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實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實施方案 >

    通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時間: 業鴻0 分享

    一般為有效處理生產安全事故,使生產安全事故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需要制定怎樣應急預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通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歡迎大家來閱讀。

    通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通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篇1)

    為了保證我公司的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到實處,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和《消防法》等法律法規,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此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目的:制定應急救援預案的目的是快速、有序、高效地控制緊急事件的發展,將事故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

    現場應急救援機構: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成員:分管副總經理、車間主任、工段長、大組長、值班長、公司辦、安監部。

    現場應急救援小組職責:負責事故現場應急的指揮工作,進行應急任務分配和人員調度,有效利用各種應急資源,保證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對事故現場的應急行動。

    事故報告程序:生產現場發生重大事故后,應立即組織人員搶救,事故崗位人員立即向現場管理人員報告,向分管負責人匯報,必要時越級向公司總經理報告。

    一、生產現場發生重大事故后,應立即組織人員搶救,同時以最快的方式報告公司應急救援機構,如發生人員傷亡或火警等,根據事故嚴重程度,必要時應分別第一時間直接打電話報120急救中心和119報火警救助。

    二、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成員立即組織人員展開搶救傷員和排除險情,防止事故的擴大和蔓延,力求將損失減少至最低程度,同時注意安排做好保護好事故現場。

    三、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成員負責指揮調動公司的一切所需的應急救援排險物資和人員參與搶救救援,確保救援工作在統一指揮下有序地進行。

    四、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成員協助公司和上級部門開展事故調查。事故調查嚴格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在關人員未受到教育放過。

    五、要求事故責任單位對于事故的調查處理報告,必須按公司規定的時間(72小時內)報告公司安監部,不得隨意拖延和瞞報,切實防止類似的事故重復發生。

    六、公司安監部做好事故原因和事故性質的調查,公司辦做好傷員醫療及善后工作處理,事故單位抓緊做好恢復生產工作。

    七、根據生產現場的特點,特確定以下為可能引發生產事故的類別:

    1、灼傷;

    2、高處墜落:包括從行車、架子、卸料平臺、屋頂墜落以及從平地墜落地坑等;

    3、觸電:包括雷擊傷害;

    5、物體打擊:指落物等碰傷傷害;

    6、火災爆炸;

    7、中毒、中暑;

    8、車輛傷害;

    9、坍塌:包括建筑物、堆置物、排山、土石方、深基坑(槽)倒塌等。

    八、應急準備中應遵循的原則

    1、工作前應制定好防止發生事故所采取的預防措施;可能發生事故現場應配備的器材;發生事故時的應急對策及信息傳遞。

    2、保安部建立群眾性義務消防組織,加強業務學習和訓練,增強自防自救能力;對應急場所工作人員應進行崗位教育和防火、滅火知識的培訓。

    3、根據作業場所、儲存、運輸物品的數量、品種的不同,配備足夠數量、種類的應急器材。應急器材要定時檢查,做好標識、防止失效,檢查要有檢查記錄。

    九、應急響應中必須遵循的原則

    1、緊急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現人應立即向有關管理人員報告。

    2、接到報警后,應立即組織自救隊伍,按事先制定的應急方案立即自救;若事態情況嚴重,難以控制和處理,應立即在自救的同時向專業救援隊伍求救,并密切配合救援隊伍。

    3、疏通事故發生現場道路,設置警戒線,保證救援工作順利進行;疏散無關人員到安全地帶。

    4、在急救過程中,遇到威脅人身安全情況時,應首先確保人身安全,迅速組織脫離危險區域或場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

    5、必要時可截斷電源、可燃氣體(液體)的輸送,防止事態擴大。

    6、設緊急聯絡員一名(事故生產單位車間主任),負責緊急事物的聯絡工作,明確聯絡地址和電話。

    十、重大事故報告及報警原則

    1、生產現場任何人發現發生重大事故的,必須立即報告現場管理負責人,現場管理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立即通知公司生產副總經理,并組織現場應急救援小組開展現場搶救工作。如發生人員傷亡或火警等,必要時應分別第一時間直接打電話報120急救中心和119報火警救助,同時以最快的方式報告公司總經理及公司總部。

    2、公司領導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組織公司應急救援力量趕赴事故現場,組織指揮現場搶救工作,同時將事故的概況(包括傷亡人員、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原因等)分別用電話和快報的辦法報告上級主管部門以及政府有關部門。

    十一、救援器材及設備

    1、通訊設備:包括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對講機

    2、交通工具:供指揮、聯系、救援的用車

    3、急救藥品及器材:止血帶、頸托、擔架等救援器材及滅火器等。

    通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篇2)

    一、 總 則

    (一)編制目的

    為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搶險、救災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正常的社會制度和工作秩序,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__集團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江蘇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規定》和《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等法律法規及其它有關要求和標準規定,制定本預案。

    (三)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__集團及其所屬單位發生的可能發生的造成一次死亡、重傷1人以上(含1人)或經濟損失70萬元以上(含70萬元),以及其他性質嚴重、產生重大影響的生產安全事故。

    (四) 應急預案體系

    綜合應急預案是應急預案體系的總綱,主要從總體上闡述事故的應急工作原則,包括生產經營單位的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應急預案體系、事故風險描述、預警及信息報告、應急響應、保障措施、應急預案管理等內容。

    (五) 應急工作原則

    應急工作堅持以人為本,減少危害,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依法規范,加強管理,快速反應,協同應對的原則。

    二、 風險描述

    (一) __集團基本情況、主要危險源與風險分析

    __集團要主危險源主要有道路橋梁工程建設,建筑工地,__混凝土有限公司、__混凝土生產有限公司廠內壓力容器、鍋爐、倉庫等,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主要有如下8類:

    1、火災事故;

    2、交通事故;

