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實用范文 > 辦公文秘 > 文秘寫作 >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范文

    時間: 小邱20 分享

    財務分析的本質是搜集與決策有關的各種財務信息,并加以分析和解釋的一種技術,那么上市公司的財務分析報告應該怎么寫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關于上市公司財務分析范文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范文一

    本報告將結合《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第一季度報告》,以盈利能力、資產負債表科目、現金流量為主線分析江蘇恒瑞醫藥(以下簡稱恒瑞)2011年第一季度的財務狀況。資本盈利能力,即企業運用資本(所有者權益)獲得收益的能力。

    恒瑞近六年的每股收益情況如下圖所示:

    從圖可見,恒瑞的每股收益波動較大,2007年第一季度的時候最低,僅為0.1700元,2009年第一季度的時候最高,高達0.411元。我們再將其與108家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以下簡稱"行業平均每股收益")對比:

    從圖可見,行業平均每股收益較為穩定,而恒瑞的每股收益則波動幅度較大。但是不管怎么波動,恒瑞的每股收益遠高于行業平均值。

    由于每股收益受到每股凈資產的影響,不能單獨體現資本的實際收益情況,我們再來看恒瑞的凈資產收益率及其與行業平均凈資產收益的對比情況:

    從圖可見,與每股收益一樣,恒瑞的凈資產收益率經歷了2009年的高峰階段,2010年-2011年則趨于穩定。2011年第一季度的時候,恒瑞凈資產收益率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88%,而行業平均凈資產收益率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70%。

    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2010年-2011年,恒瑞的凈資產收益率穩定地維持在行業平均水平的1.8倍左右。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認為,恒瑞的自有資本盈利能力較強,屬于行業中的佼佼者。資產盈利能力,即企業利用資產獲取利潤的能力。我們通過資產凈利率來分析恒瑞的資產盈利能力:

    備注:在進行該項分析時,我們從108家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中選擇了2011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在10億元以上的18家公司(以下簡稱"18家同等及以上規模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進行分析(包含恒瑞,其中科倫藥業由于數據不全未被包含在內。),這18家公司2011年一季度營業收入之和占到了所有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同期營業收入的約56%。

    從圖可見,與自有資本盈利能力的變化過程一樣,恒瑞的綜合資本盈利能力也經歷了2009年的高峰時期,從2010年開始則趨于穩定。2011年第一季度的時候,恒瑞的資產凈利率相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90%,而18家同等及以上規模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平均資產凈利率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0.63%。

    我們在將恒瑞的資產凈利率與18家同等及以上規模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進行比較時發現,只有浙江醫藥的資產凈利率與恒瑞具有可比性,因此在選擇比較對象時,我們只考慮了以下兩者:

    1、浙江醫藥;

    2、18家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平均資產凈利率(計算時考慮了營業收入金額大小的影響)。

    從圖可知,恒瑞的資產凈利率遠高于18家同等及以上規模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平均資產凈利率,2010年-2011年期間,均達到了后者的2.5倍以上。除了2010第一季度的時候略低于浙江醫藥,恒瑞的資產凈利率遠遠領先于18家同等及以上規模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認為,恒瑞的資產盈利能力較強,屬于同行業中的佼佼者。銷售盈利能力,既包括企業利用銷售收入獲利的能力,也包括企業獲得銷售收入的能力,因此,本節我們將從銷售凈利率、營業收入增長率兩個指標來分析恒瑞的銷售盈利能力。

    恒瑞的銷售凈利率以及與行業平均銷售凈利率的比較情況如下圖所示:

    從圖可見,近四年來恒瑞的銷售凈利率保持穩中有升。值得注意的是,恒瑞2011年第一季度的銷售凈利率比2010年同期高出7.21%,可是從"§1.1自由資本盈利能力"和"§1.2綜合資本盈利能力"中可知,恒瑞2011年第一季度的凈資產收益率、資產凈利率分別比2010年同期低5.88%、0.90%,是什么因素導致這一現象的出現?從銷售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資產凈利率三者的計算公式中我們可以推出,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2011年第一季度凈資產、總資產相比去年同期的增長比例超過了凈利潤。也就是說,在銷售凈利率提升的同時,資本和資產的盈利能力下降了。

    與行業平均水平比較,恒瑞的銷售凈利率高出行業平均水平較多,而且差距越拉越大。2008年第一季度的時候還只是高出行業平均水平不到20%,到2011年第一季度的時候已經高出行業平均水平約87%。

    我們再來看恒瑞的營業收入增長率及其與行業平均值、18家同等及以上規模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平均值的比較情況:

    從圖可見,恒瑞的營業收入增長率有所下滑,在2009年第一季度的時候,還遙遙領先于行業平均值及18家同等及以上規模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平均值,2010年第一季度,三者差距明顯縮小,而到了2011年,恒瑞的營業收入增長率已經是三者中最低。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認為,恒瑞雖然銷售凈利率高出行業平均水平較多,但是營業收入增長率已經開始落后,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將對公司的盈利能力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我們先來看恒瑞的營業毛利率及其與行業平均值的比較:

    從圖可見,恒瑞的營業毛利率較高,約為行業平均水平的2倍。也就是說,恒瑞的營業成本率很低,營業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僅為行業平均水平的約1/3。這種結果應該有兩種可能:

    1、恒瑞的產品結構使然;

    2、恒瑞的生產管理效率高、采購成本控制效果好;

    3、以上二者綜合作用的結果。在"§1.4.1營業成本"的分析中,我們注意到,恒瑞2011年第一季度的銷售毛利率約為行業平均水平的187.22%,而同期銷售凈利率僅達到行業平均銷售凈利率的186.80%。從表面上看,這兩個數據沒有什么問題,事實上,由于管理費用中絕大部分都是與營業收入不成比例的固定費用,而恒瑞2011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在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中排名第17,且占到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總額的2.13%,如果考慮規模效益,銷售凈利率應該比銷售毛利率高才對。恒瑞的三類期間費用中,財務費用為負值,管理費用金額也與去年同期持平,因此,問題應該處在占期間費用總額75.89%的銷售費用身上。我們接下來對恒瑞的期間費用進行分析。

    恒瑞近四年的銷售費用率及其與行業平均銷售費用率的比較情況如下圖所示:

    從圖可見,恒瑞的銷售費用率高出行業平均水平太多,2011年第一季度的時候,其銷售費用率達到了行業平均銷售費用率的265.25%,這就不難解釋為什么從銷售毛利率和銷售凈利率的對比中我們看不到規模經營的優勢了。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認為,恒瑞的營業成本優勢非常明顯,使得銷售凈利率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但是由于銷售費用率過高,規模經營的優勢未能體現出來。

    我們通過資產負債率來分析恒瑞的資產負債結構,恒瑞近四年的資產負債率如下圖所示:

    從圖可見,恒瑞的資產負債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我們將它與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以下簡稱"行業平均水平")相比較,如下圖所示:

