓬勃,你們的青春向上,無一不使我們的校園充滿了活力。在我心里,師生情誼并不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而是永恒的星辰。因為有你們,老師的生活里才充滿了青春,充滿了詩意,更充滿了希望。無論以后你們走到哪里,請你們記住倉中,記住老師,記住那些我們陪伴你們奮斗的閃亮的日子。
倉中啊,你可真是一位天才的藝術家,你用那充滿希望的畫筆,在我的生命中描繪出一幅幅流淌著色彩的畫卷。你用了熱情的紅,熊熊的火焰在燃燒,燃起了新一代年輕人最昂揚的斗志;你用了溫暖的橙,耀眼的陽光在發光,發出了新一代年輕人最燦爛的模樣;你用了自由的靛,勇敢的海燕在飛翔,飛出了新一代年輕人最矯健的姿態;你用了冷靜的藍,幸福的小河在流淌,淌出了新一代年輕人最高遠的向往。我想大聲的呼喊出:我愛我的倉中,我愛我溫暖的家。
最后,祝我們的同學學習進步,學業有成;祝我們的老師桃李滿天下;祝我們的倉中,積過往之厚蘊,更展宏圖,再譜華章!
60周年校慶大會上的講話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