    3、建筑工程(包括拆遷工程)安全事故;

    4、民用爆炸品安全事故;

    5、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

    6、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和特種設備安全事故;

    7、非煤礦山安全事故;

    8、其它安全事故。

    三、 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搶險救災工作必須在__集團統一領導下,牽頭部門負責,相關部門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開展。

    (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搶險救災指揮部總指揮由__集團總經理擔任,副總指揮由分管安全生產的副總經理擔任,成員由集團安全督查組、各部室及各子公司負責人組成。

    (三)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搶險救災總指揮部下設應急處理辦公室,由集團安全督查小組負責。

    1、應急處理辦公室設在對生產安全事故發生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對生產安全事故發生負有監督管理部門的主要負責人任辦公室主任,成員由子公司各部室負責人組成。

    2、生產安全事故的報道由集團綜合辦負責。綜合辦按照規定及時準確地向公眾發布有關事故情況,新聞稿件須經辦公室審核。

    3、專門應急處理辦公室下設綜合協調組、事故處理組和搶險救災組,警戒保衛組按照各自的分工開展工作。

    4、應急處理辦公室負責制訂緊急情況下的物資保障服務方案,牽頭負責應急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運輸。

    5、善后處理,牽頭負責事故發生后的傷亡人員、善后及其家屬的安撫工作。發生事故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任指揮長,分管負責人任副指揮長。特殊情況由集團指定勞動、工會、保險或其他部門牽頭負責。

    (四)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理辦公室的職責

    1、組織有關部門按照應急預案迅速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2、根據事故發生狀態,統一部署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并對應急工作中發生的爭議采取緊急處理措施;

    3、根據預案實施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和問題,及時對預案提出調整、修訂和補充;

    4、在本轄區范圍內緊急調用各類物資、設備、人員和占用場地。事故后應及時歸還或給予補償;

    5、根據事故災害情況,有危及周邊單位和人員的險情時,組織進行人員和物資疏散工作;

    6、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7、適時發布公告,將事故的原因、責任及處理意見公布于眾;

    8、處理辦公室日常事務,辦理總指揮部交辦的其它事項。

    四、 預警及信息報告

    (一) 危險源監控

    1、危險源監控方式

    __集團安全督查小組對區內主要危險源進行定期檢查和評估,通過預測、預報和預警的方式逐級上報,分級管理。

    2、預防措施

    主要危險源所轄單位應落實逐級安全生產責任制,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防火安全責任制,開展經常性的防火防爆、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嚴格動火管理制度,加強壓力系統及電力設施安全檢查,及時糾正違章行為,消除各類隱患,加強安全設施的管理,全面提高預防,抵御突發性事故帶來的各種不利因素的綜合能力。

    (二)預警行動

    1、預警的條件

    一旦發生突發性安全事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實施救援。

    2、預警的方式

    當突發性安全發生時,最早發現的人應立即報告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應按照應急預案及時研究確定應對方案,同時通知有關領導、部門、單位采取相應行動預防和控制事故的`發生和擴大。

    3、預警的方法

    應急救援指揮部確認導致突發性安全事故的信息后,要及時確定應對方案,通知相關有關部門迅速采取相應行動預防事故發生,并通知各職能部門,各應急救援隊進行預警狀態,并連續跟蹤事態發展。

    (三) 信息報告與處置

    1、信息發布程序

    各職能部門、各應急救援隊及各單位接到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的突發性事故的信息后,按照預警信息及時研究確定解決方案,通知相關部門啟動相應預案。

    2、信息報告與通知

    突發性安全事故發生后,最早發現的人應及時、主動、準確地將信息上報給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主任應立即報告給應急救援指揮部副總指揮,總指揮。

    引發特別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可直接向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報告。

    3、信息上報

    (1)事故信息上報采取分級上報原則,逐級報告,特殊情況可越級報告。

    (2)信息上報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事故簡要經過、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已經采取的措施及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

    4、信息傳遞

    事故現場第一發現人員—→現場值班室—→本單位應急救援隊—→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應急救援指揮部—→各單位應急救援隊—→各職能部門、各單位。

    五、 應急響應

    (一)響應分級

    根據事故危害程度、影響范圍和單位控制事態的能力,將事故分為輕微、一般、嚴重、特別嚴重四級。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明確以下應急響應級別:

    輕微由本單位應急救援辦公室負責;一般由本單位應急救援總指揮負責;嚴重由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負責;特別嚴重由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

    (二)事故應急響應

    1、重特大事故發生后,應急救援指揮部應根據職責和權限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安排救援隊伍,及時有效地進行處置、控制事態。

    2、應急響應發生后,應急指揮部各專業組應加強協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實施搶險救護和緊急處置行動。

    3、現場搶險救護工作要按照應急方案的程序有效進行,需要改變救援方案的,必須在確保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情況下進行,同時應報告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

    4、如果事故事態急劇惡化,出現了緊急情況,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應及時動員和調動各方面力量參與搶救。

    (三)事故應急結束

    當傷員全部獲救,事故現場得到控制,環境符合有關標準,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得以消除后,經應急救援指揮部確認、批準后,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各應急救援隊伍方可撤離現場,應急響應結束。

    應急結束后,還應明確:

    1、事故情況上報事項;

    2、需向事故調查處理小組移交的相關事項;

    3、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總結報告。

    六、 信息發布

    由應急救援辦公室負責對外發布事故信息,本著如實、公開的原則發布對外信息;由事故現場指揮部負責對內及時發布事故信息。

    七、 后期處置

    后期處置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污染物處理

    (二)事故后果影響消除

    (三)生產秩序恢復

    (四)善后賠償

    (五)搶險過程和應急救援能力評估

    (六)應急預案的修訂等內容

    八、 保障措施

    (一) 通 信

    見附錄二。

    (二) 應急隊伍保障

    各單位應選取單位骨干,建立自己的應急救援隊。

    (三)應急物資裝備保障

    在專項應急預案中,應明確應急救援需要使用的應急物資和裝備的類型、數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責任人及其聯系方式等內容。