    從圖可見,恒瑞的資產負債率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與行業平均資產負債率相比,恒瑞的舉債經營程度低,債權人風險小。那么,恒瑞是否因為資產負債率低、財務杠桿發揮的作用不如醫藥制造業其他上市公司大,從而對股東投資報酬產生影響呢?從"§1.1資本盈利能力"的分析中,我們知道恒瑞的凈資產收益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以比行業平均水平低得多的的資產負債率,達到了比行業平均水平高的凈資產收益率。

    事實上,恒瑞的舉債經營效率從資產、負債、股東權益三者的變動情況也可見一斑,本報告其內,恒瑞在負債增加3.09%的情況下,總資產增加了7.48%,股東權益增加了7.88%,如下表所示:

    單位:元幣種:人民幣項目本報告期末上年度期末本報告期末比上年度期末增減(%)總資產4,187,183,318.233,895,635,295.027.48%股東權益(不含少數股東權益)3,654,186,948.543,387,376,059.557.88%負債總額433,796,850.41420,801,862.473.09%根據以上分析,我們認為恒瑞的舉債經營程度低,財務風險小。

    本報告期末,恒瑞貨幣資金期末余額9.52億元,而負債合計數僅為4.34億元,即便所有負債全部予以支付,也能剩余5.18億元,況且還有6.37億元的應收票據。可以說,恒瑞的資金很充裕,貨幣資金的可支配度很高。在進行該項分析的時候,我們首先注意到恒瑞的應收票據金額很大,達到6.37億元。而且應收票據科目本期增加了1.66億元,即便不考慮本報告期內到期的應收票據所帶來的影響,本期實現的營業收入中也至少有12%是通過票據的形式收款的。鑒于這一情況,我們推測恒瑞營業收入的實現可能對代理商的依賴不小。

    而且我們還注意到恒瑞沒有預收賬款,這有可能是寬松的銷售政策所導致,也有可能是嚴謹的財務流程所導致,但是結合"§1.4成本費用情況"的分析,我們認為前者的可能性更大。

    從總額上看,恒瑞的應收賬款金額很大,達到11.83億元,相當于五個季度的凈利潤。我們再用應收賬款周轉率指標對應收賬款管理效率進行分析,如下圖所示:

    從圖可見,恒瑞的應收賬款周轉率逐年下降,應收賬款回收周期越來越長,與18家同等及以上規模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差距也越拉越大。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認為恒瑞有必要加強應收賬款管理,著力于減少壞賬損失和收賬費用,以免問題越積累越多。我們用存貨周轉率來揭示存貨管理效率,恒瑞的存貨周轉率及其與18家同等及以上規模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比較情況如下圖所示:

    從圖可見,2009年以來,恒瑞的存貨管理效率穩步提高,存貨占用水平降低,存貨轉變為現金或者應收賬款的速度加快。

    但是,與18家同等及以上規模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相比,恒瑞的存貨管理效率明顯偏低。不過兩者的差距正在逐年減小中,2009年第一季度的時候,18家同等及以上規模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平均存貨周轉率比恒瑞高出40.07%,2010年第一季度的時候,這一比例為33.74%,到2011年第一季度,則下降為26.68%。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認為恒瑞的存貨管理效率與同行業一些企業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已經在逐步改善中。恒瑞本報告期末的應付職工薪酬僅為34.79萬元,因此我們推斷,恒瑞的工資發放采取了預發的辦法,

    本報告期"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為負值,為此,我們對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三個領域產生的現金流量展開一一分析:本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比上年同期減少62.31%,《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第一季度報告》"§3重要事項-§3.1公司主要會計報表科目、財務指標大幅度變動的情況及原因-損益表及現金流量表項目變動情況的說明"中指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比上年同期減少62.31%是因為報告期銀行承兌匯票結算量增加,實際上,本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達到99.69%,而上年同期的這一比例僅為96.2%,而且在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18.75%的情況下,本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3.06%,因此,我們認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并非受到收款方式的影響。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結構情況如下表所示:

    單位:元幣種:人民幣項目本期金額上期金額本期流入比例上期流入比例本期流出比例上期流出比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1,115,738,778.47906,673,058.1799.46%95.97%收到的稅費返還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6,064,391.5938,025,908.000.54%4.03%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小計1,121,803,170.06944,698,966.17100.00%100.00%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231,347,670.65119,901,638.3021.96%15.70%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93,293,015.8468,636,547.968.85%8.98%支付的各項稅費152,585,877.00146,407,317.7014.48%19.17%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576,447,852.10428,972,788.6154.71%56.15%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小計1,053,674,415.59763,918,292.57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68,128,754.47180,780,673.60100.00%100.00%從上表可見,在經營活動流入流出的結構比例中,"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一項的比例變化較大,上期僅為15.7%,而本期達到21.96%。由于結構比例只是一個相對比例,為了說明問題,我們再將"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與利潤表中營業成本進行對照,上期"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占營業成本的84.42%,而本期的這比例為119.4%,因此我們認為"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的大幅度提高是導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比上年同期減少62.31%的重要原因。本期投資活動現金流入比上年同期多出6181.52萬元,同時投資活動現金流出也比上年同期多出9844.41萬元,從而使得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比上年同期少3662.89萬元

    本期籌資活動沒有產生現金流量。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認為,"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為負值主要是兩個原因:

    1、"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的大幅度提高;

    2、投資活動投入增加。綜上所述,通過分析,我們得知恒瑞的資本盈利能力、資產盈利能力均較強,屬于行業中的佼佼者。但是銷售盈利能力方面,雖然其銷售凈利率高出行業平均水平較多,但是營業收入增長率已經開始落后,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將對公司的盈利能力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成本費用方面,恒瑞的營業成本優勢非常明顯,使得銷售凈利率高出行業平均水平許多。但是由于銷售費用率過高,未能體現出規模經營的優勢。

    資產負債方面,恒瑞的舉債經營程度低,財務風險小。恒瑞的應收賬款及存活管理效率不高。有必要加強應收賬款管理,著力于減少壞賬損失和收賬費用,以免問題越積累越多。其存貨管理效率與同行業一些企業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已經在逐步改善中。

    現金流量方面,雖然受到"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的大幅度提高及投資活動投入增加的影響,本期恒瑞"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為負值,但是恒瑞的資金很充裕,貨幣資金的可支配度很高。

    另外,在進行資產負債表科目分析及期間費用分析時,我注意到恒瑞可能施行了較為寬松的銷售政策,且其營業收入的實現可能對代理商的依賴不小。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范文二

    一、公允價值確認、計量與披露

    無論在我國企業會計準則或是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公允價值都是引發最多爭議的問題之一。近年來公允價值的重要性被多次強調,公允價值的確認、計量與披露也不斷得到規范,按照財政部2010年年報通知的規定,在運用公允價值時,需進一步披露公允價值的三個層次計量的詳細信息。

