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實用范文 > 辦公文秘 > 規章制度 > 醫療機構消毒隔離管理制度

    醫療機構消毒隔離管理制度

    時間: 航就0 分享

    醫療機構消毒隔離管理制度(通用8篇)

    工作中寫醫療機構消毒隔離管理制度必不可少,快來寫寫看吧。在當下社會,需要使用制度的場合越來越多,制度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范。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醫療機構消毒隔離管理制度,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醫療機構消毒隔離管理制度

    醫療機構消毒隔離管理制度(精選篇1)

    一、基本要求

    (一)醫療機構應當根據新型冠狀病毒的流行病學特點,針對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這三個環節,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

    (二)醫療機構應當加強對醫務人員的培訓,提高醫務人員對新型冠狀病毒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意識和工作水平,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三)醫療機構應當加強醫院感染監測工作,發現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時,應當按照有關要求,及時規范報告,并做好相應處置工作。

    (四)醫療機構應當重視和加強消毒隔離和防護工作,為醫務人員提供合適、必要的防護用品,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消毒隔離和個人防護等措施落實到位,保證工作效果。

    (五)嚴格按照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做好醫療器械、污染物品、物體表面、地面等的清潔與消毒;

    按照醫院空氣凈化管理規范,加強診療環境的通風,必要時按照要求進行空氣消毒。

    (六)醫療機構應當合理安排醫務人員的工作,避免過度勞累,并及時對其健康情況進行監測,注意監測醫務人員的體溫和呼吸系統的癥狀。

    (七)在診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過程中產生的醫療廢物,應根據醫療廢物處理條例和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置和管理。

    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

    (一)發熱門(急)診。

    1.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應當符合醫院隔離技術規范等有關要求。

    2.應當配備數量充足、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品和防護用品。

    3.醫務人員在診療工作中應當遵循標準預防原則,嚴格執行手衛生、消毒、隔離及個人防護等措施。在接觸所有患者時應當戴外科口罩,接觸疑似或確診患者時應當戴醫用防護口罩。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后應當進行洗手或衛生手消毒。

    4.醫務人員進入或離開發熱門(急)診時,要按照有關要求,正確穿脫防護用品。

    (二)收治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病區(房)。

    1.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應當符合醫院隔離技術規范等有關要求。

    2.應當配備數量充足、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品和防護用品。

    3.對疑似和確診患者應當及時采取隔離措施,疑似患者和確診患者應當分開安置;疑似病例進行單間隔離,經病原學或者血清學確診的同類患者可以置于多人房間。

    4.根據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在實施標準預防的基礎上,采取飛沫隔離、空氣隔離與接觸隔離措施。具體措施包括 (1)醫務人員進入或離開隔離病房時,應當遵循醫院隔離技術規范的有關要求,并正確穿脫防護用品。

    (2)原則上患者的活動限制在隔離病房內,若確需離開隔離病房或隔離區域時,應當采取相應措施防止造成交叉感染。

    (3)用于疑似患者的聽診器、溫度計、血壓計等醫療器具實行專人專用。非專人專用的醫療器具在用于其他患者前,應當進行徹底清潔和消毒。

    (4)嚴格探視制度,不設陪護。若必須探視時,探視者應當嚴格按照規定做好個人防護。

    (三)醫務人員的防護。

    1.醫務人員應當按照標準預防的原則,根據其傳播途徑采取飛沫隔離、空氣隔離和接觸隔離。

    2.醫務人員使用的防護用品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標準。

    3.每次接觸患者前后應當嚴格遵循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要求,及時正確進行手衛生。

    4.一次性的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防護服或隔離衣等防護用品被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等污染時應當及時更換。

    5.醫務人員應當根據導致感染的危險性程度采取分級防護,防護措施應適宜。

    (1)標準預防適用于所有醫務人員。

    (2)一級防護適用于發熱門(急)診的醫務人員。

    (1)嚴格遵守標準預防的原則。

    (2)嚴格遵守消毒、隔離的各項規章制度。

    (3)工作時應當穿工作服、隔離衣,戴工作帽和防護口罩,必要時戴乳膠手套。

    (4)嚴格執行洗手與手消毒制度。

    (5)結束工作時進行個人衛生處置,并注意呼吸道與黏膜的防護。

    (3)二級防護適用于進入疑似和確診患者留觀室、隔離病區(房)的醫務人員;接觸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患者使用過的物品等的醫務人員;轉運患者的醫務人員和司機。