    (四) 經費保障

    財務部負責應急專項經費,并確定使用范圍、數量和監督管理措施,能保障應急狀態時應急經費的及時到位。

    九、 培訓與演練

    (一)各單位要結合各自特點,積極向本單位應急救援隊伍和全體員工宣傳、學習事故應急預案,避險、自救、互救常識,提高全體員工的應急救援能力。

    (二) 各單位、各部門每年至少要組織一次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演練,演練前必須明確應急演練的規模、方式、頻次、范圍、內容、組織、評估、總結等內容。演練結束后,要及時總結演練實戰經驗,修訂和完善本單位、本部門的應急預案。

    (三)集團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對各單位、各部門應急救援預案及演練情況具有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的權利。

    十、 獎勵與責任追究

    (一)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現之一的單位和個人, 應酌情給予獎勵:

    1、能出色完成應急救援任務,成績顯著的。

    2、防止或搶救事故有功,使公司財產和人員免受損失或減少損失的。

    3、對應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議,實施效果顯著的。

    4、有其他特殊貢獻的。

    (二)責任追究

    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公司將對有關單位或個人給予責任追究。

    1、不按照規定制定本單位事故應急預案,拒絕履行應急準備義務的。

    2、不及時報告、通報事故情況,少報、漏報事故損失情況,甚至隱瞞事故真相的,私自處理事故的。

    3、拒不執行公司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不服從應急救援指揮部命令的,甚至在關鍵時刻臨陣脫逃的。

    4、在應急救援任務中配合不力、推諉扯皮的單位或個人。

    十一、 附則

    (一)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預案。

    1、應急預案

    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制定的行動方案。

    2、應急準備

    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進行的組織準備和應急保障。

    3、應急響應

    事故發生后,有關組織或人員采取的應急行動。

    4、應急救援

    在應急響應過程中,為消除、減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擴大或惡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動。

    5、 恢復

    事故的影響得到初步控制后,為使生產、工作、生活和生態環境盡快恢復到正常狀態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動。

    (二) 應急預案備案

    本應急預案向__市安監局備案。

    (三) 維護和更新

    應急預案應在應急演練或突發事故后進行評審,以實現可持續改進。

    (四)制定與解釋

    本預案由__集團負責制定;本預案具體實施中存在的問題,由__集團負責解釋。

    (五) 應急預案實施

    本預案自20__年 月 日起實施。

    通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篇3)

    為了強化安全生產,確保轄區人民群眾能夠擁有一個安全祥和的生活、生活環境,提高重大事故的應急處理能力,特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提高重大事故應急處理能力,加大重大事故發生時及時處理應急能力的訓練,及時解決、處理好轄區內發生的重大事故,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應急預案范圍

    預案范圍包括火災、交通、建筑、生產經營、食品衛生、環境污染等方面的重大事故。

    三、組織領導

    鄉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黨委秘書、副鄉長軍同志任組長,財政所、派出所、企業辦、工商所、司法所、衛生院、網通支局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鄉企業辦。

    四、事故緊急處置

    (1)指揮組:主要任務是負責研究、擬定現場緊急處置、救援方案并組織實施。

    (2)事故處理組:主要任務是根據指揮組擬定的方案做好應急處置工作,報請指揮組同意后,可增加其它相關部門和單位參與事故處理組工作。

    (3)醫療救護組:由鄉衛生院牽頭,衛生院院長任組長。主要任務是負責組織做好突發性公共事件發生后的醫療救護工作。

    (4)后勤保障組:主要任務是負責做好突發性公共事件的防范和應急救援物資、所需經費保障工作。

    (5)通訊聯絡組:主要任務是負責做好事故應急處理中各個小組之間以及對外的通訊聯絡保障工作。

    通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篇4)

    1.總則

    1.1編制依據

    依據《職業病防治法》、《消防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北京市中小型企業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范本》等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本預案適用于我單位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救援工作。

    1.2工作原則

    遵循應急預案啟動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單位自救與專業應急救援相結合的原則。

    2.組織機構及職責

    2.1.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在公司統一領導下,由安全生產專職管理人員;各有關職能科室分工合作,各施其職,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開展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措施。

    2.2指揮機構及職責

    2.2.1指揮部總指揮:__

    電話:__

    指揮部副總指揮:__

    電話:__

    指揮部成員:

    劉__

    電話:__

    馬__

    電話:__

    2.2.2應急救援總指揮部具體職責如下:

    ①負責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應急搶救預案;

    ②負責統一部署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及緊急處理措施;

    ③負責調用本單位范圍內各類車輛、物資、設備、人員和占用場地;

    ④負責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⑤負責做好穩定生產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后及安撫工作;

    ⑥負責組織預案的演練,及時對預案進行調整、修訂和補充。

    2.2.3搶險搶修組(調運輔助組主管、維修組、安保組、項目系統承包責任人、項目監管部門及相人員)由調運輔助組主管牽頭,各班組配合組成。該組成員要對事故現場、地形、設備、工藝熟悉,在具有防護措施的前提下,必要時深入事故發生區,搶修設備,防止事故擴大,降低事故損失,抑制危害范圍的擴大,并負責事故調查工作。

    2.2.4安保消防組(保安隊)

    ①負責維持現場治安,按事故的發展態勢有計劃地疏散人員,控制事故區域人員、車輛的進出;

    ②負責對火災、泄漏事故的滅火、堵漏等任務,并對其它具有泄漏、火災、爆炸等潛在危險點進行監控和保護,負責應急救援、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造成二次事故;