    (一)公允價值變動對損益的影響繼續維持較低水平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衍生金融工具和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等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全部上市公司2010年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總額86.98億元,占利潤總額的0.39%,較2009年下降47.55億元,絕對值占利潤總額的比重下降0.45個百分點。公允價值連續兩年對公司業績的影響都維持在較低水平。

    2010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對上市公司整體的影響并不廣泛,對公司利潤的影響也較小。有509家上市公司涉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較2009年增加19家,涉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公司數占上市公司總數的比例由2009年的28.59%下降到2010年的24.68%。在涉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509家上市公司中,245家為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總額為120.61億元;264家為公允價值變動凈損失,總額為33.60億元。與2009年相比,產生公允價值凈損失的公司數量增加,但損失總金額減小。

    從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對利潤總額的影響看,絕大部分公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相對較小。2010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占利潤總額的比例在10%以內的公司占存在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公司總數的90%,這一比例較2009增加4個百分點;其中占利潤總額比例在1%以內的公司為67%,較2009年增加12個百分點。同時,2010年沒有因公允價值變動而改變盈虧方向的公司,而2009年和2008年分別有7家和4家上市公司因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而使稅前盈利或虧損。

    (二)公允價值計量相關會計問題

    從2010年年報情況看,限售股和非上市公司股權的公允價值確定在實務中存在不同理解。

    2010年年報披露的情況顯示,上市公司對持有的附有限售條件的股票估值采用的方法各異,具體包括以下幾種方式:(1)采用市價估值;(2)按照《關于證券投資基金執行<企業會計準則>估值業務及份額凈值計價有關事項的通知》(證監會計字[2007]21號)中的公式估值;(3)采用期權定價模型估值;(4)按成本計量。由于不同公司對相似情況下限售股票價格確定的方法不一致,應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加以研究并力求統一。

    根據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應作為長期股權投資并采用成本法核算。從年報披露情況看,絕大部分公司對于持有的非上市公司的權益性投資,都視同公允價值無法可靠計量,作為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也有公司本年度因為其持有股份的上市公司暫停上市,以無法取得該投資的公允價值為由,將其從金融資產重分類至長期股權投資。僅從會計準則規定看,上市交易并非判斷公允價值是否可以取得的唯一標準。在何種情況下應視為公允價值無法可靠取得,會計準則層面應提供具體原則,以指導實踐。

    (三)公允價值三個層次的披露情況

    在2010年年報中,公司應按照公允價值三個層次披露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各類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信息。三個層次公允價值分別按照以下方式確定:第一層次是企業在計量日能獲得相同資產或負債在活躍市場上報價的,以該報價為依據確定公允價值;第二層次是企業在計量日能獲得類似資產或負債在活躍市場上的報價,或相同、類似資產或負債在非活躍市場上報價的,以該報價為依據做必要調整確定公允價值;第三層次是企業無法獲得相同或類似資產可比市場交易價格的,以其他反映市場參與者對資產或負債定價時所使用的參數為依據確定公允價值。

    我們選擇2010年資產負債表日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合計或交易性金融負債超過10億元的上市公司進行了分析,從披露的信息情況看,大部分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和負債集中在第二層次,采用第一層次(公開市場報價)的金融資產和負債占比分別為12%和3%。在按照第二層次確定公允價值的情況下,對具體在同類或類似資產價值的基礎上考慮什么因素進行調整、如何調整披露不盡理想。

    二、資產減值現狀及影響

    (一)對上市公司凈利潤的影響繼續降低

    2010年上市公司資產減值損失合計為2,357.47億元,較2009年增加394.96億元,同比增長為20.13%;2010年減值損失占凈利潤的比例為14.31%,較2009年下降19.05%,同比下降57.10%,2010年資產減值損失對凈利潤的影響較2009年進一步降低。

    實務中資產減值損失主要包括壞賬損失、存貨跌價損失、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損失、商譽減值損失等共17項。從各項資產減值損失增減變動情況來看,2010年增加的資產減值損失主要集中在貸款損失、商譽減值損失和存貨跌價損失三個項目,這三個項目增加的金額占總增加金額的81%。其中商譽減值損失是2010年資產減值損失增加比例最大的項目,增幅近9倍。2010年變動比例比較大的項目還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和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損失,變動比例均在5倍以上。

    從各項資產減值損失占資產減值損失總額的比例看,兩個年度占比最高的項目都是貸款損失項目,占比均在65%以上。由于貸款減值損失主要存在于銀行類上市公司,若扣除該類公司,非銀行類上市公司2010年各項資產減值損失較2009年增加了168.89億元,增幅為29.02%,其中增減變動比較大的項目依次為:商譽減值損失較2009年增加68.50億元,增長889.61%;存貨跌價損失較2009年增加55.72億元,增長61.41%;壞賬損失較2009年增加25.27億元,增長13.45%;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損失較2009年減少24.18億元,減少64.21%。非銀行類上市公司2010年資產減值損失主要集中在固定資產減值損失、壞賬損失和存貨跌價損失等三個項目,三項金額合計占比為76.22%。

    (二)應收款項壞賬準備計提情況

    2010年年報中,上市公司應收款項壞賬準備的計提方法按使用的公司數量排列依次為個別認定法結合賬齡分析法,個別認定法結合賬齡之外的風險組合分析法,個別認定法結合余額百分比法,以及個別認定法。

    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對單項金額重大的應收賬款應當單獨進行減值測試,如有客觀證據表明其已發生減值,應當計提壞賬準備。雖然準則對單項金額重大的應收款項提出了單獨測試的要求,但是并沒有規定金額重大的具體判斷標準,公司需要根據自身具體情況確定單項金額重大的標準。2010年年報中,上市公司確認單項金額重大的標準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按照某一具體金額;按照某一占比,比如10%以上;按照排名,如余額前幾名。

    從年報披露情況看,上市公司一般對以下兩種應收款項按照個別認定法不計提壞賬準備:一是合并報表內母子公司往來及子公司往來不計提壞賬準備,二是對上繳政府保證金、銀行保函等保證金性質的款項不計提壞賬準備。另外,對于應收關聯方款項,有的公司將其包含在一般應收款項中測試并計提壞賬準備,有的公司單獨規定相應的減值計提方法,也有個別公司規定對應收關聯方的款項不計提壞賬準備。從上市公司實際情況看,應收關聯方款項并不因為關聯方關系就沒有損失風險,僅以關聯方關系為由不計提壞賬準備沒有足夠的依據。

    (三)商譽減值的會計處理

    商譽產生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系購買方付出的企業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根據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合并所形成的商譽,持有期間不要求攤銷,但至少應當在每年年度終了進行減值測試。由于商譽難以獨立產生現金流量,商譽的減值測試應結合與其相關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按照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孰低的原則計量。