    (1)嚴格遵守標準預防的原則。

    (2)嚴格遵守消毒、隔離的各項規章制度。

    (3)進入留觀室和隔離病區(房)的醫務人員必須戴防護口罩,穿工作服、防護服或隔離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嚴格按照清潔區、潛在污染區和污染區的劃分,正確穿戴和脫摘防護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衛生與防護。

    (4)三級防護醫務人員為確診患者實施吸痰、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等操作時,應當在二級防護的基礎上,加戴防護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護器。

    (四)加強對患者的管理。

    1.應當對疑似或確診患者及時進行隔離,并按照指定路線由醫務人員指導和引導進入病區。

    2.患者進入病區(房)前應當更換衣服,個人物品及換下的衣服集中消毒處理后,存放于安全的指定地點,由醫院統一保管。

    3.病情允許時,患者應當戴口罩;在咳嗽或者打噴嚏時用衛生紙遮掩口鼻,然后將衛生紙丟入醫療廢物容器;在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后應當使用清潔劑洗手或者使用消毒劑消毒雙手。

    4.患者出院、轉院時必須進行沐浴或適宜的消毒處置,更換干凈的衣服后方可離開病房;患者住院期間使用的個人物品經消毒后方可隨患者或家屬帶回。

    5.如患者死亡后,應當及時對尸體進行處理。處理方法為用濃度為3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或0.5過氧乙酸棉球或紗布填塞患死者口、鼻、耳、肛門等所有開放通道;用雙層布單包裹尸體,裝入雙層尸體袋中,由專用車輛直接送至指定地點火化。

    醫療機構消毒隔離管理制度(精選篇2)

    一、護理人員上班時衣帽整潔,不許穿工作服到院外。

    二、護理、治療前后均應洗手,必要時用消毒液浸泡。

    三、無菌操作時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無菌器械、容器、器械盤、敷料罐、持物鉗要定期滅菌與更換消毒液,注射時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用一消毒一洗手。

    四、病房定期通風換氣,定期空氣消毒,地面濕擦,床、床頭桌、椅每日濕擦,抹布應專用,用后消毒。

    五、被褥定期更換,臟被褥應放固定處,不隨地亂丟,不在病房清點。

    六、各種器械用具,使用后均需消毒,藥杯、餐具必須消毒后使用,便器應每次用后清洗消毒。

    七、臟器移植的手術病人和有強烈傳染性的病人,應安置在單獨病室,病室應事先消毒。

    八、對出院病人,必須做好終末消毒。床、桌、椅等應用消毒液擦拭,床墊、被褥洗曬消毒。

    九、傳染病人按常規隔離,病人的排泄物和用過的物品要進行消毒處理,未經消毒的物品不許帶出病房,也不得給他使用,病人用過的被服應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

    十、傳染病房按病情分區隔離,工作人員進出污染區要穿隔離衣,接觸不同病種時更換隔離衣并洗手,離開污染區時,脫去隔離衣。

    十一、住院傳染病人應在指定范圍活動,不得互患病房和外出,到其他科診療時,要做好消毒隔離工作。出院、轉院及死亡后應進行終末消毒。

    十二、對受厭氧菌、綠膿桿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應嚴格消毒,被接觸過的器械、被服、病室都要嚴格消毒處理,用過的敷料應焚燒。

    十三、進入治療室、換藥室應衣帽整潔并戴口罩,私人物品不準帶入室內。

    十四、治療室與換藥室應每天通風換氣,地面、桌椅用消毒液擦洗,每天用紫外線對空氣消毒或用消毒劑噴霧消毒,每周徹底大掃除1次,每月作細菌培養1次。

    十五、定期檢查無菌物品是否過期,用過物品與未用過物品應嚴格隔開,并需有明顯的標記。

    十六、治療室抹布、拖把等用具應專用。

    十七、換藥車上的用物要定期更換和滅菌,換藥用具應消毒處理,然后再進行清洗消毒。

    醫療機構消毒隔離管理制度(精選篇3)

    1、醫護人員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制度及無菌技術操作規程,采取標準預防措施認真洗手或進行手消毒。

    2、醫務人員上班時間要衣帽整潔,公共場所應及時脫去工作服。

    3、病房內收住患者應按感染于非感染性疾病分別收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患者一覽表上有標記;凡遇有炭疽、氣性壞疽、破傷風、綠膿桿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應單獨安置,嚴密隔離,處置后進行嚴格終末消毒。