    ③負責有關事故直接責任人的監護。

    2.2.5后勤保障組

    ①負責急救行動提供物質保證。其中包括應急搶險器材、救援防護器材、監測分析器材,車輛等;

    ②負責組織落實救援人員后勤保障和善后處理工作。

    3.預防與預警

    3.1預防監控措施

    3.1.1高處墜落及物體打擊事故預防監控措施:

    ①認真貫徹執行有關安全操作規程;

    ②起重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③高空作業要有效可靠的防護設施;

    ④起重設備配備齊全有效限位裝置。運行前,對超高限位、制動裝置、斷繩保險等安全設施進行檢查,吊鉤要有保險裝置;

    ⑤吊運工作要保證物料捆綁牢固,不能超吊;

    ⑥禁止操作故障設備。

    3.1.2機械傷害事故預防監控措施:

    ①按技術性能要求正確使用機械設備,隨時檢查安全裝置是否失效;

    ②按操作規程進行機械操作;

    ③處在運行和運轉中的機械嚴禁進行維修、保養或調整等作業;

    ④按時進行保養,發現有漏保、失修或超載帶病運轉等情況時停止其使用。

    3.1.3火災事故預防監控措施:

    ①對現場、倉庫、生活區、食堂等進行經常性的安全防火檢查;

    ②配置安裝短路器和漏電保護裝置。必要的場所安裝帶報警裝置的漏電保護器;

    ③嚴格控制明火作業和杜絕吸煙現象;

    ④存放易燃氣體、易燃物倉庫內的電氣裝置采用防爆型裝置。

    3.1.4觸電預防措施

    ①用電設備及用電裝置按照國家有關規范進行設計、安裝及使用;

    ②非電工人員嚴禁安裝、接拆電氣用電設備及用電裝置;

    ③嚴格對不同的環境下的安全電壓進行檢查;

    ④帶電體之間、帶電體與地面之間、帶電體與其它設施之間、工作人員與帶電體之間必須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進行隔離防護;

    ⑤在有觸電危險的處所設置醒目的文字或圖形標志;

    ⑥設備的金屬外殼采用保護接地措施;

    ⑦供電系統正確采用接地系統,工作零線和保護零線區分開;

    ⑧漏電保護裝置必須定期進行檢查。

    3.1.5易燃、易爆危險品引起火災、爆炸事故預防監控措施:

    ①焊、割作業點與氧氣瓶、乙炔氣瓶等危險品物品的距離不得少于10m,與易燃、易爆物品的距離不得少于30m;

    ②各類氣體分類存放,保持5米以上間隔距離。空瓶和有氣的氣瓶不得混放。

    3.2預警行動

    接警人員接到報警后,應迅速向指揮部負責人報告,報告的內容包括發生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性質、類型、受傷人員情況、事故損失情況、需要的急救措施及到達現場的路線方式,指揮部啟動應急預案,通知相關專業組趕赴現場,實施救援。

    3.3信息報告與處置

    3.3.1信息報告與通知

    ①保安值班人員24小時值班。值班室明示應急組織通信聯系人及電話等;

    ②突發安全事故發生時,事故現場有關人員立即迅速報告應急指揮部;

    ③值班人員接警后,立即將險情向上級匯報。

    3.3.2信息傳遞

    事故現場第一發現人員→應急指揮辦公室→兼職應急救援人員→安全生產事故應急組織→有關人員、部門。

    4.應急響應

    4.1響應程序

    單位應急響應的過程為接警、應急啟動、控制及應急行動、擴大應急、應急終止、和后期處置。

    4.2處置措施

    ①單位各突發事故發生后,由現場應急指揮部根據事故情況開展應急救援工作的指揮與協調,通知有現場人員、部門及應急搶救隊伍趕赴事故現場進行事故搶險救護工作;

    ②召集、調動搶救力量,各班組、單位接到現場應急指揮部指令后,立即響應,派遣事故搶險人員、物資設備等迅速到達指定位置聚集,并聽從現場總指揮的安排;

    ③現場指揮部按本預案確立的基本原則、專家建議,迅速組織應急救援力量進行應急搶救,并且要與參加應急行動的班組、部門保持通信暢通;

    ④當現場現有應急力量和資源不能滿足應急行動要求時,及時向所屬上級主管單位報告請求支援;

    ⑤事故發生時,必須保護現場,對危險地區周邊進行警戒封閉,按本預案營救、急救傷員和保護財產。如若發生特殊險情時,應急指揮中心在充分考慮專家和有關方面意見的基礎上,依法及時采取應急處置措施;

    4.3事故現場處置

    4.3.1觸電事故現場處置

    一旦發生觸電傷害事故,首先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方法是切斷電源開關,用絕緣物體將電源線從觸電者身上撥離或將觸電者撥離電源),其次將觸電者移至空氣流通好的地方,情況嚴重者,就地采用人工呼吸法和心臟按壓法搶救,同時就近送醫院。

    4.3.2高處墜落現場處置

    急救員邊搶救邊護送至就近醫院。

    4.3.3坍塌事故現場處置

    一旦發生事故,應盡快解除擠壓,在解除壓迫的過程中,切勿生拉硬拽,以免進一步傷害,現場處理各種傷情,如心肺復蘇等。同時,就近送醫院搶救。嚴重可能全身被埋,引起土埋窒息而死亡,在急救中應先清除頭部的土物,并迅速清除口、鼻污物,保持呼吸暢通。

    4.3.4機械傷害事故現場處置

    ①對于一些微小傷,急救員可以進行簡單的止血、消炎、包扎;

