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活動方案策劃書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讓我們為老年人送去節日的問候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重陽節活動方案,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重陽節活動方案1
一、活動目的:
“百善孝為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炎黃子孫,自然應當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為引導少年兒童孝敬父母,孝敬長輩,學會感恩,樹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觀念,增強少年兒童的社會責任感,我校特在重陽節之際,針對我校全體學生,開展以“九九重陽節孝心獻老人”為主題的青少年感恩敬老行動。
二、活動時間:
20__年_月_日——20__年_月_日
三、活動對象:
全校少先隊員
四、活動形式:
活動以學校、少先隊中隊為單位,以主題班會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為主要形式,統一在10月20日——10月25日一周內,開展以“九九重陽節孝心獻老人”為主題的感恩系列活動。
五、活動過程:
“五個一活動”
1、一份活動倡議書:(責任人:尉水華)
利用晨間活動向全體隊員發出開展“九九重陽節,孝心獻老人”活動倡議書。讓隊員知道我們的長輩風風雨雨這么多年,從晨曦一抹到太陽銜山,從青春年華到兩鬢斑白,為孩子們操碎了心,他們把愛都給了我們晚輩。當我們一天天長大,而他們卻一天天變老,他們臉上的魚尾紋正是歲月留下的溝溝坎坎,為了拉扯兒女甚至兒女的兒女,他們曾付出過怎樣的艱辛,又擔負著怎樣的牽掛和擔憂。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希望隊員們能動的體諒老人,與父母一起共同創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讓我們的長輩幸福地安度晚年生活。
2、一期紅領巾電視臺主題錄制(責任人:徐維瀟)
錄制一期以重陽節為主題的電視節目。
學校利用“金色瓜渚”紅領巾電視臺,通過學生自主探究,搜集重陽節典故,在電視臺交流重陽節傳統習俗、典故,發生在身邊的尊老事跡;
3、一節中隊主題隊會(周三下午第三節課責任人:各中隊輔導員)
開展“九九重陽節孝心獻老人”中隊主題活動。利用學校隊課,開展“九九重陽節孝心獻老人”中隊主題活動,班主任事先準備好活動需要的課件、節目等;
4、一番感恩話:(責任人:輔導員、全體少先隊員)
在日常生活中請記得對家人說感恩的話,如:當父母下班回家或干完家務要說“您辛苦了”,當爺爺奶奶做飯或做其他事情說“謝謝”,平時做到不與家人頂嘴等等。
5、一份手抄報:(責任人:輔導員、四五六年級少先隊員)
制作一份“中華傳統節日——重陽節”小報。隊員們通過上網和查資料了解“重陽節”的來歷、傳說、風俗及民族文化含義等相關知識,制作一份“中華傳統節日——重陽節”小報。(四五六年級每班3張小報參加評選)
六、活動延續拓展:回報老人、學做家務活:(責任人:輔導員、全體少先隊員)
平常為長輩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學會一項家務小技能,為家人減一份辛勞,添一份愜意,送一份親情,做快樂的、有責任感的家庭成員。建議隊員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家中的老人獻上孝心,獻上祝福,感謝長輩的養育之恩,使其成為一種常態化。比如:給老人送一份禮物;替老人泡一杯茶;為老人表演一個節目;給老人捶一次背;陪老人一起運動,鍛煉身體;和老人一起為他們的身心健康策劃一份家庭計劃書等。
重陽節活動方案2
一、活動背景:
1、基本情況:重陽節大隊部組織學生代表慰問敬老院孤寡老人
2、慰問對象:敬老院21名孤寡老人