    4、醫務人員進入感染患者病房,應嚴格執行相應疾病的消毒隔離及防護措施,并要時穿隔離衣、戴手套等。

    5、一般情況下,病房應定時開窗通風,每日2次。地面濕式清掃,進行空氣消毒每周一次。治療室、換藥室堅持每日清潔、消毒一次;地面應濕式清掃,遇污染時即刻消毒。住院患者(除急、重病人外),必須24小時內完成衛生處理(洗澡、剪指甲、更換衣物),患者出院、轉院、轉科、死亡后行終末消毒。

    6、患者的病員服、被單每周更換一次。污染時及時更換,臟被服放于污物袋內。

    7、各種診療護理用品用后按醫院感染管理要求進行處理,特殊感染的患者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裝入黃色塑料袋內并粘貼標記,專人負責回收。

    8、對特殊感染患者要嚴格限制探索及陪護人員,必要時穿隔離衣褲、戴口罩及帽子。

    9、遇有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應嚴格執行接觸隔離并懸掛標識,患者盡量置于單間,與患者直接接觸物品如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等要專人專用并每日消毒,加強手衛生、無菌操作和環境清潔消毒。

    10、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余飯菜,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11、各種醫療廢物按規定收集、包裝、專人回收。

    12、病房及衛生間的他拖把等衛生清潔用具,應分開使用,標記清楚。用后消毒液侵泡,清洗后晾掛備用。

    13、患者的床頭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病床濕試清掃,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14、治療室、換藥室、手術室、中心供應室、產房、重癥監護室(ICU、CCU、ICU等)、導管介入治療室、內鏡室、口腔科、透析室及特殊感染者按相關消毒隔離要求執行。

    15、滅菌物品(棉布包裝材料和開啟式容器),溫度25°以下,有效期為10d—14d;抽吸的藥液、開啟的靜脈輸入用無菌溶液須注明時間,超過2小時后不得使用;啟封抽吸的各種溶媒超過24小時不得使用;碘酒、酒精應密閉保存;常用無菌敷料罐應每天更換并滅菌;置于無菌儲槽中的滅菌物品(棉球、紗布等)一經打開,使用時間最長不得超過24小時;體溫計等用后應立即消毒處理。

    16、病區治療車、換藥車及病房門口應配有快速手消毒劑等。

    醫療機構消毒隔離管理制度(精選篇4)

    檢驗科消毒隔離制度

    1、工作人員上班時間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時穿隔離衣,膠鞋,帶口罩,手套。

    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檢驗用品,用后進行無害化處理。

    3、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靜脈采血必須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微量采血應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片;對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無菌物品如棉簽、棉球、紗布等及其容器應在有效期內使用,開啟后使用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使用后的廢棄物品應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不得隨意丟棄。

    5、各種器具應及時消毒、清洗;各種廢棄標本應分類處理。

    6、報告單應消毒后發放。

    7、檢驗人員結束操作后應及時洗手,毛巾專用,每天消毒。

    8、保持室內清潔衛生。每天對空氣,各種物體表面及地面進行常規消毒。在進行各種檢驗時,應避免污染;在進行特殊傳染病檢驗后,應及時進行消毒,遇有場地、工作服或體表污染時,應立即處理,防止擴散,并視污染情況向上級報告。

    洗衣房消毒隔離制度

    1、洗滌區、壓熨、折疊區、清潔衣物存放區布局合理,潔污分開,通風良好。物流由污到潔,順行通過,不得逆流。

    2、指定地點收集污物,避免在病房清點,專車、專線運輸。運送車輛潔污分開,每日清洗消毒。

    3、認真執行衣物清洗的規章制度,分類清洗。被血液、體液污染的衣物應單獨消毒、清洗。消毒采用含氯消毒劑,消毒時間不少于30分鐘;消毒一般物品有效氯含量≥500mg/L,消毒污染物品有效氯含量≥500mg/L,煮沸消毒為20—30分鐘。洗滌劑的洗滌時間為1小時。傳染病污染的衣物,封閉運輸,先消毒后清洗。

    4、清潔被服專區存放。

    5、工作環境保持衛生,每日清潔消毒,每周大掃除。

    6、工作人員作好個人防護,每日洗澡更衣,接觸污物后洗手。

    醫療機構消毒隔離管理制度(精選篇5)