    ②發生骨折的護送至就近醫院。

    4.3.5食物中毒事故現場處置

    一旦發生食物中毒事故,刺激病人喉部使其嘔吐,立即送醫院搶救,向當地衛生防疫部門報告,保留剩余食品以備檢驗。

    4.3.6火災事故現場處置

    ①迅速切斷電源,以免事態擴大,切斷電源時應戴絕緣手套,使用有絕緣柄的工具。當火場離開關較遠時需剪斷電線時,火線和零線應分開錯位剪斷,以免在鉗口處造成短路,并防止電源線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員觸電;

    ②當電源線因其他原因不能及時切斷時,一方面派人去供電端拉閘,一方面滅火時,人體的各部位與帶電體保持一定充分距離;

    ③撲滅電氣火災時要用絕緣性能好的滅火劑如干粉滅火機,二氧化碳滅火器、1211滅火器或干燥砂子,嚴禁使用導電滅火劑撲救;

    ④氣焊中,氧氣軟管著火時,不得折彎軟管斷氣,應迅速關閉氧氣閥門停止供氧。乙炔軟管著火時,應先關熄炬火,可用彎折前面一段軟管的辦法將火熄滅;

    ⑤一般情況發生火災,先用滅火器將火撲滅,情況嚴重立即打“119”報警、講清火險發生的地點、情況、報告人及單位等。

    5.應急結束

    經應急處置后,單位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確認滿足專項預案終止條件時,可下達應急終止指令。應急結束后,將事故情況上報;向事故調查處理小組移交所需有關情況及文件;寫出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總結報告。

    6.后期處置

    6.1事故處理完成后,主管部門寫出報告(總結):事故經過、事故發生原因、處理過程、經驗教訓、人員傷亡、損失大小情況、事故直接損失、間接經濟損失、獎罰人員名單等上報上級有關部門,并在行政部存檔備案。

    6.2經事故調查報告批復后,應根據事故調查報告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和事故防范措施積極落實,立即進行生產秩序恢復前的污染物處理、必要設備設施的搶修、人員情緒的安撫及搶險過程應急搶救能力評估和應急預案的修訂工作。

    7.保障措施

    7.1應急工作相關聯的單位、人員通信聯系電話:

    火災報警:119

    公安報警:110

    救護報警:120

    7.1.1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應首先實行自救,并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報警,尋救支援;

    7.1.2現場人員不能自救時,應立即向“119或110”和北京市豐臺區安監局(電話:83656693)及企業安全負責人報警;

    7.1.3報警內容:準確報出事故時間、地點、單位、路徑、事故性質;報警人姓名、聯系電話;危險程度及有無人員傷亡;

    7.1.4如有能夠,應派人到路口接車;

    7.1.5事故期間,除了消防車、搶救車外、禁止一切車輛和行人進出。

    8.培訓

    8.1應急培訓宣傳教育

    8.1.1督促、檢查急救與救護人員的政治與業務學習;

    8.1.2應急知識的宣傳教育:通過對企業的員工定期進行消防知識和安全生產的培訓和進行安全法律法規的教育。使員工對企業已經確定的危險目標及周圍可利用的安全設施,消防器材、個體防護用品的分布和使用方法能夠掌握;知道可能發生事故的途徑和采取的預防措施;知道如何安全疏散和采取自我保護措施。

    8.2應急預案的檢查

    企業應對事故應急預案規定的內容進行檢查。檢查主要內容如下:

    ①通訊系統能否正常進行;

    ②安全設施處理步驟是否安全、有效;

    ③應急救援步驟是否安全、有效;

    ④應急救援物資是否儲備充足、品種齊全、保管完好;

    ⑤應急救援設備、設施是否處于完好備用狀態;

    ⑥應急救援人員對應急預案是否安全掌握。

    9.應急組織紀律與獎懲

    9.1應急組織紀律

    9.1.1應急組織機構的全體成員,應樹立“接到報警就是命令”的觀點。

    9.1.2應當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

    9.1.3在搶險救災過程中,應當勇敢,科學、冷靜(而不能盲目、蠻干)。遇到有毒有害物質或有其它潛在危險時,必須有防范措施或請專業隊伍進行搶險工作。

    9.1.4在搶險救災過程中,必須聽從指揮。

    9.2獎勵

    9.2.1在搶險救災過程中,表現勇敢、機智、成績突出人員應給予表揚或獎勵。

    9.2.2在搶險救災中,受到傷害的員工,按照工傷待遇處理。

    9.3處罰

    9.3.1對于在搶險救災過程中,無故不到位或遲到及臨陣逃脫者,將給予200元——500元處罰。

    9.3.2在搶險救災過程中,不服命令的,將給予100元——200元處罰。

    通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篇5)

    全面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切實搞好現場安全管理工作,將可能發生的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據《安全生產法》和礦要求,特制訂檢修一區事故救援預案,具體措施如下:

    1.組織領導、責任單位、責任人

    1.1.組織領導:組長:作業長 副組長:副作業長

    成員:職能人員、各班長

    責任單位:檢修一區

    責任人、指揮:作業長

    報告:當班值班、檢修人員

    2.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措施):

    2.1.發生一般火警、火災事故、設備事故、人身傷害事故,當班值班人員應立即報告作業區領導、礦調度,逐級上報。火警火災撥打119請求救援。人身傷亡事故應立即送醫院治療,但不管是哪類事故,搶險救護時都要先切斷電源或采取防護措施后再組織救護,防止事態擴大。

    2.2.發生重大火災事故,應立即切斷電源,迅速向礦調度匯報,礦調度逐級向上反映。崗位人員撥打“119”救援電話請求救援后,首先組織自救,使用現場的滅火器進行滅火。根據著火部位、性質也可用現場備用的防火沙、土、水進行滅火,電氣火災要用干粉滅火器、變壓器、油罐等用水冷卻時,人要遠離,嚴防爆炸傷人,待消防專業人員趕到后,在專業人員指揮下配合滅火。