    在年報分析中,我們關注到部分公司商譽減值發生時間與商譽確認時間非常接近。通常情況下,由于商譽產生于公平交易中,并且包含在合并成本內,在相應的企業合并發生時,購買方能夠預計該差額今后將從合并項目的未來現金流量中逐步得到補償。然而,個別上市公司在合并事項完成后不久,甚至就在產生商譽的合并交易發生的當年,就對相關商譽計提了全部或部分減值。如有關商譽的確認并非產生于購買日股價相對協議日股價大幅變動的情況,且被合并方經營情況、財務情況等未發生重大變化的,此類減值計提與之前的合并目的似乎相悖。

    三、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

    (一)會計估計變更

    會計估計,是指企業對結果不確定的交易或者事項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為基礎所作的判斷。由于商業活動中內在的不確定因素影響,財務報表中相當部分的項目不能精確地計量,而只能根據最近可利用的、可靠的信息為基礎進行估計。

    2010年報中有10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會計估計變更,變更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改變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和折舊期限、調整固定資產殘值率、改變無形資產攤銷年限、改變應收賬款壞賬計提的比例、變更制造費用分攤和約當產量的確定方法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確定方法等。

    2010年會計估計變更導致利潤減少的上市公司有56家,減少利潤合計114,888萬元,會計估計變更導致利潤增加的上市公司有39家,累計增加利潤1,000,460萬元。有兩家公司通過會計估計變更改變了公司的盈虧方向。另外,有7家上市公司披露會計估計變更對2010年度凈利潤無影響,有4家公司未具體披露會計估計變更對公司利潤的影響金額。

    (二)會計差錯更正

    前期差錯,是指由于沒有運用或錯誤運用下列兩種信息,而對前期財務報表造成省略或錯報:(1)編報前期財務報表時預期能夠取得并加以考慮的可靠信息;(2)前期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時能夠取得的可靠信息。前期差錯通常包括計算錯誤、應用會計政策錯誤、疏忽或曲解事實以及舞弊產生的影響等。

    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分為主動更正和被動更正兩種情況,主動更正是指公司通過自查形式,發現了以前年度的會計差錯,并自愿進行更正;被動更正是指有關監管機關在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進行檢查時發現會計政策、會計估計應用錯誤或會計處理錯誤、計算錯誤等,并以書面文件要求公司進行更正。2010年報中共有8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會計差錯更正,其中主動更正73家,被動更正15家。

    上市公司主動進行前期差錯更正涉及的原因比較復雜,常見的有稅金補繳、資產減值準備計提、收入成本費用的確認時間或金額有誤,另外也有公司調整以前年度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確認、聯營公司的投資收益等。有一家上市公司因會計差錯更正改變公司2009年度盈虧方向。在被動進行前期差錯更正的公司中,納稅匯算清繳問題占據主導地位。

    (三)會計政策變更、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的誤用和混淆

    由于會計差錯更正和會計政策變更均涉及對以往年度報表數據的追溯調整,個別公司混淆會計政策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將本應是會計差錯更正的事項作為會計政策變更。例如,2009年會計準則已經對母公司在不喪失控制權的情況下部分處置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處理作出規定,但某公司并未根據該規定進行會計處理。2010年年報中該公司對2009年的相關會計處理進行更正,并調整了2009年報表相關數字,卻作為會計政策變更披露。由于公司在披露2009年報時已經有相關會計處理政策,并可以合理預期公司能夠知悉該政策,如果2009年未按要求處理應屬于會計差錯。

    另外,由于會計估計本身具有不確定性,也有公司在以往年度會計估計結果與日后實際情況不符時,簡單作為會計差錯處理。例如,某公司披露“預收賬款某項余額屬長期掛賬未予處理的歷史遺留問題,經批準,本報告期公司將該余額調整以前年度營業外收入。”如果該事項在最初入賬時,根據當時取得的信息列于預收賬款是正確的,則不能判定為前期差錯。又如,某公司披露“公司以前年度根據與各債權人簽訂的《借款協議》計提借款利息,同時在《借款協議》約定的范圍內計提逾期罰息及復利。本期經管理人審核并經法院裁定確認的對各金融機構欠付利息與財務報表存在較大差異,公司做會計差錯更正追溯調整以前年度計提的利息和相關稅金。”如果公司編制前期報表時,依據當時能夠取得的可靠信息確認利息及逾期罰息,則后續新情況出現或原有合同的變化導致的調整不應作為會計差錯。

    四、企業合并和長期股權投資

    (一)股權和債權的分類

    從2010年年報分析看,部分公司劃分作為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項目實質上應屬于債權性質。如某上市公司和A公司(獨立第三方,非上市公司)分別持有B公司49%和51%的股權,而且各方約定,在未來三年中,該上市公司不參與B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和經營管理。協議約定期滿后,若上市公司決定退出,可將對B公司的投資按不低于其享有B公司的股東權益為基準價格轉讓給A公司。協議同時約定,若B公司提前終止清算,保證清算時上市公司將取得不低于其在B公司中所享有的股東權益價值,不足部分由A公司補足,同時由另外一家公司為此提供擔保。此外,B公司承諾在約定期限內按照出資額的15%向上市公司分配固定利益,不足部分由A公司補足,多余部分由A公司享有。從該協議分析,上市公司對B公司投出的資金雖然從形式上表現為股權投資,實質上主要承擔的是利率風險和信用風險,并沒有承擔被投資單位的經營風險,因此應分類為長期應收款等債權類資產。

    (二)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中合并日的確定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通常發生于同一集團之內,因此判斷該業務或股權的控制權轉移時點有時會存在一定爭議。從2010年報披露情況看,在上市公司以發行股份為對價進行企業合并的情況下,大部分交易中以上市公司股份發行的當天作為合并日,也有以上市公司股份發行的當月初或當月末,或以董事會改選當期的期末作為合并日的情況。盡管選擇期初或期末作為合并日更多的是為了滿足實務操作的需要,例如為了合理界定合并日前后期的利潤等,但從披露情況看,公司普遍對控制權轉移作出了不同的判斷。

    合并日的判斷原則與購買日一致,即控制權轉移的時點。在發行股份收購股權的企業合并案例中,控制權轉移判斷涉及的幾個重要日期按先后順序排列通常是:(1)股東大會批準日,代表企業合并合同或協議已獲股東大會等內部權力機構通過;(2)證監會等部門批準日,代表合并事項已獲得相關部門的批準;(3)資產交接日或股權過戶日,代表參與合并各方已辦理了必要的財產權交接手續;(4)董事會改選日,代表購買方實際上已經控制了被購買方的財務和經營政策,享有相應的收益并承擔相應的風險;(5)上市公司股份發行日,代表購買方已支付了購買價款。在上市公司股份發行日,合并方通常能夠全部滿足判斷控制權轉移的條件,所以大部分上市公司將其判斷為控制權轉移日,但不排除實務中有控制權轉移的時點在合并方股份實際發行日之前或之后的情況。