    導管室消毒隔離制度

    在執行手術室消毒隔離制度的基礎上,做好以下工作:

    1.如果導管為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不得重復使用。

    2.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批的產品,說明書未界定一次性使用的導管,應按去污染、清洗、滅菌的程序進行處理

    3.傳染病人用過的導管不得重復使用。

    門、急診消毒隔離制度

    門、急診治療室、換藥室、觀察室、ICU、手術室應執行相關部分的消毒隔離制度外,做好以下幾方面:

    1.建立預檢分診制度,發現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應到指定隔離診室疹治,并及時消毒。

    2.建立健全日常清潔、消毒制度,病人嘔吐物、排泄物要及時消毒處理。

    3.醫務人員的手要隨時流水清洗和消毒。

    4.急癥搶救室及平車、輪椅、診察床等應每日定時消毒,被血液、體液污染時應及時消毒處理。

    5.急診搶救器材應在消毒、滅菌的有效期內使用,一用一消毒或滅菌。

    輸血科消毒隔離制度

    1、布局合理,區域劃分明確,應有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血液儲存、發放處、成份室、采血室和輸血治療室設在清潔區,血液檢驗和處置室應設在污染區,辦公室設在半污染區。

    2、管理要求:

    1)進入輸血科的血液及試劑必須有國家衛生行政部門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頒發的許可證。

    2)必須嚴格按衛生部頒發的《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試行)》和《臨床輸血技術規范》規定的程序進行管理和操作。

    3)儲血冰箱應每周進行清潔和消毒,防止污染。每月對冰箱的內壁進行生物學監測,不得檢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霉菌。

    5)工作人員上崗前應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檢查乙肝病毒抗體水平。接觸血液必須戴手套,脫手套后洗手。一旦發生體表污染或銳器刺傷,應及時處理。

    6)廢棄的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廢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須分類收集后集中處理。

    醫療機構消毒隔離管理制度(精選篇6)

    產房消毒隔離制度

    1、產房非限制區、半限制區、限制區劃分明確,標志明顯。

    2、所有人員進入產房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及換鞋。

    3、一般產婦根據標準預防的原則實施消毒隔離,保護產婦和工作人員的安全。

    4、對感染癥產婦或疑似感染癥的產婦,應隔離待產、分娩,按隔離技術規程護理和助產。所有物品嚴格按消毒滅菌要求單獨處理;用過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盤必須放入黃色污物袋內密閉運送,無害化處理,房間應嚴格進行終末消毒處理。

    5、產房所用物品,應按規定定期消毒,每月做細菌監測,保留監測結果。

    ICU消毒隔離制度

    1、工作人員進入ICU應換專用工作服,換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進入。

    2、病人的安置應感染病人與非感染病人分開,特殊感染病人單獨安置,診療活動應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控制交叉感染。

    3、保持室內清潔衛生,每日用消毒液拖地兩次,對室內空氣應定期進行消毒監測。

    4、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認真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時帶手套。

    5、注意病人各種留置管路的觀察,局部護理與消毒,加強醫院感染監測。

    6、加強抗感染藥物應用的管理,防止病人發生菌群失調,加強細菌耐藥性的監測。

    7、加強對各種監護儀器設備,衛生材料及病人用物的消毒與管理。

    8、嚴格探視制度,限制探視人數;探視者應更衣、換鞋、戴帽子、口罩,與病人接觸前要洗手。

    9、對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藥菌感染的病人,嚴格消毒隔離措施。

    新生兒病房消毒隔離制度

    1、工作人員入室前應嚴格洗手,消毒、更衣。患有皮膚化膿及其他傳染病的工作人員不得入內。

    2、室內保持安靜、整潔,工作人員做到四輕,病室應定期通風、換氣、消毒,濕式擦拭物體表面及地面,潔具專用,每月做空氣、物體表面、醫護人員手細菌監測并記錄結果。

    3、各種醫療用具用后必須消毒,新生兒用具每日消毒,每月食具細菌監測一次。

    4、嚴格探視制度,探視者應著清潔服裝,洗手后方可接觸嬰兒。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間,禁止探視。

    5、新生兒出院后,其床單元、保溫箱等,應徹底清潔、消毒。

    醫療機構消毒隔離管理制度(精選篇7)

    清潔范圍以及注意事項:

    1.目的:保持整個醫院清潔、優美、舒適的工作環境,輔助控制病源傳播速度工作,為患者提供良好的醫療環境。

    2.各清潔組負責醫院環境的清潔工作,每個醫院員工有義務保持環境的清潔。醫院職工工作的內容主要包括;

    2.1清除肉眼可見的積灰、斑點、污垢、油漬、垃圾等,用消毒劑對部分所清潔的物品進行消毒。

    2.2在清潔工作的同時,發現室內建筑、設施有所損壞,應及時報告有關人員。

    2.3根據不同要求,處理生活垃圾、污染垃圾及其它垃圾。

    3.清潔組與其他有關部門的職責分工:

    3.1各清潔組負責清潔屬于自己的衛生區域。

    3.2醫療儀器由使用人員及專屬科室人員負責清潔保養。

    3.3消防器材由經過消防培訓的人員負責檢查、清潔。

    3.4運送病人的工具(含救護車)由司機負責清洗。

    3.5各醫療科室的專業用具由供應室負責清洗消毒。

    4.清潔工作注意事項:

    4.1各衛生區的地面清潔。

    4.2清潔員在工作時不要將工具任意堆放,以至影響其他人員工作或引起道路堵塞。

    4.3清潔員在工作中不得任意撥去任何醫療器械或辦公室的電源插頭。

    4.4清潔辦公室、會議室及病房時,應先敲門明確是否有人,盡量在不使用的情況下清掃;如有人正在使用,應先征得同意后再行清掃。

    4.5更換窗簾、沙發套時,盡量注意不要將灰塵揚起;

    4.6清潔員工作時,不要動用桌上的文件及醫療用品。

    4.7各種清潔劑、消毒劑必須妥善保管。

    4.8清潔工作完畢,應及時鎖門。

    4.9清潔工具須保持干凈,每天清洗。醫療用房使用的工具須每天消毒。

    5.各部門負責人需和清潔組共同承擔起監督本部門環境衛生的責任,包括:

    5.1將觀察到的問題和關注的事項反饋給清潔人員。

    5.2進一步檢查清潔方面存在的問題是否得到改善或糾正。

    各清潔組崗位職責

    一.門診清潔人員崗位職責

    工作概要:專人負責門診、輔助科室的清潔衛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就診,檢查環境。工作職責:

    1.負責各科室地面清潔情況。

    2.做好桌椅、電腦及其他電器、儀器的表面清潔工作。

    3.打掃門診樓梯、走廊、扶手及門窗、墻面的衛生。

    4.及時消除病人的嘔吐物、分泌物等。

    5.及時清理各診室的污物、垃圾。

    二.小手術室清潔人員崗位職責

    工作概要:及時全面地做好小手術室區域的清潔衛生,為急診醫療提供一個整潔的環境。工作職責:

    1.每日定時打掃小手術室地面衛生。

    2.用消毒水及時清潔急診區域的地面、墻面的血跡和嘔吐液等。

    3.保持醫療輔助儀器的外表清潔。

    4.加強對急診醫療器械的重點消毒。

    5.及時更換小手術室的垃圾袋及一次性床單。

    6.完成臨時指派和各項任務。

    三.病區保潔員崗位職責

    工作概要:專門負責病區及醫護人員的辦公室,為病房提供一個舒適整潔的環境。

    工作職責:

    1.清潔病房內床、桌、椅、柜、燈、設備帶及門、窗、墻、地。

    2.做好“二盆”(洗臉盆、坐便盆)的清潔衛生。

    3.保持病區走廊、門、窗、墻面、地面、扶攔及樓梯和示意牌等潔凈。

    4.保持護士站的桌、椅、水池及周邊環境的整潔。

    5.負責醫生辦公室、值班室和治療室的門窗、桌椅和墻面、地面和衛生間的清潔。

    6.對垃圾桶里的垃圾進行分類管理及銷毀。

    四.手術室保潔員崗位職責

    工作概要:專門負責手術區域的清潔衛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手術環境。

    工作職責

    1.嚴格按照手術科室規定操作,上班前必須更換手術室工作衣、褲、帽、口罩和手套。

    2.認真做好手術臺、桌椅、墻面、地面和器械柜外等清潔消毒工作。

    3.充分做好術前準備室和術后復蘇室的床、桌、椅、柜和玻璃門窗的清潔消毒工作。

    4.保持手術室、更衣室等處的清潔衛生。

    5.及時處理手術室的垃圾,并按規定裝入相應顏色的垃圾袋。

    6.統一堆放穿過的手術衣、褲,并集中裝入指定布袋內。

    7.保持走廊地面、墻面、門窗等處的清潔。

    8.嚴禁帶戒指、手表等裝飾品操作,以防交叉感染。

    醫療機構消毒隔離管理制度(精選篇8)