    2.3.發生人身傷亡事故,發現人員要立即向作業長、礦調度,逐級上報后,還要通知醫院工傷搶救小組,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救援。若傷者屬擦傷、碰傷、壓傷等要及時用消炎止痛藥物擦洗患處,若出血嚴重,要用干凈布料進行包扎止血。若傷者發生骨折要保持靜坐或靜臥。若發生嚴重燒傷、燙傷,要立即用冷水沖洗30分鐘以上。若傷者已昏迷、休克,要立即抬至通風良好的地方,進行人工呼吸或按摩心臟,待醫生到達后立即送醫院搶救。

    2.4.若發生泄露中毒事故,救援人員在救援時要先關閉氣源,在實施搶救時,必須戴好防毒面具,迅速把中毒人員抬至通風良好處進行搶救,救援人員若感覺自己呼吸困難應立即撤離,更換人員。待救護人員到達后送醫院搶救。

    2.5.發生重大設備事故,要立即報告,同時停止設備運轉,處理事故時,要有專人監護,嚴格執行檢修程序和停送電確認制度,防止打亂仗,冒險作業。

    2.6.發生爆炸事故,要立即關閉爆炸源,若有人員傷亡,按人員傷亡預案救援。

    2.7.發生各類事故都要保護好現場,待事故調查分析。

    通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篇6)

    為了切實提高應急處置能力,進一步夯實全鎮安全生產基礎,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應急處置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群防群控。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應急工作首要任務,最大限度的減少安全生產事故所造成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損傷和破壞,建立健全群防群控機制。

    2、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綜合治理,做好日常性檢查和加大各類隱患整改力度,并做好應對安全生產事故的準備。

    3、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鎮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按照“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的應急管理體制,實行行政領導和部門負責制,各村和鎮屬部門負責人是本轄區、本行業或部門安全生產事故的第一責任人。

    4、快速反應,協同應對。建立聯動協調制度,整合資源,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功能齊全、協調有序的應急管理機制。

    二、組織機構和職責

    1、應急組織體系

    小屯鎮安全生產委員會成立安全應急指揮部。安全應急指揮部組成人員:

    指揮長:

    組長:

    副組長:

    鎮安全應急指揮部由現場搶險組、現場救護組、現場保護組、現場通訊組、善后處理組和技術組組成。

    2、應急組織職責

    2.1安全生產委員會

    (1)負責事故救援的整體指揮;

    (2)負責建立鎮政府應對各種事故的網絡系統,保證與指揮部及上級主管部門的聯系,并負責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工作;

    (3)負責成立事故調查處理小組,對事故調查處理工作進行監督。

    2.2安全應急指揮部

    (1)負責指揮處理緊急情況,保證突發事件按應急救援預案順利實施;

    (2)負責事故現場的搶險、保護、救護及通訊工作;

    (3)負責所需材料、人員的落實;

    (4)負責與上級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聯系及情況匯報;

    (5)負責與相鄰可依托力量的聯絡求救;

    (6)負責事故點的恢復工作。

    2.3現場搶險組

    (1)搶救現場傷員;

    (2)搶救現場物資;

    (3)組建現場消防隊;

    (4)保證現場救援通道的暢通。

    2.4現場救護組

    (1)負責現場傷員救護;

    (2)記錄傷員傷情;

    (3)協助120和上級部門對傷員的搶救。

    2.5現場保護組

    (1)負責事故現場的警戒;

    (2)阻止非搶險救援人員進入現場;

    (3)維持治安秩序;

    (4)負責保護搶險人員的人身安全。

    2.6現場通訊組

    (1)負責事故現場的通訊暢通;

    (2)協助救援人員進入現場進行救援;

    (3)負責現場車輛疏通;

    (4)保持與各個相關部門信息的通暢;

    (5)負責通知各安全生產應急小組成員。

    2.7后勤組

    (1)做好受傷人員醫療救護的跟蹤工作,協調處理醫療救護單位的相關矛盾;

    (2)協助制訂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儲備計劃,按已制訂的應急反應物資儲備計劃,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的儲備數量,收集和建立并歸檔;

    (3)定期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管理人員的到位和變更情況及時調整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更新和達標;

    (4)定期收集和整理各生產經營單位、各危化品企業及各村的應急反應物資資源信息、建立檔案并歸檔,為應急反應行動的啟動,做好物資源數據儲備;

    2.8技術組

    (1)科學合理地制定應急反應物資器材、人力計劃。

    (2)應急預案啟動后,根據事故現場的特點,及時向應急總指揮提供科學的工程技術方案和技術支持,有效地指導應急反應行動中的工程技術工作。

    3.應急電話的正確使用

    為合理安排事故地點恢復工作,事先撥打氣象專用電話,了解氣候情況撥打電話121或221,掌握近期和中長期氣候,以便采取針對性措施在最短時間內組織恢復生產生活。事故現場重病人搶救應撥打120救護電話,請醫療單位急救。火警、火災事故應撥打119火警電話,請消防部門急救。發生搶劫、偷盜、斗毆等情況應撥打報警電話110,向公安部門報警。煤氣管道設備急修,自來水報修、供電報修,以及向上級單位匯報情況爭取支持,都可以通過應急電話達到方便快捷的目的。在恢復過程中保證通訊的暢通,以及正確利用好電話通訊工具,為現場事故應急處理發揮作用。

    3.1電話報救須知

    火警:119醫療急救:120

    撥打電話時要盡量說清楚以下幾件事:

    (1)說明傷情(病情、火情、案情)和已經采取了些什么措施,以便讓救護人員事先做好急救的準備。

    (2)講清楚傷者(事故)、火源、著火部位、火勢情況及程度。發生在什么地方,什么路、靠近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顯著標志性建筑物等特征。