    (三)以發行股份為對價的企業合并中合并成本的確定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合并成本是購買方在購買日為取得被購買方的控制權而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以及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一般情況下,對于購買日存在公開報價的權益性證券,其公開報價提供了確定公允價值的依據,除非購買方能夠證明權益性證券在購買日的公開報價不能可靠地代表其公允價值,并且用其他的證據和估價方法能夠更好地計量公允價值時,可以考慮其他的證據和估價方法。

    從年報披露情況看,上市公司計算企業合并成本的依據包括購買日股票的收盤價格、以估值技術確定的股票價格和被購買方資產的評估價格三種。一般情況下,在董事會決議公告日到購買日之間時間間隔較長,并且在此期間股票市場整體出現較大幅度波動的情況下,如果作為合并對價發行的股票同時帶有較長的限售期和嚴格的限售條件,可以采用適當的估值技術確定公司發行股份的價值,并據此計算企業合并成本。如果確實無法選擇適當的估值技術可靠確定公司發行股份公允價值的,也可以考慮以購買日被購買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確定企業合并成本。

    五、所得稅相關問題分析

    (一)所得稅相關披露情況

    2010年上市公司所得稅費用共4,680.22億元,較2009年增加1,500.79億元,實際所得稅負擔為21.08%,較2009年下降0.77%。2010年有1,898家公司確認了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為2465.03億元,較2009年增加741.68億元,同比增長43.04%。2010年有816家公司確認了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余額1,209.66億元,較2009年增加154.32億元,增長14.62%。

    (二)所得稅相關會計問題

    所得稅相關的會計問題主要包括所得稅率的判斷和對補繳前期稅款的會計處理。

    以高新技術企業為例,個別公司2010年末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已到期,2011年度需要復審,公司在編制2010年年報時需要估計暫時性差異在未來轉回年度的適用稅率,并據此計算相關遞延所得稅。對所得稅稅率的判斷屬于會計估計,公司應根據年報編制時可以獲得的可靠信息,結合實際情況對是否能繼續獲得稅收優惠進行估計,即根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關于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有關問題的通知》及其他相關規定的理解判斷未來期間適用的稅率。如果后續情況證明公司的會計估計結果與實際情況存在差異,只要公司在編制前期報表時并不存在錯誤,相關影響均按照會計估計變更處理。

    2010年年報中,部分公司涉及由于稅收稽查等原因補繳稅款的問題。如果是因為在過去納稅的過程中出現了漏交、計算錯誤等差錯引致當前的補繳,且影響重大的,應按前期重大會計差錯更正的原則,追溯到差錯發生的期間;如果是由于資產負債表日后政策變化(例如資產負債表日后新出臺或者新修訂的稅務政策),則不屬于前期會計差錯,應將補繳稅款計入當期。

    六、非經常性損益情況

    非經常性損益是客觀評價上市公司持續盈利能力的一項重要監管指標。從2010年年報披露情況看,非經常性損益對上市公司整體損益影響不大,但對個別上市公司的盈虧仍具有實質性影響。

    (一)對上市公司整體損益影響不大

    2010年上市公司凈利潤合計為16,471.80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合計為15,637.22億元,非經常性損益凈額合計數為834.58億元,非經常性損益凈額占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比例為5.07%,該比例較2009年度的7.42%下降了2.35個百分點。多數上市公司2010年度非經常性損益對財務業績的影響不大,非經常性損益對凈利潤的影響小于50%的公司有1,681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比例為81.52%,其中影響小于10%的公司有1,088家,占比52.76%,非經常性損益在上市公司整體上不屬于主要收益來源。

    (二)對個別公司的盈虧產生較大影響

    2010年有175家公司非經常性損益占凈利潤比例的絕對值在50%以上100%以下,占上市公司整體的8.49%;其中ST類公司為24家,占全部ST類公司的13.95%。206家公司非經常性損益占凈利潤比例的絕對值在100%以上,占上市公司總數的9.98%;其中ST類公司為88家,占ST類公司總數的51.17%。2010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194家公司當年凈利潤由盈轉虧,12家公司由虧轉盈。

    從近三年的情況看,2,062家上市公司中近三年均依靠非經常性損益實現盈利的有27家,占公司總數的1.31%;其中ST類公司為10家。

    對于2009年虧損的公司,2010年有168家公司實現盈利,其中有84家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為虧損。

    (三)主要非經常性損益項目

    從影響金額看,非經常性損益主要集中在“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與企業業務密切相關,按照國家統一標準定額或定量享受的政府補助除外)”、“非流動性資產處置損益(包括已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沖銷部分)”和“除同公司正常經營業務相關的有效套期保值業務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以及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取得的投資收益”三個項目。這三個項目合計713.62億元,占2010年非經常性損益總額的85.51%。

    從公司的影響面看,“除上述各項之外的其他營業外收入和支出”出現的頻率最高,有1,995家公司涉及此項目,占上市公司總數的96.80%;其次是“非流動性資產處置損益(包括已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沖銷部分)”,有1,906家公司涉及,占上市公司總數的92.48%;再次是“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與企業業務密切相關,按照國家統一標準定額或定量享受的政府補助除外)”,有1,814家公司涉及,占全部上市公司的88.02%。

    通過非經常性損益扭虧的公司和ST類公司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均主要集中在“債務重組收益”、“非流動性資產處置損益(包括已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沖銷部分)”及“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與企業業務密切相關,按照國家統一標準定額或定量享受的政府補助除外)”三個項目。其中2010年扭虧為盈公司債務重組收益共53.93億元,ST類公司債務重組收益共81.12億元,占該類公司非經常性損益總額的比例均超過50%。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范文三

    今年以來,受市場變化和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企業收入降幅較大,部分企業虧損嚴重,經營出現困難,經濟效益下滑,嚴重影響了##市工業企業的正常運行和發展。具體看,主要財務指標完成情況如下:

    一、匯編企業戶數

    本年度市級匯編工業企業57戶,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19戶,較上年20戶減少1戶,集體企業 38戶,較上年37戶增加1戶。

    二、主要財務指標完成情況

    (一)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

    ##年,市級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49354萬元,較上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79802萬元減少30448萬元,下降16.93%。其中:

    19戶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96393萬元,生產型企業12戶,##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工業總產值31052萬元,列全市第一。##機床廠完成工業總產值16006萬元,##藍天浮法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工業總產值12755萬元,甘肅蘭阿煤

    業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工業總產值10837萬元,##真空設備有限公司完成工業總產值9685萬元,以上企業列全市2—5名。工業總產值完成在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還有:##塑料包裝材料有限公司完成工業總產值5677萬元,##沙井驛建材有限公司完成工業總產值4520萬元,##水泵總廠完成工業總產值3350萬元,##蘭量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工業總產值1183萬元。