3、開展原因:為孤寡老人送溫暖,增加學生的社會實踐經驗與社會服務意識;
二、活動目的、意義:
使孤寡老人們感到社會對他們的關懷,同時也使學校知名度得到提高。
三、活動準備:
1、參加人員:馬富林、王錦、全體大隊委員
2、物品準備:水果和點心
四、活動時間:
20__年10月23日(重陽節)下午12:40在學校操場集合,由老師帶領到達敬老院。
五、活動內容:
1、為老人贈送慰問品,與老人們和敬老院管理人員進行初步的溝通交流。
2、學生幫助孤寡老人整理房間,打掃敬老院,幫老人捶背、陪老人聊天。
3、參加的人員和老人告別,按原路返校,整個活動結束。
(注:活動參加者于當日每人寫一篇活動心得交由班主任修改后上傳至學校網站,優秀文章將在紅領巾廣播站內播出。)
六、活動中應注意的問題和細節:
1、集合必須準時,出返程中保持隊形,不得出現打鬧現象。
2、和老人聊天時避免一些有礙老人情緒的話題,另外,主動開啟話題,避免冷場。
3、打掃認真細致,不怕臟不怕累。
重陽節活動方案3
一、重陽節活動主題
菊品為尚,情濃重陽,禮敬老人送上溫馨送上健康
二、重陽節活動時間
20__年_月_日
三、重陽節餐廳氛圍
1、為配合重陽節的氣氛,在正門外擺放大型菊花花壇,并在門外的兩棵立柱之間懸掛“菊品為尚,情濃重陽—__餐廳賞菊會”的主題橫幅。
2、在正門入口處堆放九層的大型“重陽糕”,配放小裝飾“燈”,取“步步登高”之意。
3、餐廳內張貼重陽節主題吊旗。
4、在各樓層顯著位置擺放不同品種的名貴菊花,供人賞聞。
四、重陽節活動背景
重陽節,也是中國的“老人節”。近年的重陽節,逐漸掀起了一股“團圓風”。回家跟爸媽說說知心話,陪辛勞了一輩子的父母出門走走,逛逛,漸漸成了重陽節里兒女們送給父母最特別的禮物。因此,本方案主要從兒女孝順、合家歡樂的角度進行活動策劃的。
五、重陽節活動內容
活動一:
“情暖金秋”老年點餐特賣
活動期間,餐廳準備好適合老人的套餐,點套餐可進行折扣優惠。
活動二:
重陽節推出適合老年人口味的菜點,時逢秋季養生的好時機,老店推出了養生佳品,及各色重陽套餐。(面試網)
活動三:
1、重陽節當天向60歲以上用餐的老人贈送養身滋補湯一份。
2、當天過生日的賓客憑生日蛋糕或本人有效證件可獲贈長壽面一份。
活動四:
舉辦“百叟宴”。凡年滿60歲以上(憑有效證件)的老年人可享受每位99元的“九九重陽優惠套餐”(僅限100人),額滿為止。席間,有民樂、變臉、舞獅子等表演助興。
活動五:
“重陽節”特價酬賓。
保健酒類、保健品類、保健食品類。
其它老年用品等。
六、重陽節媒體計劃
1、硬廣:晚報周三10半彩,快報周四半版彩。
2、軟廣:特別企劃活動邀請媒體參與,發布軟文。
重陽節活動方案4
一、活動目標
1.知道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了解相關的重陽節知識。
2.激發幼兒對爺爺奶奶的崇敬,表達對爺爺奶奶的關愛。
3.培養孩子從小敬老愛老的美德。
4.通過社區活動,鍛煉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和口語表達。
二、活動準備
1.大班聯系好敬老院并準備一些零食。
2.制作壽星卡。
3.幼兒調查表。
4.重陽糕120塊。
活動時間:20__年_月_日上午9:30。
三、活動內容
中小班邀請爺爺奶奶來園做客:
1.了不起的爺爺奶奶。
(1)中班可以聽聽爺爺奶奶說說自己年輕時的故事。(事先聯系好)
(2)小班請爺爺奶奶說說平時是怎么關心愛護你的。
2.給爺爺奶奶表演節目。
3.爺爺奶奶辛苦了。(我給爺爺奶奶捶背敲腿)
4.我喂爺爺奶奶吃塊糕
通過活動,幫助幼兒豐富以下經驗:
①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②爺爺、奶奶非常關心我們,我們也應該尊敬爺爺、奶奶。
③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表達愛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們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大班雛鷹愛心“行動”慰問敬老院爺爺奶奶:
討論:
1.活動準備
(1)做調查問卷
(2)你的爺爺奶奶年輕時是做什么工作?有些什么本領?