    (3)說明報救者單位、姓名(或事故地)的電話以便救護車(消防車、警車)找不到所報地方時,隨時通過電話通訊聯系。基本打完報救電話后,應問接報人員還有什么問題不清楚,如無問題才能掛斷電話。通完電話后,應派人在現場外等候接應救護車、消防車輛。

    同時把救護車進事故現場的路上障礙及時予以清除,以利救護到達后,能及時進行搶救。

    3.2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程序

    建立安全值班制度,設值班電話并保證24小時輪流值班。

    如發生產安全事故立即上報,具體上報程序如下:

    現場第一發現人→現場值班人員→應急指揮部指揮長→應急指揮總指揮長→鎮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應急救援組織立即啟動如下應急救援程序:

    現場發現人

    現場值班人員(控制事態保護現場組織搶救,疏導人員)

    應急指揮部部指揮長:組織組員進行現場急救,組織車輛保證道路暢通,送往最佳醫院。

    應急指揮指揮長

    三、監督檢查與獎懲

    鎮政府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應對安全生產事故工作的檢查和督促;鎮屬各單位要經常性地進行檢查,確保應對安全生產事故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對在應對安全生產事故過程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因工作不力,畏難退縮的,將追究其責任。

    通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篇7)

    1、總則

    1.1編制目的

    根據國家有關法規政策,為保證公司、社會及員工生命財產安全,在事故、事件發生時,能迅速做出響應,及時有效的處理因各種原因而可能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最大限度的減少對人身傷害的程度或降低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特制定此預案。

    1.2編制依據

    下列文件中的條文通過在本文引用而成為本預案的條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修改(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本預案。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文。

    1.2.1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0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52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號)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91號)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令第549號)

    《工傷保險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75號)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__)

    《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標準》(GB6721)

    《關于規范重大危險源監督與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監總協調字〔20__〕125號)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20__年3月28日國務院第172次常務會議通過)

    省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印發《湖北省〈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的通知(鄂安辦〔20__〕41號)

    1.2.2有關技術規范

    《劇毒化學品目錄》(20__年版)

    《危險化學品目錄》(20__年版)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__

    《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GBZ158-20__

    《生產過程安全衛生要求總則》GB12801-91

    《危險貨物品名表》GB12268-20__

    《常用化學危險品貯存通則》GB15603-1995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20__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指南》AQ/T9007―20__

    《潛江市危險化學品生產安全應急救援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仙橋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內部各個部門(或單位)。當事故發生時,相關單位根據響應等級條件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公司級應急預案由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負責啟動,車間級應急預案由發生事故部門(或單位)的第一負責人負責啟動。

    1.4應急預案體系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分為三個層次:綜合預案、專項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并與《潛江市危險化學品生產安全應急救援預案》銜接。

    1.5應急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預防和減少危險化學品事故,切實加強企業員工的安全防護,充分發揮專業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職工群眾的基礎作用。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省、市、區安監局的統一領導下,公司應急指揮部負責現場指揮企業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企業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

    (3)快速響應,果斷處置。危化品事故的發生具有很強的突發性,在很短的時間內快速擴散和爆炸,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快速、及時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發生事故的企業是事故應急救援的第一響應者,省、市、區安監局等有關部門配合、指導、協助做好相關工作。

    (4)依靠科學,依法規范。采用先進的應急救援裝備和技術,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實現科學民主決策。確保預案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依法規范應急救援工作。

    (5)預防為主,平戰結合。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事故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加強重大危險源管理,做好危化品事故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開展培訓教育,組織應急演練,做到常備不懈。進行社會宣傳,提高從業人員和社會公眾的安全意識,做好物資和技術儲備工作。

    2、生產經營單位的危險性分析

    2.1單位概況

    潛江市仙橋化學制品有限公司為危險化學品的生產型企業,公司地址位于潛江經濟開發區鹽化一路西特一號,公司法定代表人謝勇,注冊資金3000萬元,主要生產、經營范圍為液氯(3萬噸/年)、燒堿(5萬噸/年)、鹽酸(2萬噸/年)。公司采用鹵水為原料、離子膜電解和隔膜電解工藝生產。20__年實現產值1.5億。公司占地面積380畝,公司員工312人,其中技術人員90人,中高級工程技術人員36人。

    公司擁有完善的公用工程系統、原鹵開采礦井等系統。公司礦區位于潛江凹陷鹽礦(田)的中心,擁有2.167平方公里開采權。

    廠區北面為謝灣村二組(約120人)和海濱化工有限公司(共有員工10人,從事氫氣充裝銷售,有氫氣柜但不構成重大危險源),南面為可賽化工公司(共有員工50人,從事硝基甲苯加氫生產甲基苯胺,有氫氣柜但不構成重大危險源),西面為誠實化工公司(共有員工10人,從事次氯酸鈣生產,不構成重大危險源),東北面為湖北相和有限公司(共有員工110人,從事精細化工生產,構成重大危險源)和喜人化工公司(現已停產)。

    2.2危險源辨識及風險分析

    2.2.1危險源

    1、企業主要危險化學品調查表:(包括原料、中間品及成品)

    2、重大危險源辨識結果:

    重大危險源辨識的依據為國家標準《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__)。經辨識,廠區確認為一個重大危險源。重大危險源級別為一級。

    3、危險源確定:

    公司存在危險源主要有:電解裝置、危險化學品(鹽酸、硫酸、燒堿、液氯和次氯酸鈉)儲罐區或倉庫、特種設備(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起重機)、特種作業和特種設備作業(有電工作業、金屬焊接、切割作業、起重機械作業、登高作業、鍋爐作業(含水質化驗)、壓力容器操作、車輛駕駛)。