    38戶集體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52961萬元,生產型企業15戶,其中:##高壓閥門有限公司完成工業總產值18360萬元,列全市第一。##晶亮玻璃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工業總產值17008萬元,##蘭塑薄膜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工業總產值5900萬元,##蘭塑管材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工業總產值5677萬元,##宏建建材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工業總產值3068萬元,以上五戶企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50013萬元,占市級集體企業總產值的94.43 %。工業總產值完成在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還有:##聯合重工有限公司完成工業總產值1924萬元,##中興科技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完成工業產值1742萬元,##輕工業機械有限責任公司1650萬元,##商通工業鍋爐制造有限公司1393萬元。

    ##年,市級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81446萬元,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61867萬元,占75.96%;集體企業完成工業rrrwm.com增加值19579萬元,占24.04%。完成工業增加值在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高壓閥門有限公司完成7358萬元,甘肅蘭阿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完成4335萬元,##晶亮玻璃有限責任公司完成4110萬元,##機床廠完成3682萬元,##真空設備有限責任公司完成2905萬元。

    (二)主營業務收入

    ##年,市級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8610萬元,較上年同期155331萬元增加3280萬元,增長0.02%。其中:

    19戶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8290萬元,較上年同期89801萬元減少1511萬元,下降0.02%。其中:減幅最為明顯的是##蘭量工具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18萬元,較上年同期1406萬元減少788萬元,下降56.10%。減幅在10%以上的企業有:##水泵總廠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86萬元,較上年同期2940萬元減少654萬元,下降22.24%;##藍天浮法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216萬元,較上年同期15579萬元減少2363萬元,下降15.17%;##美高鞋業有限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5萬元,較上年同期189萬元減少24萬元,下降13.01%;##機床廠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785萬元,較上年同期14556萬元減少1771萬元,下降12.17%。增長幅度最大的是##模具廠,本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5萬元,較上年同期15萬元增加80萬元,增長5.35倍。不同程度增長的企業還有:##沙井驛建材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收入4296萬元,較上年同期3142萬元增加1154萬元,增長36.73%;##減速機廠主營業務收入748萬元,較上年同期552萬元增加196萬元,增長35.44%;##煤炭有限責任公司主營業務收入2978萬元,較上年同期2601萬元增加377萬元,增長14.52%。相反,一些有規模、有固定產品、歷年收入增長的企業增長幅度卻很小,如:##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增長0.06%;##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增長0.05%;##鍋爐制造有限公司增長0.09%;##真空設備有限責任公司增長0.04%。

    37戶集體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0320萬元,較上年同期65529萬元增加4791萬元,增長0.07%。其中:增幅最為明顯的是##三新包裝有限責任公司,該企業##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2萬元,較上年同期5萬元增加187萬元,增長36.15倍。增長1倍以上的企業還有:##宏豐電鍍有限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6萬元,較上年同期15萬元增加81萬元,增長5.25倍;##蘭塑薄膜有限責任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23萬元,較上年同期353萬元增加570萬元,增長1.62倍;##市彩印彩畫工藝廠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8萬元,較上年同期75萬元增加103萬元,增長1.37倍;##恒源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0萬元,較上年同期50萬元增加60萬元,增長1.2倍;##鐘山包裝容器有限責任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30萬元,較上年同期527萬元增加603萬元,增長1.14倍;##宏建建材集團有限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097萬元,較上年同期2003萬元增加2094萬元,增長1.05倍。增長25%以上的企業還有:##利仁標牌有限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7萬元,較上年同期28元增加19萬元,增長71.08%;##敦煌文化用品有限責任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萬元,較上年同期4元增加3萬元,增長62.9%;##中興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41萬元,較上年同期427元增加214萬元,增長50%;##輕工業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58萬元,較上年同期1211元增加547萬元,增長45.23%;甘肅恒源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6萬元,較上年同期105元增加41萬元,增長38.42%;##大慶家具有限責任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13萬元,較上年同期326元增加87萬元,增長26.71%;##金駝實業有限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8萬元,較上年同期190元增加48萬元;增長25.65%。不同程度下降的企業有:##金鑫工藝美術廠下降44.14%;##塑料六廠下降33.79%;永登藍天石英砂有限公司下降30.2%;##五一機器廠下降25.07%;##蘭木家具有限責任公司下降23.63%;##富星工貿有限責任公司下降22.50%。

    (三)利潤總額

    ##年,市級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總額5947萬元,較上年同期1560萬元增加4387萬元,增長2.81倍。盈利企業28戶,虧損企業29戶。其中:

    19戶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4943萬元,較上年同期1567萬元增加3376萬元,增長2.16倍。盈利企業12戶,盈利總額6192萬元;虧損企業7戶,虧損總額1249萬元。盈利企業中:##減速機廠增幅最高,本年實現利潤103萬元,較上年同期0.1萬元增加103萬元,增長542.18倍,列全市第一。##沙井驛建材有限公司盈利260萬元,較上年同期盈利30萬元增長7.78倍,列全市第二;##弘昌照明電器有限責任公司盈利2萬元,較上年同期盈利0.1萬元增長1.71倍,列全市第三。另外,##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盈利4061萬元,較上年同期盈利2621萬元增加1440萬元,增長54.94%;甘肅蘭阿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盈利382萬元,較上年同期盈利336萬元增加46萬元,增長13.87%;##塑料工業總公司盈利14萬元,較上年同期盈利12萬元增加2萬元,增長12.62%。盈利企業中有2戶企業較上年同期扭虧為盈,分別是:##藍天浮法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盈利265萬元,較上年同期虧損1684萬元,減虧1684萬元,增利1.16倍;##美高鞋業有限公司盈利15萬元,較上年同期虧損6萬元,減虧6萬元,增利3.47倍。

    38戶集體企業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1004萬元,較上年同期虧損6萬元增利1010萬元,增長1.62倍%。盈利企業16戶,盈利總額2564萬元;虧損企業22戶;虧損總額1560萬元。盈利企業中:##晶亮玻璃有限責任公司盈利1406萬元,##普蘭太電光源有限責任公司盈利535萬元,##高壓閥門有限責任公司盈利289萬元,##宏建建材集團有限公司盈利96萬元。4戶企業扭虧為盈,甘肅恒源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盈利24萬元,較上年同期虧損1萬元,減虧1萬元,增利21.05%;##三新包裝有限公司盈利5萬元,較上年同期虧損1萬元,減虧1萬元,增利5.56倍;##家用電器廠盈利49萬元,較上年同期虧損9萬元,減虧9萬元,增利6.78倍。##恒源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盈利0.1萬元,較上年同期虧損21萬元,減虧21萬元,增利1.05倍。

    (四)上交稅金

    市級工業企業本年應交各項稅金11805萬元,實際上交各項稅金10463萬元,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際上交各項稅金6972萬元,集體企業上交各項稅金3491萬元。其中:

    19戶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際上交各項稅金6972萬元。其中:上交增值稅4823萬元中:##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上交2402萬元,甘肅蘭阿煤業有限責任公司上交817萬元,##真空設備有限責任公司上交655萬元,##藍天浮法玻璃有限公司上交301萬元,##機床廠上交138萬元,##煤炭有限責任公司上交120萬元。上交營業稅212萬元中##煤炭有限責任公司上交63萬元,##塑料工業總公司上交40萬元,##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上交39萬元,##機床廠上37萬元。上交資源稅45萬元均為甘肅蘭阿煤業有限責任公司上交。上交企業所得稅648萬元中:##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上交336萬元,甘肅蘭阿煤業有限責任公司上交113萬元,##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上交103萬元,##真空設備有限責任公司上交61萬元,##機床廠上交18萬元。

    38戶集體企業實際上交各項稅金3491萬元,其中:上交增值稅2508萬元中:##晶亮玻璃有限責任公司上交977萬元,##棉紡織有限責任公司上交380萬元,##五一機器廠上交349萬元,##高壓閥門有限公司上交331萬元,##輕工業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上交104萬元。上交營業稅145萬元中:甘肅蘭海商貿有限責任公司上交45萬元,##中興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上交32萬元,##金駝實業有限公司上交10萬元,##三新包裝有限責任公司上交9萬元。上交企業所得稅45萬元中:##高壓閥門有限公司上交31萬元,甘肅蘭海商貿有限責任公司上交11萬元。

    三,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從以上指標完成情況可以看出,##年市級工業企業營業總收入略有增長,但整體來看,成本費用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應收帳款加大,貨款回籠困難,企業流動資金十分緊張,使得大部分企業盈利能力較弱,虧損戶數增加,虧損面加大,虧損額急劇上升。具體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生產任務不足,市場占有率低

    ##年市級57戶工業企業中,生產型企業27戶,占47.37%。非生產型企業30戶,占52.63%。非生產企業中,原來生產任務正常,有固定生產加工任務的企業18戶,現均因市場前景不好,生產任務不足或者根本無產品訂單而與其他12戶企業一樣靠出租房屋收入和接受委托產品加工維持生存。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市級工業企業大都在五、六十年代創建,技術設備落后,產品老化,冗員較多,資金匱乏,企業的管理體制仍舊是老方法、死套路。工資水平低,社會保險繳納困難,早已不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雖然國有企業改制已經初步完成,職工身份已經置換,但人員負擔仍過重,各種社會保險交納基數逐年增長,人員經費不斷上升,使得國有企業落后與其他類型企業的發展,企業只能按部就班地靠老產品維持度日。

    ##年全市工業企業主營業務利潤率僅為0.37%,主營業務收入雖然較上年同期略有增長0.02%,但大部分企業仍存在原材料漲價、銷售成本增高、銷量下降的嚴重問題。

    (二)生產資金嚴重短缺,償債能力和營運能力差

    ##年,市級工業企業資產總計680496萬元,負債總計411074萬元,資產負債率60.41%。流動比率0.76,速動比率0.56,說明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和短期償債能力都較弱。

    19戶國有企業資產總計518066萬元,其中流動資產198362萬元,占總資產的38.29%,非流動資產占61.71%。流動比率高達0.78,速動比率0.6,企業資金配置極不合理,正常的生產資金難以保證,造成流動資金缺乏,無力進行擴大再生產和技術改造。再加上企業產品銷售不暢,存貨積壓,貨款難以及時回籠,使存貨周轉率僅為0.67次,應收賬款周轉率只有0.02次。這些因素造成償債能力低,企業無法從銀行取得貸款,不良資產達到42.68%,生產經營一路滑坡。

    (三)企業虧損嚴重,盈利能力減弱

    ##年,市級工業企業在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的情況下,仍然出現大面積的虧損,企業利潤下降幅度較大,虧損企業增多,盈利的企業屈指可數。市級企業29戶虧損,虧損總額達2809萬元,虧損面50.88%。

    19戶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中,虧損企業7戶、虧損總額1249萬元,虧損面達到36.84%。其中:##塑料包裝材料材料有限公司虧損高達377萬元,列市級虧損第一。另外,##蘭量工具股份有限公司虧損294萬元,##鍋爐制造有限公司虧損241萬元,##水泵總廠虧損186萬元,##煤炭有限責任公司虧損133萬元。盈利企業盈利能力減弱,##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本年盈利330萬元,較上年盈利401萬元,減少71萬元,下降17.73%;##阿干供電有限責任公司本年盈利13萬元,較上年盈利25萬元,減少12萬元,下降11.71%。##機床廠和##真空設備有限責任公司本年盈利能力沒有大的增長,與上年持平。

    37戶集體企業中,虧損企業22戶,虧損總額1559萬元,虧損面達到59.46%。其中虧損1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商通工業鍋爐制造有限公司虧損412萬元,##棉紡織有限責任公司虧損260萬元,永登藍天石英砂有限公司虧損259萬元,##大眾工貿有限責任公司虧損126萬元,##利富服飾有限公司虧損123萬元。盈利企業盈利額減少,近年盈利情況較好的##高壓閥門有限公司本年盈利289萬元,較上年同期盈利719萬元,減利430萬元,下降59.86%;甘肅蘭海商貿有限責任公司本年盈利20萬元,較上年同期盈利47萬元,減利27萬元,下降56.78%。相比國有企業,集體企業規模小、產品單一、資金匱乏、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弱,受市場影響更加劇烈。

    (四)成本費用增加,支出水平上升

    本年市級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成本121128萬元,較上年123128萬元減少2000萬元,下降0.02%。就市級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來看,主營業務成本60844萬元,較上年65966萬元減少5122萬元,下降0.08%。主營業務成本上升20%的企業有:##減速機廠上升29.25%,##沙井驛建材有限公司上升22.64%。下降幅度大的企業還有:##蘭量工具股份有限公司下降61.03%;##美高鞋業有限責任公司下降32.72%;##藍天浮法玻璃有限公司下降25.57%;##水泵總廠下降23.88%。其他企業經營生產成本普遍上漲10%以上,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原料價格上漲的影響,企業人工成本的增加,尤其是對于一些裝備制造業企業的影響更大。

    本年市級工業企業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及財務費用共發生32423萬元,較上年同期27360萬元增加5063萬元,增長18.51%。其中:管理費用增長15.50%,銷售費用增長27.37%,財務費用增長22.5%。各企業雖嚴格控制各項費用,但基本沒有下降的空間。一部分企業由于生產任務少,大批職工待崗、內養,工資支出明顯減少,再加上企業無資金投入開發新產品,進行技術改造,辦公費、廣告費、折舊費等費用相對變動不大,甚至減少。

    面對企業成本費用持續上漲的情況,市級工業企業也積極采取各種措施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企業通過強化內部財務管理,提高生產效率,開源與節流并重。但是受各種不可抗拒因素的影響,企業所做節約成本的努力也打了折扣。