(3)現在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有些什么不方便?
(4)小結:爺爺奶奶本領大我們能做些什么事讓爺爺奶奶高興?為什么?
2.實踐活動:
(1)大膽地與周圍的老人打招呼,并會主動邀請老人。
(2)我為爺爺奶奶做件開心的事:敲背、捶腿、給老人唱首歌、向老人送禮物等。
3.活動后:
(1)鼓勵孩子說說自己是怎樣為爺爺奶奶服務的?
(2)交流:對今天的活動的感受?
(3)通過調查交流:以后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些什么?
我身邊的爺爺奶奶調查表,我調查的是__生日_月_日__屬相。
1.最喜歡吃的東西。
2.他的愛好是。
3.最想見的人。
4.還有什么不順心的事。
5.最想讓我為你做的一件事。
備注:可以用畫畫、文字的方式來記錄。
幼兒園重陽節敬老院活動方案,重陽節是中國的老人節,很多幼兒園都會選擇帶著幼兒一起去敬老院過節日,讓他們能夠從小懂得尊老、敬老、愛老的美好品德。
重陽節活動方案5
一、活動的提出
重陽節,每一年都過,但是有一些古樸的習俗卻隨著社會的進步逐漸地流失了。其實,每一個傳統節日的習俗都有其獨特的淵源,也都有著獨特的節日韻味。了解傳統節日,既是學生豐富對社會的感知的需要,也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一大契機,何不開發一下好好地利用呢?尤其是重陽節,因為還是我們中國的“敬老節”,就更有活動的空間了。
二、活動的目標
1、通過了解重陽節的習俗,感受、積淀、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鍛煉、提高搜集、處理信息、調查訪問、與人交往、協作等能力。
2、通過學做重陽糕,了解重陽糕的做法,培養動手實踐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3、通過開展敬老節的活動,激發關愛老人、孝敬老人的情感,培養關心老人、敬重老人的良好品質,弘揚中華民族尊老的優良傳統。
三、活動的時間1個月
四、活動的準備
1、調查同學們身邊的有關重陽節的信息。
(1)家鄉的重陽節風俗是怎樣的?
(2)過節的時候家里做重陽糕嗎?誰做?怎么做?
(3)如果你是這次活動的策劃者,你會組織同學們開展那圍繞主題的哪些方面的研究、活動?
2、匯總同學們調查的結果。
(1)有關重陽節的風俗,大家了解得還是比較全面的,提得最多的是吃重陽糕、登高。
(2)有關家里做不做重陽糕,情況多樣:有的是年年做,有的是有時間才做;有的是爺爺奶奶做,有的是媽媽做;做法上也有一些出入。
(3)有關活動的策劃,基本上分為兩類:一類是研究活動,如了解重陽節的來歷、為什么要做重陽糕等;另一類是實踐活動,如做重陽糕、去敬老院敬老。(有不少同學在調查的過程中得知了重陽節在我國又叫“敬老節”。
3、調查情況分析。
(1)學生很認真地參與調查活動,有的是請教家里人,有的是請教鄰居,還有的是打電話詢問親友,還有一些進行了網上搜索。學生對該活動主題有熱情,這個活動可以開展。
(2)學生的提議很有價值,或說重陽節的故事,或做重陽糕,或拜訪敬老院的老人,都體現了學生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由此,活動的順利開展有了保障。而學生的能力與活動,定能互相促進。
4、全面了解有關重陽節的信息,確定活動子課題。
(1)學生利用網絡全面查找有關重陽節的信息。
(2)討論、確定活動的子課題:重陽節的來歷、重陽節的風俗(做重陽糕、賞菊、登高、飲菊花酒、配茱萸、賽風箏)、重陽節的文學作品、重陽節的祝福、其他相關資料。(敬老作為后續活動)
5、分組,確定每個活動小組的成員及組長。
五、活動的過程
(一)重陽節的風俗匯報活動
1、各小組分頭準備。
(1)集體商討:匯報的方式有哪些?(表演小品、制作幻燈片、制作祝福卡等。)
(2)各小組根據自己的研究課題選擇適合的匯報方式,自由準備。
準備的過程中,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做重陽糕小組”。他們為了帶領同學們一起成功的做出重陽糕,利用雙休日的時間請來了自家的奶奶,親自向奶奶取經,在實踐中親身體驗做重陽糕的過程,掌握重陽糕的做法。他們的精神可嘉!