    2.2.2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分析

    1、火災爆炸

    (1)氫氣屬2.1類可燃氣體,泄漏后遇電火花、雷擊、明火、灸熱表面等點火源能夠燃燒,如與空氣混合達到爆炸極性遇點火源會爆炸。

    (2)在各系統進行檢修、動火、啟停活動時,特別是氫氣物質存在的場所,會因管理不善或處置不當,發生誤操作、誤損傷而引起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

    (3)輸送氫氣管道的連接部位若發生泄漏,或管道破損發生泄漏遇明火會發生火災爆炸危險。

    (4)變壓器會因絕緣老化和層間絕緣損壞引起短路,導致火災,或由

    于絕緣套管損壞爆裂起火。

    (5)鍋爐爆破事故:設備嚴重故障、運行人員松懈麻痹和誤操作,可能造成鍋爐嚴重缺水、嚴重結垢、嚴重腐蝕、超壓、安全附件失效等。如處理不當,就會造成鍋爐爆破事故。鍋爐系統的其他承壓部件如高壓鍋爐區及降水管、高壓過熱器、高壓汽包也存在發生爆破事故的危險。

    (6)各類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或安全附件失效或過載運行,或由于金屬材料疲勞、蠕變出現裂縫,均有發生爆炸和爆破的危險性。如液氯鋼瓶和液氯貯槽遇高熱、容器壓力增大有開裂和爆炸危險。

    (7)電氣火災爆炸的危險:配電裝置、電動機以及各種照明設備等存在電氣火災的危險。如:在配電間,因開關觸點等部位發熱可能引起火災、爆炸。

    2、中毒和窒息

    (1)氯氣、氯化氫管道的“跑”、“漏”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危險。

    (2)貯罐在修理過程中若罐內物質抽取或清洗不干凈時,排除不及時,未檢測氧含量和有毒氣體含量,也未采取通風措施,有可能引起中毒窒息傷害事故。

    (3)在使用有毒物質(液氯、鹽酸、硫酸等)的過程中發生泄漏,操作人員不小心吸入會引起中毒。

    (4)液氯儲罐的破裂或液氯鋼瓶瓶閥斷裂,大量氯氣外泄,人吸入氯氣會引起中毒和窒息。

    (5)鍋爐房如出現抽風設備停機、風道不暢等情況,可導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在鍋爐房內集聚,導致人員出現頭暈、頭痛、注意力下降等缺氧、中毒癥狀。

    3、觸電

    (1)雷電傷害。常見的氣象危害,在防雷裝置不完善時,可導致人員傷亡、設備損壞、控制失靈或設備誤動作。

    (2)靜電傷害。氫氣在管道中快速流動和急速噴出時,能產生靜電并產生靜電火花引起燃燒和爆炸。

    (3)漏電傷害。電解裝置的電極板裸露,人員接觸容易引起觸電。各種用電設備和電氣線路出現絕緣不良、保護裝置缺失等情況時,可出現外殼帶電、帶電部位裸露等情況,可能造成人身觸電傷害和火災傷害。

    4、機械傷害

    各種泵、電機、風扇等機械設備的快速轉動部件、快速移動部件、擺動部件、嚙合部件等如果缺乏良好的防護設施或檢查、維修作業浮躁、毛糙,安全技術措施不到位,都可能造成機械傷害。

    5、起重傷害

    本公司起重設備(電解、液氯包裝、瓶檢、機修工段行車吊裝作業)在運行、檢修過程中,可能發生起重傷害。

    6、高處墜落和物體打擊

    登高、臨邊作業不系安全帶或系帶方法不正確,在檢修中防護欄斷裂,人員違章(如身體探出欄桿),可能發生高處作業人員的墜落危險高處作業或人員進入深坑作業時,由于工器具或拆卸物件的使用、傳遞、放置不符合要求,尤其是較重的物品處置不當,使人遭受物體打擊。

    7、車輛傷害

    在原料、產品運輸過程中,由于車況不好,燈光不良、地面不良(濕滑、結冰、顛簸)、道路過窄或者由于司機和他人原因,可產生車輛傷害。

    8、高溫灼燙

    電解、合成鹽酸、氯氫處理、蒸汽鍋爐及管道等設備設施存在高溫,人體直接接觸高溫物質或高溫容器、管道壁或長時間受到高溫輻射時,易造成人體灼燙。

    9、化學腐蝕灼傷

    燒堿、鹽酸、硫酸、次氯酸鈉、氯化氫和液氯具有腐蝕性。以上物質泄漏途徑有閥門、法蘭密封不嚴、泵等運轉設備動靜密封泄漏、管道穿孔設備外殼裂縫、運輸車輛泄漏等,有造成作業人員化學灼傷危險,液氯有造成作業人員凍傷和化學灼傷危險。

    10、淹溺

    廠區內有事故池、污水池、應急處理池等多個水池,水池深大于1米,人員落入水池易造成淹溺。

    11、臺風、汛情的危害

    在遭遇強臺風時,固定或移動的設備、設施可能發生傾斜、倒塌,將會危及人員的生命安全。

    185584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翼乌全彩本子lovelive摄影 | 最新国产你懂的在线网址| 男女边摸边做激情视频免费 | 一级毛片直播亚洲| www一区二区|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浪潮在线 | 在线视频欧美日韩| 俺来也俺去啦久久综合网| yy4080私人影院6080青苹果手机| 激情欧美人xxxxx| 热RE99久久6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免费无码黄动漫在线观看 | 国产尤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 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一级特黄女人生活片| 第272章推倒孕妇秦|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午夜成人理论福利片|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性xxxxfeixxxxx欧美| 欧美性巨大欧美| 在线二区人妖系列|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老板| 久久99热国产这有精品| 91色在线观看| 最近在线2018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色在线播放| 亚洲一卡一卡二新区无人区| 91学院派女神| 永久久久免费浮力影院| 天天看片日日夜夜|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吃奶| avtt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粗暴hd另类另类| 国产美女在线一区二区三区|