    血液凈化室消毒隔離制度

    1.對血液透析機定期消毒,嚴格監測;一次性透析器不得重復使用。

    2.工作人員定期體檢,操作時必須注意消毒隔離。加強個人防護。

    3.進入血液凈化室應更衣、換鞋、戴帽子、口罩,嚴格洗手。

    4.應對病人常規進行血液凈化前肝功能、肝炎病原學等化驗檢查。

    5.傳染病患者血液凈化在隔離凈化間內進行,固定床位專機透析,采取相應的隔離、消毒措施。急癥病人應專機透析。

    6.加強透析液制備輸入過程的質量監測。

    7.對透析中出現發熱反應的病人,及時進行血培養,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

    8.每月必須對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進行監測,當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嚴重感染病例時,應增加采樣點,如原水口、軟化水出口、反滲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及時進行監測。

    口腔科消毒隔離制度

    1.診療區域內應當保證環境整潔,每日對口腔診療、清洗、消毒區域進行清潔、消毒每日定時通風或者進行空氣凈化;對可能造成污染的診療環境表面及時進行清潔,消毒處理。每周對環境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潔、消毒。

    2.進入病人的口腔內的所有診療器械,必須達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滅菌”的要求。

    3.對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須洗手或手消毒,操作時必須帶口罩、帽子,必要時配戴防護鏡。

    4.凡接觸病人傷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機、車針、擴大針、拔牙鉗、挺子、鑿子、手術刀、牙周刮治器、潔牙器、敷料等)每人用后均應滅菌,常用口腔科檢查器、充填器、托盤等每人用后均應消毒。

    5.凡接觸病人體液、血液的修復、正畸模形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須消毒。

    6.用后的敷料等感染性廢物應及時清理、密閉、焚燒。

    內窺鏡室消毒隔離制度

    1.內窺鏡室診查區、洗滌消毒區、清潔區劃分明確,保持室內清潔,操作結束后嚴格進行消毒處理。

    2.不同部位的內鏡的診療工作應當分室進行;不同部位內鏡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設備應當分開。

    3.工作人員清洗消毒內鏡時,應當穿戴必要的防護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滲透圍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4.內鏡及附件的數量應當與醫院規模和接診病人數相適應,以保證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達到相應的消毒、滅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5.進入人體無菌組織或器官的內窺鏡及附件,如腹腔鏡、關節鏡、腦室鏡、膀胱鏡、宮腔鏡等必須滅菌;消化道內窺鏡、陰道鏡等必須消毒;活檢鉗應滅菌處理。

    6.用后的內窺鏡及附件應立即用流動水清洗,再用多酶洗劑刷洗,清水沖洗清除管道中的殘留組織,瀝干水分后再進行消毒。

    7.浸泡內窺鏡的消毒液選擇應符合要求,浸泡完全,時間符合要求。

    8.每日監測使用中消毒劑的有效濃度,記錄保存,低于有效濃度立即更換。

    177057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彩无翼乌之不知火舞无遮挡| 亚欧洲精品bb| 亚洲色图综合网|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一级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性欧美激情videos| 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www网站| 妖精色av无码国产在线看| 国产猛男猛女超爽免费视频 | www久久精品| 黄色一级毛片看一级毛片| 热99re久久精品2久久久| 日日天干夜夜人人添| 国产精品成年片在线观看| 北岛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99精品| 97久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精品 | 国产精品99无码一区二区| 人妻少妇边接电话边娇喘|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又大又硬又爽又粗又快的视频免费 | 国产xxxx做受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 [中文][3d全彩]舞房之夜|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视www| 最新版天堂资源8网| 国产精品理论电影|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9277手机在线视频观看免费|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二区芒果视频| 天天碰免费视频| 啊啊啊好大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欧美性xxxx极品高清| 国语自产少妇精品视频蜜桃| 免费又黄又硬又爽大片| 一级免费黄色大片| 美女浴室被爆羞羞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