2、集體匯報活動。
(1)賞菊小組匯報
①介紹重陽節賞菊風俗的來歷;②利用幻燈片向大家展示眾多菊花的圖片,讓大家體驗賞菊的美好感受;③發布馬杭菊花節的信息。
(2)做重陽糕小組匯報
①利用幻燈片展示制作重陽糕的步驟,講解制作方法;②提供事先準備好的做重陽糕器具,請進爺爺奶奶,帶領同學們一起(分組)制作重陽糕;③采訪同學們制作重陽糕的感受。
(3)來歷小組匯報
①以小品的方式匯報重陽節的來歷故事;②談排練過程中組員之間發生的矛盾,后來是怎么解決的。
(5)飲酒小組匯報
①利用幻燈片介紹重陽節喝什么酒、酒的用途、和酒有關的詩詞等;
②請大家喝菊花茶。
(6)文學作品小組匯報
介紹有關重陽節的文學作品(對聯、詩歌等)。
(7)登高小組匯報
①利用幻燈片向同學們介紹有關登高的詩詞、登高的切身感受;②向同學們推薦常州適合登高的地方。
(8)品嘗重陽糕
①每一小組的同學品嘗自己制作的重陽糕;②一起說一說品嘗自己做的重陽糕的感受;③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現場打電話給外地的親人。
(9)其他資料小組補充有關敬老的內容
①告知同學們:從1989年起,重陽節被確定為我國的“老人節”,也叫“敬老節”;②為同學們播放一段某小學開展敬老活動的錄像;③請同學說說我們可以開展哪些敬老活動。
(10)祝福小組送祝福
把自己親手制作的一張張精美的寫有重陽節祝福的小賀卡送到同學們手里。(前期準備:①買了很多五顏六色的卡紙;②從網絡上搜集了很多有關重陽節的祝福語;③把卡紙剪成了各種各樣的形狀,謄寫祝福語。)
(二)重陽節的敬老活動
1、回顧、集體討論:我們可以為敬老院的老人做些什么?
大家七嘴八舌,意見大致為三種:
(1)送一些適合老人的禮物給老人們;
(2)為爺爺奶奶們表演節目;
(3)為老人勞動。
2、進一步商量:(1)怎樣的禮物才是適合老人的禮物呢?
大家一起出謀劃策:
(吃的)麥片、豆奶粉、牛奶、蛋糕等;
(用的)毛巾、肥皂、熱水袋、圍巾、手套等;
(娛樂的)_、象棋等。
總之,送出的禮物要是符合老人年齡特點以及身體狀況的。
(2)可以為老人們表演什么節目呢?
同學們手到擒來:唱歌、跳舞、表演小品、朗誦詩歌、說笑話、陪老人玩。
3、聯系敬老院。
為了充分利用每一個機會鍛煉同學們的能力,特請住在敬老院附近的同學負責和敬老院的負責人員進行聯系。反饋:負責敬老院的叔叔在了解了我們的心意后,非常歡迎。聯絡小組的任務順利完成。
4、同學們自由準備慰問老人的物品和節目。
5、赴敬老院慰問老人。
重陽節活動方案策劃書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