    (五)外部因素影響

    由于受災害天氣的影響,再加上燃煤供熱價格上調因素的影響,我市工業經濟效益總體下滑。同時受上半年能源及主要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和下半年以來市場需求衰減,國家政策性調控與市場對工業產成品價格預期下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工業企業虧損面增加,停產企業數量陡增,資金供應明顯偏緊。尤其是國家實行從緊貨幣政策,商業銀行進一步壓縮信貸規模,特別是大幅縮減對工業一般性制造業的貸款,工業企業生產周轉與項目建設受到較大制約,使整個社會資金流動性減弱,不少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現象,鐵路發運困難,企業原材料及產成品資金占用加大,這些都進一步加劇了企業資金供應緊張的局面。

    四、今后的措施和建議

    縱觀##年,我市工業企業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努力克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努力創新,積極生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雖然經濟效益欠佳,但在危機中我們也看到了振興的希望。最近,國務院頒發了《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0〕29號),對支持甘肅經濟發展提出了47條優惠政策,##市作為省會城市,在新的一年里如何最大限度的享受國家的各項優惠政策,使企業擺脫困境,走出低谷,轉“危”為“機”,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是我市工業企業迫切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我們要敢于正視我市工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如工業經濟規模小、對資源的依賴性強、增長方式粗放,產業關聯度差、產業聚集度弱、企業研發與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精深加工產品比重低等不利因素,還要看到我們與發達地區的差距。因此,我們只有通過制度、體制、機制的創新,以思想的新解放謀求##工業經濟發展的新跨越,進而實現##的全面崛起。

    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我市工業發展的總體要求,我市工業經濟發展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提升工業經濟整體水平為目標,堅持量的增長和質的提高并舉,堅持培育骨干企業和發展中小企業并舉,堅持培育新興產業和整合提升傳統產業并舉,走出一條工業發展規模化、經濟結構合理化、主導產業集群化、增長方式集約化的##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為此,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我市工業發展和經濟復蘇提出建議和措施:

    (一)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節能降耗,增產促銷。

    充分利用國家擴大內需,刺激消費增長,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有利時機,努力開拓市場,抓好企業內部管理,尤其是企業財務管理,健全各種財務制度,節約費用開支,向產品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另外,要加強企業內部管理與監督,盡量減少不良投資,拓寬銷售渠道,盤活存量資產,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二)調整產品結構,加大技術改造力度,確保優勢企業發展。

    市級工業企業大都維持簡單的低水平加工生產,根本無能力進行技術改造。為了適應日益變化的市場,企業應積極研究市場動態,爭取資金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激發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年,我們也對于一些利稅大戶進行了資金扶持,以貼息和補助資金的形式給予##高壓閥門有限公司、##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宏建建材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重工有限責任公司,##藍天浮法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一定項目資金支持,解決了部分企業資金的壓力和困難,為企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加大改革力度,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要繼續深化企業改革,加大改革力度,對已經改革的企業要進一步完善、規范。企業應根據各自實際,選擇適合本企業發展的路子,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利用交通便利、客流量大的特點,發展飲食及其他商業。

    (四)大力實施出城入園,積極引導國有企業尋求新的發展空間。

    為優化工業布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土地資源的有效整合,實現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協調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經濟發展環境,鼓勵企業“出城入園”、退城進郊,進行搬遷改造。按照已出臺的《##市工業企業出城入園搬遷改造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規定》的文件精神,進一步推動企業出城入園工作。今后,工業發展要以產業鏈延伸與產業集群培育、企業“出城入園”與園區建設為重點,加快工業經濟優化升級,努力形成以高新技術為先導、裝備制造業為支撐的新型工業體系。

    (五)加大資金投入,做大做強企業。

    在積極爭取國家和省上各項扶持企業發展資金的同時,市財政要在市級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面對增支和減收的雙重困難,盡量壓縮支出,增加扶持企業的各項資金。在扶優扶強專項資金、非公發展專項資金、小額擔保貸款貼息資金、安全生產專項資金等方面給予企業支持。尤其對于一些節能重點工程、高效節能產品和節能技術推廣等項目,要加大財政資金傾斜力度,拓寬境內外融資途徑,鼓勵和引導社會、企業各方面加大對節能減排資金的投入。

    (六)加快實施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

    根據《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試行意見》(甘政發[2008]31號)和《甘肅省省屬企業國有資本收益收取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甘財企[2008]83號)的文件精神,市政府已經出臺并下發《##市人民政府關于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試行意見》(蘭政發[##]94號),我局和市國資委已聯合下發《##市屬企業國有資本收益收取管理暫行辦法》(蘭財企[##]92號),這標志著我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已正式啟動。目前,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編制工作正在有序進行,待市國資委上報后我局予以批復。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實施,將為企業下一步資產重組和進一步發展提供充足的收入來源和資金保障。

    我市工業企業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工業強市”和“繼續解放思想,推動科學發展”的戰略目標,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轉變經營機制。通過企業改革,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內抓管理、外促效益,部分改制企業初見成效,盡顯活力。財政部門也在加強企業財務管理、減輕企業負擔方面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同時,在國企改革、資產重組、調整企業產品結構、加大財政資金扶持力度和狠抓項目建設方面,積極籌措資金,把有限的資金用在企業最需要、最迫切的地方,企業財務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大部分市級工業企業基礎薄弱,設備落后老化,產品更新換代滯后,結構調整緩慢等原因,整體經濟效益不高,市場競爭乏力,銷售疲軟,債務負擔加重,冗員較多,給政府和企業帶來了較大壓力。

    總之,政府職能部門和各企業要繼續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要求和部署,以改革之舉辦特別之事,以創新之舉推動發展,站在全局和時代的高度,切實把解放思想作為新的歷史起點推動企業改革發展。進一步抓好改革開放,落實科學發展觀,從而促進我市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范文相關文章: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范文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范文(2)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報告范文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論文參考

    上市公司財務人員年終總結范文5篇

    公司財務分析范文

    公司財務狀況分析范文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畢業論文

    企業財務報表分析論文范文

    2017股票分析報告范文3篇

    102068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国产乱理伦片在线看夜|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超清中文乱码字幕在线观看| 插插插综合视频|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337p色噜噜人体大胆欧美| 最新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一卡二卡≡卡四卡无人区|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波多野たの结衣老人绝伦|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毛片| 久久久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午夜福利1000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a∨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性孕妇video国产中国| 亚洲第一福利网| 99re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成年女人18级毛片毛片免费|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 日本尤物精品视频在线看| 成年女人色毛片|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宅男| 黑料不打烊最新地址| 成人3d动漫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一级片毛片| 小时代1免费观看完整版|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被cao的合不拢腿的皇后| 外国女性用一对父子精液生子引争议|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 欧美jizzhd精品欧美| 四虎影院最新域名| 8888四色奇米在线观看不卡| 日本孕妇大胆孕交| 亚洲精品二三区伊人久久| 青青草成人在线| 在地铁车上弄到高c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